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花蕊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zhengnan801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信带过小学毕业班的英语老师都有和我同样的感受,就是毕业班的英语课堂气氛相对于中低年级来说,显得非常沉闷。在这两年的教学中,一方面我任四、五年级的班主任兼英语老师,另一方面一直从事着毕业班英语的教学工作,往往是上节课在中年级上得热情高涨,可下一节毕业班的课刚开始没几分钟,热情不但全部消退,而且降至冰点,从而形成鲜明的课堂教学反差!
  这一现象不禁引起了我的思考:中年级学生在年龄上与六年级学生差别并不大,可为什么课堂教学效果差异如此显著?问题究竟是出自教师身上还是学生自身?是否是课堂老师所提的问题过于复杂?还是学生们认为课程内容过于简单而丧失兴趣?这些都是笔者心中的困惑。
  
  一、原因分析
  
  1、青春懵懂
  那天,我在六年级课上呈现6BUnit 3 Asking the way,Part C句型,在师生free talk时随意点了一位男生进行对话:“Excuse me,boy!Can youtell me the way to the Shopping Cen-ter,please?”这时教室里非常安静,好半天没有声音,我察觉到有些不对劲,赶忙将视线收到那位男生身上(注:他是位英语成绩很不错的男生,平时无论是作业质量还是遵守课堂纪律方面都无可挑剔)。只见他低着头,双手紧拉着衣角,脸憋得通红,说不出话来,这情景使我非常惊讶,因为对话内容是非常简单的四会句型,并且在之前的课上也提过,可他就是鼓不起说的勇气,最后我叹口气,轻声说道:“It doesn’tmatter,Don’t be nervous,Sit down,please,”
  这件事让我深受触动。的确,小学生到了六年级,从年龄上讲,13岁的孩子已经开始进入青春期,此时的学生不仅在生理上逐渐发生变化,内在心理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课堂上变得不爱说话了,懂得用自己的思维去考虑问题。而这种内在的变化往往是不易察觉的。加之英语是外来语种,与母语有本质的区别,所以,在英语课堂上如果教者把握不好的话,很容易出现冷场的现象。其实很多情况下老师所提的问题本身并不难,有些学生明知道答案也不愿举手。一方面是认为只要自己懂了就行,不好意思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羞于表达;另一方面,如果过于崭露锋芒,会被同学认为是逞能;与此同时,课堂上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书本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没有十足的把握,缺乏自信心,怕在同学们面前出错,怕自己的发音不准确而遭到同学的嘲笑。怕听不懂英语课堂用语被老师发觉,这些都是学生们在进入青春期后,由于内在心理悄然发生的变化所造成的。
  而四五年级的孩子尚处在孩童心智发展的初期阶段,他们的内心世界相对简单,考虑事情也不会那么复杂,最为关键的是他们在英语课堂上不知道什么是害羞。他们会尽情地展现自己,并且生怕老师叫不到他而小手高高直举,兴奋地叫着:“Let me try,please!”“Me,me!”课堂气氛也就相对活跃得多了!
  2、升学压力
  现在的小升初,虽已实行电脑随机派位机制多年,采取就近入学原则。但由于长期受到以成绩、分数为升学定位的压迫,毕业班的学生仍然有很重的升学压力,久而久之,这种压力把学生们的课堂热情压榨得一干二净。他们整天沉在茫茫的题海中,试想又有哪位学生有情绪投入到英语课文中呢?有时教师在课堂上努力地调动气氛,邀请同学们参加英语小游戏,可只有极少数学生响应,绝大多数学生面无表情,表现出对老师提议的不感兴趣。甚至有些学生表现出不屑,认为那是在浪费时间,自顾自看书去了。弄得老师在台上自导自演、自问自答,像演“独角戏”一样。几次努力失败之后,只好以冷场告终。
  相对而言,中低年级学生体察不到升学的压力,他们依然以快乐为宗旨,英语课上个个精彩有趣的小游戏。非常符合他们好动爱玩的天性,他们自然课堂参与积极性高。课堂让教学高潮迭起,学生们个个小脸红扑扑。小手高高举,真是教者教得开心,学者学得得意1
  3、成绩悬殊
  无论是中年级或是高年级,每个班总有英语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和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学困生,但与高年级毕业班所不同的是,中年级的孩子在英语课堂上不会因为自己学习成绩不好而不敢举手、参与表演,相反,越是淘气的孩子在课堂中越积极、踊跃,某种程度上,他们将英语学习看成是一件有趣味的事,不会担心这、顾虑那。而六年级学生则不同,英语成绩的薄弱进一步加剧了他们自卑心理的产生,从而使他们在课堂上不敢发言也不想发言,小组活动也不愿意加入,时间一长,就会感到孤单、压抑、受排斥,进一步走向自我封闭,更有甚者,产生逆反、敌对的心理。
  
