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校社合作是学校教育的新途径、社会共育的新桥梁。2017年以来,峡江县将家校社合作教育纳入县委、县政府总体工作部署,出台了《峡江县加强家校社合作工作的实施意见》,用 “有形之手”调动社会“无形之手”,合力打造家校社“三位一体”共育平台,推动形成“大教育”格局。
经过三年实践,该县家校社合作教育引起吉安市教育局、江西省教育厅的高度重视,成为全市乃至全省“一县一品牌”亮点工程。2018年,该县获批江西省制度化家校合作试点县,并在全省作经验介绍。还召开了“千人大会”,县四套班子领导、各乡镇、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悉数参加,对家校社教育合作进行专题部署。
峡江实验小学是该县家校社合作典型学校,今年5月,被教育部、全国妇联列为“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该校从2013年开始,便成立了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委会及常务委员会;建立了《家长委员会章程》;制定了《家校合作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家校之桥”工作组,下设9个专业小组,设立了家长志愿服务站。在家长支持下,该校家校社合作风生水起,打造了一张有口皆碑的教育名片。
“家长才是影响孩子成长最关键的人”
以前,许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老师的事。为了唤醒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峡江实验小学自开展家校合作以来,邀请相关专家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讲座累计20余场,参训家长达3500人次;每月举办家庭教育沙龙;开展“新时代·好家风”家长演讲及“家校合作”征文比赛;向家长推荐家庭教育丛书; 编写了《家校社合作使用操作手册》。
通过各种专业培训,家长们明白了:教育孩子不仅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更是家长的事,自己才是孩子的终身教师,是影响孩子成长最关键的人。要改变孩子,家长首先要改变自己,要教育好孩子,必须家校合作。
在“新时代·好家风”家长演讲比赛中,一位年轻的爸爸这样说道:“我以前的生活除了挣钱养家就是麻将娱乐,至于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成绩怎么样,我从来不知道。开展家校合作以来,听了几次家庭教育讲座之后,我触动挺大,恍然明白以前的认识是多么荒唐。我这次参加比赛,不是为了获奖,而是享受与孩子一起查找资料、一起拼搏努力、一起健康生活、一起成长的快乐,恪尽做一名合格父亲的责任。”
吴辉是实验小学第四届家委会常务委员,也是一年级的家委会会长。座谈时,吴辉深有感触地说:“家校合作开展得如火如荼,我也从不放过任何一次家庭教育讲座和培训。通过参加讲座和培训,我明白了,孩子的成长不仅是学校、家庭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家校合作的深入开展,让我感受到了两大变化,一是改变了家长观念、改善了家校关系,化解了一些家校教育的分歧;二是建立起社会各层面一起说教育、思教育、谋教育的大育人格局。”
“麻将桌变书桌,酒架变书架”
峡江县实验小学以大阅读为背景,提倡家长和孩子共读、共享、共同生活,每学期开展“亲子阅读竞赛”,班级开展“读书交流会”,每学期评选“书香家庭”。
在亲子阅读展示活动中,家长和孩子一起走进诗词天地、齐背四书五经、吟诵国学经典。
三(4)班学生陈某睿,6岁时父亲意外去世,母亲一人抚养3个孩子。从此,他沉默寡言,终日闷闷不乐。在父亲节亲子阅读展示活动中,他提出要和妈妈一起登台朗诵《写给爸爸的诗》。朗诵结束后,台下响起了爸爸们雷鸣般的掌声。这个孩子第一次找到了存在感和自信。从那以后,他慢慢从过去的阴影里走了出来,开始主动和同学玩耍,脸上不时绽放灿烂的笑容。
一位母亲在谈亲子阅读的体会时说道:“以前我的主要任务就是照顾孩子生活起居,至于孩子的学习和心理成长,不会管也不愿管。学校倡导大阅读后,老师推荐我买来不少书,每天等孩子写完作业,就陪孩子一起读书。我和孩子在阅读中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快乐,今年我家被评为‘书香家庭’”。
