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式活动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lic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应是人文的课堂,个性的课堂,应是生动的、富有生命力的。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课程的改革蓬勃发展的今天,更要求语文学科具有鲜活的个性。然而,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总能发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语文课堂上,老师似乎永远处于一种优势地位,不管多么提倡学生的主体地位,发言的总是那么几张熟悉的面孔。在作文课上,学生冥思苦想,抓耳饶腮,挤出的永远是那么几个一成不变的话题,再熟悉不过的词语。作业始终是抄写词语,做练习册,教师总在机械地划勾,学生也越来越没有兴趣。学生皱眉,家长感叹,老师迷茫。这一切都在呼唤着一种新生力量,能激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把学生们真正领入文学的殿堂。
  小学语文主题式活动。正是通过一个个与语文有关的活动,培养学生语文各方面的能力,激起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加深学生的文化底蕴。
  在秋风送爽的季节,我在班上以“秋”为主题,开展了一项“秋之韵”的语文主题活动。学生们设计出活动方案。在我和其他老师的帮助下讨论出可行的设计,公布张贴,而后开展活动。一部分学生用眼睛找秋天,用耳朵听秋天的声音,用手去触摸秋天的变化。他们收集了关于秋天的图片,儿歌,古诗,散文等,办出了一张张漂亮的手抄报。在这些过程中,学生的识字量、词语的积累量、美句的掌握量都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一部分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强,他们捡来秋天飘落的树叶,研究起叶子的学问,又俨然一个个能工巧匠。对叶子进行着有个性的创造。叶贴画,叶脉书签,叶配画,树叶帆船……它们让教室的墙壁变得生动起来。活动的过程,活动的作品,再融入他们的情感,又成了一篇篇生动的作品,洋溢出生命的活力。一部分爱钻研的学生,罗列出了秋天的有关话题:《秋天与疾病》、《秋天的田野》、《世界各地的秋天》……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成立了一个个语文课题小组,制定出一个个课题计划。虽然幼稚,粗糙,却也能感受模糊的、鲜活的智慧走过的痕迹。图书馆、微机房,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课堂上,同学们介绍自己的手抄报,诉说作品的制作,把收集的信息与大家分享,辛勤的耕耘换来了丰硕的收获,此时的语文课堂轻松愉快。
  主题式语文活动,让学生和我都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兴奋。研究课文时,我总是努力寻找有关的主题。把活动与语文的课堂紧密相连,比如:学了《恐龙》,我就引导学生进行有关恐龙知识的调查。学生们也会主动展开思维的翅膀,在语文的天空里自由翱翔。比如:学了古诗《竹石》,学生就会去了解诗人的其他作品,读一读,理解它们,做好积累。
  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石头书》后,学生对环境问题颇有感触。在口语交际课上,他们就“怎样保护环境”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下课铃响了,他们仍然意犹未尽。于是,我趁热打铁,提出开展“只有一个地球”主题式活动。学生们纷纷走出教室,了解学校的环境状况,走向社会,调查本镇的环境问题,形成了一定的书面记录。而后,学生们又针对调查结果,设计自己为保护学校环境、乡镇环境可以实施的办法。在小组间充分讨论,达成共识,定下措施,再派代表在全班交流。进行污水处理,退耕还草,植树造林,杜绝乱砍滥伐是大的措施。收集废弃电池,节约用水,写宣传标语张贴,捡白色垃圾,写劝戒信,组织环保小卫士检查……这些又是学生们力所能及的措施。于是,学生们就忙开了。有的忙着写信、寄信,有的忙着收集废电池,有的忙着收集垃圾,有的忙着自己写标语或请老师写标语,忙着张贴标语。他们学得充实而快乐。继而,我又乘胜追击,请学生们设想“一切都可以实现的话,未来的地球又会如何”,激发学生对美好未来的向往,鼓励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自由表达。“沙漠将绿化”,“黄河变澄清”广只要同努力,地球更美好”……便成了学生们美好的憧憬。学生们在语文中学做人,在活动中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增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自然课上,社会课上,他们的活动实践为他们这些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帮助,他们学得快乐,学得兴奋,学得有成就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主题式语文活动中,学生们用锐利的眼睛去捕捉,用灵动的心去感受。用纯真的情去体会,又用传神的笔去描绘。语文因此变得漂亮起来,拥有了生命的气息,涌动着生命的火花。主题性活动开放而且富有新意,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同时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它的多重功能决定着它会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主题式语文活动,为语文学习奠基了生命的力量。拥有了它,课堂一定会焕发出入文的光彩,流露出鲜活的个性。
其他文献
