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一体”的胡琴音乐文化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到中央音乐学院近期将举行“胡琴艺术节”的消息,我的心情颇为复杂。既有些兴奋,又有点沉重,也还有一种期待。所以兴奋,是因为主办者选择了“胡琴”这一“主词”来表达他们的学术视野和艺术襟怀,从而可能给庞大的中国胡琴家族提供某种新的成长机遇;所以沉重,是想到过去几十年我们对于这个家族主要成员,例如二胡、板胡、高胡等汉民族擦弦乐器曾予以高度的重视,使它们获得了历史性的进步,而对于同样代表着某个民族、某个地区传统文化的其他成员却缺少更多的关照,使之长期处于就像它们的生活环境那样的文化“边缘”;所以期待,是因为想到主办者既然举起“胡琴”这面大旗,那就一定会在深刻理解“胡琴”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容量的基础上,为这个艺术节设计更符合“主旨”的节目和学术内容。
  为此,最近几天我在查找相关文献的同时,有了一些对“胡琴”和“胡琴艺术节”的初步思考,现在写在下面,供各位同行讨论、参考。
  首先是关于“胡琴”的历史内涵。
  以往,说到胡琴,我们会觉得问题很简单,要么是指一个乐器(擦弦)家族,要么也可以单指其中的一个成员。但当我们进入历史,寻找这个术语出现前后的社会文化背景时,才感觉到它并不那么简单,它实际上是在中原汉民族与其北部、西北部其他民族有过上千年的交流、交融、吸收后在乐器领域产生的一个重要成果。为了记录这个文化交流过程及其结果,当时的人们选择了“胡琴”这个名称。选择者也许是出于随意或无意,但让他们始料未及的是,“胡琴”的称谓竟然一直沿用至今,其间又是一千余年。
  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应该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
  我首先想到的是:
  一、从“胡琴”一词出现到它成为中国各民族擦弦类乐器的统称,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据《中国音乐词典》“胡琴”条目云:1.早期的所谓胡琴,“泛指西北和北部少数民族地区传入中原的乐器,如琵琶、五弦、箜篌等”(白居易:毡帐胡琴出塞曲;北宋张先:曲项胡琴鱼尾拨);2.宋元之际,它名为“马尾胡琴”,专指“拉弦乐器”;3.近代,它最终成为各民族各地区所有擦弦类乐器的总称。这里,从胡地传入的所有乐器的泛称,到专指马尾胡琴的单称,再到所有弓弦乐器的总称,直接体现出它在文化内涵方面的包容性。
  二、经历了从宋元到明清的上千年的积累后,“胡琴”成为中国乐器的一个庞大家族。在《中国音乐词典》中,一方面设有“胡琴”专条,另一方面又设立了51个有关各民族、各地区流传的各种形制的弓弦乐器条目,计有轧筝、奚琴、提琴、京胡、二胡(嗡子)、京二胡、高胡、中胡、大筒、革胡、二弦、盖板子、越调四弦(象鼻四弦)、二股弦、汉调头弦(吊柜)、铁琴(太琴、特琴)、西(傣 ,)、多洛、三胡(嘿胡、嘞胡)、四胡(四股子、胡尔、四弦)、朗多易、一弦琴、布依胡琴、笋壳胡(齐件儿胡)、胡子、土胡(厚胡)、马骨胡(冉列)、牛角胡(马尾胡、札尼)、牛角琴、哈密胡琴(哈密艾捷克)、板胡(梆胡、大弦)、呼胡(胡芦子)、椰胡(冇弦)、壳子弦、坠胡、坠琴(坠子)、雷琴(大雷)、根卡、艾捷克(哈尔扎克)、多郎艾捷克、马头琴(绰尔)、胡西塔尔、牛腿琴(牛巴腿)、古瓢、果哈、萨塔尔、柯布孜、克雅可、瓦琴、轧琴、文枕琴(枕头琴),共51种。由此反映出“胡琴”类乐器数量之大、分布之广、类别之多。可以说,汉族聚居区的东、西、南、北、中,近二十个少数民族地区,都有“胡琴”的踪迹。
