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学期每周三下午我们教师都聚在一起共议下一星期所讲授内容的重难点,以及本周教学中的相关热点问题。每次的活动大家可以说是“思的深入、辩得精彩、研的扎实”,在这样的教研氛围中“争吵”是在所难免,而正是这样的争吵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
争吵一:“在家庭教育中把孩子推上讲台”——教师烦吗?
教完连乘连除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后围绕如何让学生的应用思路更清晰的问题,教研组内8位数学教师都结合自己的做法献计献策。
甲:将每步思路清晰地呈现于黑板上,让学生互相之间说一说就清楚啦!
乙:多找一些类似的题让学生做一做,会做了自然清楚!
丙:学生会做,思路并不一定清晰,可能只是一种模仿。我觉得课上多让学生练练嘴,这样更有助于理解。(几位教师点头同意)
我说:除了课堂上关注学生的思路描述,还可以发挥家长的作用,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来。比如,今晚我就结合布置的家庭作业让学生任选三道应用题将两步计算的思路及想法分析给爸爸妈妈听,同时考考爸爸妈妈还有什么方法?让爸爸妈妈也说说自己每一步算出来表示的是什么。
听完我的话,组内有一位教师立刻反驳:如果学生的学习都要家长这样操心,家长一定觉得教师挺烦,况且在学校说过了也做过了,没有必要再动用家长的力量,再说学生说的对与错家长也无从得知。
我的思考:其实学生的教育本身就不是单一的,他们是在一个大的社会环境中成长的,这个成长过程中需要多方的合作,其中家校的配合就是一个主要方面,在学生的初学阶段除了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的督促,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也是需要家长的用心支持与配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很兴奋,很热情地扮演老师的角色,介绍自己今天的学习收获,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虽然数学需要的是思维,但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只有将所学知识说清了道明了,思路才会清晰明朗。理解教师良苦用心的家长会说教师“烦”吗?
争吵二 “在作业中要考虑出题人的意图”——学生累吗?
校内期中学情调研刚结束,教研组内8位教师坐在一起围绕学生共性的错误进行了分析讨论,在讨论到关于估算的一道选择题时,大家又有了分歧。
题目:下面选项中得数比1800大,比2800小的是( )。
① 46×52 ② 865÷7 ③32×67 ④53×45
有教师认为这题应该有3个选项:①③④。因为综合估算的知识,这3个选项都在这个范围内。而有的教师却认为只能选③,因为只有第③个选项按小估法得数比1800大,按大估法得数比2800小。选3个选项的认为学了估算就应该综合应用估算的知识,而不能仅仅被教材中呈现的某个练习所限制,教材是就某个单一的题来分析,这题是多个题的选择,应该综合应用。争辩到后来认为只能选③的教师甚至提出:“出题人的意图就是让学生在大估与小估之间取舍啊!”
我的思考: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今后生活中能综合应用,难道他们在做每道题之前应该先考虑这题的出题者究竟是想要什么答案吗?太悲哀啦!其实针对估算这一题的争辩,也反映了现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的估算是在“重视”与“忽视”间游走。
1.估算教学价值的缺失“暗淡”了估算教学
估算既依托于精算,又高于精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学生数感、思维、反思等能力的发展意义深远。而“估算”方法的多元、结果的多样、评价的多角度,都大大增加了教学难度,怎么也无法与方法单一、答案唯一的“精算”比。难教又难学怎么办?于是有的教师把估算教得像精算,也有标准答案,不同的类型配有不同的“算法”,让学生照葫芦画瓢,或者干脆充分开放,天马行空,估算成了想怎样就怎样。
2.估算能走多久多远,教师的数学素养很重要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对估算的认识,对教学价值的认识直接影响到估算教学的效果。我觉得学校应结合相关培训让教师系统学习,让教师明确估算的意义、实质、方法和适用情况;同时让教师体会到现实中,精确是相对的,模糊才是绝对的,体会到估算对学生思维模式、数感培养和自我反省的重要意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正确开展估算教学,才不会流于形式。
每周的教学研讨可以说是一次教学经验的分享、一次问题的大讨论,教育教学中我们不但需要同伴的互助鞭笞,还需要彼此的结伴而行、相互提点,这样才能使教研组成员真正发挥团队优势,提高教研的质量和水平!
