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阐释学派的“视域融合”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和描述翻译的动态过程,即译者完成了两次视域融合,一是与文本视域融合,产生一个新的视域;二是将新的视域与读者视域再次融合,形成最终视域和译文。因此,文学翻译中的“视域融合”要求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注意读者和原文的文化差异,创造符合译者文化背景的译文;译者理解原文的时候,可能引发目的语语言中的类似概念,活用“归化”策略;译者为了能够“想其所想”,更好理解原文,还需要脑中虚拟原文视域。
【关键词】文学翻译 阐释学 视域融合
20世纪70年代开始,阐释学的翻译理论已经成为西方翻译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阐释学哲学体系以理解为核心。伽达默尔在他的《真理与方法》(1960)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阐释学三大原则: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和效果历史。其中,视域融合指的是理解的主体和理解的客体都有各自的视域,理解的过程就是两者的视域融合到一起,产生一种新的视域。
一、翻译中的“视域融合”
1.翻译中的视域。“视域”是指“视力所及的区域,它囊括了理解者在开始理解之前从某个立足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人的感知、想象、判断、理解等意识能力范围都是视域。“译者视域是指译作形成前译者的知识、认知、观点和态度的总和,不仅包括译者接近原作前的全部前见,而且包括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的全部信息。”文本也带有自身视域,文本目的、视角和观点,以及文本所体现的背景、涉及的行业知识等。
2.译者的“视域融合”。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理论从“视域”的角度,描述了差异的消除和理解的达成。翻译也是两种语言和文化的相互碰撞和融合,涉及译者、文本和读者三者的视域。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会经历两次视域融合,一次是理解原文的时候,译者的视域和原文的视域碰撞,产生了一个新的视域。第二次是译者带着这个新的视域和读者的视域进行融合,再次產生一个视域,形成最终译文。因此,用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理论来研究、解释文学翻译实践,可以使文学文本翻译更能体现译者的主体地位。
二、文学翻译中的“视域融合”策略
1.体会文化差异。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观点与施莱尔马赫和斯坦纳的翻译观点不谋而合,强调理解的重要作用。只是,伽达默尔借助“视域”之间的转换描述理解过程。视域包括译者、文本和读者的认知能力、文化背景以及所处社会背景和环境等等,囊括的方面很多。因此,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迎合了当下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特点。对于专业译者来说,不仅要懂得两种语言,还要注意体会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才能做到真正理解、传达原文。
以笔者参加过的一个励志成功学图书汉译项目为例,某一章节讲述美国关于道歉的一些注意事项,下面这段是原文节选。此例说明在译者的第二次视域融合,即与读者的视域融合中,需要发挥译者的主动作用:
Do say “sorry” even if you weren’t to blame. Sometimes we say “I’m sorry” not to express remorse, but to show our com- passion. This might happen when things go wrong in some way far beyond your control, such as when horrible weather inconveniences your guests. Or you might say “I’m so sorry” to acknowledge a personal loss, such as a death in the family.
可以看出,原文是美国文化中特有的语言习惯。人们往往会在听说对方失去了家人等噩耗时说句“I’m sorry.”来表示对对方的理解和安慰。但是中国人却没有这个习惯,这在中国读者的文化视域中是缺失的。如果译文将这一部分照搬照译过来,读者不仅不会产生共鸣,反而认为译者不专业。因此,译者需要发挥主体作用,只取按照读者的视域所能理解的部分,将读者文化视域缺失的部分完全删除,以免给读者造成误解。
2.活用“归化”策略。视域融合建立在差异的基础之上,有了差异才能寻求融合。译者和原文的视域差异主要是语言的差异,译者通过自身的双语能力,可以一定程度上消除这种差异。原文的视域和译者的视域有时会有某些相似的概念,译者找到这些相似之处,就能帮助更好理解原文。如果一个概念在译者的语言、文化和社会背景的意义,有助于理解原文的某些概念,那么这就是译者和原文视域融合的入口。现以一个战地纪实文学图书汉译项目为例:
原文:There were probably only a hundred hard-core, professional Taliban in the district, and a similar number of “small-t Taliban”— local youths who worked their fields and only occasionally fired their AKs.