  三、仔细辨析“胡琴”这一称谓的构成,也颇有意味。一个“胡”字,含盖了中国北部、西北部众多民族的聚居区域,其地理空间之大,可想而知。另一个“琴”字,又是中国汉民族对所有传统乐器的泛称,并习惯性地使用于今天的音乐生活中,其历史的穿透力之强,同样让我们叹服。而两字相合,组成“胡琴”后,真可以说意义非凡。它绝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一个词汇或术语,而是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保持了巨大文化张力的传统器乐名称。以至于今天只有“胡琴”之名可以涵盖所有的弓弦乐器,其他任何同类乐器都无法取而代之。它高度浓缩地反映了中原民族、中原文化与周边兄弟民族、睦邻国家及其文化的长期友好的交往、吸收、融合过程。一方面启示后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就是在自身不断创造积累同时又广泛融入周边民族文化而形成的,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吸纳外来文化艺术的能力和襟怀。有了这样的体认,我们才会对“胡琴”肃然起敬,更加珍视今天使用“胡琴”称谓的某种特殊意义。这是我对“胡琴”历史内涵的初步思考。
  下面,我想回顾以下我们以往的做法,我觉得有值得我们检视的地方。
  在检视之前,我首先想对《中国音乐词典》的编撰者表示自己深深的敬意。他们在三十多年前就掌握了那么多有关胡琴的历史文献、分布、分类资料,并将其中的绝大部分成员单立词条,逐一介绍它们民族的、区域的属性、使用功能、形制构造等,从而基本廓清了这个乐器家族的整体状貌。虽然,他们是从乐器类别角度进行的系统梳理,而没有牵涉到历史、文化和价值观等学理层面,但这种平等对待各民族人民的文化创造、努力完成辞书应有的任务、彰显辞书本身应有的学术品格的严谨态度,让我们十分感动。
  然而,在现实音乐生活中,我们对于胡琴家族的关照面却有些偏颇。如果说一个家族有“主要成员”和“次要成员”的话,那么,在过去几十年,我们更多地重视的是弓弦家族“主要成员”的生存和发展境况。特别是二胡、高胡、板胡、京胡等,由于它们流布广泛、使用普遍、富有很强的表现力,所以受到专业领域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这当然是应该的,一个国家的文化,应该有自己的主流,应该保证主流文化有良好的生存条件,而胡琴家族的主要成员恰恰就是主流文化的承担者和体现者。但我们是否对那些流传在边远地区的其他成员,我们姑且称它们为“次要成员”,在相当长的时段中有些漠视甚至忽视呢?以我自己这些年参与的几件学术性项目而言,我觉得这个问题是存在的。例如,从前年到去年,我受邀参加徐州“胡琴艺术博物馆”的筹建和文案写作。尽管我提醒自己应该像《中国音乐词典》那样全面呈现胡家家族的历史和现状,我们特别用了一张地图展示它们在中国的分布(原提供58种,入图三十余种),也购置了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胡琴,但结果仍然未尽人意,除了这些颇为浮泛苍白的手段和实物外,整个“胡琴艺术博物馆”给人的印象,还是二胡一器“独领风骚”,一些我们认为是主要成员的乐器也只能略微露露头角,大多数“次要成员”则只能是一种陪衬。结果只有一个——“名不副实”。虽然我们努力过,但长期形成的观念“定势”以及由此造成的不平衡,很难在一个博物馆建设中有所改变。胡琴博物馆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了它应该有的文化历史容量?又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音乐界对此一现象的价值观?让我事后沉思良久。   我还想说说《华乐大典·二胡卷》,经过漫长的十年的编撰,它总算于2010年正式出版,两年多来,各界对“二胡卷”好评如潮,也获得出版署领导人的多次赞誉并获了一个国家级奖项。我相信这些社会反映和评价是中肯的,这卷书确实是高质量的。但我也想过另一种思路,即当初我们如果把二胡卷改为“胡琴卷”,那么,它必将会有另一种面貌,另一种意义,也一定会有另一种斑斓的色彩。然而,事已至此,我们只能另谋它路了。我在问自己,剩下的那50个甚至60个成员怎么办呢?编成一卷还是各自立卷呢?我有些茫然。如果分卷编撰,“胡琴”家族在这个文化工程中,就会有意无意地被肢解了。
