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形象思维、挖掘学生审美潜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阵地,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全面、生动、活泼地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开展情境教学,增强学生对审美客体的情感体验,激活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的观察、感受、记忆和想象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情景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020
一、情境教学在课堂导入中的应用
1. 问题导入情境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提得巧,能唤醒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究。在教学《综合纸版画》一课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展示一幅用各种材料拓印出来的综合纸版画作品,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拓印好的形象中的各种不同的肌理效果是怎么产生的?老师要求大家根据观察想一想、说一说。学生感到新奇,兴趣一下就被调动起來了,有的学生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测甚至开始动手尝试起来,有的用包装苹果的小网袋拓印,有的干脆用自己的毛衣垫在纸上开始拓印。
2. 悬念导入情境
在课堂中创设悬念,常常能够把学生引入到一种新的思维境界中,引起学生极大的好奇和探索热情,利于引发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深层次思考与研究。如在教学《图形的联想》时,笔者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讲台上放着一只装有清水的咖啡杯,请同学们想一想,看到这你会联想到什么?接着,笔者用摄像机对着杯子逐渐放大,放大到只看到水面而看不到杯子的边。学生感到很新奇,教师乘机再问:“看到这个画面你会作何联想?”学生积极思考,提出如果添上一个鲨鱼的鱼鳍,我们就可以联想到这是大海的一角;如果画上点荷叶,我们就可以把这杯水想象成一个荷花塘;如果添上一个跳台,我们就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游泳池……学生从观察到的情景中积极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
3. 图像导入情境
学生对形象逼真、色彩艳丽、栩栩如生的动画片、卡通片、实物等非常感兴趣,思维容易被激活。这种直观的情景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的不仅仅是表象、概括,而且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主动探索、发现新知识的欲望。如在教学《服装设计》一课的开头,笔者播放了一段国际儿童服装秀,展台上,各种亮丽的服装以及小模特的精湛展示,无限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看了更是跃跃欲试,纷纷发表意见,大大促进了学生主动探索、发现新知识的欲望和情感。
4. 故事描绘情境
小学生喜欢听故事,如能把要学习的知识编成故事用于课堂教学,一定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探究的热情。如在教学《水资源》一课时,先从古时候“大禹治水”的故事开始。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为什么要治水?如今的人们为什么要节约用水? 据科学考证,如果不节约用水,再过30年,我们国家也将成为中等缺水国家……带着这种水对人和自然的重要性的认识,进入新课的学习,进行倡导大家创作节约用水的宣传画设计,想必,学生的作品一定会更具宣传力和感染力。
二、情境教学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1. 游戏活动情境
小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短暂,范围小,稳定性差,分配注意的能力弱,在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好动、喜欢做游戏的特点,创设一种游戏活动情境,使学生心情愉悦,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高高兴兴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如在教学《画情绪》一课,在谈到高兴、情绪激动该如何表达时,可以举行一场握手劲比赛。把全班的同学分成两个队,各队分别推选出代表,其他同学就是各队的啦啦队员。比赛中,选手们难分上下,啦啦队员们的欢呼声、呐喊声震彻整个教室,同学们在这种环境中更是热情高涨……结束后现场采访获胜或者失败的同学,问一问他们:此刻的心情怎样?如果用颜色来表现的话,你会选择哪些颜色? 细线条地表现还是粗线条地勾勒?学生此刻肯定体会深刻,能够有感而发。
2. 实验演示情境
实验演示,形象直观,其强烈的过程渗透,对于理解抽象的美术知识是非常有效的。例如在讲授原色和间色的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时,三原色红、黄、蓝不难理解,但是由这些颜色生成的间色却不好想象,这时如果安排合适的实验,就能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活跃课堂气氛。笔者曾给学生设计了一个“变魔术”环节,将红、黄、蓝原色液体同等量置于透明量杯中,两等量原色相调,就会调出橙、绿、紫。如果改变原色等量的比例,那么调出的橙、绿、紫就会倾向于比例高的颜色。当孩子们看到颜色的变化时,惊喜地叫道:“变了!真的变了!真神奇!”,此时总结间色的相关知识,学生把看、想融为一体,轻松愉快地接受了原色和间色的基础知识。
3. 生活再现情境
通过记忆、联想等方式再现生活,感受情境,是美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如美术教材的第五册《我们爱劳动》一课,让小朋友们说一说平时在各自的家里是如何做家务的,都做了哪些家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有的学生说:“我在家里会洗一些我能洗的衣物,如袜子、手帕等,搓出来的肥皂泡沫在阳光下还发出七彩的光芒呢!”有的学生说:“我喜欢在家帮着妈妈打扫卫生,系着围裙、戴着袖套的样子像个小大人,可神气啦!”等等。学生交流后再欣赏课本中的作品,笔者让学生分析油画《夯歌》,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是多样的,但就是没有学生从人物的动态去分析。所以此时就要从另一角度引导学生去发现:当你们在干稍重些的体力活动时,是挺直腰干活能使上劲呢?还是要换一个怎样的姿势比较合适?大家可以现场站起来试一试。学生通过尝试,似乎恍然大悟,抢着回答:我们要弯着腰……用生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既提高了兴趣,又收到了教师期待的效果。