译文:桑金估计只有百来个经验丰富的塔利班主力战士,还有百来个塔利班“小喽罗”,也就是当地的年轻人——平时在玉米地里忙活,偶尔才让自己的AK-47步枪开开嗓子。
可以看到,原文中small-t Taliban指与Professional相对的小兵。这段讲的是小兵们常在玉米地里走动,巡逻和放哨。读到这里的时候,译者的脑中立刻出现了《西游记》中的类似场景。师徒们途经狮驼岭,狮王使唤“小钻风”去巡逻,打探师徒行踪。于是,我们自然想到这里的小兵不就是我们常说的小喽啰吗?这一概念帮助笔者理解原文敌人的兵力安排,也让译文更加风趣,有些调侃敌人的意味。可见,视域不同并不要紧,某些原文视域中的概念可以引发译者视域中的类似概念。译者可以采取“归化”策略,帮助自己理解,也能一次性完成两次融合,创造出读者也容易接受的译文。 3.虚拟译者视域。“视域”在物理学上的意思就是视力所及的范围。译者为了更好理解原文,需要不断靠近原文的视域。看其所看,才能想起所想。以上文中的图书汉译项目为例。该书带有浓厚的战地情境,战地又离我们很遥远。书中涉及的很多作战方位,需要译者想象自己身临其境,才能使译文也符合情境。以下例子当中,飞机员与地面队友联系,想在开火之前圈出友军的阵地位置,于是让队友放了个烟雾弹。此例说明,译者不论译前还是译中,都需虚拟和靠近原文的视域:
原文:He was looking down at several scattered clusters of Marines, with no idea where Myers was.
“Mad Dog, pop smoke.”
A minute later, he saw one purple smoke, and then a second.
譯文:他看着地面上若干个分散的分队,完全不知道迈尔斯在哪。
“‘疯狗’,放个烟雾弹。”
一分钟后,他看见一团紫色的烟雾升腾而起,接着有第二个烟雾弹。
译者初译的时候,没有融入当时情境,将purple smoke只是理解为静态的烟雾,而审校增加了“升腾而起”,瞬间有了自己身在飞机上,地面烟雾升起的互动感和情境感。可见,译者翻译时还是缺少战地“视域”,没有整个战地视野,因此不能在脑中形成“升腾”这一动作。那么,如何虚拟视域呢?例如这类战地纪实文学文本,译者不熟悉战地环境,可以找些战争电影看看。译者翻译之前回顾了以前看过的电影——《拯救大兵瑞恩》,搜索了关于阿富汗战争的相关报道,看了很多战地的实拍照片,这对理解文中很多情境、作战方位和都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伽达默尔,洪汉鼎.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
[2]朱建平.“视域融合”对译作与原作关系的动态描述[J].外语教学,2009(2):96-100.
[3]荣立宇.间接翻译及其类型刍议[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15(4).
[4]吴冰,甘露.哲学诠释学视域中的翻译误读研究新探[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2013(6).
作者简介:汪馨菲(1993.5-),女,安徽桐城人,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商务英语笔译。
【关键词】文学翻译 阐释学 视域融合
20世纪70年代开始,阐释学的翻译理论已经成为西方翻译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阐释学哲学体系以理解为核心。伽达默尔在他的《真理与方法》(1960)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阐释学三大原则: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和效果历史。其中,视域融合指的是理解的主体和理解的客体都有各自的视域,理解的过程就是两者的视域融合到一起,产生一种新的视域。
一、翻译中的“视域融合”
1.翻译中的视域。“视域”是指“视力所及的区域,它囊括了理解者在开始理解之前从某个立足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人的感知、想象、判断、理解等意识能力范围都是视域。“译者视域是指译作形成前译者的知识、认知、观点和态度的总和,不仅包括译者接近原作前的全部前见,而且包括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的全部信息。”文本也带有自身视域,文本目的、视角和观点,以及文本所体现的背景、涉及的行业知识等。
2.译者的“视域融合”。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理论从“视域”的角度,描述了差异的消除和理解的达成。翻译也是两种语言和文化的相互碰撞和融合,涉及译者、文本和读者三者的视域。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会经历两次视域融合,一次是理解原文的时候,译者的视域和原文的视域碰撞,产生了一个新的视域。第二次是译者带着这个新的视域和读者的视域进行融合,再次產生一个视域,形成最终译文。因此,用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理论来研究、解释文学翻译实践,可以使文学文本翻译更能体现译者的主体地位。
二、文学翻译中的“视域融合”策略
1.体会文化差异。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观点与施莱尔马赫和斯坦纳的翻译观点不谋而合,强调理解的重要作用。只是,伽达默尔借助“视域”之间的转换描述理解过程。视域包括译者、文本和读者的认知能力、文化背景以及所处社会背景和环境等等,囊括的方面很多。因此,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迎合了当下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特点。对于专业译者来说,不仅要懂得两种语言,还要注意体会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才能做到真正理解、传达原文。
以笔者参加过的一个励志成功学图书汉译项目为例,某一章节讲述美国关于道歉的一些注意事项,下面这段是原文节选。此例说明在译者的第二次视域融合,即与读者的视域融合中,需要发挥译者的主动作用:
Do say “sorry” even if you weren’t to blame. Sometimes we say “I’m sorry” not to express remorse, but to show our com- passion. This might happen when things go wrong in some way far beyond your control, such as when horrible weather inconveniences your guests. Or you might say “I’m so sorry” to acknowledge a personal loss, such as a death in the family.
