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让德育工作尤其是家校共育工作经受新的冲击,面临新的考验。疫情既是危机也是契机,班主任作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责任人,在后疫情时代该如何化危为机,顺势而为?笔者认为,班主任应结合疫情期间家校合作面临的新挑战,进一步探索家校共育的新思路,构建家校合作的新方式,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从而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家校共育;思考与探索
庚子鼠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格局,学生居家抗“疫”,在线学习,教师开展线上教学。在“停课不停学”的背景下,家庭变成临时学校,家长成为助教,家庭教育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疫情期间的教育运转方式,再一次告诉我们家校合作意义重大,潜在空间巨大。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好转,迎来“后疫情时代”,学生的学习从线上回归到学校,家校共育的新挑战也随之而来,家校矛盾也呈现突出之势,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家长“退群”现象。后疫情时代如何更好地开展家校共育工作?笔者于学生家长中开展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居家学习期间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并在家校共育工作上开展新的探索,拓宽家校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德育成效,为学生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疫情期间家校共育的调查与分析
疫情期间,笔者利用问卷星平台开展了“家校共育问卷调查(家长)”,调查对象是三年级8个班344名家长,参与的家长人数为319,占学生家长总人数92.7%,从人数看,抽取样本具有代表性。调查内容、结果与分析如下:
1.疫情防控期间,你和孩子班主任的沟通主要围绕什么内容?请选择1-2项。
调查结果如下表1所示:
分析:数据反映,疫情防控期间家校沟通的内容主要围绕健康上报和作业完成情况。由此,可以看出家校合作的内容单一,在网上学习方法和课外拓展教育的内容上,缺乏有效的沟通和指导,没有延伸知识的跨度。对此,我们需丰富家校共育的内容,超越学生的学业学习,涵盖学生的品德发展。
2.居家学习期间您最关注孩子的哪些方面?请选择1-2项。调查结果如下表2所示:
分析:数据反映,疫情防控期间家长最关注的是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且两者的比例不相伯仲。由此告诉我们,大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仍停留在重学习成绩,轻行为习惯和养成教育的阶段,没有充分意识到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因此,在后疫情时代,我们应努力促进家长转变教育观念,让家长和学校都朝着共同的育人目标前进。
3.居家学习这段时间,你和孩子的親子关系怎么样?请选择1项。调查结果如下表3所示:
分析:数据反映,亲子关系不太好的占据比例最大。其告诉我们,在疫情居家学习期间,家庭的亲子关系较为紧张,这需要我们思考紧张背后的原因,并寻求促进亲子关系和谐的方式方法。
4.疫情期间,你和孩子的矛盾点多在?请选择1-2项。调查结果如下表4所示:
分析,数据反映,疫情期间父母与孩子亲子矛盾主要集中在学习和电子产品的使用上。从中可以看出,父母对孩子网课学习的督促以及对电子产品的管控比较无力,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从而容易引发亲子矛盾。指导家长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和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习惯是后疫情时代家校共育的重点内容。
二、后疫情时代家校共育的策略
进入“后疫情时代”,我们在复盘疫情期间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时,必须正视疫情期间家校共育暴露的问题,并对其进行科学“修复”。依据上面的调查结果与分析,笔者在家校共育工作上指导班主任开展了新一轮的探索, 以期能够帮助学生顺利平稳度过这段特殊时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拓展教育内容,让家校合作更全面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此次战“疫”一线工作人员的表现深刻印证了“德”的意义与价值,揭示了新时期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在后疫情时代,学校和家长都应打破狭隘的学科知识教育,拓展教育内容,以生命教育、责任意识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自觉用好抗击疫情这本深刻而又丰富的人生教科书,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
因此,在学校主题班会时间有限的情况下,班主任应携手家长共同开展德育教育,拓宽德育时间和空间。如,在生命教育上,指导家长通过观看视频或阅读绘本的方式让学生知道生命的缘来;通过种植物、饲养小动物等活动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成长;通过了解因感染新冠肺炎而逝世的医生和患者,让学生懂得生命的脆弱;通过学习抗疫的英雄人物精神,让学生明确生命的价值。如,在爱国主义教育上,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观看《我和我的祖国》《战狼2》和《八佰》等爱国主义电影;又如,在责任意识教育上,了解钟南山、李兰娟以及90后医护人员抗疫背后的故事,并帮学生录制一段主题为《特殊时期,我能做什么》的视频。通过课外丰富多彩的家庭德育教育,增强家长育人的责任意识,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