  二、具体对策
  
  1、沟通才能缩短距离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教师应该针对青春期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的独特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利用和把握学生在这一特殊时期的心理状况,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们进行沟通,缩短与孩子心理上的距离。与此同时,应尽量使教学内容情趣化、游戏化。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的兴趣作为前提,才会有课堂上师生融洽的气氛、个个跃跃欲试的场面。
  2、关爱才能打开心扉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无论中年级学生还是毕业班的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学生只有真切地体会到教师对他浓浓的师爱,才会去喜欢、接受教师所教授的课程。特别是当孩子面临沉重的升学压力时,教师要毫无保留地去爱每一个学生,使其在心理上认同你、依赖你,慢慢地敞开心扉去配合你的教学工作,久而久之就能逐步地融入到课堂中去。
  3、合作才能落实到位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当学习困难的儿童跟能力较强的儿童在一起上课学习的时候,需要对他们加以特别的关心和有耐心,不要有一句话,不要有一个手势使得儿童感到教师对他的前途失掉信心。”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要善于利用合作,在小组中让学习优秀的学生团结、帮助那些由于自卑、缺乏自信,心理上存在负担的学生,使学困生感受到来自教师、同学们的温暖。教师应该从中年级就有意识地引导学困生,使他们不至于到了毕业班感到更加自卑,缺乏信心和勇气。
  爱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要,师爱也是解决中高年级学生英语课上胆怯、自卑、不愿参与集体合作等学习问题的最佳良方。面对课堂上孩子们个个期盼、渴求知识的目光,教师们更要怀着一颗像对待自己亲生子女一样的心去爱这群可爱的孩子们,使他们在英语课堂上不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产生胆怯、自卑的心理。让我们用一颗关爱的心去了解、洞悉孩子的内心世界,以此带动和促进孩子们英语课堂的学习,使这些祖国的花朵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其他文献
一个班级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他们的智商自然也会不同。因此,在各个班级中,不同程度上就会有一些后进学生。  导致后进生“差”的根源是多种多样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等诸多因素。作为教师,要善于对学生进行客观的、公正的分析和评价,要清楚地了解每一位后进生的智力状况、学习基础、意志品德、家庭情况等因素。同时,平时还要加强细微观察,包括课外的一些偶发事情等,从而准确诊断出“差根”的原因所在。当然
大肚鱼 梁芷唯(4岁水粉棉布布画)  辅导教师:谢凤仪  广州市海珠区江南幼儿园
击鼓传画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学生增长知识、学习科学、了解自然、了解社会、发展能力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传授知识、教导学生的主要舞台。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说英语的情感体验和运用英语的能力,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我们要运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英语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方式。    一、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
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法国印象派大师。他的绘画技巧扎实,对艺术探索充满热情,创作出来的作品多姿多彩,而又自成一格。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埃德加·德加的艺术世界,并试着用大师的思维方式去创作吧!  一、走进埃德加·德加  埃德加·德加,1834年7月19日出于巴黎,祖父是个画家,从小生长在一个非常关心艺术的环境里。中学毕业后,他前往意大利学习艺术,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他是一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课堂发生了新的变化。本次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强调联系生活、社会、学生实际,在方法上强调探索、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开放情境中探索,从动手、动口、动脑的活动中掌握知识。面对新课程和新教材,面对课堂教学的改革,面对实践过程中的困惑,我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让数学课“兴趣化”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
在一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亲身体会到了体态语对学生学习的巨大帮助,学生的思维会跟着体态语一起动起来。体态语不但是教师自身形象的一个生动直观的窗口,而且能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心理氛围,更能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内容。  何谓体态语?就是动态地无声交流,又称体态交流,是以人体姿态动作表示意义的信息传输交流。它包括面部表情、眼神、点头、手势和其他动作。在教学过程中,它在师生的交流、理解过程中,在传输情绪、信
一、新课程——让学生在生活中学    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是现实的,学生要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提出:儿童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中。小学生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数学教学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  正因为如此
数学源于生活实践,数学教学同样离不开实际的生活。但在具体的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这一点,使学与用分离,把数学学习与生活需要割裂开来,导致学生应用意识淡薄,应用能力低下。很多学生只在课堂内、考试时感到数学有用,而走出课堂、离开考场,就几乎感觉不到数学的存在。  为了让学生真正学到有价值的数学,我们教育者必须要树立在“小课堂”中体现“大社会”的教学理念。    一、让学生“游戏”课堂。“感受”社会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科学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数学语言言简意赅、精确严密。这要求我们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要专心、细致,句句人心。数学学科和数学教学的特点,使“倾听”在数学学习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理解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数学思维的培养,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等等,无不依靠“倾听”来完成。    一、激发兴趣,热爱倾听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