  类似的事例还一定有不少。我这里没有责备任何人的意思,只是想先找到长期形成这一不平等对待一个有同样历史文化价值的乐器家族各成员的文化现象的根源,究竟有没有必要改变这一状况?如有必要,究竟采取哪些举措才会奏效?等等。
  事实很明显,胡琴家族的每个成员,都是顺应了各民族、各地区民众的审美需求而生存、成长起来的,经历了长期的表演实践,它们均以自己特定的文化价值满足了各民族、各地区民众的精神生活,也有充分的资格代表本民族、本地区的历史传统。因此,它们应该获得同样的评价,同样的尊重。正如倡导“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十六字箴言”所示,每一民族、每一国家的文化遗产,应该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这一充满智慧而又具有高度概括力的见解,渗透于中外古今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胡琴”及其音乐生态,数十种“胡琴”所体所具有的共性特征和在形制、音色、表现力、功能方面的差异,恰恰是这个论断的生动证明。以往发生的对待胡琴家族厚、薄、轻、重之不平衡、不平等,根本原因还是在文化价值判断上有某些根深蒂固而又习以为常的偏差。1980年代以来,我们一边在批评“欧洲中心论”,倡导“文化价值相对论”,一边却未能注意到我们对待自己国家各民族文化也同样存在着多数民族“中心主义”的倾向。
  当然,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事实上随着我们对“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理论的深入探讨,我们最终会在深刻体会费老“箴言”的基础上,结合“文化价值相对论”将它们推进运用到各个文化领域,其中当然包括胡琴家族及其音乐。因此,我最后建议,希望中央音乐学院从本届开始,除了我们常见的弓弦乐器外,每届都能够有计划地请十种左右的我们不熟悉、不常见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同家族成员参加到“胡琴艺术节”的节日活动中,如果坚持下去,到第五届,我们就会真正领略中国胡琴艺术精彩纷呈的全貌。它们既然是胡琴家族的成员,它们也应该是“胡琴艺术节”的主人。希望我的这个建议能被学校采纳,希望我们迎来胡琴大家族的团圆之日。
  谢谢!
  乔建中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杭州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责任编辑 张宁)
其他文献
20世纪70年代开始,法国涌现了一批年轻作曲家,以反对序列音乐为口号,成立了l’itinéraire(旅程)小组,声明要通过作曲家、音响工程师和演奏家等合作共同创造出新的音乐世界,从而逐渐成为了20世纪下半叶西方最有影响力的频谱乐派,而特里斯坦·缪哈伊(Tristan Murail 1947—)便是其中蜚声国际乐坛的一位。2015年,笔者于巴黎广播交响乐团的一场名为“频谱音乐”的音乐会后,对其进行
一、问题的提出  19世纪下半叶以来,音乐艺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变化着。面对纷繁复杂的新音乐样式,人们褒贬不一。一种观点认为:“很多人对现代派音乐的厌弃心理……主要还是因为这些音乐从形态结构上违背了人的听觉生理基础,从而导致了听众对它的本能抗拒……现代派音乐的最大弱点就在于无视接受者的听觉生理机制的内在规定性。”①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人们对某种音乐能否接受主要是个观念问题,也就是说取决于接受者的
