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云在之南

来源 :课堂内外(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n2005131371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夏末,我和同桌坐在教室里填报志愿,她清一色填报北方的大学。她说她想要在西北风的琴音中,览雪飘荒原,听腰鼓震天,享受凝重而又张狂的北国风光,而后问我是否愿意一同前往?我笑笑说,我离不开这里了,我早已习惯了这里的一草一木。
  于是,当同桌飞往山东大学的时候,我坐上汽车,从北回归线上的小城来到了两百多公里以外的云南师范大学。
  水自悠悠云自舒
  选择到昆明求学的人,大多受了“四季如春”这四个字的蛊惑,然而一旦开始生活便总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就像魔术揭开谜底后引来的唏嘘。阴晴不定的夏日长空,正午时孜孜不倦炙烤行人的阳光,夜晚降临后需要添衣的薄凉,在发展中不断翻新扩建的街道建筑造成的交通拥堵,都让北方的同学抱怨不已。但生活得久了,不知不觉中对这座城市的依恋便取代了当初的抱怨。
  所谓“四季看花花不老,一江春月是昆明”,我恋着这里的四季飞花,亦喜欢在花谢花开里出行。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挤上两个多小时的公交车,从呈贡大学城到昆明市区的圆通山赏樱花,又乐此不疲地辗转三趟公交车回学校;没课的周末,我们相约着去爬西山,站在山顶一览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的壮阔,到山脚喂喂在池里戏水的红嘴鸥;国庆黄金周,大多数同学会选择乘几小时的车去丽江或者大理,体验小资情调,在纳西客栈圆—弛揉碎的梦,回眸如素颜般擦肩而过的大理。
  我最爱的,还是在十二月的暖冬和舍友坐在校园的薰衣草地上,晒着阳光,听上一段音乐,说说彼此的故事,或沉默地看着云朵发呆。沈从文在《云南看云》里说,云有云的地方性,云南的云给人的印象大不相同,它的特点是朴素,影响到人的性情也挚厚而单纯。这大概就是我依恋着这座城市的原因了,将素朴融为自身气质的云南人,无论何时总散发着一股淳和的气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极其简单,似乎每个人都自有一份水流云在的淡然心态。
  洗尽铅华呈素姿
  作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的前身,学校常常会举办纪念西南联大的系列活动,总有同学对这一类活动很反感,认为云师大在搞面子工程。从校本部搬到呈贡校区的学姐也常常抱怨,新校区虽然有很多仿建的历史遗迹,却失了本部的文化氛围,在这里学习散漫了许多。
  “七一七事变”纪念日那天,我终于有机会一睹校本部的风采。我们宿舍六人从当年的西南联大大门进入,依次参观了师林群雕、纪念抗战烈士碑林、西南联大时期办公教学用的茅草房和西南联大纪念馆。
  期间,我们遇到一位旅游管理专业的学姐,她身穿“五·四”时期的阴丹士林学生装,刚给一位泰国来访的女士做完讲解。闲聊中我们得知,她是纪念馆的一名义务宣讲员,今年大四,已经从事宣讲工作三年多。
  为了详细了解历史,她查阅了大量史料书籍,做了厚厚一本笔记,针对不同的参观者还拟写了不同的解说词;联大老校友回访母校,连夜和队友去采访记录;重大纪念日期间,需要接待大批参观者,有时候接连几轮讲解连水都喝不上一口。一直支撑她的不只是讲解员的身份,而是听众在她透彻的讲解中和她一同回到那个年代的动容。
  当我们坐在茅草房笨重的粗木椅上,看着镂空的红木窗里透进来的细碎阻光,我们似乎也回到了那个年代,真正领悟了一所大学的气度。今日云师大的老师,敢于承认云师大“缺大师”,这样一种在历史与山水的沉淀中积累而成的朴实谦逊,让他们孜孜不倦地潜心学术。
  在这样谦逊的氛围里,师生是共同成长的,而我们所渴望的,也仅此而已。
  遇见理想的自己
  作家安宁曾说,最美的原是被浪费掉的时光。我深深赞同,在最美好的年华里,我们肆意挥霍着最美好的大学时光,只为日后不因青春的单调苍白而遗憾。然而我们也懂得,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需要用心书写每一天。
  新闻人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社会发展的瞭望者。大一的时候,我加入了学校的编辑部,采写了一年多的校园活动新闻,参与校稿编辑排版。大二开始学习摄影摄像,校园里随处可见我们拿着摄像机取景拍摄。期末,老师布置我们拍摄一个短片,他将我们写的镜头脚本修改过后,我们便按脚本拍摄。拍完以后,又将一堆零零散散的镜头画面导入电脑,用视频编辑软件进行编辑。
  当时正是元旦,跨年之夜,我们坐在宿舍里,盯着电脑屏幕,看画面一帧帧回放,在最合适的画面剪切,恍惚间有种时光倒流的感觉。偶尔抬头看一眼窗外盛放的烟火,相视一笑,看着即将完成的短片《梦想纪念册》,我们相信,总有一天梦想也会如同烟花般绚烂。
  如今隔着两年的时光望过去,那些成长蜕变的轨迹清晰地刻在岁月之中,看着曾经迷茫卑徼的自己脱胎换骨,露出自信微笑的模样,我无比庆幸那时自己的坚持。两年前的那一天,我走进了云师大,同时开启了自己的美丽新时代。
  想起在新闻采访学课上老师给我们放的一段视频,主持人问杨澜:“你最渴望成为谁?”她回答;“我最渴望成为自己。”我一瞬间就记住了这个出人意料的回答。成为理想的自己才是最完美的人生,我为这璀璨的执著一直向前,直到理想实现的那一天。
其他文献