可以看出,原文是美国文化中特有的语言习惯。人们往往会在听说对方失去了家人等噩耗时说句“I’m sorry.”来表示对对方的理解和安慰。但是中国人却没有这个习惯,这在中国读者的文化视域中是缺失的。如果译文将这一部分照搬照译过来,读者不仅不会产生共鸣,反而认为译者不专业。因此,译者需要发挥主体作用,只取按照读者的视域所能理解的部分,将读者文化视域缺失的部分完全删除,以免给读者造成误解。
2.活用“归化”策略。视域融合建立在差异的基础之上,有了差异才能寻求融合。译者和原文的视域差异主要是语言的差异,译者通过自身的双语能力,可以一定程度上消除这种差异。原文的视域和译者的视域有时会有某些相似的概念,译者找到这些相似之处,就能帮助更好理解原文。如果一个概念在译者的语言、文化和社会背景的意义,有助于理解原文的某些概念,那么这就是译者和原文视域融合的入口。现以一个战地纪实文学图书汉译项目为例:
原文:There were probably only a hundred hard-core, professional Taliban in the district, and a similar number of “small-t Taliban”— local youths who worked their fields and only occasionally fired their AKs.
译文:桑金估计只有百来个经验丰富的塔利班主力战士,还有百来个塔利班“小喽罗”,也就是当地的年轻人——平时在玉米地里忙活,偶尔才让自己的AK-47步枪开开嗓子。
可以看到,原文中small-t Taliban指与Professional相对的小兵。这段讲的是小兵们常在玉米地里走动,巡逻和放哨。读到这里的时候,译者的脑中立刻出现了《西游记》中的类似场景。师徒们途经狮驼岭,狮王使唤“小钻风”去巡逻,打探师徒行踪。于是,我们自然想到这里的小兵不就是我们常说的小喽啰吗?这一概念帮助笔者理解原文敌人的兵力安排,也让译文更加风趣,有些调侃敌人的意味。可见,视域不同并不要紧,某些原文视域中的概念可以引发译者视域中的类似概念。译者可以采取“归化”策略,帮助自己理解,也能一次性完成两次融合,创造出读者也容易接受的译文。 3.虚拟译者视域。“视域”在物理学上的意思就是视力所及的范围。译者为了更好理解原文,需要不断靠近原文的视域。看其所看,才能想起所想。以上文中的图书汉译项目为例。该书带有浓厚的战地情境,战地又离我们很遥远。书中涉及的很多作战方位,需要译者想象自己身临其境,才能使译文也符合情境。以下例子当中,飞机员与地面队友联系,想在开火之前圈出友军的阵地位置,于是让队友放了个烟雾弹。此例说明,译者不论译前还是译中,都需虚拟和靠近原文的视域:
原文:He was looking down at several scattered clusters of Marines, with no idea where Myers was.
“Mad Dog, pop smoke.”
A minute later, he saw one purple smoke, and then a second.
譯文:他看着地面上若干个分散的分队,完全不知道迈尔斯在哪。
“‘疯狗’,放个烟雾弹。”
一分钟后,他看见一团紫色的烟雾升腾而起,接着有第二个烟雾弹。
译者初译的时候,没有融入当时情境,将purple smoke只是理解为静态的烟雾,而审校增加了“升腾而起”,瞬间有了自己身在飞机上,地面烟雾升起的互动感和情境感。可见,译者翻译时还是缺少战地“视域”,没有整个战地视野,因此不能在脑中形成“升腾”这一动作。那么,如何虚拟视域呢?例如这类战地纪实文学文本,译者不熟悉战地环境,可以找些战争电影看看。译者翻译之前回顾了以前看过的电影——《拯救大兵瑞恩》,搜索了关于阿富汗战争的相关报道,看了很多战地的实拍照片,这对理解文中很多情境、作战方位和都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伽达默尔,洪汉鼎.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
[2]朱建平.“视域融合”对译作与原作关系的动态描述[J].外语教学,2009(2):96-100.
[3]荣立宇.间接翻译及其类型刍议[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15(4).
[4]吴冰,甘露.哲学诠释学视域中的翻译误读研究新探[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2013(6).
作者简介:汪馨菲(1993.5-),女,安徽桐城人,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商务英语笔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