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功能区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分析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c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主体功能区的规划按照资源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未来发展潜力进行划分,确定各个地区不同的主体功能。辽宁省的区县域经济显著成为到辽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区县为单位划分的省内主体功能区实行差别化的发展政策,从多个方面对辽宁省经济协调发展产生影响。保障性制度的建设科以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区域协调发展;辽宁省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6-0124-04
  引言
  2010年12月21日,国家出台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主体功能区域最早提出是在2002年《关于规划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提出的,并且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明确了主体功能区的基本思想;2007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中,明确了规划定位、原则、任务及国家级和省级规划,划分四类主体功能区等重大问题;在“十二五”规划中,主体功能区上升到战略层次。
  主体功能区是指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未来发展潜力等,以是否适宜和如何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为标准划分的,将特定区域确定为具有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
  主体功能区的提出是为了有效解决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由于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发展观念上出现的局限性,使绝大部分地区的环境遭到破坏,资源消耗严重,土地利用与当地资源承载力严重失衡,空间开发与资源承载力之间的不协调越来越严重等突出问题。
  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根据不同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在统筹考虑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的情况下,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类主体功能区。不同的区划空间,承载着地区不同的发展路径,主导了地区的发展路线,以发展经济或者保护环境为主。主体功能决定了区域的空间属性和发展方向,是主体功能区的核心和灵魂。
  区域协调发展,包含多个含义,区域经济结构协调,区级产业机构协调,生产力布局协调,区际贸易关系协调,区际利益协调等。区域的不协调性,在中国多个地方之间都有体现,有大区与大区之间、省际内部等,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有不同的表现。主体功能区的确定,在省级范围内就是以区县为划分单元,根据资源承载力,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确定该区域的发展主路径。沿着主政策路径,一些区县必然面临限制发展的局面,而另外一些区县却受到政策倾斜的照顾,加速发展,被划为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地区,多是生态地区和经济发展地区,而优化和重点开发地区则多是发达区县,从这点说,主体功能区对区域协调发展会产生显著影响。
  辽宁省作为东北经济大省,是东北和环渤海重要的经济区,经过改革开放浪潮的洗礼,辽宁省充分利用地缘与资源优势,以及老工业基地的基础,形成了合理的“一区、一带、两屏”的经济发展格局。不仅如此,辽宁省更加极具特色的加强了区县域经济的建设,从辽中北到辽南沿海再到辽西地区,均有优势的区县域经济主体,在最新的百强县的评选中,辽宁省有十个县、市入选,由此可见,县域经济的发展,占到了辽宁省经济的大部分。同时区县域经济的发展,作为微观层面,与更多的微观乡镇企业,中小企业息息相关,可以说,区县域经济的水平,不仅直接作为大区经济水平的贡献者,更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于城市经济。
  本文以区县为基本单位,以区县域经济较发达的辽宁省为研究对象,使用王利等的研究。在王利等在研究中,以区县为基本单位,对辽宁省的主体功能区进行了划分。本文借用主体功能区的划分结果,从主体功能区对区县域经济影响的角度研究主体功能区对辽宁省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并期望对政策提出建议,以作参考。
  一、辽宁省区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辽宁省的城市化率一直都很高,但以县为单位的县域经济却一直以来发展缓慢,成为辽宁省经济发展的短板区域。2008年初,省委省政府做出了较快县域经济发展,实施三年倍增计划的决策。正确的政策引导下,辽宁省县域经济成为发展突出的板块,辽宁现象一鸣惊人。形成了以“县域经济规模不断扩张,县城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欠发达地区发展势头强劲”为主要特点的新经济增长板块,在最新的百强县名单中,辽宁又有三个县榜上有名,使辽宁的百强县增加到十个。
