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呈现出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低端倾向,将历史教育庸俗化,师生以应试为目的,以死记硬背为学法,以为只要记住一大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历史名词就可应付考试,考试结束,知识也就忘光了,从而使社会上产生了“历史教育无用论”与“历史教育危机论”;另一种是高端倾向,将历史知识神圣化,高深化,宣扬历史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是学者们在象牙塔中研究出来的高深莫测的东西,人为割裂历史与生活的联系,将历史教育成人化,使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变成“囫囵吞枣”,产生中学不适合搞历史教育的论调。
历史教育中之所以会出现上述偏差,笔者认为,既有出自对历史教育主体的模糊认识,又有出自对历史教育本质的抽象认识,这些既反映出历史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上的苍白,又反映出历史教育中课程改革实践的肤浅。用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导当前中学历史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历史教育的教学做合一,对解决长期困扰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的顽症具有积极的影响。那么,什么是历史教育的教学做合一呢?
一、什么是历史教育的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告诫我们:“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教师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教学做合一。”按照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指导历史教育的教学做合一,就是指学生通过对历史基本知识的感知、积累和理解——这就是做;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并在这一根本点上形成契合互动,和谐发展,与时俱进,使学生学会生存,生活、发展乃至创造——这就是学;主张以“传承”与“创新”互动为契机,深刻认识人类文化遗产,竭力张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理念——这就是教,从而实现历史作为“全世界的思维活动”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这就是历史教学做合一。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中学历史教育的教学做合一呢?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二、历史教育的教学做合一探索
历史教育的教学做合一是一个大课题,要通过全体教育者和历史教育的主体共同实践才能完成,因此这也是一项长期工程。笔者将历史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写出,目的是抛砖引玉,以便教学做相长。
1.开展“我的历史我来说”主题活动。中学历史第一课,就开展“我的历史我来说”这一主题活动,目的是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体现历史就是生活,生活即教育的陶行知教育思想。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照片、奖状,有纪念意义的物品,DV,日记本等材料,课堂上,每人给5分钟时间讲述自己成长历程中精彩难忘的一面,然后,各人根据自己的演讲写一篇以《我的历史我来写》为主题的文章,记叙自己的成长历史,通过这种先说后写的程序,降低学生写作难度,同时通过教师引导,使学生明白自己的历史不仅是自己来说,自己来写,而且将来自己的人生之路怎么走,未来自己的历史就会怎么写,从而完成本课知识迁移,使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2.参观当地历史博物馆、历史古迹遗址、古建筑、革命纪念地。笔者教学所在地为徐州市马陵山下,利用当地丰富的人文景观,进行历史形象化教学,这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马陵山既是风景名胜区又是一座英雄的山,在历史上先后有战国时的马陵之战古战场,有唐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在此大败官兵时留下的黄巢关;有韩世忠在此抗击金兵的金斗关;有近代陈毅在此指挥宿北大战的三仙洞;附近有在大汶口文化时期的花厅古文化遗址,参观这些地方,将书本知识还原为实物,让学生感触历史、了解历史,明白历史不是抽象、空洞、高深莫测的东西,拉近学生和历史的距离,还历史本来面目。
3.长期开展历史小制作活动。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生产活动,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资料的劳动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与人类历史上层出不穷的科学发明是息息相关的,历史教材中对从古至今的一些重要发明创造和发明家的故事都有较详细的记载,学生有兴趣就可以经常开展历史小制作活动。一方面不是单纯地学习书本知识,是“做”,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发明创造精神。
例如在学习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一段内容时,指出预报和测量地震发生的时间和方位,对人类自身安全极为重要,鼓励学生回家放手一试,学习发明大王爱迪生刻苦钻研、不怕失败,自学成才,发明很多种电器、造福人类的高尚情操。这一历史小制作活动也体现了历史教育“传承”、“创新”的特质,是反驳历史教育无用论的一个有力武器。