(二)开设家长讲堂,让教育理念更贴近
从调查4可知,居家学习期间,除了身体健康外,家长最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情况。后疫情时代,学生返校复学,家长的焦虑大多是来自学习成绩不理想,而这种焦虑在短期内不会消失。可见,在后疫情时代,家校共育也不能停留在浅层次的情感方面,而是家校双方应有深度思想碰撞,从而让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逐步达成一致。
因此,为了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合伙人”,我们开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家长讲堂”。线上:依托微信平台,推送学校组织的活动,课程的要求,学生的学习情况等,让家长了解学校的育人要求;分享家庭教育讲座的微视频,如,《孩子问题的根源在于大人》《做智慧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等,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组织“网络吐槽大会”,引导家长们齐聚“云端”吐槽,让家长们发现,他们不是一个人存在困惑与无助,打消家长疑虑,并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心。线下:开展家长沙龙活动,邀请优秀学生家长分享家庭教育经验,让家长们看清自身问题,意识到家庭教育不应单纯聚焦在学习成绩上,而应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同时,聚焦问题家庭和问题学生,并依托心理教师,对家庭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对学生心理问题给予指导;定期设立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进校园、进课堂,共同参与学校或班级的有关活动,了解学校的育人理念和育人方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家长讲堂”统一家长的教育思想,为其提供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把家长变为学校教育的真正“合伙人”。 (三)开展多彩活动,让亲子关系更和谐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亲子教育的基础,只有在关系和谐的状态下,孩子才会接受父母的教育,家校共育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在調查表3中,所反映出的亲子关系紧张问题,其背后的原因除了在疫情防控期间,家庭成员宅家时间过长,自由受限,心有忧虑,容易衍生抱怨、不满等负面情绪以致亲子关系失去原有的平衡外,其更多反映出部分家长长期以来对孩子缺乏高质量的陪伴。高质量的陪伴离不开有效地沟通和互动,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是增加沟通和互动的重要方式。
因此,为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提高家校共育的效果,班主任可以从以下方面指导家长开展家庭亲子活动。如,“亲子共享早晚餐”,从简单易操作的亲子活动切入,增加亲子交流的时间;“亲子共背书”,家长和孩子一起背课文、背单词、背公式等,有了家长的陪伴,孩子愿背、乐背,父母从中也能更好地理解孩子,相信孩子;“亲子共阅读”家长和孩子共同制定阅读计划,共享好书,一起交流读书的感想,分享阅读的快乐,从亲子共阅读中实现亲子共成长;“亲子共运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缓解学习压力的同时,又有助于调节家长由工作或者管理孩子等方面出现的负面情绪,缓解生活焦虑,更好地促进亲子关系和谐发展;此外,还有亲子共烹饪、亲子共劳动、亲子共摄影、亲子共绘画等一系列的活动。通过有趣、接地气的家庭亲子活动,改善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增进彼此理解,提升家庭教育素养,有效促进家校合作育人成效。
(四)制定家庭公约,让家校合作更有效
调查表4中,疫情期间父母与孩子亲子矛盾主要集中在电子产品和学习上,其体现出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在心理上是迫切的,但在能力与方法上是茫然的。对电子产品的管控和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一直都是家校合作的重点和难点,尤其在“加长版”寒假这个特殊时期里。为此,我们建议家长以家庭公约的形式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和培养其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了使家庭公约顺利落地,制定以下模板供家长们参考使用。
家长们依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对公约进行了调整完善,既有共通性又各具特色。实行一段时间后,家长的反馈结果令人欣慰,教育初显效果。在家庭公约的约束下,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问题得到了较好地管控,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逐渐规律;家长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言行举止更具表率性和榜样性。当然,家庭公约的内容会随着时间和实际情况而不断地变化,但无论怎么变,主旨不会变,那就是让我们的教育方法越来越科学,学生越来越优秀,家校共育越来越有效。
总之,后疫情时代的家校共育工作,既面临着“危”,也蕴藏着“机”。我们唯有积极探索家校共育的新思路,构建家校合作的新方式,通过丰富教育内容,开设“家长讲堂”,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以及制定家庭公约,才能转化为机,创造出家校共育的契机,把握立德树人的先机。
参考文献:
[1]尹湘江.后疫情时代家庭教育指导的思与行[J].江苏教育,2020(5).
