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的深化,三维教学目标深入人心,教学的重心由“知识与技能”向“过程与方法”目标过渡,那么,我们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现“过程”的优化及“方法”的形成呢?本文就该话题谈几点笔者的思考.
1 重视“过程”教学的初步认识
重视“过程”教学,实际上就是在我们的物理课堂教学中“重过程”.
1.1 什么是“重过程”
所谓的“重过程”,就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能够突出、重视学生自主经历的某种有价值的学习活动,比如进行物理现象的观察、物理实验、解释、分析、概括及交流等.那么,通过该活动,学生在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能够获得体验,形成意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这样,在达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也能够达到过程与方法的目标.
1.2 为什么要“重过程”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显然不是我们教学研究该有的态度,我们在进行教学研究的过程中,不仅要了解我们的研究问题,更应该洞悉研究此问题的动机,知道为什么要“重过程”,知道怎样才能“重过程”,或者说“重过程”如何能具有可操作性.
纵观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重结果”仍是当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学现象.虽然说,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开始进行多年,新的课程标准也颁布多年.但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大部分的师生仍然是习惯于把知识结论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关键,是课堂活动的引导者,教师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节课的教学质量.
在进行实验探究课程时,比如说,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一节的教学内容中,大多数的物理教师在讲授本节课的内容时,主要是根据教材上的具体内容,重复实验的内容,进行演示实验.然后学生们重复教师的实验过程,整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整个实验过程下来,几乎完全复制教材的内容.实验过程没有新意,形式主义倾向较为严重,学生们没有时间或者能力进行自主的发挥.完全是为了实验而实验,为了实验结果而实验,只要学生们能够记住实验结果,就算完成实验了.
在进行课堂反馈或者课后练习讲解时,解答题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得到一个正确的最终结果,通常是以解答题目的结果是否正确来衡量做题水平的高低.因此,追求一个正确的结果,不仅成为了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目标,也成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目标,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形成一种“解题是为了得到结果”的思维定势.思维定势一旦形成,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而愈难以修正.
2 达成“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策略
2.1 对传统的教学段落充实,优化教学内容必要的过程
一个成功的教学设计,要求设计者对教科书及课程标准的认识和理解达到一定的程度,并且能够以系统而生动的方式将教学内容组织起来,并以课堂教学活动或者其它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增加学生对于物理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的体验和感悟及其中的物理科学方法的认识和应用.
以问题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在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人类在面对新的事物时,如果产生了认知冲突,就会产生问题.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以问题为中心来进行课程教学,并不是说以单一的做题的形式来解决学生在习题中所遇到的难题,而是物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以问题作为建构教学情境的基石,以问题来作为师生活动、开展教学活动的枢纽,并强调所设计的问题情境既要有相应的复杂性,又要有一定的真实性,这样,才能更好的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的互动,尽可能多地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之中.学生在这样的与事实极相似的情境之中,有利于积极的启发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思考.物理教师要能够善于将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融于教学情境之中,使之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呼唤学生潜在的求知的欲望,促使学生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能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与能力.
例如,在引入“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的概念时,笔者首先设问,引导学生体验探究过程.
问题:当一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变化时,它的功率是否改变?
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猜想.有的学生由调光台灯的亮暗程度可以变化猜想到:当用电器电压变化时,它的实际功率发生改变.
学生在此基础上设计方案,对猜想结论进行验证,探究实验,测出数据,然后老师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用电器的电压改变,电功率发生改变”的结论,同时还得出“电压越大,功率越大,灯越亮,甚至会烧坏;电压过低,功率小,灯暗,即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从而引入了使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即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的概念.
2.2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中,更为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却忽略了对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那么,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更为强调的是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的能力与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认为这是学生需要培养的主要的实践能力,但是往往会忽视对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殊不知,这才是学生的创新意识的源泉.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固然不可少,但是对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更侧重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形成.如果仅仅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能够主动提出问题的机会少之又少,长此以往下去,学生即使能够发现一些问题,但是因为没有合适的机会展示、表现出来,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和培养,那么科学探究又何从谈起呢,更谈不上创新意识的培养了.
例如,在学习压强知识时,我们可以先给学生提供两幅图引入压强的概念:(1)同时用左手手掌和右手指尖相互挤压气球,观察哪一边压力的效果更明显;(2)同时用左右两手的食指分别挤压铅笔的两头,观察笔尾和笔尖哪一边的压力效果更明显.
通过图示的形式,学生可以直观的感受到压力的作用效果,有些学生很自然地拿起了铅笔自主尝试,果然和图片的效果相同,印象就更为深刻了.这两幅图的目的在于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这里,学生或多或少有一个疑问,我们教师不应该回避,而应该给学生正确的引导.疑问:“这两幅图中压力相等是什么原因?”对于这个疑问,如果不和学生探讨,很多学生则会简单地将其归结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其实则不然,这是“二力平衡”的问题,而这个原因恰是教材中忽略不讲的,借此分析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区别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之间的差别.
