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近修订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尤为突出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并在生活中能够运用数学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还要依托于数学的教育教学:首先,把握数学的本质;其次,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再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与他人交流;最后,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感悟数学本质。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教育的着眼点和重心是人的发展,为实现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途径和方法。在数学这一学科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最关键的是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能够应用数学的思维去看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高中阶段是基础教育阶段中的重要一环,学生即便将来没有从事数学有关的职业,但在接受过高中数学教育后,也应保持着严谨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等一系列数学的核心素养。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如何培养高中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 把握数学本质
数学的本质,本是一个哲学的问题。这里是针对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一般模式:即精讲教材,具体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抽出必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对所讲知识点进行练习,这样锻炼的是学生的解题技能,对于活跃的数学思维涉及甚少,不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数学的本质应是对数学知识的整体把握;公式定理的推理过程、由来;数学理性思维的培养。因此在高中数学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对教材有所统筹规划,细致研究领悟,弄懂教材编写者意图,灵活应用生活中的实例,以激发学生兴趣,并且建立起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避免出现“学微积分有什么用呀,我买菜要用微积分吗”类似的抱怨。对于数学的公式定理,很多时候直接告知学生,没有进行严密的推理证明,致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没有掌握来龙去脉,仅靠记忆,学生会越来越觉得数学枯燥无味,认为数学就是公式定理的简单叠加,泯灭了数学的本质。数学最重要的思想是逻辑推理的理性思维,在进行逻辑推理时可引入数学史中那些美丽的故事,以名人事迹激发学生的潜能,唤起对数学的热爱,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
二、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很多数学问题抽象于实际生活中,以求用公式定理这些一般规律来解决问题。教师的教学以及对知识的把握是自上而下的,而学生的学习是由未知到真知的过程,那么为了便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与理解,为了避免直接公式定理教授的枯燥乏味,教学设计要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具体到一般的模式进行。学生一点点进入情境,理解情境后,教师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这样锻炼了学生数学的理性逻辑思维。同时学生对不懂的地方也会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是学习的进一步升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深入思考和研究,還未能解决的问题,再来请教老师,即所谓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自身能力得到提高,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并发展为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在创设的情境中可引入比如患病率的问题,适当延展使学生热爱生命,健康生活,这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启发思考,鼓励交流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重启发与交流。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本身的创造性思维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程度,表面上会用公式定理的一般形式,但对其形式稍作变换,学生就往往难以应对,对这类问题的解决上,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避免教师直接讲授,学生跟着模仿的教学形式。通过题海战术来刷分的方法已被批判,但仍有教师使用,训练出来的都是考试机器,没有形成数学的核心素养,一定程度上讲是失败的。在教学中,当教师发现学生遇到难题时,可通过循循善诱,并鼓励同学小组间交流,但这样做对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因为小组交流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学生的思维是有差异的,可能会形成很多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课前备课未必充分,因此要求教师有快速的反应能力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正所谓“教学相长”,在启发、鼓励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使教师专业自身也得到了成长。同学之间交流合作,锻炼了学生的交往沟通能力,这也是学生所应形成的核心素养中的一部分。
四、 掌握知识,感悟本质
核心素养的首要方面就是文化基础,数学核心素养在这方面主要是指数学知识的掌握,高中作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阶段,对知识掌握的扎实与否要求较高,这也是新课标中把数学教学中的“双基”发展为“四基”的原因。过去的“双基”指的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现在新课标指的“四基”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即通过数学教学达到以下要求: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前两个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就是掌握知识。对于感悟本质,一方面是数学基本思想即数学抽象、数学模型、等量替换、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但最重要的思想还是演绎和归纳思想,另一方面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有直接的活动经验可以通过诸如购买物品、校园设计等活动获得;而间接的、作为创设实际情景、构建数学模型中所获得的数学经验;设计的活动经验是单纯的数学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概率问题的抛硬币;而思考活动经验则通过分析、归纳等方法获得数学经验。这些都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核心素养作为养料,为使高中生能够健康全面的发展,核心素养既是目标也是规范。落实到数学教育教学中,应做到把握数学的本质;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与他人交流;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感悟数学本质,从而培养高中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锦,李龙安,侯学萍.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数学教学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10:32-36.
[2]王冰.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策略[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6,01:39-40.
[3]喻平.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与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7,01:48-53.
