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方式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新课改理念的提出,使高中阶段的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做好高中生物的教学工作,成为了广大高中生物教育工作者应该时刻考虑的问题。本文将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就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进行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
新课改理念提出后,生物教学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课程标准,这给高中生物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课改理论的指导下,新时代的教育方式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核心,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不再只为应对考试而学习新知识。教师要用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学生,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还要充当学生的生活导师,引导他们心理健康发展。这一系列要求,也对给教师的综合素质带来了考验,督促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以适应新时代新环境下新的教学方法。
一、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在新课改的理念中,教师应当作为引导者,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生物教学中,采用教学生活化方法,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有利于学生更深刻的掌握知识,并能够将其灵活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相比于传统的书面教学模式,学生通过教学生活化得到的知识,更据发展力。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会对学习产生过大的压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在笔者看来,最关键的一点还在于对于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要在完成一定程度的知识积累之后,才能参与到对新知识的探究学习中。在此之前则是采取填鸭式的应试教学法,对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不够充分,也不够及时。从高中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能够早早让学生适应这一学习模式,感受这种学习模式带来的好处,也为将来高层次的学习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
(一)生活化情境营造
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特别是在新课改背景下更是如此。要想充分发挥生活化教学的作用,首先要学会为学生营造生活化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零压力的状态下,完成探究学习。环境的营造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同时在生活气息浓郁的氛围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产生灵感的火花,为其创造力的发挥提供原始素材。在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还要有意识的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想法及需求。对学生的观点要充分重视,表扬其中的闪光点,对一些与客观事实相悖的言论,也不要立刻否定,可以通过方向上的引导,让学生自行通过探究寻找到正确答案。老师与学生融为一体,与学生一同参与探究活动,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化学习的真正乐趣。
(二)生物实验生活化
实验是学习生物知识的关键手段,生物学科中涉及到的许多知识,都需要生物实验来验证。通过实验,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求知欲,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实验的过程是充满变化的,能够极大的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其次,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观察到课本中描绘的生物现象,画面式的记忆也更加有利于学生灵活地的掌握生物原理。教师还可以在生活中寻找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生物现象,将其在实验室里重现出来,并展示给学生,能够引发学生强烈的共鸣,提高兴趣的同时,也有助于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生物现象,并且通过学到的生物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最后,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满足学生对于实际操作的欲望。在整个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详细的记录,在实验结束后,留出充足的时间给学生,让他们结合课内知识跟所得到的数据,得出自己的结论,还可以开展讨论课,教师一一展示这些结论,学生对感兴趣的观点进行讨论,从而更加深入的学习生物知识。
(三)探究学生的心理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完成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还要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提供帮助,其中最关键的是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关系到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从而影响整个学习状态,不良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学生的学习跟生长发育极为不利。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了解学生的感受,最大限度的为他们提供心理层面的辅导。在如今的社会条件下,竞争存在于各个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教师能够给予他们的竞争优势之一,想要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之外,要格外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作为教师,应当做到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并能够帮助学生将他的长处发挥出来,鼓励他们进行创造。
(四)要善于向学生提问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学习的关键动力,学习生物知识同样如此,生物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点,运用提问的方式,激发學生对于学习生物的兴趣。在学习《被子植物的一生》这一章内容时,教师可以将植物的生长问题或现象,转化成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比如:种子通常会在什么条件下萌发?为什么植物向阳的一面长势比较旺盛?这些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现象,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的情绪,教师要给予他们猜测解答的时间,已经预习过课本内容的学生,可能就会代替教师说出相关的生物生长原理。相比于死板的陈述这一概念,这样的方式更加容易让学生接受,也更加便于理解运用。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作为生物学科的教师,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充分满足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要求,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加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培养实验精神,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婷婷.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反思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2]王淑玲.生物教学应注重生活化[J].林区教学,2014(03):96-98.
[3]尹青春.谈高中生物教学的生活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26):59-61.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
新课改理念提出后,生物教学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课程标准,这给高中生物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课改理论的指导下,新时代的教育方式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核心,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不再只为应对考试而学习新知识。教师要用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学生,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还要充当学生的生活导师,引导他们心理健康发展。这一系列要求,也对给教师的综合素质带来了考验,督促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以适应新时代新环境下新的教学方法。
一、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在新课改的理念中,教师应当作为引导者,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生物教学中,采用教学生活化方法,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有利于学生更深刻的掌握知识,并能够将其灵活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相比于传统的书面教学模式,学生通过教学生活化得到的知识,更据发展力。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会对学习产生过大的压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在笔者看来,最关键的一点还在于对于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要在完成一定程度的知识积累之后,才能参与到对新知识的探究学习中。在此之前则是采取填鸭式的应试教学法,对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不够充分,也不够及时。从高中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能够早早让学生适应这一学习模式,感受这种学习模式带来的好处,也为将来高层次的学习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
(一)生活化情境营造
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特别是在新课改背景下更是如此。要想充分发挥生活化教学的作用,首先要学会为学生营造生活化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零压力的状态下,完成探究学习。环境的营造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同时在生活气息浓郁的氛围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产生灵感的火花,为其创造力的发挥提供原始素材。在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还要有意识的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想法及需求。对学生的观点要充分重视,表扬其中的闪光点,对一些与客观事实相悖的言论,也不要立刻否定,可以通过方向上的引导,让学生自行通过探究寻找到正确答案。老师与学生融为一体,与学生一同参与探究活动,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化学习的真正乐趣。
(二)生物实验生活化
实验是学习生物知识的关键手段,生物学科中涉及到的许多知识,都需要生物实验来验证。通过实验,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求知欲,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实验的过程是充满变化的,能够极大的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其次,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观察到课本中描绘的生物现象,画面式的记忆也更加有利于学生灵活地的掌握生物原理。教师还可以在生活中寻找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生物现象,将其在实验室里重现出来,并展示给学生,能够引发学生强烈的共鸣,提高兴趣的同时,也有助于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生物现象,并且通过学到的生物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最后,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满足学生对于实际操作的欲望。在整个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详细的记录,在实验结束后,留出充足的时间给学生,让他们结合课内知识跟所得到的数据,得出自己的结论,还可以开展讨论课,教师一一展示这些结论,学生对感兴趣的观点进行讨论,从而更加深入的学习生物知识。
(三)探究学生的心理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完成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还要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提供帮助,其中最关键的是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关系到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从而影响整个学习状态,不良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学生的学习跟生长发育极为不利。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了解学生的感受,最大限度的为他们提供心理层面的辅导。在如今的社会条件下,竞争存在于各个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教师能够给予他们的竞争优势之一,想要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之外,要格外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作为教师,应当做到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并能够帮助学生将他的长处发挥出来,鼓励他们进行创造。
(四)要善于向学生提问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学习的关键动力,学习生物知识同样如此,生物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点,运用提问的方式,激发學生对于学习生物的兴趣。在学习《被子植物的一生》这一章内容时,教师可以将植物的生长问题或现象,转化成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比如:种子通常会在什么条件下萌发?为什么植物向阳的一面长势比较旺盛?这些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现象,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的情绪,教师要给予他们猜测解答的时间,已经预习过课本内容的学生,可能就会代替教师说出相关的生物生长原理。相比于死板的陈述这一概念,这样的方式更加容易让学生接受,也更加便于理解运用。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作为生物学科的教师,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充分满足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要求,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加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培养实验精神,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婷婷.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反思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2]王淑玲.生物教学应注重生活化[J].林区教学,2014(03):96-98.
[3]尹青春.谈高中生物教学的生活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26):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