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为舞蹈插上想象的翅膀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nest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舞蹈是一门与音乐、美术和文学融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儿童舞蹈的创作植根于儿童生活,了解和熟悉孩子们的生活,知道他们爱什么,恨什么,喜欢什么和讨厌什么,懂得他们的追求和希望……在校园文艺工作中,如何创编校园舞蹈精品节目,是舞蹈教师们颇伤脑筋的问题。特别是在创编少儿舞蹈时,这个问题就更加突出。因为孩子年龄小,身体机能各方面还没有完全成熟,加之大多没有受过足够的正规训练,没有扎实的基本功,肢体语言没有足够的表现力,不能较完美地去表现一个舞蹈节目的内涵。因此,很多小学教师面对这种情况,感到选材编排时无从下手、无章可循,以至于东拼西凑,往往事倍功半。
  2006年元月,笔者所任教的学校应邀参加由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央电视台、中央教育电视台等六家单位联合主办的“魅力校园”春节联欢晚会的演出。经过慎重考虑,结合赣南地方特色,最后学校选择了《秧麦娃》这个舞蹈主题,我也很荣幸地接受了参与编导的任务。通过这次节目编创的实践,我得出少儿舞蹈编创的心得。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儿童舞蹈的音乐首先要注意曲调明朗、简单、形象化且节奏感强,歌词也应顺口、押韵,富有感染力,让孩子们听后能展开想象,有想跳、爱跳的欲望。作为编导一定要熟悉音乐,并根据乐曲的意境捕捉人物形象,使音乐与舞蹈完美地结合起来。
  乐曲是凭借声音创造听觉形象,舞姿是凭借形体创造视觉形象,二者合为一体,才构成了视听结合的舞蹈艺术形式。舞蹈和音乐,两者反映生活,都以抒情见长,舞蹈的视觉形象有了音乐的听觉形象的结合,更增加了艺术感染力。在舞蹈作品中,音乐对舞蹈的作用,总的表现在:一是使舞蹈动作在一定的音乐节奏中表现出来,使舞蹈动作的组合、交替都有一定的依据;二是配合舞蹈反映主题,表达情绪,烘托气氛,展示意境和体现风格。因此,舞蹈音乐——不论是纯舞形式的器乐伴奏,还是歌舞形式中的人声伴唱,它们的作用,绝不是仅仅给舞蹈配音响、打节拍,而是舞蹈刻画人物、表达情感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选择什么样的舞蹈音乐,常常关系到一个舞蹈作品的成败,因此在音乐的选择上尤为重要。
  这里,我想以少儿舞蹈《秧麦娃》的编排过程为例,谈一点体会。舞蹈《秧麦娃》的音乐是由国家一级作曲家、词作家罗晓航老师创作的。音乐充满着浓郁的乡土乡情,具有鲜明的赣南地方色彩。如何把这首乐曲的主题、情感意境用舞蹈语言生动地表达出来,收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呢?那么,首先应该进行的是舞蹈创编的整体构思。进行《秧麦娃》的舞蹈创编,就是要把乐曲的内容变成动作形象,把自己对音乐和对生活的感受,寄托到舞蹈形象创作中去。
  本次实践中的第一步我便是在音乐中进行整体构思。舞蹈的构思是舞蹈创作的中心环节,是舞蹈编导创作作品从萌芽、酝酿到成熟的一个复杂的孕育过程。没有舞蹈的构思,生活就不能升华为舞蹈艺术。如果编导对作品没有一个完整、明确的概念,没有对音乐内涵的充分理解,要编出好的作品是很难的。所谓整体构思,也就是“意想”过程。“意想”是著名舞蹈艺术家吴晓邦提出的一种关于艺术创作的概念。他认为:“舞蹈工作者要善于学习音乐,善于从作曲家的‘乐想’中去启发自己的想象力,养成一种听到音乐就仿佛看到画面一样的能力,而当音乐展开和变化时,又仿佛看到这些画面的继续。这样不断地来训练自己的‘意想’,使它和‘乐想’结合,就可以逐步丰富自己的现象力。只有这样的‘乐想’和舞蹈的‘意想’高度地结合,才能创造出内容和形式完整的舞蹈形象。”因此,我一遍又一遍地听《秧麦娃》的音乐,整个身心沉浸到歌曲的意境中去,在视觉和听觉的微妙关联中去展开创造形象的想象。
  用什么样的形象合适,要根据创作的需要,由题材和主题及表演的能力来决定,不能随便用一些舞蹈基本动作来充塞。在精心的想象中,根据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力,听觉和视觉的联想,一副副生动的情景展开着,就像闭着眼睛用耳朵“看”一样,给音乐插上想象的翅膀。根据这样的联想,视觉与听觉沟通了,在创作激情的激发下,对人物的想象便会源源不断。