  长久的布局发展,辽宁省区县域经济不仅做到了又快又好发展,形成了自身的区县域经济发展特色。(1)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城市化“三化”并进。(2)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坚持县域经济的开放性和民营化。(3)以人为本,以解决三农问题为核心,做到强县富民统一。(4)打破行政区划约束,主动接受大城市带动和辐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5)通过技术进步,把传统产业培育成县域经济支柱产业。(6)注重生态发展,走县域经济生态化道路。辽宁省区县域经济总体快速发展,依托各自资源,成为辽宁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
  根据王利等人的研究,辽宁省主体功能区的划分(见下图):
  二、主体功能区的政策路径
  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确定的四种开发区域,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下,有自身的发展方向。
  (一)优先开发区域
  优先开发区,根据规划要求,经济已经有了较快发展,地区开发的强度已接近饱和,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已经达到极值的一些地区或城市的中心区域。这些区域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地区发展经济的源泉,影响区域发展方向,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转向。因此这些区域未来的发展主要以保持经济活力,引领产业结构转型为主,以经济效益为发展方向,提升在产业中分工的层次,打造创新区域,以创新中心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率先向科技和和人力驱动型经济转变,以此引领地区经济导向。
  (二)重点开发区域
  重点开发区域,指一些在经济上已经有较快发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并且有足够的资源和空间作为优先开发地区经济发展的左膀右臂。重点开发区域,是落实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关键地区,重点开发区域,一般都围绕在优化开发区域周围,对优化区域的发展不仅有资源、坏境、人口等方面的缓冲作用,也作为朝阳产业的承接地,支撑增长极的发展。另外,承接外来人口,城市化推进的主要区域,加快工业化的发展。   (三)限制开发区域
  限制开发区域,规划中指影响区域第一产业和生态坏境的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限制开发区域的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并且直接影响农副产品的生产。限制开发区域,要限制工业化、城镇化等现代经济活动,以第一产业为主要发展内容,其他产业的发展也要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严格控制开发,建设集约型城镇。
  (四)禁止开发区域
  禁止开发区域,在规划中,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强制禁止开发活动,严格限制产业的发展,禁止人口的内流,形成纯生态地区。
  三、辽宁省内区县经济受主体功能区划分后的影响
  根据划分结果,辽宁省内主要城市的主城区均被划分在优化开发区中。
  在2010年的全国百强县评选中,辽宁省十个县域榜上有名,分别是瓦房店市、海城市、普兰店市、庄河市、大石桥市之后,东港市、开原市、凤城市、大洼县、调兵山市,其中,调兵山市被划入优化开发区域,其他9个县市均被列入重点开发区域。被划分入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去的县市多数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
  (一)区域不协调逐步扩大
  根据不同主体功能区将遵循不同的发展路径,决定不同的发展目标,侧重不同的发展重点,辽宁主要城市的城内区域被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将逐步进行科技创新,持续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在辽宁省经济中的一区、规划中,以沈阳为中心的辽中北经济区和以大连、丹东、营口三个城市组成的辽南沿海经济带将率先加速发展,布局主要以第三产业以及一些高产能附加值高的第二产业,通过点、线、面联系作用,加强区域本身的凝聚力。另外,城市本身市区加快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软实力,积聚区内优质资源,并相互加强联系,成为经济活力的注入点。
  被划入重点开发的区域中,有9个是辽宁省的百强县,以这些区县为代表的重点开发区,将大力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这些重点开发区域不仅在地理位置上与优化开发区相承接,可以率先承接次级产业,利用丰富的人力、物理、科技资源,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和优化开发区共享一些优质基础设施,工业化进程将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助力经济发展。