一、新课程——让学生在生活中学    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是现实的,学生要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提出:儿童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中。小学生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数学教学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  正因为如此
数学源于生活实践,数学教学同样离不开实际的生活。但在具体的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这一点,使学与用分离,把数学学习与生活需要割裂开来,导致学生应用意识淡薄,应用能力低下。很多学生只在课堂内、考试时感到数学有用,而走出课堂、离开考场,就几乎感觉不到数学的存在。  为了让学生真正学到有价值的数学,我们教育者必须要树立在“小课堂”中体现“大社会”的教学理念。    一、让学生“游戏”课堂。“感受”社会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科学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数学语言言简意赅、精确严密。这要求我们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要专心、细致,句句人心。数学学科和数学教学的特点,使“倾听”在数学学习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理解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数学思维的培养,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等等,无不依靠“倾听”来完成。    一、激发兴趣,热爱倾听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相信带过小学毕业班的英语老师都有和我同样的感受,就是毕业班的英语课堂气氛相对于中低年级来说,显得非常沉闷。在这两年的教学中,一方面我任四、五年级的班主任兼英语老师,另一方面一直从事着毕业班英语的教学工作,往往是上节课在中年级上得热情高涨,可下一节毕业班的课刚开始没几分钟,热情不但全部消退,而且降至冰点,从而形成鲜明的课堂教学反差!  这一现象不禁引起了我的思考:中年级学生在年龄上与六年级学生差别并
材料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基础。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时,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足的材料,以供学生探究。但在上课时,常常会因为材料而引起课堂纪律的混乱,究其过程有以下原因:1.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每次出示探究材料,总会让学生产生一种好动的欲望。2.教师准备的材料太多或不够典型,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知所云而失去了研究的目标。3.研究任务过于复杂,学生不能长时间对某一个问题倾注全力,导致探究失败。那么,能否利用材料
一大早,刚走进办公室,就有学生来告状,说我班史湘林同学有100元钱,正准备请同学们去买好吃的。我吃一惊,连忙跑到教室去了解情况,问她的钱是怎么来的,她说是早上来学校在公交车上捡的,打算交给老师。我不相信,觉得事有蹊跷,于是再三追问,她一口咬定钱是她捡的。为了证实她的话,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她的妈妈,经过家长的询问,她才承认是从她爸爸那里偷拿的。我当时很气愤,又觉得不可思议,是什么原因让她撒谎,宁愿把这
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根据儿童认识事物的心理过程和阅读教学规律,小学生阅读要通过内部的言语把阅读材料变成自己理解的内容,必须遵循这样一个思路“读通——读熟——读懂——会读”。然而,目前的阅读教学几乎都跳过“读通”“读熟”这两个基础环节一步跨到“读懂”这个高度,形成一种悬浮状态。这种“悬浮式教学”是导致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学生只有自己把课文“读通”“
第一学段中,“常见的量”包括:人民币的认识,时间单位,质量单位的学习和运用。这些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给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空间。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使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简要地谈一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提出数学问题,注重情境性    小学数学教学是利用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探究、问题的解决的过程来激发学生兴趣,训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能力的综合过程。提出
[案例] 人教版课标本第九册《珍珠鸟》  师:珍珠鸟由胆小变成胆大,是什么原因?  生:是因为作者对小鸟的爱。  师:爱是作者对小鸟的一种情感,那么这种情感是通过作者的哪些行为表现出来的呢?请默读课文,找到作者爱小鸟的行为的句子。  生:“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睛去惊动它们。”我从这句话中读出作者对小鸟非常喜爱。  师:说得很好。读书不但要读懂它的字面意思,还要咬文
一、问题的引出  相对于幼儿园而言,学习成了一年级学生生活的主题。如果说幼儿园教育以“抚育”为主,兼顾学习,那么,小学一年级教育则完全转向了学习,而且更关注孩子的“自理”和‘自立”,这一时期的孩子必须要经历生理上的“断奶”到“自立”的艰难历程。从笔者多年的工作所见,处在转型期的学生必须要经历以下变化:  (一)生活内容的变化  未入学前,孩子的主要活动是玩。进入一年级后,孩子的主要活动是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