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2015年本刊推出的“提高学生体质的有效课堂教学”系列文章,特邀首都体育学院尹军教授带领的青少年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团队,以足、篮、排主教材为例,将竞技体育领域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方法进行设计改造,应用于学校体育专项技能教学,以期更好地指导、运用于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之中,旨在服务于普通青少年学生群体,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体质,为一线教师从操作层面提供一个较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方案。希望广大教师以此系列专题为基点,认真学习其教育教学原理,领悟案例设计思想,能够举一反三地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当中,并设计出更多有效提升学生体质的课堂练习内容与方法。
传接球是足球项目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之一,传接球技术受技术熟练程度和体能水平的制约。本文将传接球技术动作模式与躯干支柱力量、颈肌力量、多方向加速等练习有机结合起来,以期能在提高传接球技术水平的同时,增强与之相配套的力量和速度素质,提高传接球技术应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一、传接球的技术结构
按照足球教科书的相关划分结果,传接球技术并不属于个人技术而应属于个人战术的范畴,因为传接球的过程还掺杂着观察、判断、选择等成份,但本文为了撰文方便,暂且将其划归为个人技术。
1.传球
在大多数情况下,传球是用脚来完成,人们通常将其分为脚内侧、脚背内侧、正脚背、脚背外侧、脚后跟等等,此外常用的还有头传球。但无论是何种形式的传球,他们都包含着传球的力量(速度)、时机、角度、准确性、隐蔽性等多个因素,如果我们将其战术因素予以排除,就可以清晰地发现传球技术中的击球、单足支撑、躯干稳定性、躯干运动形式、身体对抗、动力定型、神经系统灵活性、耐力等,都与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内容存在着很强的关联度。
2.接球
除了用脚的各个部位接球外,常用的还有大腿接球、胸部接球、腹部接球、头接球等。从接球的技术环节来看,接球动作包括观察移动、选择适当的接球方法、准确触球、改变球的方向与力量、随球移动或摆脱等。由此可见,要做好接球动作还需要发展与之相适应的起动速度、弹跳力、单足支撑变向能力、双足支撑变向能力、躯干稳定性、身体对抗能力、加速能力、动力定型、神经系统灵活性、耐力等方面。
二、传接球动作模式练习方法
所谓“动作模式”是指有效完成某一特定动作的方法。高水平的传接球技术需要有相应的身体运动功能作为支撑,下面重点介绍。
1.以提高下肢力量为主的练习方法
(1)后腿压球弓步蹲(图1,图2)
起始姿势:躯干、头部正直,双臂前平举或抱拳,前腿微屈,后腿正脚背压在球上。
练习步骤:前腿屈,重心下降,当后腿膝关节即将触到地面时保持稳定,通过前腿发力使身体恢复起始姿势。
练习要点:始终控制好身体的稳定,躯干尽量始终正直,慢下快起,前腿发力蹬起。
备注:球与身体的距离可根据下蹲时膝关节刚好触地的距离来设置。如练习难度较大,可把球去掉。单腿练习6~8次左右,双腿交替进行,以下类似练习可参照这样的负荷来安排。
图1 图2
(2)双足连续跳(图3,图4)
场地布置:三个球摆成直线,每球间距约1.5m。
起始姿势:髋关节与双膝微屈,躯干与头部平直,双臂置于体侧,保持好基本运动姿势。
图3 图4
练习步骤:双腿同时快速发力,身体向斜前上方跃出越过球体,双脚同时落地并保持为出发时起始姿势,依次跳跃另外两球。
练习要点:无预摆(无反向)的跳跃,起跳角度约45°,注意双腿同时发力,保持躯干稳定,落地有力,稳定后再进行下一次跳跃。
备注:类似蛙跳,但不同于蛙跳,更多的是强调下肢的发力,熟练后可连续跳跃。
(3)阻力条件下的脚内侧传球(图5,图6)
起始姿势:弹力带置于踝关节,双脚做自然状态的原地踏步。
练习步骤:同伴将球传出后,练习者快速向前迎球,做提膝展髋动作并用脚内侧将球回传给同伴,然后再后退跑至原处。
练习要点:准备向前跑动回传球时,两脚做原地的快速踏步。传球时体会腿部肌肉用力,保持好脚型。
备注:弹力带可固定,也可由其他队员牵引来控制力量。除脚内侧外,可练习多种脚法。练习除发展腿部力量外,还可帮助形成动力定型。
图5 图6
(4)阻力条件下的原地纵跳头顶球(图7,图8)
起始姿势:弹力带束于腰间,拉力方向为人体下后方。两脚平行或前后开立,膝关节微屈,随时准备启动。
练习步骤:辅助者向空中抛球,练习者在对抗阻力的条件下做快速的向上跳起,用前额正面把球传回去。
练习要点:准备姿势时,阻力带要对人体有较强的拉力。双腿同时发力,控制好身体在空中的姿态。
备注:阻力带可固定,也可由其他队员牵引来控制力量。练习者可用头部其他位置传球。练习除发展腿部力量外,还可练习身体稳定性,并帮助形成动力定型。