2001年阅读雷默著作《音乐教育哲学》(A Philosophy of Music Education)的原版,当时的感觉读得很辛苦,但“痛”并快乐着,被雷默的智慧深深打动。2004年阅读他的学生及对手埃利特的著作(音乐问题——音乐教育新哲学》(Music Matters:A New Philosophy of Music Education)的原版,为在学术视域广博度上两代人十几年时间所取得的巨
不久前收到恩师刘正维先生的新作《戏曲作曲新理念》,心中不免十分感慨:作为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资深教授,一位86岁高龄的老人,退休二十余年来仍然活跃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笔耕不辍,硕果累累,桃李满天下。  刘先生是我国著名音乐学家,在中国传统音乐尤其是戏曲音乐方面的研究成果早已令学界所瞩目。他关于长江中上游戏曲声腔系统的研究、关于二黄腔渊源的曲调考证、关于戏曲腔式及其板块分布论等等,都已成为中国传统音
2020年12月18日,在崇明“上海阳刚民间音乐馆”举行了琵琶艺术家刘德海先生铜像落成仪式并同庆该馆建馆十周年。   童谣琅琅,乡恋悠悠。18日上午,全体来宾齐声吟唱刘德海亲笔题写的童谣,并随音乐馆馆长杨刚的引导参观了杨氏文化楼。“螺号声代表崇明岛千百年来渔汛到来时万船齐发的捕鱼号,钟声代表平安…”由刘家亲属和学生、各位专家代表共同敲响了有上百年历史的杨家学堂古学钟,再启大师回归的钟声和螺号声!
2018年11月15日晚,由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青年教师创作的民族管弦乐新作品音乐会“都邑·桑梓”在北京音乐厅上演,本场音乐会由指挥家叶聪先生执棒,北京民族乐团担任演奏。  这场音乐会共演出了作曲系7位青年作曲教师的新作品,分别为:谢文辉的《Hi,Siri》、刘青的二胡协奏曲《伊人》、袁昊昱的《伎乐随想》、温展力的笛子协奏曲《江水又东》、王珏的《双冬不拉协奏曲》、朱琳的《侗乡》和罗麦朔的琵琶协奏曲《
所周知,国际钢琴比赛大大小小林林总总,肖邦、克莱本、利兹、柴科夫斯基等品牌资深大多已有数十年历史。而直到进入新世纪的2001年,一个国际钢琴协奏曲比赛才出现在日本仙台,仅只十数年历史。国内第一个同类比赛2006年始见于深圳,2015年正式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音乐比赛联盟”,2017年更名为第四届深圳国际钢琴协奏曲音乐周。  本届音乐周历时12天共举办14场音乐会和10堂大师班课,评委专家一身
现象比较:两种价值观    钢琴改编曲作为一种社会性很强的音乐生产方式,在中国和西方的音乐生活里均占有重要地位。但在中、西方的学术界,“改编创作”这一实践所被看待和研究的情况是很不相同的,这种区别反映在不胜枚举的具体言论中,详见下文:  众所周知,匈牙利作曲家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在钢琴改编曲方面是当之无愧的“大家”,一份研究钢琴改编曲的重要文献曾这样评价李
乐表演从单纯音乐形式变成“音乐 戏剧因素”形式,出现了许多新的尝试:从融入实景(《云南印象》等)或加入舞美(《又见平遥》等)的“情景音乐会”,到舞台要素齐全、有文字有台词(《印象国乐》等)的“民族乐剧”,再到有角色无台词(《人生几何?!》等)的“演奏剧场”,都以跨界(音乐与戏剧、舞蹈等)方式突破原来传统的器乐表演形式。这种跨界并没有使音乐表演变成了其他艺术门类如戏剧等,却为音乐表演提供了新的领域和
刘靖之先生的学术研究涉及中国新音乐史、音乐评论、文学史论、翻译等多个领域,但音乐学界对他的了解大多是其数十年来关于中国新音乐史论的持续研究,特别是他的大部头著作《中国新音乐史论》,从1998年初版到2009年增订版,都引起了学界的极大关注。笔者曾于几年前应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之约,为《中国新音乐史论》(增订版)写过书评。大约是在2014年秋季,笔者又获赠香港商务印书馆新出刘靖之先生又一力作《香港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