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是学习之母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Y5123553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习课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某一阶段,以巩固、疏理已学知识、技能,促进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一种课型,它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复习是学习之母。”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只需攻下知识上的一个或几个“点”;也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将某一点或一部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大多数教师习惯性地先复习概念等基础知识,再做试卷,最后分析、讲评、订正,重点讲解容易出错的题及难题。有些题目做了一遍又一遍,可是稍作变化,学生又不会做了,最后导致“你不说我倒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了”。“复习课难教”是广大数学教师的共同心声,也是许多教师经常发出的感叹。那么如何上好复习课呢?
  一、调动情感因素,注重“激趣”
  上复习课时,学生的表现不像在新授课时那样有兴趣、有激情,教学气氛比较沉闷。因此,上好数学复习课,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身心会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从而为参与学习提供最佳的心理准备。每个孩子对游戏都是情有独钟,将数学复习渗透于游戏之中,学生会更感兴趣。
  如,“统计与可能性”的复习课片段。师:同学们喜欢游戏吗?(生:喜欢。)既然如此,那么今天的复习就从玩游戏开始吧!出示练习题:6名学生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小强在一块正方体橡皮的各个面分别写上1、2、3、4、5、6。每人选一个数,然后任意掷出橡皮,朝上的数是几,选这个数的人就来当“老鹰”。你认为小强设计的方案公平吗?
  再出示练习题:转盘平均分成10份,分别标上1~10。甲转动指针,乙猜指针会停在哪一个数上,如果乙猜对了,乙获胜,如果乙猜错了,甲获胜。
  (1)这个游戏规则对双方公平吗?为什么?
  (2)乙一定会输吗?
  (3)现在有以下4种猜数的方法。如果你是乙,你会选择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①不是2的整倍数 ②不是3的整倍数 ③大于6的倍数 ④不大于6的倍数
  (4)你能设计一个公平的规则吗?
  让学生的“学”融于游戏之中,“玩”中实践,生动有趣,学得轻松,学得快乐,有事半功倍之效。教学实践证明,将复习贯穿于游戏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能有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激活创新思维,注重“求异”
  在复习课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独立自主地、自由自在地操作、思考与整理,全身心地投入探究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各自独创的结果进行分析与综合的同时,运用“比较”异同这一思维方式逐步构建相同的结果,在学生体验、交流、反思、辩论中寻求一种最佳的结果。学生通过“存异——求同——求佳”,认知结构得到充分的发展,即达到“感悟——理解——升华”,促使学生从“无序”思维到“有序”思维,再到“科学”思维方式的发展。虽然学生在“求异”过程中所使用的方式和方法可能是正确和简捷的,也可能是繁琐错误和无序的,但他们这种别出心裁的方法是自己独创的,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创新”行为。
  如,“多边形的面积”的整理和复习课片段。师:我们已经学了“多边形的面积”,请你先回忆一下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说一说面积的推导过程,写出计算公式。现在请你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你能想出哪几种方法?
  学生可能想出:
  1. 6×5+(5+10)×(12-6)÷2=30+45=75(平方厘米)
  (竖分:分成梯形和长方形)
  2. 12×5+(12-6)×(10-5)÷2=60+15=75(平方厘米)
  (横分:分成三角形和长方形)
  3. 10×(12-6)÷2+(12+6)×(10-5)÷2=30+45=75(平方厘米)
  (斜分:分成三角形和梯形)
  4. 12×10-(12+6)×(10-5)÷2=120-45=75(平方厘米)
  (补一块:长方形减去梯形)
  ……
  复习课要关注学生差异,激活创新思维,注重“求异”。在复习中,从基础知识入手,紧扣基本训练,形成熟练的基本技能,同时,适当加强变式训练、逆向思维训练和带有一定程度的综合训练。在见多识广的基础上,加强概括、分析、综合、比较,揭示解题规律和思考方向,努力通过变式、逆向和综合训练来强本固基,发展思维能力,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复习效率。
  三、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应用”
  数学知识的学习离不开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需要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是一个大课堂,蕴涵着丰富、鲜活的课程资源,远离生活就意味着失去课程的另一半世界。复习课素材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容易形成知识结构,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学习数学,可使学习更有效。复习课的设计应该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有利于进一步理解数学、探索数学的生活情境。
  如,“小数乘法”复习课片段。教师先整理和复习这一单元的知识点:这一单元里你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可能回答:学会了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知道了怎样取商的近似值;探索了一些有趣的计算规律;知道了什么是循环小数;还了解了一些需要用小数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
  出示练习题1:(图例显示:小玲、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成人每张3.5元,儿童每张1.5元。)小玲一家去逛公园,买门票一共需要多少钱?