1 重视“过程”教学的初步认识
重视“过程”教学,实际上就是在我们的物理课堂教学中“重过程”.
1.1 什么是“重过程”
所谓的“重过程”,就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能够突出、重视学生自主经历的某种有价值的学习活动,比如进行物理现象的观察、物理实验、解释、分析、概括及交流等.那么,通过该活动,学生在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能够获得体验,形成意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这样,在达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也能够达到过程与方法的目标.
1.2 为什么要“重过程”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显然不是我们教学研究该有的态度,我们在进行教学研究的过程中,不仅要了解我们的研究问题,更应该洞悉研究此问题的动机,知道为什么要“重过程”,知道怎样才能“重过程”,或者说“重过程”如何能具有可操作性.
纵观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重结果”仍是当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学现象.虽然说,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开始进行多年,新的课程标准也颁布多年.但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大部分的师生仍然是习惯于把知识结论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关键,是课堂活动的引导者,教师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节课的教学质量.
在进行实验探究课程时,比如说,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一节的教学内容中,大多数的物理教师在讲授本节课的内容时,主要是根据教材上的具体内容,重复实验的内容,进行演示实验.然后学生们重复教师的实验过程,整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整个实验过程下来,几乎完全复制教材的内容.实验过程没有新意,形式主义倾向较为严重,学生们没有时间或者能力进行自主的发挥.完全是为了实验而实验,为了实验结果而实验,只要学生们能够记住实验结果,就算完成实验了.
在进行课堂反馈或者课后练习讲解时,解答题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得到一个正确的最终结果,通常是以解答题目的结果是否正确来衡量做题水平的高低.因此,追求一个正确的结果,不仅成为了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目标,也成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目标,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形成一种“解题是为了得到结果”的思维定势.思维定势一旦形成,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而愈难以修正.
2 达成“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策略
2.1 对传统的教学段落充实,优化教学内容必要的过程
一个成功的教学设计,要求设计者对教科书及课程标准的认识和理解达到一定的程度,并且能够以系统而生动的方式将教学内容组织起来,并以课堂教学活动或者其它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增加学生对于物理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的体验和感悟及其中的物理科学方法的认识和应用.
以问题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在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人类在面对新的事物时,如果产生了认知冲突,就会产生问题.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以问题为中心来进行课程教学,并不是说以单一的做题的形式来解决学生在习题中所遇到的难题,而是物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以问题作为建构教学情境的基石,以问题来作为师生活动、开展教学活动的枢纽,并强调所设计的问题情境既要有相应的复杂性,又要有一定的真实性,这样,才能更好的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的互动,尽可能多地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之中.学生在这样的与事实极相似的情境之中,有利于积极的启发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思考.物理教师要能够善于将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融于教学情境之中,使之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呼唤学生潜在的求知的欲望,促使学生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能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与能力.
例如,在引入“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的概念时,笔者首先设问,引导学生体验探究过程.
问题:当一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变化时,它的功率是否改变?
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猜想.有的学生由调光台灯的亮暗程度可以变化猜想到:当用电器电压变化时,它的实际功率发生改变.
学生在此基础上设计方案,对猜想结论进行验证,探究实验,测出数据,然后老师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用电器的电压改变,电功率发生改变”的结论,同时还得出“电压越大,功率越大,灯越亮,甚至会烧坏;电压过低,功率小,灯暗,即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从而引入了使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即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的概念.
2.2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中,更为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却忽略了对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那么,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更为强调的是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的能力与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认为这是学生需要培养的主要的实践能力,但是往往会忽视对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殊不知,这才是学生的创新意识的源泉.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固然不可少,但是对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更侧重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形成.如果仅仅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能够主动提出问题的机会少之又少,长此以往下去,学生即使能够发现一些问题,但是因为没有合适的机会展示、表现出来,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和培养,那么科学探究又何从谈起呢,更谈不上创新意识的培养了.
例如,在学习压强知识时,我们可以先给学生提供两幅图引入压强的概念:(1)同时用左手手掌和右手指尖相互挤压气球,观察哪一边压力的效果更明显;(2)同时用左右两手的食指分别挤压铅笔的两头,观察笔尾和笔尖哪一边的压力效果更明显.
通过图示的形式,学生可以直观的感受到压力的作用效果,有些学生很自然地拿起了铅笔自主尝试,果然和图片的效果相同,印象就更为深刻了.这两幅图的目的在于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这里,学生或多或少有一个疑问,我们教师不应该回避,而应该给学生正确的引导.疑问:“这两幅图中压力相等是什么原因?”对于这个疑问,如果不和学生探讨,很多学生则会简单地将其归结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其实则不然,这是“二力平衡”的问题,而这个原因恰是教材中忽略不讲的,借此分析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区别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之间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