今年疫情期间,学生线上学习三个多月,为了保证学习效果,各班家委会配合老师将本班学生分成若干线上学习互助小组,每个小组由一个家长义工负责检查作业,同时开展亲子共读活动,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打卡。
三(4)班洪一霞老师告诉我们,线上学习以来,班上每日进行诵读打卡。要求背诵一首国学经典,熟读一篇美文。开始只有30多个全勤打卡,后来增加到50多个,这都是父母陪伴和督促的结果。吴泽宇同学比较内向,也不喜欢读书,他妈妈便陪他一起诵读,这位年轻妈妈吟唱的古诗词、用歌诀法背诵古文,收獲了很多不同年龄的小粉丝。在妈妈的陪伴下,吴宇泽连续3个月被评为“小小朗读者”,得到了老师奖励的多本课外书。一些家长喜不自禁地说:“户外疫情风声紧,家庭书香分外浓。”
涂正生校长欣慰地告诉我们:“家校合作共育,改变了家风,影响了民风,把很多家长从麻将桌上拉到书桌上,让酒架变成了书架。”
志愿者行动——“学校和班级工作一呼百应”
为缓解校门口上下学时路窄人多的拥挤问题,从2017年下半年起,学校每天由年级组家委会自行安排家长志愿者(每天不少于16人)开展家校护学行动,早、中、晚帮助学校维持上学、放学秩序,维护环境卫生、交通安全,极大地改善了校门口拥挤、脏乱的现象。据统计,近两年共有3000余人次家长参与了志愿者行动。
参加学校志愿者行动,是每个家长非常乐意的事情,因为每个家长都希望通过做“义工”,了解学校的最新动态,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邓银萍、吴辉是家长志愿者的优秀代表,他们每天都会来学校帮助维持秩序、打扫卫生、参与大型活动,孩子们亲切地称他们“郑妈”“吴爸”。吴辉每天把女儿送到教室后,便在教室忙活起来。他说,孩子们太小,卫生还打扫不干净,我就带孩子们一起打扫干净,摆好桌椅,整理讲台。听到孩子们清脆的读书声,看到他们天真的笑脸,我心里甜滋滋的。在家委会的感召下,班上每周安排2位家长值日,组织、监督、指导孩子们打扫卫生。 邓银萍每天安排志愿者维护校园外交通安全,风雨无阻。每到下雨天她就会早点来,和家长志愿者们一起给孩子们开辟一条绿色安全通道。
学校围绕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吸纳家长志愿者开展护学行动,目的不仅在于维护环境卫生,维持孩子上学、放学的秩序、交通安全,更重要的是让家长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孩子。
二(1)班喻三妹老师说:“我班上的家委会建立了一个50多人的家长志愿者群,任何班级工作,只要在志愿者群里一发布,便一呼百应。”喻老师还喜形于色地告诉我们:“自从成立了家委会,我常常借力发力,我班曾聪同学,家里孩子比较多,父母年龄偏大且文化水平低,受环境影响,这孩子性格内向,家庭作业很糟糕。袁睿祺的妈妈是一个班级工作的热心人,我就把她吸纳到家委会来,她家离曾聪家非常近,我就请袁睿祺妈妈针对曾聪的情况进行点对点的帮助。慢慢地,曾聪发生了明显变化,作业书写整洁了,正确率也高了,衣着干净整洁,精神面貌也变阳光了。”
每当六一、元旦家校联欢时,委员们便早早筹划,与老师一起装扮教室、精心准备节日礼物、用心表演亲子节目。有的家长还从自家的杨梅基地采来新鲜杨梅,给孩子们每人一小篮。
洪老师班上办了班报,在作文、考试批改中,她每次都会挑一些孩子的优秀作文,请家长志愿者录入电脑,邹笑杰、王灿琨两个孩子的妈妈主动请缨整理班报。班报定稿后,热心的朱泽元妈妈又自愿免费印刷,从第3期到现在的第13期,从未间断。孩子们接过班报,第一件事就是看看上面有没有自己的名字。要是有,便大声嚷嚷:“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我!”“我也是一名小作家啦!”……班报成为连接老师、家长、学生感情的纽带,也留下了孩子们的成长印记。
