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笃笃笃卖糖粥……”这是一首曾经在江南古城传唱了很久很久的童谣,“老苏州”们至今记忆犹新。
“笃笃笃”是梆子声,这敲击梆子是过去苏州城里卖糖粥的一种叫卖方式。合手用一段粗竹筒做成的梆子,绑在一个竹架子上。这竹架子约1人高,上面有长方形竹匾模样的顶棚,4根长长的支架分两边落地叉开,整个架子俨然一座“过街楼“,但一边的支架安装着一个有着多层竹抽屉的竹碗柜,另一边的支架上安放着一只小风炉,炉子上还坐有一只深深的木桶,又分明是一间厨房的架势。其中间可容1人活动,卖糖粥的就在这里面肩抵一根横档将这过街楼似的小厨房扛起来上街的。这就是过去苏州城里走街穿巷的小吃担——糖粥担。由于将它扛起来行走的样子有些像骆驼,因此,“老苏州”管它叫骆驼担”。骆驼担的制式大体如此,然而不仅有竹制的,也有少数木制的,有的还雕花抹漆,不尽考究,显得分外亮丽引人。曾经是苏州城里特色风物的骆驼担,已在50多年前随着挑骆驼担卖糖粥的行当消失而消失了。幸有苏州民俗博物馆好不容易觅得一副,作为一件生动反映苏州民俗风情的历史文物珍藏着。苏州的工艺美术老艺人,还特意缩小比例用200多块红木精心制作出一副红木小件骆驼担,陈列在苏州工艺博物馆里。最近,有关部门还仿制了一副竹制的骆驼担,节假日时在苏州古城中心的玄妙观广场上演绎当年卖糖粥的民间小吃风情。
当年,苏州城里有不少挑骆驼担卖糖粥的小贩,他们就像约定了似的,各自都有一条固定的叫卖路线,各自都有一批相熟的老主顾。每天,他们都熬一大桶糯米粥上街,粥桶放在小风炉上保温,随时随地都可以让顾客喝上热腾腾的糖粥。他们扛着骆驼担走长街,穿小巷,一路上不住地敲击绑在前支架上的梆子,“笃笃笃”的,把过路行人吸引住,还能把人们从家中“敲”出来。特别是有孩子的人家,孩子们每当听得梆声笃笃,总会哭闹着缠着大人给出去买碗糖粥来解解馋的。他们不辞辛劳,晚间也要挑担上街,那笃笃梆声,在街头人迹稀少的沉静深夜里听来颇有些孤寂的苍凉,对于寒夜饥肠辘辘的行人来说,却是来得正好的温馨召唤。个中意韵,“老苏州”们深有体会和感触,以至苏州人远离家乡时,在客地的梦中也会油然想起,而在心头“笃笃笃”地蜜作挥不掉、缠不清的乡愁丝丝。
骆驼担的糖粥是诱人的。一有顾客,卖糖粥的就靠街边歇下担子,如同在厨房里一般忙碌起来。从竹碗柜里取出干净的小碗和小匙,再移开木桶的盖子舀出热气蒸腾的糯米粥,舀上大半碗。这糯米粥的米色洁白洁白,白得耀眼,而且粘连连的,把糯米里特有的醇醇的香气都浓郁地熬出来了,可见其熬制是颇具一番工夫的。当年,我家附近有一户挑骆驼担卖糖粥的,我见过其熬糖粥,是将仔细淘洗过的上好的糯米用稻草以文火缓缓地熬制。所谓“糖粥”糖在熬粥时就已加入,使白糖的甜味充分地融入了糯米的骨子里。盛了大半碗糯米粥后,卖糖粥的又拉开竹碗柜的一只抽屉,舀出一勺红艳艳的赤豆糊浇在粥面上,使一碗糖粥顿变得满满泛泛,一不小心就会溢出碗口。