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汉语文教学是学生在汉语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为使西藏农村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就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汉语文并尝试用汉语交流,同时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创造条件,提供契机,拓展空间,使学生既自主又合作,既主动又互动,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让我们单一的课堂充满激情与智慧,充满汉语文的气息与活力。经过这几年的教学观察,在课堂教学實践中我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要解决这一难题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分析现今西藏农村汉语文的教学现状
藏族儿童在幼年时接触最多的语言就是藏语,而且一直活跃在本民族语言中,知道上学前和小学时才能接触到汉语,平时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均使用藏语;如今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西藏的现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的生活和视野都在不断的提高,接触汉语文的机会逐渐增多,会用汉语进行交流的藏族同胞也越来越多,但是,因民族地区的教育起步晚,办学条件落后,教育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因此,发展民族教育,提高民族素质,是改善现状的关键。
二、农村地区小学汉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基层的学生自幼习得藏语,上学后才开始接触第二语言——汉语,由于对汉语的晚接触,使得学生学习语言的学习力加重,容易产生学习混杂的现象。学生在学校期间,绝大部分时间都只能用藏语交流,和老师交流也只能勉强用半吊子的汉语;学生在家与父母交流时用藏语,相对在学校而言,汉语的使用率则较高。这样的生活和学习状态,学生在对复杂问题进行思考时,两种语言会相互干扰,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受到阻碍,加上语言的差异,学习成绩差,汉语表达能力差等因素必定导致基础差。这种现象会一直延续到学生进入中学甚至高中阶段,特别是语文成绩和汉语表达能力一直徘徊不前。
三、提高西藏农村地区小学汉语文教学的对策和措施
1、通过帮助藏族学生正确认识汉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对汉语文的学习兴趣。首先随着西藏的发展,西藏和其他地区、其他民族进行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多了起来,这时汉语言作为一种民族共同语,就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工具。其次,虽然藏民族的母语是藏语,但七个地区有多种不同的方言,彼此间也会出现交流的障碍,此时,汉语言也可以成为藏族各地区之间的交际工具。所以,对于藏族学生来说,学好语文就至关重要了。其次,对个人来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学不好,思维也很难清晰起来。
2、学科教学中注重情感因素,培养藏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教学实践中可以体会到,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是很有帮助的。平时在生活和学习上我们应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不论优劣,让每一位学生感到老师对他都很关心。把对学生的热爱切实贯注于教学活动当中,利用课上、课后、作业批改等机会给学生鼓励和赞赏,对学生所犯错误从不横加指责,要积极引导,尽量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给他们以信任和理解,不歧视、不讨厌他们,并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表扬和激励,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汉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师生关系融洽了,学习环境也就和谐了,有了民主、和谐的育人环境,学生就可以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轻装上阵,主动参与课堂,充分释放潜能,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3、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多种方法激发藏族学生学习汉语文的兴趣。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汉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面对一无所知的藏族学生,绝大部分的乡村教师都只能教授学生简易的生字、词语和句子,对课文内容的讲解却显得轻描淡写,例如:有时,一篇课文结束了,学生只学会了几个生字、词语和句子,对课文的内容知晓甚少,甚至有的学生根本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对此,很多乡村教师只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知道该如何改变这一教学弊端。常规而言教学活动是围绕如何“教”开展的,而在这一问题上许多老师都显得力不从心,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学生在学习中处于“硬被动”地位,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能力发挥和智能开发。传统教学往往使学生得不到大量的课堂训练,课题效率低,许多学生只会死记硬背,造成“废课”、“弱课”。
为此,我认为教师上每一节课前,一定要设计好开场白,精彩的导入语在结合藏汉双语教学一定可以吸引学生顺利进入学习佳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用藏汉双语补充课外知识,并给学生时间扩大阅读面和阅读容量,同时引导他们自己动手积累,这都有助于提高他们学习兴趣。教学形式要灵活多变,内容要有新意。如果长时间学习一样的内容,形势又只是“填鸭式”的讲授,学生很容易疲劳,从而产生厌烦情绪。顾此,在教学中,不同的方法要适当协调,比如课堂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都很受藏族学生的欢迎,使课堂内容丰富而有变化,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兴趣。