  又出示练习题2:小丽攒钱想买一套4本的《百科知识》丛书,书价是23.2元。小丽攒够了钱去书店买书,刚巧碰上书店促销,《百科知识》丛书只售17.4元。小丽就用剩下的钱买了2本笔记本。试着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所提出的问题。问题可能是:平均每本书便宜了多少钱?一本笔记本多少钱?   学生在生活中找到了数学知识的原型,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教师要沟通课堂内外,联系生活,拓宽学生学习空间,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课堂就成为生活化的课堂,真正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新课程理念。
  四、拓展开放空间,注重“延伸”
  在复习课中精心设计开放性、综合性的习题,给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充分表现个性、激励创新的空间。让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动口,教师拓展开放空间,引导和帮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把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促进学生智力、能力的发展。复习课的梳理不一定完全在课上,也可以运用让学生办数学小报、写数学日记进行梳理;然后在课上学生可以对数学小报、数学日记进行展评,从中相互借鉴、学习。
  如,复习“多边形的面积”后,延伸课后阅读“你知道吗”: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利用“出入相补”原理来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出入相补”原理就是把一个图形经过分割、移补,而面积保持不变,来计算出它的面积。如图所示:
  又如,“数学广角”复习课片段:师:编辑室经常收到全国各地读者的来信,这些信件是怎样传递的呢?你知道这些邮政编码的6个数字的含义吗?小区新建了一楼房,请你给这栋楼房的每一个房间编号,其中13层2号房间的编号是什么意思?
  教师要正确处理好开放与基础的关系,没有良好的知识基础和认知基础,“开放式”教学难以实现,或达不到预期目标。在复习课中,整理、复习基础知识,使全体学生的基础更扎实,才能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使复习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如,高年级可以让学生根据单元知识或是需要复习的知识画一些树形图,把知识进行梳理,并内化成自己的已有认知。
  五、把握重点难点,注重“补缺”
  在复习课的教学中,要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注重“补缺”。教师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把有关知识、概念作纵向、横向联系归类、整理,使之“竖成线”、“横成片”,达到所复习的知识要点条理清晰,知识结构脉络分明。在复习过程中,把握重点难点,对学生掌握较好的知识点可以一笔带过,对学生比较容易出错的内容,可进行形式多样的练习。练习必须有一定的基础性、综合性、启发性、代表性与典型性,帮助学生从中找出解题的规律与方法。抓住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的契机,使学生通过练习不断得到启发,在练习中进一步形成知识网络结构。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时,在学生课前整理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很多组都能够整理出网络图,很好地再现推导面积的公式中各个平面图形的关系。要特别注意补充一些为中差生弥补知识缺漏的习题,使复习落到实处。整理和复习课本来就是复习学生已学过的知识,不管是知识掌握得较好,还是掌握得较差的学生,都应再给他们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让较好的同学带动较差的同学,这样也可发散学生思维。教师还可以精心设计一些开放题,开阔学生的思路,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不同的学习机会,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整理和复习才能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总之,教师要做到一是“理”,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使之“竖成线”、“横成片”,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二是“通”,融会贯通,弄清思路,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做到举一反三。
  六、优化复习过程,注重“五步”
  教师要关注学生数学复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复习过程中的发展、变化和表达过程,教育理念应由“注重结果”走向“注重过程”。因此,教师要注重以下五个复习过程。
  第一,忆。让学生回忆所学的主要内容,并让学生进行讨论、口述。回忆是复习课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看课题回忆所学的知识,看课本目录回忆单元知识。复习开始时,先向学生说明复习的内容和要求,然后引导学生回忆。回忆时,可先粗后细,并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口述,或出示有关复习提纲,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地回忆。
  第二,梳。“梳”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归纳,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线,分清解题思路,弄清各种解题方法联系的过程。要根据学生的回忆,进行从点到线、由线及面的总结,做到以一点或一题串一线、联一面,特别是要注意知识间纵横向联系和比较,构建知识网络。要教会学生归纳、总结的方法。在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时,可以根据复习内容教学信息容量的多少,分项、分步进行整理。
  第三,析。对单元中的重点内容和学生中的疑难作进一步的分析,帮助学生解决重点、难点和疑点,从而使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教材内容,加深理解。这一环节重在设疑、答疑和析疑上。如内容较多时,可以分类、分专项进行分析、对比。
  第四,练。选择有针对性、典型性、启发性和系统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练习。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练习时,可通过题组的形式呈现练习内容。内容要注意算理、规律或知识技能、知识的纵横联系,抓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做到举一反三,使学生通过练习不断受到启发,在练习中进一步形成知识结构。设计练习时,可通过典型多样的练习,帮助系统整理;设计对比练习,帮助沟通与辩析;设计综合发展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第五,测。让学生对复习的结果进行检测、评价与反馈。复习完成时,可选取数量适当的题目进行当堂检测。复习结束后教师要通过一组具有针对性、典型性的题目,让学生来进行自我检评、自我鉴定,以达到复习的效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复习情况编测试题,也可以参考一些资料进行测试,测试题的类型要多样化,知识点全面,基础知识、重难点知识所占比例要适中,争取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复习课要由易到难、由深入浅。练习分为两层,即保底练习和不封顶练习。教有法而无定法,不同类型的复习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一样。教师应根据课的特点,遵循自主性、针对性、系统性等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紧扣知识的易混点、易错点设计复习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使学生所学的分散知识系统化,以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