[摘 要:数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小学数概念是小学生正确进行列式、计算、判断、推理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科学、完整的数概念。那么在课堂中,如何让学生由表及里,重构数的认知体系?结合整数、小数、分数这三类不同数的课堂教学,尝试通过培养学生数感,促进数的形成;对比直观图形,抽象数的本质;注重由浅入深,构建数的体系;渗透数学思想,
古代迷妹们看似温柔沉默,战斗力却绝对不可小觑,与男神闹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大场面的不止一两个。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死于疯狂粉丝的偶像自然是卫玠了,美如珠玉的一代男神被迷妹迷弟们围追堵截而亡,徒留一个每次提及都令人扼腕不已的典故——看杀卫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其一,男神也需要勤加锻炼,加强身体素质;其二,围观有风险,追星须理智。毕竟,没有几个迷妹希望将自家爱豆活活看死吧。  除了人尽皆知的薄命卫
摘 要 汉魏时期,皇帝征召作为皇权的延伸,既是一条选官途径,又是皇帝与士人的互动方式。皇帝通过礼仪等差、授官高低、授官程序表达对士人的优礼,传达政治意图。作为回应,士人则以应对征召的态度与方式,表达政治态度、处世立场。士人拒不就征反映其对皇权的反抗、对政治不满;而接受征召的内涵,则正与之相反。在接受征召与拒不就征之间,还存在着虚与委蛇的应对方式,反映士人既服从皇权又疏离政治的态度。而强征的存在,则
回首人生,吴冠中曾在文章里写道:我一生只看重三个人,鲁迅、凡·高和妻子。鲁迅给我方向给我精神,凡·高给我性格给我独特,妻子则成全我一生的梦想,平凡,善良,美。吴冠中的成功,也确实离不开他背后的妻子朱碧琴。  一   1942年,国内处于全力抗日阶段,世事动乱。彼时,吴冠中23岁,从国立艺专毕业,几经辗转,前往重庆大学建筑系任教。朱碧琴在这所大学附小任教。姻缘巧合,千里相会,吴冠中一位同学怡怡是她老
[关键词]教学建议,研究的过程,教学设计    教学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主动,探究方法是否有效,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因素,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着眼点。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认识历史和社会的能力,应该是教学的核心内容。    一、透过“奥秘”看本质    与三个必修模块和其他选修模块不同,岳麓版《探索历史的奥秘》具有比较鲜明的个性特征。
[关键词]唐代,公主,婚姻  [中图分类号]K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21—0070—03    俗话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在唐代的中后期,情况并不尽然,大唐皇帝为挑选品学兼优的好女婿不惜动员大臣们到处物色,甚至下诏“海选”,可是有些士人并不愿意娶公主。略举几例:  唐宪宗时,翰林学士独孤郁为宰相权德舆女婿,颇为宪宗羡慕,感慨权德舆得佳婿,想到自己
“香港华人近得一病,时时身上发肿,不日即毙。其病初起于粤省,近始蔓延而至,每日病者约三十人,死者十七八人。”这条简短却触目惊心的报道,由晚清传媒巨头《申报》于1894年5月5日刊登出来。  当时香港处于英国统治之下,人口共计25万,其中华人超过24万,欧洲人、印度人和日本人加起来还不到1万。这些华人中,平均每天有30人患病,又有十七八人死亡——传染速度如此之快、患者如此之多、死亡比例如此之高,肯定
一  1933年,结束一场无望的单相思后,在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就读的费孝通一头扎进书海,决心要为整个人类社会服务。读完了老师吴文藻书架上的所有书籍,秋季开学后,他考入了清华研究院,跟随俄籍教授学习体质人类学。人类学是冷门,学生只有他一人,“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关注是骷髅”,除老师之外,他在清华很少与人来往,社交圈子依旧停留在相去不远的未名湖畔。  作为著名的教会大学,燕京举办的聚会为青年学子们搭建了
陆游是个悲壮而复杂的人,一生都在“求而不得”中度过:他爱唐琬,却不敢违抗母命,将她休了;他有报国热情,却做了一辈子冷官;他无数次在梦里冲锋陷阵,可在宋孝宗眼里不过是个诗人。  初春的沈园湿润又迷蒙,像刚哭过的美人脸,来访的陆游恰巧愁肠百结。  在前些日子的殿试上,他被秦桧“显黜”了。只怪他省试成绩太好,名次盖过秦桧的孙子,还差点连累了主考官。朝中没人站出来为他说话,同科学子的宽慰也是隔靴搔痒,父母
宋朝的司马光是朝廷大臣,很多人刚进朝廷的时候总是先去拜访他。  他跟对方聊天时常问一个使人很难堪的问题:“你家里有没有钱?你的开支够不够?”“你有没有欠人家的钱?”诸如此类。被问的人出来以后都很奇怪,说司马光这么了不起的大臣,怎么问我有没有钱这种小问题啊?后来大家又打听,才知道原因。  司马光的标准是:你这个人有没有钱,能不能维持生活,能不能不为五斗米折腰。你有这个本领,有这个钱以后,他才认为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