4.开展历史小报的编辑,开辟历史板报角。开展历史小报的编辑和历史板报角,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撰写历史小论文能力,是开展历史教育交流的一个平台,是学生学习历史的一个园地,学生通过上图书馆、上网搜集历史信息,掌握更多历史资料,通过历史小报、历史板报角分享信息成果,锻炼创作能力。
5.学会制作各种历史图表。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历史现象纷繁复杂,如何抓住历史主干,旁及侧枝,一个很重要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就是学生根据历史知识的基本线索制作历史路线图,或根据历史信息分类编表,绘制各种有易于理解的历史图表。
(1)学习《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一课
绘制人类进化路线图:
非洲的南方古猿→类人猿→猿人→智人→现代人
通过绘制人类进化路线图简单明了地表示出人类进化的路线,有助于加深对文字的理解和记忆。
(2)学习《古代罗马》一课
绘制罗马兴亡路线图:
西罗马帝国→476年灭亡
罗马王国→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帝国分裂
东罗马帝国→1453年灭亡
不同学生、不同地区,历史教育的教学做合一的做法学法、教法都不同,这里笔者不一一列举,只要中学历史教师和学生按照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去做,就能使历史教育推陈出新,具有积极意义。
三、实行历史教育的教学做合一的意义
笔者认为用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导历史教学改革,实现历史教育的教学做合一,具有重大意义。
1.历史教育推行教学做合一,这是历史教学中的学法革命。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学生学习历史主要采取的方法就是死记硬背,现在推行教学做合一,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历史本来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学,学生怎样学,教师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依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依靠做的法子,教学做合一,教学做才能相长,所以,历史教育推行教学做合一,这是历史教学的学法革命。
2.历史教育推行教学做合一,这也是历史教学的教法革命。长期以来,历史教师依靠一支粉笔、一张嘴,采用“填鸭式”教学将历史知识灌输给学生,教和学严重分离。在历史教育中推行教学做合一,使历史的教和学联系起来,学和做联系起来,实现教师与学生共教、共学、共做、共生活,实现了历史教育在教法上的革命。
3.实现历史教育的教学做合一,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历史教学过程实现教学做合一,鼓励学生发明制作,学习历史上发明家的精神,不怕辛苦,不怕疲倦,敢于探索新理,就是培养创造精神,历史教育的教学做合一本身就是历史教学的创造型工程,每天我们都精神饱满地去做,去学,去教。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推行教学做合一,是一场历史教育的革命性的举措,改变了传统历史教育模式,是历史新课改的有益探索形式之一,这是一项长期的大教育工程,它对解决长期困扰历史教学中的诸多顽症有重大意义,为我国历史教育开辟了广阔前景。
历史教育中之所以会出现上述偏差,笔者认为,既有出自对历史教育主体的模糊认识,又有出自对历史教育本质的抽象认识,这些既反映出历史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上的苍白,又反映出历史教育中课程改革实践的肤浅。用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导当前中学历史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历史教育的教学做合一,对解决长期困扰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的顽症具有积极的影响。那么,什么是历史教育的教学做合一呢?
一、什么是历史教育的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告诫我们:“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教师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教学做合一。”按照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指导历史教育的教学做合一,就是指学生通过对历史基本知识的感知、积累和理解——这就是做;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并在这一根本点上形成契合互动,和谐发展,与时俱进,使学生学会生存,生活、发展乃至创造——这就是学;主张以“传承”与“创新”互动为契机,深刻认识人类文化遗产,竭力张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理念——这就是教,从而实现历史作为“全世界的思维活动”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这就是历史教学做合一。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中学历史教育的教学做合一呢?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二、历史教育的教学做合一探索
历史教育的教学做合一是一个大课题,要通过全体教育者和历史教育的主体共同实践才能完成,因此这也是一项长期工程。笔者将历史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写出,目的是抛砖引玉,以便教学做相长。