作者简介:
武彬,中学一级,刘旭,中学一级,辽宁省铁岭市,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高级中学。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教育的着眼点和重心是人的发展,为实现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途径和方法。在数学这一学科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最关键的是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能够应用数学的思维去看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高中阶段是基础教育阶段中的重要一环,学生即便将来没有从事数学有关的职业,但在接受过高中数学教育后,也应保持着严谨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等一系列数学的核心素养。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如何培养高中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 把握数学本质
数学的本质,本是一个哲学的问题。这里是针对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一般模式:即精讲教材,具体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抽出必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对所讲知识点进行练习,这样锻炼的是学生的解题技能,对于活跃的数学思维涉及甚少,不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数学的本质应是对数学知识的整体把握;公式定理的推理过程、由来;数学理性思维的培养。因此在高中数学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对教材有所统筹规划,细致研究领悟,弄懂教材编写者意图,灵活应用生活中的实例,以激发学生兴趣,并且建立起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避免出现“学微积分有什么用呀,我买菜要用微积分吗”类似的抱怨。对于数学的公式定理,很多时候直接告知学生,没有进行严密的推理证明,致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没有掌握来龙去脉,仅靠记忆,学生会越来越觉得数学枯燥无味,认为数学就是公式定理的简单叠加,泯灭了数学的本质。数学最重要的思想是逻辑推理的理性思维,在进行逻辑推理时可引入数学史中那些美丽的故事,以名人事迹激发学生的潜能,唤起对数学的热爱,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
二、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很多数学问题抽象于实际生活中,以求用公式定理这些一般规律来解决问题。教师的教学以及对知识的把握是自上而下的,而学生的学习是由未知到真知的过程,那么为了便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与理解,为了避免直接公式定理教授的枯燥乏味,教学设计要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具体到一般的模式进行。学生一点点进入情境,理解情境后,教师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这样锻炼了学生数学的理性逻辑思维。同时学生对不懂的地方也会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是学习的进一步升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深入思考和研究,還未能解决的问题,再来请教老师,即所谓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自身能力得到提高,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并发展为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在创设的情境中可引入比如患病率的问题,适当延展使学生热爱生命,健康生活,这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启发思考,鼓励交流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重启发与交流。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本身的创造性思维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程度,表面上会用公式定理的一般形式,但对其形式稍作变换,学生就往往难以应对,对这类问题的解决上,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避免教师直接讲授,学生跟着模仿的教学形式。通过题海战术来刷分的方法已被批判,但仍有教师使用,训练出来的都是考试机器,没有形成数学的核心素养,一定程度上讲是失败的。在教学中,当教师发现学生遇到难题时,可通过循循善诱,并鼓励同学小组间交流,但这样做对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因为小组交流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学生的思维是有差异的,可能会形成很多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课前备课未必充分,因此要求教师有快速的反应能力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正所谓“教学相长”,在启发、鼓励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使教师专业自身也得到了成长。同学之间交流合作,锻炼了学生的交往沟通能力,这也是学生所应形成的核心素养中的一部分。
四、 掌握知识,感悟本质
核心素养的首要方面就是文化基础,数学核心素养在这方面主要是指数学知识的掌握,高中作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阶段,对知识掌握的扎实与否要求较高,这也是新课标中把数学教学中的“双基”发展为“四基”的原因。过去的“双基”指的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现在新课标指的“四基”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即通过数学教学达到以下要求: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前两个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就是掌握知识。对于感悟本质,一方面是数学基本思想即数学抽象、数学模型、等量替换、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但最重要的思想还是演绎和归纳思想,另一方面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有直接的活动经验可以通过诸如购买物品、校园设计等活动获得;而间接的、作为创设实际情景、构建数学模型中所获得的数学经验;设计的活动经验是单纯的数学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概率问题的抛硬币;而思考活动经验则通过分析、归纳等方法获得数学经验。这些都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核心素养作为养料,为使高中生能够健康全面的发展,核心素养既是目标也是规范。落实到数学教育教学中,应做到把握数学的本质;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与他人交流;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感悟数学本质,从而培养高中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锦,李龙安,侯学萍.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数学教学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10:32-36.
[2]王冰.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策略[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6,01:39-40.
[3]喻平.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与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7,01:48-53.
作者简介:
武彬,中学一级,刘旭,中学一级,辽宁省铁岭市,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