有位家长在座谈时对记者说:“我觉得义工活动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虽然我牺牲和奉献了一点时间和精力,但也收获了很多。一是收获了可贵的友情。我们这些义工年龄不同,从事的工作不同,为了可爱的孩子,大家不约而同地走到一起;二是收获了快乐心情,家长之所以能够聚到一起,是因为我们关心和爱护孩子学校和班级;三是付出了爱,也从中收获了爱,送人玫瑰,手有余香;送人灯盏,心有余光。义工们在校门口这个特殊的‘爱心岗’上默默奉献,有时甚至来不及接自家的孩子,处理不了自己的家务。义工们这种关爱学生、服务学校、服务家长的崇高境界和持之以恒的爱心行动时刻感动着我、激励着我,也感染和带动着每位家长,使护生护校活动成为校门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学校每年与社区联系,组织学生开展“用心点燃希望,用爱撒播人间”的爱心公益活动,如前往福利院看望老人和残疾孩子;开展“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环保小卫士”志愿活动;开展“相约周日,情暖童心”家校社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在家委会的组织下,各班还开展了 “绿色健康行”“啄木鸟在行动”“干农活,知农事,体农情”“感受历史变迁、珍惜美好生活”等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真善美充盈着每个孩子的心田。
該县教体局刘润根局长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家校合作,使教育生态得到改善,学校和家庭融为一体,实现了同心、同向,家长和社会更加理解、支持、配合和尊重学校工作。家长与教师之间埋怨少了,问候多了;指责少了,笑脸多了。家长成为教育正面宣传的代言人和正能量的传播者。据信访局的同志反映,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提高了,教育方面的信访件与过去相比急剧下降。家校合作,也促进学校管理变得更民主、更和谐、更规范;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涂正生校长还高兴地告诉我们:“今年受疫情影响,学生线上学习三个月,但小学毕业会考成绩,我校无论总平均分还是优秀率、及格率与去年相比,都大幅提升,这是家校合作成效的最好见证。”
由于家校合作特色鲜明,该校成为“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 、江西省实施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全省家长示范教学点、江西省家校社合作试点学校、吉安市家校社合作特色学校。◆
经过三年实践,该县家校社合作教育引起吉安市教育局、江西省教育厅的高度重视,成为全市乃至全省“一县一品牌”亮点工程。2018年,该县获批江西省制度化家校合作试点县,并在全省作经验介绍。还召开了“千人大会”,县四套班子领导、各乡镇、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悉数参加,对家校社教育合作进行专题部署。
峡江实验小学是该县家校社合作典型学校,今年5月,被教育部、全国妇联列为“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该校从2013年开始,便成立了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委会及常务委员会;建立了《家长委员会章程》;制定了《家校合作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家校之桥”工作组,下设9个专业小组,设立了家长志愿服务站。在家长支持下,该校家校社合作风生水起,打造了一张有口皆碑的教育名片。
“家长才是影响孩子成长最关键的人”
以前,许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老师的事。为了唤醒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峡江实验小学自开展家校合作以来,邀请相关专家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讲座累计20余场,参训家长达3500人次;每月举办家庭教育沙龙;开展“新时代·好家风”家长演讲及“家校合作”征文比赛;向家长推荐家庭教育丛书; 编写了《家校社合作使用操作手册》。
通过各种专业培训,家长们明白了:教育孩子不仅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更是家长的事,自己才是孩子的终身教师,是影响孩子成长最关键的人。要改变孩子,家长首先要改变自己,要教育好孩子,必须家校合作。
