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基于单元主题阅读下导学案的设计与运用”的实践探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ked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能力,而且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有效开展课外阅读,能够促进学生在充满个性、创造性的阅读中进行深层的精神体验,对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领域,强化学生的语文学习实践,全面实现语文课程目标均有重要意义。运用导学案进行单元主题阅读的设计,更能使课外阅读立竿见影,凸显实效。
  下面我们以“走进《三国演义》感悟人物形象课外阅读指导”为例,谈谈新课程背景下“基于单元主题阅读下导学案的设计与运用”的实践探索。
  一、发现问题——我要解决这两个问题
  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单元主题阅读下的导学案的设计与运用”存在以下问题:
  1.导学案的设计复杂,不够巧妙,没有凸显主题。
  2.导学案的运用没有形成体系,实效性不强。
  二、计划——我们解决问题的设想
  1.针对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导学案,为提高主题课外阅读的实效打下坚实基础。
  2.在生本的教学理念下,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有效实施课堂教学,提高单元主题阅读的实效性。
  三、行动——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一次行动实施与反思
  (一)第一次行动实施
  为了提高主题课外阅读的实效,我们课题组的老师在《感受人物形象单元主题阅读》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就“阅读指引、阅读收获、学习方法、温馨提示、总结反思”等内容,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设计了《感受人物形象单元主题阅读》导学案,并充分利用导学案让学生进行了前置性学习,通过教师的“导”引导学生先行学习,教师再根据学生学习的结果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感受人物形象单元主题阅读》这一课的导学案,我们是这样设计的:
  我们课题组的老师共同研讨编写了导学案后,我在执教前三天把导学案印发到学生手上,让学生根据这份导学案进行预习。然后根据这份导学案,我进行了第一次教学研讨。整节课下来,课题组的老师们最大的感觉是学生完全被整份设计束缚着,学生根本脱离了阅读的书籍,只是根据导学案的内容在班上展示、汇报,没能真正体会到阅读的乐趣。通过观察学生上课的表现、征询听课老师的意见、访谈学生的学习收获,我们课题组的老师对该节课导学案的设计与运用的情况作了以下四点小结。
  1.导学案的设计基本合理,但在预习环节学生没能很好地读进去,读出来,没能很好地达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
  2.课堂上可多给学生自主合作交流学习的机会,努力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
  3.课堂上可结合书籍的描写,充分让学生在小组内、小组间互相交流、评价,进行人物形象感悟,以学生的自评、学生间的他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等多种方式,享受阅读的乐趣,提高主题课外阅读的实效。
  4.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可视化思维工具,指导学生通过利用思维工具图,分享、品味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阅读名著的兴趣。
  (二)第一次实施后的设想和改进方法
  1.巧妙运用导学案,创设情境整合资源,提高主题课外阅读的实效。
  在课外阅读指导课中,我们可巧妙运用导学案,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教学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阅读电子书籍、利用网络、班级Q群、网页等展示自己的作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宽师生互动空间,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主题课外阅读的实效。
  2.巧妙运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提高主题课外阅读的实效。
  在主题课外阅读指导课中,我们可巧妙运用导学案,充分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活动中,有效进行主题课外阅读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提高主题课外阅读的实效。
  3.巧妙运用导学案,活用评价,提高主题课外阅读的实效。
  在课外阅读指导课中,我们可巧妙运用导学案,充分让学生结合书籍的描写,在小组内、小组间互相交流、评价,进行人物形象感悟,享受阅读的乐趣,提高主题课外阅读的实效。
  4.巧用导学案,善用思维导图,提高主题课外阅读的实效。
  在课外阅读指导课中,我们可巧妙运用导学案,充分利用可视化思维工具,充分自主、合作交流学习。通过读书指导法、直观演示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等,指导学生通过利用电脑绘画软件或画纸制作、交流、展示思维工具图,分享、品味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阅读名著的兴趣。
  第二次行动实施与反思
  (一)第二次行动实施
  针对第一次设计和实施教学出现的问题,我们课题组老师反复思量,决定在运用导学案实施教学的过程中,着重凸显:以生本的教育理念,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巧妙运用导学案,充分利用可视化思维工具,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感受人物形象,提高主题课外阅读教学实效。教学过程如下:
  环节一:激趣导入,明确学习目标。
  1.直接引入:这节课我们进行课外阅读感悟,主题是:感悟人物形象。
  2.激发兴趣:近段时间,我们阅读了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看谁能最快辨出这是谁?
  A.多媒体课件出示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的图像,让学生猜这是谁?
  B.多媒体课件出示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事例的句段,让学生猜这是谁?
