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在《岳阳楼记》和《桃花源记》中的体现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wplan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思想和儒家文化几乎无处不在。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文化兴起之后,其影响便一直逐步深入到各个领域。儒家文化不仅对我国意义重大,并且对整个亚洲文化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尽管儒家文化中有很多封建思想的痕迹,但是我们依然能够注意到其中数不尽的思想宝藏,有很多值得深入挖掘之处。范仲淹是我国北宋时期非常著名的文学家、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在《岳阳楼记》中充分抒发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即人们常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崇高理念与儒家文化一脉相承,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到今天,这句名言依然对世人起着深刻的教育作用。此外,陶渊明也是儒家思想展现的重要人物,他处在动乱时期却能平安的度过一生,与他安贫乐道、崇尚自然的儒家思想是分不开的,他在《桃花源记》中也充分展现了他的儒家思想和独善其身的精神。下面,本文将对这两篇文章中的儒家思想进行诠释。
  一、儒家思想在《岳阳楼记》中的体现
  (一)继承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是儒家的重要思想成果之一。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正是源自于儒家的民本思想。这一思想早期萌芽于商周先秦时期,反思了国家暴力,并提出了仁爱的主张,重教化而轻刑罚。儒家思想提倡“民为国之本”,呼吁爱国者应当爱民,这也成为了中国几千年来仁人志士的共识。可以说,范仲淹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提出的“先忧后乐”观已经超越了孟子曾经提出的“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境界。范仲淹在作此文时正处于被贬官这个人生低谷期,他本可以选择“处江湖之远”并“独善其身”,但他没有,他仍然以天下为己任,通过文章来表达思想,勉励自己。这种提倡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思想无疑是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对后人的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弘扬了儒家的忧患意识
  范仲淹在进行《岳阳楼记》写作时刚好赶上他推行“庆历新政”失败而被贬官之时,因此,当岳阳楼落成之日,范仲淹丝毫感觉不到任何高兴,而是心中充满了悲痛。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是忧国忧民。他的悲并不是来自于自己的遭遇,而是心中对国家的无限担忧。忧患意识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范仲淹的文章中也表现得十分明显。“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从这句话中能够挖掘到,范仲淹此时的忧世情怀其实是儒家文化的进一步发挥。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对国家和百姓命运的深刻哀愁精神正是《岳阳楼记》展现的儒家思想精髓。
  (三)发扬了儒家的入世精神
  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传统中,儒家思想几乎成了中国文人的精神支柱。积极入世,渴望有所作为的思想几乎在每一个文人心中都有一席之地。不论得意还是失意之时,他们始终不忘初衷,抱着积极的心态进行文学创作和实际行动,并为之奋斗不息。在《岳阳楼记》中,尽管范仲淹用了不少的篇幅来进行景色的描绘,但这并不是一篇简单意义上的山水作品,文中的每一处精致都与他的政治抱负是分不开的。文中描绘了洞庭湖一阴一晴两幅图景,以引出“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旨,将文势推向高潮。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积极入世的忧乐观,千百年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抛弃个人荣辱而胸怀祖国。这种不屈不挠的伟大品格和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正是儒家“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精神的继续。
  二、儒家思想在《桃花源记》中的体现
  在《桃花源记》一文中,陶渊明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典型的儒家学者形象。他成功地将自己的思想抱负与儒家的“自然”精神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他淳厚善良、洒脱恬淡,宁可隐居山林也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在田野中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充分体现了儒家“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境界。在桃源中,桃源人过着与世无争的农业生活,桃源人喜好交际,结成了一个伦理自治的社会,桃源并不一定要有实地,但是桃花源的社会理想体现除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哲学反思,这种反思与儒家的传统思想联系紧密。儒家政治,重视基层,修、齐、治、平,皆从下做起,在桃源中乡村自治的完成其实象征着王道的完美实现,以民为本,人民安居乐业。
  儒家思想一直以来都对我国的文人志士有着深远的影响,从《岳阳楼记》和《桃花源记》这两篇文章中我们能够深刻的体会出来。儒家思想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精神财富,更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体现。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经验层出不穷,为初中语文教学的深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这一场教学改革的盛宴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成为了主旋律,广大教师在语文教学设计以及组织过程中,给予学生高度的自主空间与平台,让学生学会学习、高效学习,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坚持“学生自主原则”,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在思维的碰撞之中提升学习领悟能力,较好地掌握相关内容。本文
在语文教学中信息的内容有两种:一是“文”的信息,即字、词、句、段等语言形式;二是“道”的信息,即通过语言形式表现出的作者的思路、意境等文章的精神风采。在语文教学中只有让学生透彻理解文章的词句、修辞和写作特点,才能掌握文章的精神实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的主题。  一、分析文章结构应重视信息的组合  在分析文章结构的时候,我们就要注意对信息的选择和组合,既能防止信息的丢失,又利于对知识信息的
试卷检测,是阶段性教与学的一个总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每次考试,我都对能体现学生能力和才华的优异解法,有创造性的新颖见解等予以表扬,同时,对考试失败的学生安抚、鼓励,增强他们对学习的信心,着重帮助他们分析解题错误的原因,帮他们分析是找不到解题的着手点,还是概念、性质不清,似懂非懂;是概念或原理的应用有问题,还是知识点间的迁移能力不够;是情景设计看不懂,还是解决综合性问题
新课程理念对互动式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课堂提问是互动式教学的主要手段。教师如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去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教师的基本技能之一,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和基础。这要求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提问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一、提问问题要把握的几个原则  (一)把握好问题的适度性  课堂提问并不一定就能增加课堂教学效果,还要求教师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因此
文本解读是指教师对文本的感知、理解和评价,进而产生感受、体验和理解并形成对文本材料的价值取向的一个过程,是阅读教学的准备阶段。要想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解读,思考角度必须由单一转变为多元,由教师的视角转为站在学生的视角来解读文本,并注重方法的指导。  一、学生——文本解读的视角对象  在解读文本时,教师第一步要明确的是学生,因为学生是解读文本的最终对象。所以教师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学生会用怎样的方
一、数学课堂现状分析  1. 教学主体不明确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地位,老师一味地灌输,忽略了一个事实: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在上课的时候,按照传统的授课方式,一节课四十分钟,老师就会讲35分钟,真正留给学生思考和理解的时间太少。老师把琐碎的知识点一一地分析、讲解,换言之就是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另外,老师没有深刻地理解以学生为主的真正意义。有些老师为了做到“让学生自
在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想要更好的实现开放性教学,需要从教学模式、阅读教学、教学评价方式上进行改变。  一、教学模式多元化  开放性教学的一个重要体现在于教学模式的多元化上。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对课堂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效率低下。教师应有意识的开创多元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合作学习是一个不错的尝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它也能够很好的发挥功效。许多教学文本学生在初读后理解有一定难度,尤其
由于正交多项式矩阵满足三项递推关系,而矩阵连分式的第n次渐近分式也满足三项递推关系,由此构造了一种矩阵连分式,证明了此连分式的第n次渐近分式与其Padé-逼近及其幂级数
杭州有一所成立不久的筝馆,环境清净、幽雅,颇有意境.常闻馆内琴声叮咚,或是爱筝人切磋技艺,或是学筝人求师问道.这所筝馆名为“清平乐筝馆”,韩建勇便是这所筝馆的主人.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导入虽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小环节,然而却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传统的 “Class begins! Good morning! Let us open your books and learn Lesson ...”这种单一枯燥的报告式开场白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反而会使学生渐渐失去学习英语的热情。因而如何针对教学目的和要求,恰如其分地精心选好新知识教授前的导入方法,成了我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