总之,情境教学的方法可谓多种多样,运用要因人而异,因教学内容而异。教师要努力以引人入胜的情境营造最佳学习环境,改善学生上课状态,把美术学习看成是一种爱好和兴趣,真正做到乐在其中。
(作者单位: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炉桥镇第一小学 233290)
关键词:小学美术;情景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020
一、情境教学在课堂导入中的应用
1. 问题导入情境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提得巧,能唤醒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究。在教学《综合纸版画》一课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展示一幅用各种材料拓印出来的综合纸版画作品,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拓印好的形象中的各种不同的肌理效果是怎么产生的?老师要求大家根据观察想一想、说一说。学生感到新奇,兴趣一下就被调动起來了,有的学生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测甚至开始动手尝试起来,有的用包装苹果的小网袋拓印,有的干脆用自己的毛衣垫在纸上开始拓印。
2. 悬念导入情境
在课堂中创设悬念,常常能够把学生引入到一种新的思维境界中,引起学生极大的好奇和探索热情,利于引发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深层次思考与研究。如在教学《图形的联想》时,笔者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讲台上放着一只装有清水的咖啡杯,请同学们想一想,看到这你会联想到什么?接着,笔者用摄像机对着杯子逐渐放大,放大到只看到水面而看不到杯子的边。学生感到很新奇,教师乘机再问:“看到这个画面你会作何联想?”学生积极思考,提出如果添上一个鲨鱼的鱼鳍,我们就可以联想到这是大海的一角;如果画上点荷叶,我们就可以把这杯水想象成一个荷花塘;如果添上一个跳台,我们就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游泳池……学生从观察到的情景中积极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
3. 图像导入情境
学生对形象逼真、色彩艳丽、栩栩如生的动画片、卡通片、实物等非常感兴趣,思维容易被激活。这种直观的情景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的不仅仅是表象、概括,而且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主动探索、发现新知识的欲望。如在教学《服装设计》一课的开头,笔者播放了一段国际儿童服装秀,展台上,各种亮丽的服装以及小模特的精湛展示,无限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看了更是跃跃欲试,纷纷发表意见,大大促进了学生主动探索、发现新知识的欲望和情感。
4. 故事描绘情境
小学生喜欢听故事,如能把要学习的知识编成故事用于课堂教学,一定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探究的热情。如在教学《水资源》一课时,先从古时候“大禹治水”的故事开始。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为什么要治水?如今的人们为什么要节约用水? 据科学考证,如果不节约用水,再过30年,我们国家也将成为中等缺水国家……带着这种水对人和自然的重要性的认识,进入新课的学习,进行倡导大家创作节约用水的宣传画设计,想必,学生的作品一定会更具宣传力和感染力。
二、情境教学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1. 游戏活动情境
小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短暂,范围小,稳定性差,分配注意的能力弱,在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好动、喜欢做游戏的特点,创设一种游戏活动情境,使学生心情愉悦,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高高兴兴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如在教学《画情绪》一课,在谈到高兴、情绪激动该如何表达时,可以举行一场握手劲比赛。把全班的同学分成两个队,各队分别推选出代表,其他同学就是各队的啦啦队员。比赛中,选手们难分上下,啦啦队员们的欢呼声、呐喊声震彻整个教室,同学们在这种环境中更是热情高涨……结束后现场采访获胜或者失败的同学,问一问他们:此刻的心情怎样?如果用颜色来表现的话,你会选择哪些颜色? 细线条地表现还是粗线条地勾勒?学生此刻肯定体会深刻,能够有感而发。
2. 实验演示情境
实验演示,形象直观,其强烈的过程渗透,对于理解抽象的美术知识是非常有效的。例如在讲授原色和间色的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时,三原色红、黄、蓝不难理解,但是由这些颜色生成的间色却不好想象,这时如果安排合适的实验,就能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活跃课堂气氛。笔者曾给学生设计了一个“变魔术”环节,将红、黄、蓝原色液体同等量置于透明量杯中,两等量原色相调,就会调出橙、绿、紫。如果改变原色等量的比例,那么调出的橙、绿、紫就会倾向于比例高的颜色。当孩子们看到颜色的变化时,惊喜地叫道:“变了!真的变了!真神奇!”,此时总结间色的相关知识,学生把看、想融为一体,轻松愉快地接受了原色和间色的基础知识。
3. 生活再现情境
通过记忆、联想等方式再现生活,感受情境,是美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如美术教材的第五册《我们爱劳动》一课,让小朋友们说一说平时在各自的家里是如何做家务的,都做了哪些家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有的学生说:“我在家里会洗一些我能洗的衣物,如袜子、手帕等,搓出来的肥皂泡沫在阳光下还发出七彩的光芒呢!”有的学生说:“我喜欢在家帮着妈妈打扫卫生,系着围裙、戴着袖套的样子像个小大人,可神气啦!”等等。学生交流后再欣赏课本中的作品,笔者让学生分析油画《夯歌》,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是多样的,但就是没有学生从人物的动态去分析。所以此时就要从另一角度引导学生去发现:当你们在干稍重些的体力活动时,是挺直腰干活能使上劲呢?还是要换一个怎样的姿势比较合适?大家可以现场站起来试一试。学生通过尝试,似乎恍然大悟,抢着回答:我们要弯着腰……用生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既提高了兴趣,又收到了教师期待的效果。
总之,情境教学的方法可谓多种多样,运用要因人而异,因教学内容而异。教师要努力以引人入胜的情境营造最佳学习环境,改善学生上课状态,把美术学习看成是一种爱好和兴趣,真正做到乐在其中。
(作者单位: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炉桥镇第一小学 233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