  3.点明本节内容及任务:这节课,请大家选自己印象深刻的人物,用思维工具图,把人物形象整理、呈现出来,感悟人物形象。
  环节二:巧用工具,呈现人物形象。   1.学生结合导学案,自主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人物,在小组内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展开交流。
  2.学生结合自己阅读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情况,以电脑绘画软件为平台,绘制思维工具图,把自己熟悉的人物形象整理出来。
  环节三:班内交流,共享阅读收获。
  1.结合电子书籍的描写,小组内互相交流,对作品予以评价,并补充完善工具图。
  2.小组间互相交流,对作品予以评价,并补充完善工具图。
  3.班内交流展示优秀作品,分享阅读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感悟人物形象的阅读成果(小组内派代表,边利用电脑平台展示,便介绍自己的思维工具图。)。
  4.师生就学生代表展示的作品及发言的情况予以评价。
  环节四:回顾过程,促生习得方法。
  1.畅谈收获:通过这次课外阅读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2.师生共同小结。
  环节五:布置作业,旨在拓展延伸。
  1.继续借助网络电子书籍,阅读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补充完善思维工具图,把自己对人物形象的感悟告诉家人或朋友。
  2.结合阅读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情况,撰写读后感。
  3.借助网络,展示自己的作品(把自己的导学案、思维工具图、读后感等作品,上存到学校资源网、班级Q群或个人自制网页,相互欣赏、评价。)。
  (二)第二次行动反思
  从导学案的编写到检查学生的预习到导学案的课堂实施,我们课题组的老师都仔细观察学生的表现,记录学生的预习情况,并让学生填写学习收获:本节课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还想学到什么?从学生在预习、课堂、学习收获情况的反馈来看,我们认为《感受人物形象单元主题阅》导学案的设计及运用有以下几点做得较好:
  1.巧用导学案,活用信息技术,促主题课外阅读有实效。
  在《三国演义》感悟“人物形象”课外阅读指导课中,我们巧用导学案,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教学技术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阅读电子书籍《三国演义》、利用电脑绘画软件让学生自主制作思维工具图、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导学案,利用计算机展示思维工具图,利用网络、班级Q群、网页等展示自己的作品,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视野,促进了学生自主探究,而且为促进课堂教学生活化搭建了优质平台。
  纵观整节课,教者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网络电子书、实物投影仪、电脑绘画软件、网络、网页等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师生互动空间,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能很好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把握作者的内心世界,感悟人物形象,为提高主题课外阅读的实效打下坚实基础。
  2.巧用导学案,活用评价,让主题课外阅读现实效。
  在《三国演义》感悟“人物形象”课外阅读指导课中,教者巧用导学案,极力鼓励学生活用评价,提高主题课外阅读的实效。
  如在“班内交流,共享阅读收获”这一环节,教者让学生结合电子书籍的描写,小组内、小组间互相交流、评价,补充完善工具图,对作品予以评价;进而小组内派代表,边利用电脑平台展示,边介绍自己的思维工具图,然后师生就学生代表展示的作品及发言的情况予以评价。学生在班内交流展示、评价优秀作品,共同分享阅读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成果,感悟人物形象,让学生尽情徜徉在书的海洋中,享受阅读的乐趣。
  通过这样,给予学生展示课内外阅读的舞台,培养学生会阅读、能阅读的能力,建立多元评价体系,让学生发展自我,实现自我,有效提高课外阅读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促进学生智力发展,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3.巧用导学案,善用思维导图,促主题课外阅读展实效。
  在“走进《三国演义》感悟人物形象课外阅读指导”课中,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者巧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运用生本教育理念,运用导学案,利用可视化思维工具,充分自主、合作交流学习。通过读书指导法、直观演示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等,指导学生学会利用思维工具感受人物形象,掌握可视化思维工具在课外阅读指导课中的运用策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通过利用电脑绘画软件或画纸制作、交流、展示思维工具图,分享、品味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丰富学生积累,指导学生感悟、欣赏《三国演义》人物形象主题作品的鲜活韵味,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阅读名著的兴趣。
  回顾活动全过程,此教学活动增长了学生的知识,拓宽了学生视野。同时,在学生充分利用可视化思维工具记录、展示阅读收获的过程中,很好地活跃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能力,大大提高了主题课外阅读实效。
  4.巧用导学案,妙引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让主题课外阅读显实效。
  在《三国演义》感悟“人物形象”课外阅读指导课中,教师巧用导学案极力鼓励学生自主合作,交流探讨学习。
  如在“巧用工具,呈现人物形象”这一环节,教者让学生结合课前完成的导学案,自主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人物,在小组内就印象深刻的人物进行交流,并结合自己阅读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情况,利用思维工具图,把自己熟悉的人物形象整理出来。在“班内交流,共享阅读收获”这一环节,教者让学生结合电子书籍的描写,小组内互相交流,补充完善工具图,对作品予以评价,贴星或贴红花奖励;小组间互相交流,补充完善工具图,对作品予以评价,贴星或贴红花奖励;班内交流展示优秀作品,分享阅读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感悟人物形象的阅读成果。
  这样,学生在自主、合作活动中,有效地进行主题课外阅读活动,自身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都得到较大提高,全面地提高了学生语文素养,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大大提高了主题课外阅读实效。
  四、结论——我的目的基本达到
