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课教学的任务,概括地讲即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能力的培养途径是多方面的,其中“三段式教学法”是能够培养学生多种思维能力的一种较好的课堂教学形式。
所谓“三段式教学法”,就是把一课堂时间大体上分成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明确和具体的目的、要求。如教“资本主义国家阶级关系的基本状况”时,分成这样三段:
第一阶段:为了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课文内容,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新课内容,为听课做好准备,创造储存信息的有利条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同时,要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为学生传输信息做好准备。
我们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状况出现哪些变化?(2)资本主义国家阶级关系的变化是否消除了阶级对立?(3)判断资本主义国家是否消除阶级对立的根据是什么?(4)如何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国家阶级关系中“变化”与“没有根本变化”的问题?……引导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阅读课文,把学与思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求知兴趣,达到预习的目的。同时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还会发现一些新问题,为教师第二阶段精讲做准备。
第二阶段:教师根据新课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实际和阅读新课时存在的问题,在学生自学基础上讲清关键性的问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在学生自学本框内容的基础上,对这一框内容主要讲了两个关键问题:
(1)着重讲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资本主义国家两大对立的基本阶级”中的“基本”两个字,说明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除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两个基个阶级外,还存在城乡小私有者和自由职业者。
(2)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划分阶级标准的观点,对战后无产阶级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逐点分析,使学生弄清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只是属于无产阶级内部结构及生活状况等现象的变化,而无产阶级由于对生活资料占有关系没有根本改变,与资产阶级对立关系的本质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变化”的只是现象,本质上“没有根本改变”,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通过教师的分析,对内容繁、头绪多的问题层层分解,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由现象到本质,点明问题的症结,进一步拨动学生的思维,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阶段:引导和鼓励学生在听完教师分析后,再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复习巩固。同时,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不同观点,让学生评析。
如资产阶级学者宣扬的:“资本家财产的来源和增加,是由于节约和对于劳役所得作出的牺牲性储蓄,再加上大胆的、富有想象力的和聪明的投资。”让学生自行讨论、争辩。
教师不要急于作结论,而积极组织和引导,使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培养学生明辨政治是非问题的能力及批判错误观點的能力。
通过实践,这种教学方法能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运动状态,不断地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有利于培养他们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和多种思维能力。让他们自己引证事例、讨论争辩比“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能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所谓“三段式教学法”,就是把一课堂时间大体上分成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明确和具体的目的、要求。如教“资本主义国家阶级关系的基本状况”时,分成这样三段:
第一阶段:为了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课文内容,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新课内容,为听课做好准备,创造储存信息的有利条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同时,要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为学生传输信息做好准备。
我们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状况出现哪些变化?(2)资本主义国家阶级关系的变化是否消除了阶级对立?(3)判断资本主义国家是否消除阶级对立的根据是什么?(4)如何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国家阶级关系中“变化”与“没有根本变化”的问题?……引导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阅读课文,把学与思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求知兴趣,达到预习的目的。同时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还会发现一些新问题,为教师第二阶段精讲做准备。
第二阶段:教师根据新课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实际和阅读新课时存在的问题,在学生自学基础上讲清关键性的问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在学生自学本框内容的基础上,对这一框内容主要讲了两个关键问题:
(1)着重讲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资本主义国家两大对立的基本阶级”中的“基本”两个字,说明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除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两个基个阶级外,还存在城乡小私有者和自由职业者。
(2)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划分阶级标准的观点,对战后无产阶级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逐点分析,使学生弄清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只是属于无产阶级内部结构及生活状况等现象的变化,而无产阶级由于对生活资料占有关系没有根本改变,与资产阶级对立关系的本质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变化”的只是现象,本质上“没有根本改变”,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通过教师的分析,对内容繁、头绪多的问题层层分解,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由现象到本质,点明问题的症结,进一步拨动学生的思维,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阶段:引导和鼓励学生在听完教师分析后,再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复习巩固。同时,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不同观点,让学生评析。
如资产阶级学者宣扬的:“资本家财产的来源和增加,是由于节约和对于劳役所得作出的牺牲性储蓄,再加上大胆的、富有想象力的和聪明的投资。”让学生自行讨论、争辩。
教师不要急于作结论,而积极组织和引导,使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培养学生明辨政治是非问题的能力及批判错误观點的能力。
通过实践,这种教学方法能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运动状态,不断地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有利于培养他们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和多种思维能力。让他们自己引证事例、讨论争辩比“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能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