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社会责任是高中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之一,也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新教材提倡教师创设真实情境,挑选典型事例,设计学习任务单,跟踪学习过程,指导迁移学习成果,推进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结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提出了基于真实情境的教学设计和策略,下面,通过教学案例谈谈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落实信息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背景与需求:社会需要培养信息社会的责任
虽然学校和教师在平台的选择、平台的应用和操作层面已有了初步的经验,但推动在线课程的健康发展,改善在线学习平台的适用性是基础,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才是关键。近年来,一系列由网络引发的中学生信息道德缺失现象逐渐显现,因此,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信息社会,是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的问题。
《标准》强调,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增强信息意识,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从而使其成为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而我国中小学信息社会责任教育起步较晚,仍有较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应深入挖掘信息社会责任教育素材,通过对生活实例的深刻剖析,肩负起传递正确价值观的重要责任。
课标与理解:在真实情境中历练并形成能力
《标准》指出,信息社会责任指信息社会中的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具备信息社会责任的学生能够信守信息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准则,能有效维护信息活动中个人合法权益、他人合法权益和公共信息安全,对新观念、新事物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理性的判断。如何理解《标准》要求,准确把握信息社会特征,引导学生自觉遵守信息社会规范,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责任。笔者认为,结合真实情境进行教学设计,在真实情境中历练并形成学生的能力很有必要,接下来从教师和学生的维度进行说明。
教师维度的设计策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需确定任务的内容和目标,着重考虑各种媒介在教学层面对应的具体内容,如“直播带货”是如何传递信息的?它跟传统经济形态有什么不同?判定直播价值的基本立场是什么?又如,微信公众号如何策划运营?如何组织推送文案、回复评论?其次,要重视学情调查,教师可通过问卷、谈话等形式来了解学生的“先验图式”,设计合理的学习起点、重点、终点,给学生提供合宜的学习支架和理论参考。最后,要提供学习方法和评价机制,实践活动需要设置在真实的情境里,没有方法引导、原则规范、评价量规,学习活动就必然流于“浮夸”或出现“悬空”结果。信息技术教学要为学生提供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合理使用数字化学习平台和信息系统,负责任地发布、使用和传播信息。
学生维度的学习策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其一,成为知识和能力的建构者。知识学习就是一种社会建构,在线实践活动是建构新知识、达成共同理解的高层次的思维建模。其二,建设在线学习共同体。多人合作探讨有助于“翻新”认知结构,反思自我不足;有利于形成“共學、互学”的氛围,获得新知识、新能力。其三,拥有选择活动内容与形式的权利。活动设计应尽可能呈现知识多元、结构开放的格局,体现选择性原则,让学生有选择地主动学习、探究。
教学与实践:创设应用场景,研讨生活实例,树立科学精神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准确把握《标准》要求,立足新教材,根据学情和教学目标,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利用,优化教学效果。以下是笔者在新教材教学中使用的几个例子。
1.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教学片段一,选自浙教版新教材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信息的安全与保护》,教材内容包含“个人信息概述”“个人信息泄漏的危害”“个人信息泄漏的渠道”“个人信息的保护”四个方面。具体需要解决的问题有:“知道做些什么”“知道谁能信任”“知道避免什么”“知道如何做出反应”“知道后果”。
本课首先提出问题“微信好友皆为友?”,开展微信朋友圈大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微信朋友圈的三个行为,让学生分析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提供了三份学习材料。
材料1:你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了一条并不真实的消息,并已经有大量的人转发。
问题1:搜索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可能面临的处罚。
材料2:一张分享到朋友圈的火车票图片,并已对乘车信息进行模糊化处理。
问题2:尝试利用这张图片的细节,获取这个人的乘车信息。
材料3:一张分享到朋友圈的日常生活照片。
问题3:尝试利用这张照片的信息,获取这个人的家庭住址。
将上述材料作为学习资源发给学生,学生通过分组,使用各种工具完成相关任务,并进行交流,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通过对上面三个行为的探究与实践,让学生认识到微信朋友圈存在的安全隐患,使学生从熟悉的应用开始提高信息安全意识,引入后续的学习项目。
2.情境辩论,启迪学生信息社会使命感
教学片段二,讲授浙教版必修1第五章《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课前,要求学生收集资料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和小组讨论,课堂上进行分组辩论,并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完成终结性评价。如何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是课堂设计的关键,考虑到学生对同一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观点,因此采用了“辩论”的形式,通过学生分组、问题筛选、课前查阅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还会衍生出新的问题,综合所学、所查,在做好辩论准备的同时,也完善了自己的认知。学生通过辩论认识、了解问题的本质后,自然能认识到“自觉维护和遵守人工智能社会化应用的规范与法规”的重要性,并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背景与需求:社会需要培养信息社会的责任