这赤豆糊是用名唤“大红袍”的上品赤豆焐烂成泥沙状后筛取的“细沙”,再调入白糖熬制而成蜜酱似的糊,口感极其细腻,吃起来细洁而鲜甜,滋味就像其艳红的色调一样浓郁。加了赤豆糊还不算完,还要拉开另一只抽屉撮出几许金黄色的桂花瓣洒上,这桂花也是用糖透透地腌制过的。于是,就成了一碗红白相映、间有金黄色点缀、色彩优美动人的“桂花赤豆糊糯米糖粥”,那糯米香、赤豆香和桂花香所交织出来的奇妙馥郁随着腾腾热气袭人而来,教人未尝其味便已心醉。舀上一匙送到嘴里,只觉香喷喷、甜津津、滑溜溜的舒心,妙不可言的香甜美味直沁人肺俯,总让人一碗吃完远觉意犹未尽,像苏州人说法的“舔嘴落索”。因此,骆驼担的糖粥使人吃了难以忘怀,永远也吃不够。
骆驼担的糖粥也不独“桂花赤豆糊糯米糖粥”一 种,夏日里应令供应用蚕豆焐成豆酥与糯米粥配伍的“豆酥糖粥”。溽暑酷热时,人们怕透了炎炎赤日,渴求清淡之色和清淡之味,褐色的豆酥就在色调上比艳红的赤豆糊显得淡约文静。那沙酥爽口的豆酥和着粘糯滋润的糯米粥,在吃口上别有一番好滋味呢。
其实,骆驼担也不仅可以卖糖粥,将装粥的木桶换成锅子,将竹碗柜各层抽屉里的东西换上馄饨皮子、各式馅料和各味调料,还可以卖现裹现煮的各种馄饨。我家附近那户,便是白天卖糖粥,晚上卖馄饨的。骆驼担上的馄饨也另有一功,极为鲜美。难怪尽管苏州城里不乏馄饨店,当年有不少苏州人却偏偏钟情于这骆驼担上的。有则70、80年前报纸上的旧闻,说是苏州城里有对新婚夫妻,都对骆驼担的馄饨情有独钟。每晚楼下响起“笃笃”梆声,就从楼窗上放下一只篮子,买两碗馄饨当宵夜。天天如此,3年不变。忽然有一天,梆子在楼下敲了好一阵子也不见放篮子下来,原来是新郎病故了。谁知3天后,梆子响起,篮子又放下来了,是头戴白花的娘子放的,仍然要两碗馄饨。实际上,其中一碗只是供奉在新郎的遗像前,因为亡夫生前酷爱骆驼担的馄饨。这样又天天如是,直到娘子搬家,这段长达3年零3个月的韵事才告结束。
总之,骆驼担上的好滋味十分惹人喜爱。鲁迅先生的弟弟—作家周作人,当年游苏后曾撰文对骆驼担大为赞叹。清代笔记著作《浮生六记》里住在苏州名园沧浪亭的芸娘,为了让爱夫沈复及其三朋四友在出游时,在旅途中也随时能吃上可口的点心,曾不惜包下一副骆驼担随行呢,令时人称赞不已,传为佳话。
骆驼担虽然已消失了50多年之久,但是“老苏州”们就是忘不了那有着说不清的亲切感的“笃笃”声,一想起顿会从记忆深处勾引出一种难以抑制的涎欲来。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美籍华人王骏博士,在苏州民俗博物馆里看到久违的骆驼担,竟情不自禁地叫起来。他感慨道:“我生长在苏州这美丽富庶的人间天堂,那小街小巷、小桥流水对我来说是多么的亲切。我小时候读书很用功,常挑灯苦读到深夜。在饥肠辘辘的寒夜,听得远处传来悠悠清脆、有节奏的“笃笃笃”的梆子声,我就知道卖糖粥的骆驼担来了。两碗糖粥下肚,浑身热乎乎的,一天苦读的疲劳顿消,真是美极了,现在看到这副骆驼担,就想起那甜美的糖粥,就想起在苏州度过的金色童年……