总之,西藏农村小学的汉语文教学占据了整个小学教育的半壁江山,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它所面临的困境和难题,为实现西藏教育公平清除障碍。
一、分析现今西藏农村汉语文的教学现状
藏族儿童在幼年时接触最多的语言就是藏语,而且一直活跃在本民族语言中,知道上学前和小学时才能接触到汉语,平时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均使用藏语;如今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西藏的现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的生活和视野都在不断的提高,接触汉语文的机会逐渐增多,会用汉语进行交流的藏族同胞也越来越多,但是,因民族地区的教育起步晚,办学条件落后,教育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因此,发展民族教育,提高民族素质,是改善现状的关键。
二、农村地区小学汉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基层的学生自幼习得藏语,上学后才开始接触第二语言——汉语,由于对汉语的晚接触,使得学生学习语言的学习力加重,容易产生学习混杂的现象。学生在学校期间,绝大部分时间都只能用藏语交流,和老师交流也只能勉强用半吊子的汉语;学生在家与父母交流时用藏语,相对在学校而言,汉语的使用率则较高。这样的生活和学习状态,学生在对复杂问题进行思考时,两种语言会相互干扰,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受到阻碍,加上语言的差异,学习成绩差,汉语表达能力差等因素必定导致基础差。这种现象会一直延续到学生进入中学甚至高中阶段,特别是语文成绩和汉语表达能力一直徘徊不前。
三、提高西藏农村地区小学汉语文教学的对策和措施
1、通过帮助藏族学生正确认识汉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对汉语文的学习兴趣。首先随着西藏的发展,西藏和其他地区、其他民族进行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多了起来,这时汉语言作为一种民族共同语,就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工具。其次,虽然藏民族的母语是藏语,但七个地区有多种不同的方言,彼此间也会出现交流的障碍,此时,汉语言也可以成为藏族各地区之间的交际工具。所以,对于藏族学生来说,学好语文就至关重要了。其次,对个人来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学不好,思维也很难清晰起来。
2、学科教学中注重情感因素,培养藏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教学实践中可以体会到,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是很有帮助的。平时在生活和学习上我们应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不论优劣,让每一位学生感到老师对他都很关心。把对学生的热爱切实贯注于教学活动当中,利用课上、课后、作业批改等机会给学生鼓励和赞赏,对学生所犯错误从不横加指责,要积极引导,尽量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给他们以信任和理解,不歧视、不讨厌他们,并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表扬和激励,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汉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师生关系融洽了,学习环境也就和谐了,有了民主、和谐的育人环境,学生就可以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轻装上阵,主动参与课堂,充分释放潜能,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3、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多种方法激发藏族学生学习汉语文的兴趣。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汉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面对一无所知的藏族学生,绝大部分的乡村教师都只能教授学生简易的生字、词语和句子,对课文内容的讲解却显得轻描淡写,例如:有时,一篇课文结束了,学生只学会了几个生字、词语和句子,对课文的内容知晓甚少,甚至有的学生根本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对此,很多乡村教师只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知道该如何改变这一教学弊端。常规而言教学活动是围绕如何“教”开展的,而在这一问题上许多老师都显得力不从心,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学生在学习中处于“硬被动”地位,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能力发挥和智能开发。传统教学往往使学生得不到大量的课堂训练,课题效率低,许多学生只会死记硬背,造成“废课”、“弱课”。
为此,我认为教师上每一节课前,一定要设计好开场白,精彩的导入语在结合藏汉双语教学一定可以吸引学生顺利进入学习佳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用藏汉双语补充课外知识,并给学生时间扩大阅读面和阅读容量,同时引导他们自己动手积累,这都有助于提高他们学习兴趣。教学形式要灵活多变,内容要有新意。如果长时间学习一样的内容,形势又只是“填鸭式”的讲授,学生很容易疲劳,从而产生厌烦情绪。顾此,在教学中,不同的方法要适当协调,比如课堂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都很受藏族学生的欢迎,使课堂内容丰富而有变化,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兴趣。
总之,西藏农村小学的汉语文教学占据了整个小学教育的半壁江山,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它所面临的困境和难题,为实现西藏教育公平清除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