虽然学校和教师在平台的选择、平台的应用和操作层面已有了初步的经验,但推动在线课程的健康发展,改善在线学习平台的适用性是基础,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才是关键。近年来,一系列由网络引发的中学生信息道德缺失现象逐渐显现,因此,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信息社会,是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的问题。
《标准》强调,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增强信息意识,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从而使其成为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而我国中小学信息社会责任教育起步较晚,仍有较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应深入挖掘信息社会责任教育素材,通过对生活实例的深刻剖析,肩负起传递正确价值观的重要责任。
课标与理解:在真实情境中历练并形成能力
《标准》指出,信息社会责任指信息社会中的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具备信息社会责任的学生能够信守信息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准则,能有效维护信息活动中个人合法权益、他人合法权益和公共信息安全,对新观念、新事物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理性的判断。如何理解《标准》要求,准确把握信息社会特征,引导学生自觉遵守信息社会规范,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责任。笔者认为,结合真实情境进行教学设计,在真实情境中历练并形成学生的能力很有必要,接下来从教师和学生的维度进行说明。
教师维度的设计策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需确定任务的内容和目标,着重考虑各种媒介在教学层面对应的具体内容,如“直播带货”是如何传递信息的?它跟传统经济形态有什么不同?判定直播价值的基本立场是什么?又如,微信公众号如何策划运营?如何组织推送文案、回复评论?其次,要重视学情调查,教师可通过问卷、谈话等形式来了解学生的“先验图式”,设计合理的学习起点、重点、终点,给学生提供合宜的学习支架和理论参考。最后,要提供学习方法和评价机制,实践活动需要设置在真实的情境里,没有方法引导、原则规范、评价量规,学习活动就必然流于“浮夸”或出现“悬空”结果。信息技术教学要为学生提供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合理使用数字化学习平台和信息系统,负责任地发布、使用和传播信息。
学生维度的学习策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其一,成为知识和能力的建构者。知识学习就是一种社会建构,在线实践活动是建构新知识、达成共同理解的高层次的思维建模。其二,建设在线学习共同体。多人合作探讨有助于“翻新”认知结构,反思自我不足;有利于形成“共學、互学”的氛围,获得新知识、新能力。其三,拥有选择活动内容与形式的权利。活动设计应尽可能呈现知识多元、结构开放的格局,体现选择性原则,让学生有选择地主动学习、探究。
教学与实践:创设应用场景,研讨生活实例,树立科学精神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准确把握《标准》要求,立足新教材,根据学情和教学目标,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利用,优化教学效果。以下是笔者在新教材教学中使用的几个例子。
1.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教学片段一,选自浙教版新教材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信息的安全与保护》,教材内容包含“个人信息概述”“个人信息泄漏的危害”“个人信息泄漏的渠道”“个人信息的保护”四个方面。具体需要解决的问题有:“知道做些什么”“知道谁能信任”“知道避免什么”“知道如何做出反应”“知道后果”。
本课首先提出问题“微信好友皆为友?”,开展微信朋友圈大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微信朋友圈的三个行为,让学生分析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提供了三份学习材料。
材料1:你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了一条并不真实的消息,并已经有大量的人转发。
问题1:搜索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可能面临的处罚。
材料2:一张分享到朋友圈的火车票图片,并已对乘车信息进行模糊化处理。
问题2:尝试利用这张图片的细节,获取这个人的乘车信息。
材料3:一张分享到朋友圈的日常生活照片。
问题3:尝试利用这张照片的信息,获取这个人的家庭住址。
将上述材料作为学习资源发给学生,学生通过分组,使用各种工具完成相关任务,并进行交流,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通过对上面三个行为的探究与实践,让学生认识到微信朋友圈存在的安全隐患,使学生从熟悉的应用开始提高信息安全意识,引入后续的学习项目。
2.情境辩论,启迪学生信息社会使命感
教学片段二,讲授浙教版必修1第五章《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课前,要求学生收集资料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和小组讨论,课堂上进行分组辩论,并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完成终结性评价。如何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是课堂设计的关键,考虑到学生对同一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观点,因此采用了“辩论”的形式,通过学生分组、问题筛选、课前查阅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还会衍生出新的问题,综合所学、所查,在做好辩论准备的同时,也完善了自己的认知。学生通过辩论认识、了解问题的本质后,自然能认识到“自觉维护和遵守人工智能社会化应用的规范与法规”的重要性,并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