图7 图8
2.以提高躯干支柱力量为主的练习方法
(1)单(双)手支撑俯桥(图9,图10)
练习姿势:俯卧姿,头部、躯干、腿部成直线。双腿并拢,脚尖着地。两臂与肩同宽,与身体夹角约90°。肩关节保持正常位置,一只手按在球上,另一只撑于地面,五指向前。也可双手支撑于球上。
练习要点:臀肌、腹肌紧张,身体成直线。勿勾头,头部平直或略抬起。
备注:一种姿势下练习时间不宜过长。单手压球支撑稍简单,可通过登山步或抬腿动作加大难度。
图9 图10
(2)绕球双足跳转体(图11,图12)
传接球是足球项目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之一,传接球技术受技术熟练程度和体能水平的制约。本文将传接球技术动作模式与躯干支柱力量、颈肌力量、多方向加速等练习有机结合起来,以期能在提高传接球技术水平的同时,增强与之相配套的力量和速度素质,提高传接球技术应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一、传接球的技术结构
按照足球教科书的相关划分结果,传接球技术并不属于个人技术而应属于个人战术的范畴,因为传接球的过程还掺杂着观察、判断、选择等成份,但本文为了撰文方便,暂且将其划归为个人技术。
1.传球
在大多数情况下,传球是用脚来完成,人们通常将其分为脚内侧、脚背内侧、正脚背、脚背外侧、脚后跟等等,此外常用的还有头传球。但无论是何种形式的传球,他们都包含着传球的力量(速度)、时机、角度、准确性、隐蔽性等多个因素,如果我们将其战术因素予以排除,就可以清晰地发现传球技术中的击球、单足支撑、躯干稳定性、躯干运动形式、身体对抗、动力定型、神经系统灵活性、耐力等,都与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内容存在着很强的关联度。
2.接球
除了用脚的各个部位接球外,常用的还有大腿接球、胸部接球、腹部接球、头接球等。从接球的技术环节来看,接球动作包括观察移动、选择适当的接球方法、准确触球、改变球的方向与力量、随球移动或摆脱等。由此可见,要做好接球动作还需要发展与之相适应的起动速度、弹跳力、单足支撑变向能力、双足支撑变向能力、躯干稳定性、身体对抗能力、加速能力、动力定型、神经系统灵活性、耐力等方面。
二、传接球动作模式练习方法
所谓“动作模式”是指有效完成某一特定动作的方法。高水平的传接球技术需要有相应的身体运动功能作为支撑,下面重点介绍。
1.以提高下肢力量为主的练习方法
(1)后腿压球弓步蹲(图1,图2)
起始姿势:躯干、头部正直,双臂前平举或抱拳,前腿微屈,后腿正脚背压在球上。
练习步骤:前腿屈,重心下降,当后腿膝关节即将触到地面时保持稳定,通过前腿发力使身体恢复起始姿势。
练习要点:始终控制好身体的稳定,躯干尽量始终正直,慢下快起,前腿发力蹬起。
备注:球与身体的距离可根据下蹲时膝关节刚好触地的距离来设置。如练习难度较大,可把球去掉。单腿练习6~8次左右,双腿交替进行,以下类似练习可参照这样的负荷来安排。
图1 图2
(2)双足连续跳(图3,图4)
场地布置:三个球摆成直线,每球间距约1.5m。
起始姿势:髋关节与双膝微屈,躯干与头部平直,双臂置于体侧,保持好基本运动姿势。
图3 图4
练习步骤:双腿同时快速发力,身体向斜前上方跃出越过球体,双脚同时落地并保持为出发时起始姿势,依次跳跃另外两球。
练习要点:无预摆(无反向)的跳跃,起跳角度约45°,注意双腿同时发力,保持躯干稳定,落地有力,稳定后再进行下一次跳跃。
备注:类似蛙跳,但不同于蛙跳,更多的是强调下肢的发力,熟练后可连续跳跃。
(3)阻力条件下的脚内侧传球(图5,图6)
起始姿势:弹力带置于踝关节,双脚做自然状态的原地踏步。
练习步骤:同伴将球传出后,练习者快速向前迎球,做提膝展髋动作并用脚内侧将球回传给同伴,然后再后退跑至原处。
练习要点:准备向前跑动回传球时,两脚做原地的快速踏步。传球时体会腿部肌肉用力,保持好脚型。
备注:弹力带可固定,也可由其他队员牵引来控制力量。除脚内侧外,可练习多种脚法。练习除发展腿部力量外,还可帮助形成动力定型。
图5 图6
(4)阻力条件下的原地纵跳头顶球(图7,图8)
起始姿势:弹力带束于腰间,拉力方向为人体下后方。两脚平行或前后开立,膝关节微屈,随时准备启动。
练习步骤:辅助者向空中抛球,练习者在对抗阻力的条件下做快速的向上跳起,用前额正面把球传回去。
练习要点:准备姿势时,阻力带要对人体有较强的拉力。双腿同时发力,控制好身体在空中的姿态。
备注:阻力带可固定,也可由其他队员牵引来控制力量。练习者可用头部其他位置传球。练习除发展腿部力量外,还可练习身体稳定性,并帮助形成动力定型。
图7 图8
2.以提高躯干支柱力量为主的练习方法
(1)单(双)手支撑俯桥(图9,图10)
练习姿势:俯卧姿,头部、躯干、腿部成直线。双腿并拢,脚尖着地。两臂与肩同宽,与身体夹角约90°。肩关节保持正常位置,一只手按在球上,另一只撑于地面,五指向前。也可双手支撑于球上。
练习要点:臀肌、腹肌紧张,身体成直线。勿勾头,头部平直或略抬起。
备注:一种姿势下练习时间不宜过长。单手压球支撑稍简单,可通过登山步或抬腿动作加大难度。
图9 图10
(2)绕球双足跳转体(图11,图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