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析取论是知觉理论中的一个基本立场。本文试图以普特南和伯吉对析取论的批评为参照系,探讨麦克道威尔所持的独特析取论立场。麦克道威尔通过区分“事物本身的呈现”和“在主体看起来的样子”,从根本上保证了日常世界的独立性,并以先验的方式规定了世界可以按其原本所是直接呈现给知觉主体。这一独特的析取论立场完全符合麦克道威尔希望将实在纳入概念领域的先验哲学旨趣。
【基金项目】
: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科隆建构主义学派视域中的古典实用主义研究”(14CZX036)以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6批面上资助二等项目“麦克道威尔知觉理论研究”(2014M5614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析取论是知觉理论中的一个基本立场。本文试图以普特南和伯吉对析取论的批评为参照系,探讨麦克道威尔所持的独特析取论立场。麦克道威尔通过区分“事物本身的呈现”和“在主体看起来的样子”,从根本上保证了日常世界的独立性,并以先验的方式规定了世界可以按其原本所是直接呈现给知觉主体。这一独特的析取论立场完全符合麦克道威尔希望将实在纳入概念领域的先验哲学旨趣。
其他文献
历史主义作为一种强大的时代偏见,坚称“一切人类思想都受历史的制约”。这一断言不仅迫使它试图超越以往的思想家所受到的“历史局限”,也使它陷入了价值的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并最终导致了西方的现代性危机。施特劳斯基于对现代性危机的关注,主张精细的历史研究和文本细读,以一种“恰如过去的思想理解自身那样去理解它”的诠释学努力进入与哲人的对话,并向前现代的思想家学习,求取可资解决现代性危机的智识资源。在精读古代书籍的过程中,他发现了已被遗忘的“显白一隐微写作艺术”以及与此紧密相关的政治哲学。
“天下之言性”章是《孟子》中较难理解的部分,历来注释众多,争议颇大。杨慈湖将“故”解为“事故”,在训诂方面与孙爽较为接近;同时又将其与另外两个重要概念“凿”和“无事”联系起来,使孟子的思维脉络和问题意识得到了更为清晰的呈现。他的诠释很大程度上与其心性合一的思想及“不起意”的工夫论相契合,是对经典的创造性发挥。
2015年6月27~28日,由中国逻辑学会现代逻辑专业委员会主办、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承办的“2015年全国现代逻辑学术研讨会”在河北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的主题包括数理逻辑、哲学逻辑与逻辑哲学、现代逻辑史等内容。来自国内外30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七十多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学术盛会。河北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张燕京教授主持了会议开幕式,现代逻辑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刘新文研究员,河北大学校长助理程志华教授和政法学院院长孟庆瑜教授,分别代表会议主办方和承办方致辞。在两天的学术讨论中,与会代
唐正东,男,1967年8月生,江苏省常熟市人。198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副会长等职。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
在儒家传统解释之中,“正名”有两个维度。首先是以名就实,名准确契合道德行动的实际事态;其次是以实就名,道德行动受到名的规约指引。名在本质上是一种厚伦理概念,兼具描述性与评价性;更重要的是其描述性内容依附于评价性视角,不可分割。藉此,名实现汇聚道德共识和稳定社会秩序的功能。
国内学术界对于德文的Person和Personlichkeit这两个词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译法,因而导致了在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等人的经典文献的翻译中,涉及这两个概念的地方往往出现令人困惑的混乱局面。关键问题在于应该对Person一词最初在康德那里的准确含义进行细致的梳理,它不能被理解为一般的“人”、“人身”、“个人”,而必须将其理解为“人格”;相应的Personlichkeit则应为“人格性”,它是人格的纯粹理知的属性。用这一理解来考察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和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黑格尔
21世纪资本范畴的内涵是什么?如何揭示全球资本逻辑的扩张与全球经济正义冲突的深层原因?对此问题的反思,引发出更为深刻的问题域:如何把握当代生存世界金融化的本质,如何全面而又深入地解读资本与中国现代性发育的哲学原理?本文指出,21世纪的资本运动给了当下中国新的觉醒,资本如何从经济理性上升到政治理性,这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深层寓意,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到马克思的《资本论》再到21世纪中国版的“人民财富论”,其间包含着最具有历史进步意义的制度创新和人的自由解放的实践预设。
2015年4月18~22日,中国伦理学会与韩国伦理学会联合举办的“第23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大会”在云南省丽江市举行。来自中国伦理学会和韩国伦理学会的三百多名学者参加了本次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道德教育与社会伦理”,与会学者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问:最近读到您的新作《(法礼篇)的道德诗学》和旧作《(理想国)的诗学研究》修订版,前者可以说是后者的续篇,都是讨论和阐释柏拉图思想及其问题的。旧作所论侧重柏拉图的中期对话代表作《理想国》,新作所论侧重柏拉图的后期对话代表作《法礼篇》。
“回到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齐泽克近来提出的一个理论口号。这一口号提出的方法论前提是齐泽克以拉康精神分析的“能指逻辑”重构黑格尔辩证法。在他看来,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对康德超越论内在矛盾的完成,提供了一种“承认对抗的最一贯的模型”,并且在“实体即主体”中得到了集中的展现。尽管齐泽克自己尚未充分讨论“政治经济学批判”,但应用他对辩证法的说明,我们可以在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进程特别是劳动价值论的形成和发展中,发现一个“预先设置”了“剩余”的“真实”存在即资本的结构秘密。相应地,马克思关于拜物教和物化的批判,可以在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