  经过“意想”这一构思过程,然后把整体构思记录下来,就像建筑师绘制图纸一样。这样整个舞蹈已初具雏形,只待在排练中再表现个性和完善。接着,就应该考虑在音乐中处理舞蹈结构和构图。舞蹈的一般结构为“开头——发展——高潮——结尾”这几个部分,从开头到结尾的全过程,就是作品主题、内容、人物的感情和性格展现的过程。《秧麦娃》的结构就与此相似,这给舞蹈创造提供了方便。
  (1)引子
  在舞蹈中,我们常见的开头部分大约有两种形式——静中开始和舞着出场。静中开始这种手法,一般在抒情舞中经常运用。引子是舞蹈作品给观众的第一印象,必须准确、鲜明、生动。根据《秧麦娃》的音乐特点,我选择了“静中开始”。24个小演员在舞台上组成一副造型。作品主题渗透在有行可见的动作语言中。音乐声中,大幕徐徐开启,观众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到舞蹈意境中。
  (2)发展
  舞蹈的发展脉络必须清晰。根据歌曲内容,第一段动作柔美、亲切、飘逸,带有浓郁的自然美感,由几个小情节表现麦子丰收的季节是娃娃们欢乐的节日。
  (3)高潮
  在第一、二段的基础上,音乐第三段旋律突然转为高亢,进入高潮。高潮应当是整个舞蹈中最感人、最精彩的部分。在此我采用了一些旋转、扩展、扭拧等手法。在造型构图上,采用了三个层次的“点斜式”。第二个层次为斜线,右力为最高,表演者以仰、跪、倒、伏等各种姿态把情感推向顶峰,给观众以强烈的震撼。
  (4)结尾
  结尾是整个作品的总结,要起到点明主题或深化主题的作用,还要耐人寻味,为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我们常见的结尾有动中结尾和静中结束两种形式。《秧麦娃》的音乐,我采取了静中结束。随着旋律,第四部分舞蹈表现望着金灿灿的麦浪,娃娃们乐了,娃娃们笑了,在田野上尽情地舞蹈。最后,在欢快的乐声中缓缓结束,构图与开头时完全一样,首尾相呼应,留下一副充满遐想的剪影,给人以延伸感,使它如一首清淡而有韵味的诗,给观众无穷回味。
  最后,在设计肢体语言时,必须讲究对比,尤其在编排校园舞蹈的过程中,只有掌握了动作的对比,才能突出舞蹈形象的情绪变化。我在设计《秧麦娃》的舞蹈动作时,就较注意对比方法的运用,就像说话生动需要有抑、扬、顿、挫一样,舞蹈也有“刚”与“柔”、“慢”与“快”、“弯”与“直”、“正”与“斜”、“高”与“低”、“动”与“静”、“张”与“弛”等对比,尽可能使人体编织的动作语言更加丰满、突出,也能使舞蹈语言更生动。另外一点就是必要的重复、再现手法同样是不可少的。
  同此可见,少儿舞蹈的主题与音乐主题的一致才能充分发挥舞蹈艺术的功能,少儿舞蹈的主题与音乐的一致才能构成一个新的艺术生命,音乐与舞蹈的关系是血肉相连的关系,是相依为命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古人云:“舞者,乐之容也。”把舞蹈比做是音乐的容貌,两者是内容和形态的关系,这一比喻,说明音乐与舞蹈的关系是何等密切。总之,少儿舞蹈创编所采用的一切方法、手段,都必须考虑到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旨在为舞蹈的主题服务,使作品主题内蕴、人物心境、整体氛围和谐一致,使舞蹈和音乐尽可能完美地结合起来。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滨江第二小学)
其他文献
2002年3月,国家正式颁布施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实验修订版)》,当中明确指出:对学生的评估,要“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现笔者只针对第三个“有利于”来谈谈人文素养的提高。  语文是人文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非常重要,而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主要依赖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就是当今人类的
在我国的中小学中,普遍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校长负责制调动了校长办学的积极性、创造性,理顺了职、权、责的关系,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为了促进校长负责制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笔者认为,新时期的校长负责制应加大实现以下“四化建设”的力度:    目标化建设     在校长负责制中,要回答校长负什么责的问题,这就要求给校长制定和确立一个明确的任期办学责任