“笃笃笃”是梆子声,这敲击梆子是过去苏州城里卖糖粥的一种叫卖方式。合手用一段粗竹筒做成的梆子,绑在一个竹架子上。这竹架子约1人高,上面有长方形竹匾模样的顶棚,4根长长的支架分两边落地叉开,整个架子俨然一座“过街楼“,但一边的支架安装着一个有着多层竹抽屉的竹碗柜,另一边的支架上安放着一只小风炉,炉子上还坐有一只深深的木桶,又分明是一间厨房的架势。其中间可容1人活动,卖糖粥的就在这里面肩抵一根横档将这过街楼似的小厨房扛起来上街的。这就是过去苏州城里走街穿巷的小吃担——糖粥担。由于将它扛起来行走的样子有些像骆驼,因此,“老苏州”管它叫骆驼担”。骆驼担的制式大体如此,然而不仅有竹制的,也有少数木制的,有的还雕花抹漆,不尽考究,显得分外亮丽引人。曾经是苏州城里特色风物的骆驼担,已在50多年前随着挑骆驼担卖糖粥的行当消失而消失了。幸有苏州民俗博物馆好不容易觅得一副,作为一件生动反映苏州民俗风情的历史文物珍藏着。苏州的工艺美术老艺人,还特意缩小比例用200多块红木精心制作出一副红木小件骆驼担,陈列在苏州工艺博物馆里。最近,有关部门还仿制了一副竹制的骆驼担,节假日时在苏州古城中心的玄妙观广场上演绎当年卖糖粥的民间小吃风情。
当年,苏州城里有不少挑骆驼担卖糖粥的小贩,他们就像约定了似的,各自都有一条固定的叫卖路线,各自都有一批相熟的老主顾。每天,他们都熬一大桶糯米粥上街,粥桶放在小风炉上保温,随时随地都可以让顾客喝上热腾腾的糖粥。他们扛着骆驼担走长街,穿小巷,一路上不住地敲击绑在前支架上的梆子,“笃笃笃”的,把过路行人吸引住,还能把人们从家中“敲”出来。特别是有孩子的人家,孩子们每当听得梆声笃笃,总会哭闹着缠着大人给出去买碗糖粥来解解馋的。他们不辞辛劳,晚间也要挑担上街,那笃笃梆声,在街头人迹稀少的沉静深夜里听来颇有些孤寂的苍凉,对于寒夜饥肠辘辘的行人来说,却是来得正好的温馨召唤。个中意韵,“老苏州”们深有体会和感触,以至苏州人远离家乡时,在客地的梦中也会油然想起,而在心头“笃笃笃”地蜜作挥不掉、缠不清的乡愁丝丝。
骆驼担的糖粥是诱人的。一有顾客,卖糖粥的就靠街边歇下担子,如同在厨房里一般忙碌起来。从竹碗柜里取出干净的小碗和小匙,再移开木桶的盖子舀出热气蒸腾的糯米粥,舀上大半碗。这糯米粥的米色洁白洁白,白得耀眼,而且粘连连的,把糯米里特有的醇醇的香气都浓郁地熬出来了,可见其熬制是颇具一番工夫的。当年,我家附近有一户挑骆驼担卖糖粥的,我见过其熬糖粥,是将仔细淘洗过的上好的糯米用稻草以文火缓缓地熬制。所谓“糖粥”糖在熬粥时就已加入,使白糖的甜味充分地融入了糯米的骨子里。盛了大半碗糯米粥后,卖糖粥的又拉开竹碗柜的一只抽屉,舀出一勺红艳艳的赤豆糊浇在粥面上,使一碗糖粥顿变得满满泛泛,一不小心就会溢出碗口。这赤豆糊是用名唤“大红袍”的上品赤豆焐烂成泥沙状后筛取的“细沙”,再调入白糖熬制而成蜜酱似的糊,口感极其细腻,吃起来细洁而鲜甜,滋味就像其艳红的色调一样浓郁。