在“新时代·好家风”家长演讲比赛中,一位年轻的爸爸这样说道:“我以前的生活除了挣钱养家就是麻将娱乐,至于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成绩怎么样,我从来不知道。开展家校合作以来,听了几次家庭教育讲座之后,我触动挺大,恍然明白以前的认识是多么荒唐。我这次参加比赛,不是为了获奖,而是享受与孩子一起查找资料、一起拼搏努力、一起健康生活、一起成长的快乐,恪尽做一名合格父亲的责任。”
吴辉是实验小学第四届家委会常务委员,也是一年级的家委会会长。座谈时,吴辉深有感触地说:“家校合作开展得如火如荼,我也从不放过任何一次家庭教育讲座和培训。通过参加讲座和培训,我明白了,孩子的成长不仅是学校、家庭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家校合作的深入开展,让我感受到了两大变化,一是改变了家长观念、改善了家校关系,化解了一些家校教育的分歧;二是建立起社会各层面一起说教育、思教育、谋教育的大育人格局。”
“麻将桌变书桌,酒架变书架”
峡江县实验小学以大阅读为背景,提倡家长和孩子共读、共享、共同生活,每学期开展“亲子阅读竞赛”,班级开展“读书交流会”,每学期评选“书香家庭”。
在亲子阅读展示活动中,家长和孩子一起走进诗词天地、齐背四书五经、吟诵国学经典。
三(4)班学生陈某睿,6岁时父亲意外去世,母亲一人抚养3个孩子。从此,他沉默寡言,终日闷闷不乐。在父亲节亲子阅读展示活动中,他提出要和妈妈一起登台朗诵《写给爸爸的诗》。朗诵结束后,台下响起了爸爸们雷鸣般的掌声。这个孩子第一次找到了存在感和自信。从那以后,他慢慢从过去的阴影里走了出来,开始主动和同学玩耍,脸上不时绽放灿烂的笑容。
一位母亲在谈亲子阅读的体会时说道:“以前我的主要任务就是照顾孩子生活起居,至于孩子的学习和心理成长,不会管也不愿管。学校倡导大阅读后,老师推荐我买来不少书,每天等孩子写完作业,就陪孩子一起读书。我和孩子在阅读中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快乐,今年我家被评为‘书香家庭’”。
今年疫情期间,学生线上学习三个多月,为了保证学习效果,各班家委会配合老师将本班学生分成若干线上学习互助小组,每个小组由一个家长义工负责检查作业,同时开展亲子共读活动,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打卡。
三(4)班洪一霞老师告诉我们,线上学习以来,班上每日进行诵读打卡。要求背诵一首国学经典,熟读一篇美文。开始只有30多个全勤打卡,后来增加到50多个,这都是父母陪伴和督促的结果。吴泽宇同学比较内向,也不喜欢读书,他妈妈便陪他一起诵读,这位年轻妈妈吟唱的古诗词、用歌诀法背诵古文,收獲了很多不同年龄的小粉丝。在妈妈的陪伴下,吴宇泽连续3个月被评为“小小朗读者”,得到了老师奖励的多本课外书。一些家长喜不自禁地说:“户外疫情风声紧,家庭书香分外浓。”
涂正生校长欣慰地告诉我们:“家校合作共育,改变了家风,影响了民风,把很多家长从麻将桌上拉到书桌上,让酒架变成了书架。”
志愿者行动——“学校和班级工作一呼百应”
为缓解校门口上下学时路窄人多的拥挤问题,从2017年下半年起,学校每天由年级组家委会自行安排家长志愿者(每天不少于16人)开展家校护学行动,早、中、晚帮助学校维持上学、放学秩序,维护环境卫生、交通安全,极大地改善了校门口拥挤、脏乱的现象。据统计,近两年共有3000余人次家长参与了志愿者行动。
参加学校志愿者行动,是每个家长非常乐意的事情,因为每个家长都希望通过做“义工”,了解学校的最新动态,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邓银萍、吴辉是家长志愿者的优秀代表,他们每天都会来学校帮助维持秩序、打扫卫生、参与大型活动,孩子们亲切地称他们“郑妈”“吴爸”。吴辉每天把女儿送到教室后,便在教室忙活起来。他说,孩子们太小,卫生还打扫不干净,我就带孩子们一起打扫干净,摆好桌椅,整理讲台。听到孩子们清脆的读书声,看到他们天真的笑脸,我心里甜滋滋的。在家委会的感召下,班上每周安排2位家长值日,组织、监督、指导孩子们打扫卫生。 邓银萍每天安排志愿者维护校园外交通安全,风雨无阻。每到下雨天她就会早点来,和家长志愿者们一起给孩子们开辟一条绿色安全通道。
学校围绕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吸纳家长志愿者开展护学行动,目的不仅在于维护环境卫生,维持孩子上学、放学的秩序、交通安全,更重要的是让家长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孩子。