对于解暑,大学生们各有奇招。“脱光衣服睡觉、勤洗澡都太基本了,我从师兄那里学到了几招绝的。”说这话的是正在四川大学读大三,人称“肥哥”的赵同学。赵同学身材偏胖,1.7米的个头,体重却达到了160多斤,这令他在闷热的天气里比别人更加辛苦。  宿舍里他最常见的形象,就是撂起T恤亮出肚皮,还把双脚泡在水桶里,一边上网一边享受着清水带来的丝丝凉意。几年来,为了寻找夜晚睡觉时最佳的解暑妙招,赵同学没少费工夫
[摘要]美国的基础教育注重问题引领,激发学生好奇心;强调思维过程,提升学生思想力;提供方法指导,助推学生自主探究,以此来培养学生“软能力”,十二年的坚守最终使得美国学生后劲十足,厚积薄发。  [关键词]“软能力”培养;问题引领;思维过程;方法指导  一、美国教育教学  美国教育,特别是其基础教育,一直伴随着赞誉声与批评声。然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教育又不得不堪称“世界典范”,颇具观
[摘 要]立德树人,强调学校教育要德育为先,通过教育活动提升学生道德水平,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聋校的数学教学中,应挖掘其中立德树人的内涵和价值,通过在数学活动中养成“真”的品质、在数学资源中养成“善”的品质、在数学方法中养成“美”的品质,落实立德树人促进聋校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立德树人;品质养成;聋校;数学  教育部印发的《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摘要:最短路径问题是图论研究中的一个经典算法问题,旨在寻找图(由结点和路径组成的)中两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本文采用JAVA语言来实现路径算法中的Johnson算法。   关键词:最短路径 Java Johnson算法 算法实现      最短路径问题是图论研究中的一个经典算法问题,旨在寻找图(由结点和路径组成的)中两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算法具体的形式包括:确定起点的最短路径问题。即已知起始结点,求
阅读的陌生感是指教师对于阅读的文本必须时常保持一种新鲜感,尤其是对那些熟悉的课文要常读,要读出新的体验、新的发现、新的感悟,要读出时代的气息、时代的精神。  有些语文教师在上一些老课文的时候,常常会觉得教学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课堂气氛出不来,整堂课没有亮点,有时甚至会觉得还没有第一次上课效果好。  教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上这些老课文的时候,缺乏阅读的陌生感、新鲜感,产生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现代教育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应用给我国的教育事业和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为教育现代化
在学校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是审美的重要施行者。作为情感艺术的音乐,它诉诸于人的听觉,打动人的内心,使人获得各种各样美的感受,这一过程说明音乐作品本身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感染力、塑造力。然而,尽管音乐作品那样具有吸引力、感染力,但接受了九年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大多数学生仍对学习音乐没有兴趣,原因何在?  其一,学生年龄小,知识欠缺,理解能力不足,对音乐有陌生感。这种陌生感便是学生与音乐作品之间的心理距离,
[摘 要]“宏·中文分级阅读系统”的主体是“宏·中文分级阅读网站”,一个“导—读—互动—测评”精准对接的师生课外阅读网络交互平台。与网站配套的还有线下课外阅读指导课程,家庭、班级、年级、学校等阅读组织结构。在建设好网站的基础上,还要调动各方面资源的支持,使学生的课外阅读科学化、专业化,并真正实现个性化。  [关键词]互联网 ;中文;分级阅读;宏  一、研究背景  1.课外阅读是国内外教育发展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