1.开展“我的历史我来说”主题活动。中学历史第一课,就开展“我的历史我来说”这一主题活动,目的是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体现历史就是生活,生活即教育的陶行知教育思想。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照片、奖状,有纪念意义的物品,DV,日记本等材料,课堂上,每人给5分钟时间讲述自己成长历程中精彩难忘的一面,然后,各人根据自己的演讲写一篇以《我的历史我来写》为主题的文章,记叙自己的成长历史,通过这种先说后写的程序,降低学生写作难度,同时通过教师引导,使学生明白自己的历史不仅是自己来说,自己来写,而且将来自己的人生之路怎么走,未来自己的历史就会怎么写,从而完成本课知识迁移,使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2.参观当地历史博物馆、历史古迹遗址、古建筑、革命纪念地。笔者教学所在地为徐州市马陵山下,利用当地丰富的人文景观,进行历史形象化教学,这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马陵山既是风景名胜区又是一座英雄的山,在历史上先后有战国时的马陵之战古战场,有唐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在此大败官兵时留下的黄巢关;有韩世忠在此抗击金兵的金斗关;有近代陈毅在此指挥宿北大战的三仙洞;附近有在大汶口文化时期的花厅古文化遗址,参观这些地方,将书本知识还原为实物,让学生感触历史、了解历史,明白历史不是抽象、空洞、高深莫测的东西,拉近学生和历史的距离,还历史本来面目。
3.长期开展历史小制作活动。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生产活动,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资料的劳动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与人类历史上层出不穷的科学发明是息息相关的,历史教材中对从古至今的一些重要发明创造和发明家的故事都有较详细的记载,学生有兴趣就可以经常开展历史小制作活动。一方面不是单纯地学习书本知识,是“做”,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发明创造精神。
例如在学习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一段内容时,指出预报和测量地震发生的时间和方位,对人类自身安全极为重要,鼓励学生回家放手一试,学习发明大王爱迪生刻苦钻研、不怕失败,自学成才,发明很多种电器、造福人类的高尚情操。这一历史小制作活动也体现了历史教育“传承”、“创新”的特质,是反驳历史教育无用论的一个有力武器。
4.开展历史小报的编辑,开辟历史板报角。开展历史小报的编辑和历史板报角,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撰写历史小论文能力,是开展历史教育交流的一个平台,是学生学习历史的一个园地,学生通过上图书馆、上网搜集历史信息,掌握更多历史资料,通过历史小报、历史板报角分享信息成果,锻炼创作能力。
5.学会制作各种历史图表。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历史现象纷繁复杂,如何抓住历史主干,旁及侧枝,一个很重要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就是学生根据历史知识的基本线索制作历史路线图,或根据历史信息分类编表,绘制各种有易于理解的历史图表。
(1)学习《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一课
绘制人类进化路线图:
非洲的南方古猿→类人猿→猿人→智人→现代人
通过绘制人类进化路线图简单明了地表示出人类进化的路线,有助于加深对文字的理解和记忆。
(2)学习《古代罗马》一课
绘制罗马兴亡路线图:
西罗马帝国→476年灭亡
罗马王国→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帝国分裂
东罗马帝国→1453年灭亡
不同学生、不同地区,历史教育的教学做合一的做法学法、教法都不同,这里笔者不一一列举,只要中学历史教师和学生按照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去做,就能使历史教育推陈出新,具有积极意义。
三、实行历史教育的教学做合一的意义
笔者认为用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导历史教学改革,实现历史教育的教学做合一,具有重大意义。
1.历史教育推行教学做合一,这是历史教学中的学法革命。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学生学习历史主要采取的方法就是死记硬背,现在推行教学做合一,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历史本来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学,学生怎样学,教师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依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依靠做的法子,教学做合一,教学做才能相长,所以,历史教育推行教学做合一,这是历史教学的学法革命。
2.历史教育推行教学做合一,这也是历史教学的教法革命。长期以来,历史教师依靠一支粉笔、一张嘴,采用“填鸭式”教学将历史知识灌输给学生,教和学严重分离。在历史教育中推行教学做合一,使历史的教和学联系起来,学和做联系起来,实现教师与学生共教、共学、共做、共生活,实现了历史教育在教法上的革命。
3.实现历史教育的教学做合一,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历史教学过程实现教学做合一,鼓励学生发明制作,学习历史上发明家的精神,不怕辛苦,不怕疲倦,敢于探索新理,就是培养创造精神,历史教育的教学做合一本身就是历史教学的创造型工程,每天我们都精神饱满地去做,去学,去教。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推行教学做合一,是一场历史教育的革命性的举措,改变了传统历史教育模式,是历史新课改的有益探索形式之一,这是一项长期的大教育工程,它对解决长期困扰历史教学中的诸多顽症有重大意义,为我国历史教育开辟了广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