(责编 金 铃)
争吵一:“在家庭教育中把孩子推上讲台”——教师烦吗?
教完连乘连除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后围绕如何让学生的应用思路更清晰的问题,教研组内8位数学教师都结合自己的做法献计献策。
甲:将每步思路清晰地呈现于黑板上,让学生互相之间说一说就清楚啦!
乙:多找一些类似的题让学生做一做,会做了自然清楚!
丙:学生会做,思路并不一定清晰,可能只是一种模仿。我觉得课上多让学生练练嘴,这样更有助于理解。(几位教师点头同意)
我说:除了课堂上关注学生的思路描述,还可以发挥家长的作用,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来。比如,今晚我就结合布置的家庭作业让学生任选三道应用题将两步计算的思路及想法分析给爸爸妈妈听,同时考考爸爸妈妈还有什么方法?让爸爸妈妈也说说自己每一步算出来表示的是什么。
听完我的话,组内有一位教师立刻反驳:如果学生的学习都要家长这样操心,家长一定觉得教师挺烦,况且在学校说过了也做过了,没有必要再动用家长的力量,再说学生说的对与错家长也无从得知。
我的思考:其实学生的教育本身就不是单一的,他们是在一个大的社会环境中成长的,这个成长过程中需要多方的合作,其中家校的配合就是一个主要方面,在学生的初学阶段除了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的督促,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也是需要家长的用心支持与配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很兴奋,很热情地扮演老师的角色,介绍自己今天的学习收获,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虽然数学需要的是思维,但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只有将所学知识说清了道明了,思路才会清晰明朗。理解教师良苦用心的家长会说教师“烦”吗?
争吵二 “在作业中要考虑出题人的意图”——学生累吗?
校内期中学情调研刚结束,教研组内8位教师坐在一起围绕学生共性的错误进行了分析讨论,在讨论到关于估算的一道选择题时,大家又有了分歧。
题目:下面选项中得数比1800大,比2800小的是( )。
① 46×52 ② 865÷7 ③32×67 ④53×45
有教师认为这题应该有3个选项:①③④。因为综合估算的知识,这3个选项都在这个范围内。而有的教师却认为只能选③,因为只有第③个选项按小估法得数比1800大,按大估法得数比2800小。选3个选项的认为学了估算就应该综合应用估算的知识,而不能仅仅被教材中呈现的某个练习所限制,教材是就某个单一的题来分析,这题是多个题的选择,应该综合应用。争辩到后来认为只能选③的教师甚至提出:“出题人的意图就是让学生在大估与小估之间取舍啊!”
我的思考: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今后生活中能综合应用,难道他们在做每道题之前应该先考虑这题的出题者究竟是想要什么答案吗?太悲哀啦!其实针对估算这一题的争辩,也反映了现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的估算是在“重视”与“忽视”间游走。
1.估算教学价值的缺失“暗淡”了估算教学
估算既依托于精算,又高于精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学生数感、思维、反思等能力的发展意义深远。而“估算”方法的多元、结果的多样、评价的多角度,都大大增加了教学难度,怎么也无法与方法单一、答案唯一的“精算”比。难教又难学怎么办?于是有的教师把估算教得像精算,也有标准答案,不同的类型配有不同的“算法”,让学生照葫芦画瓢,或者干脆充分开放,天马行空,估算成了想怎样就怎样。
2.估算能走多久多远,教师的数学素养很重要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对估算的认识,对教学价值的认识直接影响到估算教学的效果。我觉得学校应结合相关培训让教师系统学习,让教师明确估算的意义、实质、方法和适用情况;同时让教师体会到现实中,精确是相对的,模糊才是绝对的,体会到估算对学生思维模式、数感培养和自我反省的重要意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正确开展估算教学,才不会流于形式。
每周的教学研讨可以说是一次教学经验的分享、一次问题的大讨论,教育教学中我们不但需要同伴的互助鞭笞,还需要彼此的结伴而行、相互提点,这样才能使教研组成员真正发挥团队优势,提高教研的质量和水平!
(责编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