[2]吴冠斌.后疫情时代教育者之思[J].河北教育,2020(7).
[3]窦莹.后疫情时代开展小学德育教育的探索[J].教育科研,2020(7).
责任编辑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家校共育;思考与探索
庚子鼠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格局,学生居家抗“疫”,在线学习,教师开展线上教学。在“停课不停学”的背景下,家庭变成临时学校,家长成为助教,家庭教育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疫情期间的教育运转方式,再一次告诉我们家校合作意义重大,潜在空间巨大。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好转,迎来“后疫情时代”,学生的学习从线上回归到学校,家校共育的新挑战也随之而来,家校矛盾也呈现突出之势,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家长“退群”现象。后疫情时代如何更好地开展家校共育工作?笔者于学生家长中开展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居家学习期间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并在家校共育工作上开展新的探索,拓宽家校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德育成效,为学生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疫情期间家校共育的调查与分析
疫情期间,笔者利用问卷星平台开展了“家校共育问卷调查(家长)”,调查对象是三年级8个班344名家长,参与的家长人数为319,占学生家长总人数92.7%,从人数看,抽取样本具有代表性。调查内容、结果与分析如下:
1.疫情防控期间,你和孩子班主任的沟通主要围绕什么内容?请选择1-2项。
调查结果如下表1所示:
分析:数据反映,疫情防控期间家校沟通的内容主要围绕健康上报和作业完成情况。由此,可以看出家校合作的内容单一,在网上学习方法和课外拓展教育的内容上,缺乏有效的沟通和指导,没有延伸知识的跨度。对此,我们需丰富家校共育的内容,超越学生的学业学习,涵盖学生的品德发展。
2.居家学习期间您最关注孩子的哪些方面?请选择1-2项。调查结果如下表2所示:
分析:数据反映,疫情防控期间家长最关注的是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且两者的比例不相伯仲。由此告诉我们,大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仍停留在重学习成绩,轻行为习惯和养成教育的阶段,没有充分意识到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因此,在后疫情时代,我们应努力促进家长转变教育观念,让家长和学校都朝着共同的育人目标前进。
3.居家学习这段时间,你和孩子的親子关系怎么样?请选择1项。调查结果如下表3所示:
分析:数据反映,亲子关系不太好的占据比例最大。其告诉我们,在疫情居家学习期间,家庭的亲子关系较为紧张,这需要我们思考紧张背后的原因,并寻求促进亲子关系和谐的方式方法。
4.疫情期间,你和孩子的矛盾点多在?请选择1-2项。调查结果如下表4所示:
分析,数据反映,疫情期间父母与孩子亲子矛盾主要集中在学习和电子产品的使用上。从中可以看出,父母对孩子网课学习的督促以及对电子产品的管控比较无力,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从而容易引发亲子矛盾。指导家长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和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习惯是后疫情时代家校共育的重点内容。
二、后疫情时代家校共育的策略
进入“后疫情时代”,我们在复盘疫情期间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时,必须正视疫情期间家校共育暴露的问题,并对其进行科学“修复”。依据上面的调查结果与分析,笔者在家校共育工作上指导班主任开展了新一轮的探索, 以期能够帮助学生顺利平稳度过这段特殊时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拓展教育内容,让家校合作更全面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此次战“疫”一线工作人员的表现深刻印证了“德”的意义与价值,揭示了新时期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在后疫情时代,学校和家长都应打破狭隘的学科知识教育,拓展教育内容,以生命教育、责任意识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自觉用好抗击疫情这本深刻而又丰富的人生教科书,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
因此,在学校主题班会时间有限的情况下,班主任应携手家长共同开展德育教育,拓宽德育时间和空间。如,在生命教育上,指导家长通过观看视频或阅读绘本的方式让学生知道生命的缘来;通过种植物、饲养小动物等活动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成长;通过了解因感染新冠肺炎而逝世的医生和患者,让学生懂得生命的脆弱;通过学习抗疫的英雄人物精神,让学生明确生命的价值。如,在爱国主义教育上,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观看《我和我的祖国》《战狼2》和《八佰》等爱国主义电影;又如,在责任意识教育上,了解钟南山、李兰娟以及90后医护人员抗疫背后的故事,并帮学生录制一段主题为《特殊时期,我能做什么》的视频。通过课外丰富多彩的家庭德育教育,增强家长育人的责任意识,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
(二)开设家长讲堂,让教育理念更贴近