  辽宁省被划入限制发展和和禁止发展的区域总共有27个区县,与重点开发区域持平。其中经济排名在辽宁省县域经济中后二十名中,有18个区县。根据规划,这些县区将要承担起生态保护的责任,逐步减少工业项目的开工,降低城镇化率,作为一些主要城市的水源地,一些主要河流的蓄水池,这些较落后地区将承担较大的机会成本,不仅不能够获取先进地区的产业辐射,对于已经良好发展的当地的一些产业,也很有可能发展受到遏制。
  地区经济的发展,一旦打破匀质的平面,迎来的便是极化作用所代表的集聚经济。一些地区率先发展,相比较产生一些落后地区。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因为坏境因素、人为因素、历史因素等原因,使多数发达地区被划分进限制和重点开发区域,绝大多数偏远落后地区被划分进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发展路径的不同,将逐步扩大地区的不协调性。
  (二)政策取代了“看不见的手”
  虽然市场的不均衡发展,客观上一定的扩大了经济发展的差距,但是,区域在自身的发展中并没有是差距进一步扩大,有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差距。这都要归功于市场这双“看不见的手”,资源的聚集,自然就有涓滴效应的存在。
  辽宁省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从改革开放初的国有经济比例较重,臃肿的制度,曾使辽宁的经济一度停止不前,但市场经济的浪潮催进了辽宁经济结构的快速转变。辽宁县域经济的起步始于2000年,走的是特色经济的道路,发挥地区优势,辽宁虽然作为共和国的装备基地,重工业等第二产业所占比例较大,但一些城市不适合发展或不能发展的产业,在县域经济下却蓬勃快速的提升自己的力量。如法库县的陶瓷、海城市的镁质材料、庄河市的食品加工等,还有令辽宁人津津乐道的财政收入三年翻两番的“义县速度”。这些特色遵循市场规律,通过看不见的手的指引,形成了“一县一业”的县域经济特色,并在辽宁省经济中占较大比重,2009年,县域经济占全省GDP的比重为44.5%。
  主体功能区的规划,要求对优化和重点开发区域实行优先产业创新,产业发展。对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禁止产业的发展,逐步减少人口,减缓城镇化的发展,实行严格的环保政策,在这些地区落实生态保护。这样的政策一方面阻断了可流动资源对落后地区的反哺作用,使本该扩散发展的产业得不到良好的产业发展后续土壤。另一方面对于被划入限制发展和禁止发展的区域,也遏制了当地的特色经济的发展,这些遵循市场规律发展,在多年探索的中建立的特色经济产业很有可能被削弱,甚至在当地消失。这种用政策代替“市场的手”的行为,限制了市场经济的关键“自由”,没有了涓滴,只有集聚,县域经济的不协调将更显著。
  四、省际范围内的协调政策
  经济发展是一个矛盾体,根据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力度、开发潜力确定的体功能区,是为了“统筹规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引导人口和经济向适宜的区域集聚,保护农业和生态发展空间,促进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却对地区的协调发展产生影响。这就需要协调发展政策的出台,在宏观角度控制经济的作用。由于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以区县为单位,省际受益最广,因此省际范围内的协调政策是必不可少的,可以有效解决经济发展的矛盾。
  (一)建立有效生态补偿机制
  由于在限制和禁止发展区域,限制产业的发展,走生态保护的道路,经济的增长必然受到影响,这就需要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以由生态保护的受益方支付生态保护费用给限制和禁止开发地区,这种机制一定是省际范围内的,并且配套有效的监督机制。
  (二)适当的民族政策
  在辽宁省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有不少的自治县都属于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如禁止开发的县中有6个是满族自治县。实行差别化的经济发展政策,要考虑地区的人均协调性,同时实行倾斜的民族政策。
  (三)有区别的政绩考核机制
  在差别化的,以主体功能为经济发展的方向下,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也应该改变。根据主体功能的确定,建立以主体发展目标为主要内容的政绩考核机制,消除人为不顾大局,追求经济粗放发展的后果。在优化区域,以创新产品对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为考核。在重点发展区域,以实体经济增长为考核。在限制和禁止发展区域,以环境保护为考核指标。
  准确的政策的实施,对主体功能区规划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两者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 GB/41179 /41232 /4210880. html,2006-03-17.
  [2] 朱传耿,马晓冬,孟召宜,等.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理论·方法·实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10-132.
  [3] 王利,于欣,王丹,张卓.辽宁省主体功能区划分指标体系优化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1).
  [4] 张可云,刘映月.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机制的思考[J].特别策划,2011,(6).