  ◇责任编辑:徐新亮◇
其他文献
“统计的核心词就是数据分析,统计是处理数据的一门科学和艺术。”小学数学中统计教学的核心就是激发学生的数据意识,提升小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发展数据分析观念,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会观察,联想到数据的存在,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去收集数据、整理数据,从而产生数据分析的愿望。因此,强化统计教学思考,创设适宜的情境,引领学生积极地实验和科学地猜想,将会使统计教学变得更具魅力,也会有效地促进学生数据统计、数据分
期刊
教材简析: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组第三篇课文《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课文以时间为序,扣住“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这四个感人的片段把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辉煌与庄严记叙下来。文章情节曲折,描写生动,尤其是对嘎羧动作、神态的描写细致入微,将嘎羧的灵性刻画得淋漓尽致。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单元的训练要求引导学生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
期刊
在数学复习课上,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优等生漫不经心,而后进生则是一脸茫然。如何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查漏补缺,提升数学复习课的效率成为数学老师所面临的新课题。  一、巧妙调取,追寻知识储备的起点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生学习的唯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教学。”因而教师在回顾整理学过的知识时,不应只是简单的重复,而要通过巧妙的调取,追寻
期刊
当前的一些小学数学教学反思,钟情于对情境的描述,或教学环节的再现,而针对这些教学情境或环节背后的东西,少有分析与思考。很多教学反思更像课堂教学记录,“叙”多于“思”。  一、紧扣教学实践,突出反思的深度  教学反思的本质在于“思”,只有对课堂教学展开深入的思考,才能体现其存在价值。在日常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过程中,不仅要思考所教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明确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走向,从数学专业知识层面挖掘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既要分析数的意义,又要揭示几何直观,使数量的精确刻画与空间形式的直观形象巧妙、和谐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找解题思路,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它是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相辅相成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它既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又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合理地利用图、形,不仅符合小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的现实基础,而且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期刊
“乘法分配律”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中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教学的感受是:新课教学时,学生学习比较顺利,到综合练习阶段,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就变得模糊,经常和乘法结合律混淆,有的简便计算题学生不知道运用乘法分配律,无从下手,以至于有的学生认为简便计算越学越难,还不如列竖式计算方便快捷。练习中,学生出现的问题集中表现为:  第一,几种运算定律混淆。  主要是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混淆。  典型
期刊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矛和盾的集合》叙述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对打,左抵右挡,难以招架,便想到把矛和盾的长处合二为一,发明了坦克。故事告诉人们: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凭借这短小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得到语言的发展、精神的提升和思维方法的启迪,培养他们的学习智慧和生活智慧呢?笔者觉得,可根据本文融故事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特点,让词语理解、语言内化、情理感悟的目标在
期刊
教材简析:  《难忘的一课》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主要讲述了台湾刚刚“光复”时,台湾人民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他们敬仰中国历代伟人的感人画面,表达了他们热爱祖国的浓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教学时要抓住“爱国”这条情感主线创设情境,引领学生重温欢悦、感受屈辱、入境对话、畅谈梦想,触摸拳拳赤子之心,感悟浓浓爱国之情,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增强他们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过程
期刊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6课)是著名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纪念叶圣陶先生而写的回忆文章。课文描写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邀请“我”到他家做客的故事,表现了叶老对年青一代无私的关心和殷殷的期望。教师在引导学生读通课文、了解内容、理清思路后,可抓住“精心修改”和“热情接待”仔细品读,在爬山虎与大作家的联系中,感受叶老的“文品”和“人品”,让学生得到言语的训练和
期刊
还没走进教室,就听到里面发出的吵嚷声,小杞老师赶紧加快了脚步。果然,教室里两个男生因口角,正准备大打出手。对这一类事情,小杞老师一般会先让开战的双方冷静几分钟,再向她陈述事情经过,这一次小杞老师也按惯例这样处理。可计划没有变化快,其中一个男生可能觉得太委屈了,想发泄一下他的不满,就拿起了桌上的笔,噼里啪啦全折断了,还用脚把凳子使劲踢倒……面对这样的情况,小杞老师忍不住发火了。整整一节课,教室里都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