从调查4可知,居家学习期间,除了身体健康外,家长最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情况。后疫情时代,学生返校复学,家长的焦虑大多是来自学习成绩不理想,而这种焦虑在短期内不会消失。可见,在后疫情时代,家校共育也不能停留在浅层次的情感方面,而是家校双方应有深度思想碰撞,从而让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逐步达成一致。
因此,为了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合伙人”,我们开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家长讲堂”。线上:依托微信平台,推送学校组织的活动,课程的要求,学生的学习情况等,让家长了解学校的育人要求;分享家庭教育讲座的微视频,如,《孩子问题的根源在于大人》《做智慧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等,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组织“网络吐槽大会”,引导家长们齐聚“云端”吐槽,让家长们发现,他们不是一个人存在困惑与无助,打消家长疑虑,并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心。线下:开展家长沙龙活动,邀请优秀学生家长分享家庭教育经验,让家长们看清自身问题,意识到家庭教育不应单纯聚焦在学习成绩上,而应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同时,聚焦问题家庭和问题学生,并依托心理教师,对家庭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对学生心理问题给予指导;定期设立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进校园、进课堂,共同参与学校或班级的有关活动,了解学校的育人理念和育人方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家长讲堂”统一家长的教育思想,为其提供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把家长变为学校教育的真正“合伙人”。 (三)开展多彩活动,让亲子关系更和谐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亲子教育的基础,只有在关系和谐的状态下,孩子才会接受父母的教育,家校共育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在調查表3中,所反映出的亲子关系紧张问题,其背后的原因除了在疫情防控期间,家庭成员宅家时间过长,自由受限,心有忧虑,容易衍生抱怨、不满等负面情绪以致亲子关系失去原有的平衡外,其更多反映出部分家长长期以来对孩子缺乏高质量的陪伴。高质量的陪伴离不开有效地沟通和互动,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是增加沟通和互动的重要方式。
因此,为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提高家校共育的效果,班主任可以从以下方面指导家长开展家庭亲子活动。如,“亲子共享早晚餐”,从简单易操作的亲子活动切入,增加亲子交流的时间;“亲子共背书”,家长和孩子一起背课文、背单词、背公式等,有了家长的陪伴,孩子愿背、乐背,父母从中也能更好地理解孩子,相信孩子;“亲子共阅读”家长和孩子共同制定阅读计划,共享好书,一起交流读书的感想,分享阅读的快乐,从亲子共阅读中实现亲子共成长;“亲子共运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缓解学习压力的同时,又有助于调节家长由工作或者管理孩子等方面出现的负面情绪,缓解生活焦虑,更好地促进亲子关系和谐发展;此外,还有亲子共烹饪、亲子共劳动、亲子共摄影、亲子共绘画等一系列的活动。通过有趣、接地气的家庭亲子活动,改善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增进彼此理解,提升家庭教育素养,有效促进家校合作育人成效。
(四)制定家庭公约,让家校合作更有效
调查表4中,疫情期间父母与孩子亲子矛盾主要集中在电子产品和学习上,其体现出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在心理上是迫切的,但在能力与方法上是茫然的。对电子产品的管控和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一直都是家校合作的重点和难点,尤其在“加长版”寒假这个特殊时期里。为此,我们建议家长以家庭公约的形式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和培养其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了使家庭公约顺利落地,制定以下模板供家长们参考使用。
家长们依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对公约进行了调整完善,既有共通性又各具特色。实行一段时间后,家长的反馈结果令人欣慰,教育初显效果。在家庭公约的约束下,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问题得到了较好地管控,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逐渐规律;家长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言行举止更具表率性和榜样性。当然,家庭公约的内容会随着时间和实际情况而不断地变化,但无论怎么变,主旨不会变,那就是让我们的教育方法越来越科学,学生越来越优秀,家校共育越来越有效。
总之,后疫情时代的家校共育工作,既面临着“危”,也蕴藏着“机”。我们唯有积极探索家校共育的新思路,构建家校合作的新方式,通过丰富教育内容,开设“家长讲堂”,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以及制定家庭公约,才能转化为机,创造出家校共育的契机,把握立德树人的先机。
参考文献:
[1]尹湘江.后疫情时代家庭教育指导的思与行[J].江苏教育,2020(5).
[2]吴冠斌.后疫情时代教育者之思[J].河北教育,2020(7).
[3]窦莹.后疫情时代开展小学德育教育的探索[J].教育科研,2020(7).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