二(1)班喻三妹老师说:“我班上的家委会建立了一个50多人的家长志愿者群,任何班级工作,只要在志愿者群里一发布,便一呼百应。”喻老师还喜形于色地告诉我们:“自从成立了家委会,我常常借力发力,我班曾聪同学,家里孩子比较多,父母年龄偏大且文化水平低,受环境影响,这孩子性格内向,家庭作业很糟糕。袁睿祺的妈妈是一个班级工作的热心人,我就把她吸纳到家委会来,她家离曾聪家非常近,我就请袁睿祺妈妈针对曾聪的情况进行点对点的帮助。慢慢地,曾聪发生了明显变化,作业书写整洁了,正确率也高了,衣着干净整洁,精神面貌也变阳光了。”
每当六一、元旦家校联欢时,委员们便早早筹划,与老师一起装扮教室、精心准备节日礼物、用心表演亲子节目。有的家长还从自家的杨梅基地采来新鲜杨梅,给孩子们每人一小篮。
洪老师班上办了班报,在作文、考试批改中,她每次都会挑一些孩子的优秀作文,请家长志愿者录入电脑,邹笑杰、王灿琨两个孩子的妈妈主动请缨整理班报。班报定稿后,热心的朱泽元妈妈又自愿免费印刷,从第3期到现在的第13期,从未间断。孩子们接过班报,第一件事就是看看上面有没有自己的名字。要是有,便大声嚷嚷:“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我!”“我也是一名小作家啦!”……班报成为连接老师、家长、学生感情的纽带,也留下了孩子们的成长印记。
有位家长在座谈时对记者说:“我觉得义工活动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虽然我牺牲和奉献了一点时间和精力,但也收获了很多。一是收获了可贵的友情。我们这些义工年龄不同,从事的工作不同,为了可爱的孩子,大家不约而同地走到一起;二是收获了快乐心情,家长之所以能够聚到一起,是因为我们关心和爱护孩子学校和班级;三是付出了爱,也从中收获了爱,送人玫瑰,手有余香;送人灯盏,心有余光。义工们在校门口这个特殊的‘爱心岗’上默默奉献,有时甚至来不及接自家的孩子,处理不了自己的家务。义工们这种关爱学生、服务学校、服务家长的崇高境界和持之以恒的爱心行动时刻感动着我、激励着我,也感染和带动着每位家长,使护生护校活动成为校门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学校每年与社区联系,组织学生开展“用心点燃希望,用爱撒播人间”的爱心公益活动,如前往福利院看望老人和残疾孩子;开展“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环保小卫士”志愿活动;开展“相约周日,情暖童心”家校社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在家委会的组织下,各班还开展了 “绿色健康行”“啄木鸟在行动”“干农活,知农事,体农情”“感受历史变迁、珍惜美好生活”等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真善美充盈着每个孩子的心田。
該县教体局刘润根局长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家校合作,使教育生态得到改善,学校和家庭融为一体,实现了同心、同向,家长和社会更加理解、支持、配合和尊重学校工作。家长与教师之间埋怨少了,问候多了;指责少了,笑脸多了。家长成为教育正面宣传的代言人和正能量的传播者。据信访局的同志反映,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提高了,教育方面的信访件与过去相比急剧下降。家校合作,也促进学校管理变得更民主、更和谐、更规范;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涂正生校长还高兴地告诉我们:“今年受疫情影响,学生线上学习三个月,但小学毕业会考成绩,我校无论总平均分还是优秀率、及格率与去年相比,都大幅提升,这是家校合作成效的最好见证。”
由于家校合作特色鲜明,该校成为“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 、江西省实施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全省家长示范教学点、江西省家校社合作试点学校、吉安市家校社合作特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