加了赤豆糊还不算完,还要拉开另一只抽屉撮出几许金黄色的桂花瓣洒上,这桂花也是用糖透透地腌制过的。于是,就成了一碗红白相映、间有金黄色点缀、色彩优美动人的“桂花赤豆糊糯米糖粥”,那糯米香、赤豆香和桂花香所交织出来的奇妙馥郁随着腾腾热气袭人而来,教人未尝其味便已心醉。舀上一匙送到嘴里,只觉香喷喷、甜津津、滑溜溜的舒心,妙不可言的香甜美味直沁人肺俯,总让人一碗吃完远觉意犹未尽,像苏州人说法的“舔嘴落索”。因此,骆驼担的糖粥使人吃了难以忘怀,永远也吃不够。
骆驼担的糖粥也不独“桂花赤豆糊糯米糖粥”一 种,夏日里应令供应用蚕豆焐成豆酥与糯米粥配伍的“豆酥糖粥”。溽暑酷热时,人们怕透了炎炎赤日,渴求清淡之色和清淡之味,褐色的豆酥就在色调上比艳红的赤豆糊显得淡约文静。那沙酥爽口的豆酥和着粘糯滋润的糯米粥,在吃口上别有一番好滋味呢。
其实,骆驼担也不仅可以卖糖粥,将装粥的木桶换成锅子,将竹碗柜各层抽屉里的东西换上馄饨皮子、各式馅料和各味调料,还可以卖现裹现煮的各种馄饨。我家附近那户,便是白天卖糖粥,晚上卖馄饨的。骆驼担上的馄饨也另有一功,极为鲜美。难怪尽管苏州城里不乏馄饨店,当年有不少苏州人却偏偏钟情于这骆驼担上的。有则70、80年前报纸上的旧闻,说是苏州城里有对新婚夫妻,都对骆驼担的馄饨情有独钟。每晚楼下响起“笃笃”梆声,就从楼窗上放下一只篮子,买两碗馄饨当宵夜。天天如此,3年不变。忽然有一天,梆子在楼下敲了好一阵子也不见放篮子下来,原来是新郎病故了。谁知3天后,梆子响起,篮子又放下来了,是头戴白花的娘子放的,仍然要两碗馄饨。实际上,其中一碗只是供奉在新郎的遗像前,因为亡夫生前酷爱骆驼担的馄饨。这样又天天如是,直到娘子搬家,这段长达3年零3个月的韵事才告结束。
总之,骆驼担上的好滋味十分惹人喜爱。鲁迅先生的弟弟—作家周作人,当年游苏后曾撰文对骆驼担大为赞叹。清代笔记著作《浮生六记》里住在苏州名园沧浪亭的芸娘,为了让爱夫沈复及其三朋四友在出游时,在旅途中也随时能吃上可口的点心,曾不惜包下一副骆驼担随行呢,令时人称赞不已,传为佳话。
骆驼担虽然已消失了50多年之久,但是“老苏州”们就是忘不了那有着说不清的亲切感的“笃笃”声,一想起顿会从记忆深处勾引出一种难以抑制的涎欲来。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美籍华人王骏博士,在苏州民俗博物馆里看到久违的骆驼担,竟情不自禁地叫起来。他感慨道:“我生长在苏州这美丽富庶的人间天堂,那小街小巷、小桥流水对我来说是多么的亲切。我小时候读书很用功,常挑灯苦读到深夜。在饥肠辘辘的寒夜,听得远处传来悠悠清脆、有节奏的“笃笃笃”的梆子声,我就知道卖糖粥的骆驼担来了。两碗糖粥下肚,浑身热乎乎的,一天苦读的疲劳顿消,真是美极了,现在看到这副骆驼担,就想起那甜美的糖粥,就想起在苏州度过的金色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