  [5] 刘桂文.主体功能区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
  [6] 秦岭.区域经济学理论与主体功能区规划[J].江汉论坛,2010,(4).
  [7] 郝大江.主体功能区形成机制与新型区域协调[J].商业经济,2010,(7).
  [8] 邓玲,杜黎明.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区域协调功能研究[J].经济学家,2006,(4).
  [责任编辑 吴明宇]
其他文献
摘 要:以陕西省为例分析中国区域农民财产性收入差距变化趋势与原因,进一步缩小农民财产性收入差距,创造条件让更多农民拥有财产性收入。  关键词:农民;财产性收入;陕西省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6-0049-02  2010年,中国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为202.25元,而陕西省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仅为97.02元,陕西省远
期刊
摘 要:融资对于上市公司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对云南省上市公司自上市以来的融资数据进行现状分析,进而得出其融资特点,然后以云南省上市公司为研究总体,选取企业发展能力及盈利能力等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自上市以来的股权融资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和启示。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效率;数据包络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志码:A
期刊
摘 要:通过对长沙市新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所取得的绩效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加强长沙市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长沙市;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6-0040-03  从2004年起,每年中央第一号文件的主题都是围绕着农民增收、农业增产、改善民生来开展,文件的下达
期刊
摘 要: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既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当前中国面临的一个最大挑战,就是如何规避“中等收入陷阱”,通过研究和分析,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规避“陷阱”的主攻方向,科技进步和创新是规避“陷阱”的重要支撑,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规避“陷阱”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规避“陷阱”的重要着力点,改革开放是规
期刊
摘 要:干部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的首要问题是培训内容的合理设置,培训内容的需求调查是开展干部培训工作的先决条件。运用伊诺分析法从组织、岗位和个人三个角度对组工干部的培训需求进行分析及调查,通过SPSS统计分析方法对调查数据分析,提出提高组工干部培训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培训需求;调查分析;伊诺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
期刊
摘 要:为了分析各地草地退化的主要因素,因地制宜地制定保护草原政策,先建立一套草地退化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再以新疆畜牧厅2008年专项调查的数据为基础,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将新疆37个牧业县、半牧业县按照草地退化影响因素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分析各类县产生草地退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类别的县产生草地退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超载过牧会带来收入的增加但不是增加收入的唯一途径,因此,要采取措施,增
期刊
摘 要:超市营业员流动是营业员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和超市追求利润最大化动机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营业员的流动是在雇佣双方的理性选择下所产生的一种不经济行为。营业员的高流动率不能增加超市的利润,降低营业员的流动率才是超市的经济行为。  关键词:超市;营业员;流动;人性假设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6-0117-02  超市
期刊
摘 要:“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及主要代表人物柯亨把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为围绕不断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各项活动不断开展以及随之不断展开的过程。由于柯亨把生产力作为他所理解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且在他的论述中,生产力在历史中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逐渐发展的过程,这种变化类似于生物的进化。因此,把他所理解的历史唯物主义称为生产力进化史的历史唯物主义。对于作为生产力发展史的历
期刊
摘 要:翻译产业作为新兴的现代服务产业,正成为文化经济中仅次于教育行业的第三大文化产业。翻译产业是“翻译+产业”的结合体,它既具有“产业”概念,又具有翻译行业的特点。随着国际国内市场交流与融合步伐的加快,尤其是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中国翻译产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关键词:翻译产业;前景;上海世博会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期刊
摘 要:21世纪之初广东海陆丰祀神习俗特征包括:教义模糊,人神均拜,教规不严,活动频繁,严密宗教组织未能成型。社会学视野中的祀神缘由: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相对落后的交通与教育、远离政治文化中心、自成体系的潮汕方言、知恩图报的质朴民心等。祀神的社会心理诉求直指:家身安全,内心宁静,宽恕罪过,赶走恐惧,解开谜团,谢恩还愿,办事顺利。最后对祀神这一社会现象作了理性的评价。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