  此次研讨活动,我们课题组的老师有机针对教学内容巧妙设计导学案,不断完善导学案的设计;并不断地在生本的教学理念下,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改进课堂教学完善导学案的实施,充分以教师的“导”引导学生先行尝试、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实施学案,让学生在“走进《三国演义》感悟人物形象课外阅读指导”课中,沉浸在“我会阅读”“我会思考”“我会搜集资料”“我会合作”“我会展示”“我会合作”“我会思考”等环节中,感悟、欣赏《三国演义》人物形象主题作品的鲜活韵味,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阅读名著的兴趣,很好地提高了主题课外阅读实效。
  通过本次研讨活动,课题组教师普遍认为自己对教学环节的处理和教师教学技能的感悟更深了,对如何实践新课程理念、提升教育教学智慧有了更深认识,很好地提升了课题组老师的科研水平及教学能力。
  我们确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只要我们不断在行动研究中加强学习,总结经验,行动研究就一定能为我们的教学“添枝增叶”,不断改进教学,提高主题课外阅读实效。
  参考文献:
  [1]李小君.“学案导学”教学法的实践与反思[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2):22-24.
  [2]李炳亭,张海晨.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J].山东文艺出版社,2010(10).
  [3]姚文俊.小学低年级导学案点评[J].山东文艺出版社,2011(9).
  本文是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2014年度课题立项课题《基于单元主题阅读下的导学案的设计与运用的研究》(课题立项号:1201470300)阶段性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已成为教育界共同关注的话题与焦点,围绕这个新话题呈现出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让人眼花缭乱。然而,随着这些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的涌现,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逐渐降低,对于经典名著与文章的阅读愈发少,制约中国璀璨文化的传承,同时,这也严重制约了我国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本文根据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在当今新教法迭出的语文教改大潮中,朗读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已被许多人忽视,有人说它过时了,也有人认为它并不重要,还有人认为让学生朗读太“浪费时间”,不如多讲一些。其实,中学语文课本的课文大多浅显易懂,学生基本上能看得懂,老师不必讲得过多。朗读却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我们应注重朗读,在实施现代语文教学的同时,充分发挥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让语文课堂充满朗朗书声。  一、朗读可以培
摘 要:基层社区管理事务纷繁负责,在基层警力资源紧张的情况之下,智慧警务的建设与推进为基层社区民警日常工作带来了高效便捷的工作平台,智慧警务的建设能够有效提升我国基层社区管理水平、创新管理模式。但是经过多重探索,目前智慧警务在建设中存在信息整合难度较大、职能定位不合理,以及缺乏配套法律法规等突出问题。结合实践需要与实践环境,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从细化信息分流与研判方式、利用数据流动发挥人力主觀优势,以
摘 要: 问题意识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文主要探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激发与培养学生意识的策略。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问题意识 培养策略  问题意识指的是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法的心理状态,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1]。问题意识能够驱动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学习活动,并不断地进行思考,发散思维,
随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逐步向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继电保护运行期间不稳定问题的处理与应对更加受到了各方人员的重视。本文重点就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干扰的原因与防范对策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当今社会俨然已被网络包围,计算机网络与日常生活和学习联系得越来越紧密。魔灯平台在这一背景下诞生,为学校教学提供了一个高效快捷的
在日常的语文课堂听课过程中,我们常见的是教师围绕课文浅尝辄止地提问,学生浅尝辄止地回答,偶有拓展,也大多能够在课堂上解决。一切都是置于“可控”、“预料”之中。  可以理解这些语文教师,因为一旦课堂“失控”,就可能被人认为是一节不成功的语文课,受到质疑的不仅仅是学生学的水平,更是教师教的水平。为此语文教师必须千方百计求“稳定”,一心一意促“和谐”。因为有着这样的信念,所以很少有见到教师提问“出格”的
摘 要: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一种新形式,要充分开发课程资源,也要突破教材的有限性,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学习语文、学习生活中的语文,注重拓展实践活动的空间,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从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摘 要:经济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主要适用于协调经济分配、调整经济规范和惩治经济犯罪等,对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保障群众的正常生活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文就围绕经济的理念和价值范围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经济法;理念;价值范围  经济法是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的重要构成部分,具体到经济法的执行环节,有关部門则应该全面掌握经济法的理念和价值范围,这样才可以充分的挖掘出经济法的实用价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想象画面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想象画面教学建立在学生在老师的引导点拨下对文本独特的体验感受,基于此,在头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