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完整的数学学习包括学“问”与学“答”两个方面。学生的积极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教会学生提出问题是激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一个关键。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激发学生“想问”;营造和谐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敢问”;设置具体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能问”;教给多种提问方法,锻炼学生“会问”。
关键词:数学教学 问题意识 课堂氛围 问题情境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完整的数学学习包括学“问”与学“答”两个方面。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教会学生提出问题是激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一个关键。有了疑问,才能使学生进一步去思考、去探究。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激发学生“想问”
我国的学校教育中,大多数老师上课时往往不断提出问题,学生等待着回答老师的问题;教学的过程,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少。一位从美国归来的学者对比中美两国的教育,发现最大的差别是:中国的老师是为学生解决问题,美国的老师是帮助学生提出问题,两种教育的结果是,中国的学生问题越来越少;而美国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却越来越多。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接受式”,其最大的缺点是:绝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的习惯,即不善于提出问题的习惯,这种思想观念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被束缚、被禁锢,缺乏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应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首先,老师应使学生明白“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的道理。其次,老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大胆地怀疑,提出自己的问题。同时,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恰当的评价,对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同学一旦提出问题应称赞其勇气,并帮其分析;对好问但总是抓不住要点的同学不嘲笑、不讽刺,而是耐心引导;对于提出好问题的同学,应鼓励其进一步摸索,大胆创新。
二、营造和谐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敢问”
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教师应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赖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唯一的拥有者,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提问题是教师的专权,认为整个教学过程只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按照教师设计的问题一一作答,学生就可以理解并掌握知识了;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被人操纵的木偶。若有学生对问题有不同见解,或提出一些新问题,打断教师的授课,就被视为对教师不尊重,若是提出了教师一下难于解答的问题,教师更是觉得丢了面子。这种教学观念,严重地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长此以往,使学生不敢、也不愿向教师提出问题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彻底更新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要尊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个性化认识,鼓励学生多发表自己的见解,特别要表扬那些有独到见解,创新思维的学生。
课堂上应允许学生随时提问,因为情不自禁地发出来的见解,往往是智慧火花的闪现。即便是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甚重要,教师也要给予鼓励。
三、设置具体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能问”
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要尽量地去创设一些生活情境,从中引出数学问题,并以此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创设适当的数学情境,对于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启发思维,激发其好奇心和发现欲。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除了要让学生敢问,还要教学生会问,让学生把握发现问题的基本方法,才能从平常中看出异常,从普通中发现非凡,进而不断发现问题。
不能否认,我们部分教师在更多的时候采用的是注入式教学,教师习惯于讲解或学习现成结论,不习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探索,总结出新的原理和方法,使学生丧失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机会,阻碍了学生知识网络和认知结构的形成,容易造成学生惰性心理和依赖思想。这样,学生即使有问题萌发,也会昙花一现,一闪而过,不想追求。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对教学进行科学安排,精心设计。要紧扣学生实际,紧扣知识现象,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提问,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提问能力从低层次上升到时高层次。为了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要改变平时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留下提问的余地。要让学生利用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方法,通过思考提出问题,推动多角度、多方向的探索活动,培养创新精神。
陶行之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质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教学中,只有注意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才能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数学教学 问题意识 课堂氛围 问题情境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完整的数学学习包括学“问”与学“答”两个方面。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教会学生提出问题是激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一个关键。有了疑问,才能使学生进一步去思考、去探究。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激发学生“想问”
我国的学校教育中,大多数老师上课时往往不断提出问题,学生等待着回答老师的问题;教学的过程,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少。一位从美国归来的学者对比中美两国的教育,发现最大的差别是:中国的老师是为学生解决问题,美国的老师是帮助学生提出问题,两种教育的结果是,中国的学生问题越来越少;而美国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却越来越多。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接受式”,其最大的缺点是:绝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的习惯,即不善于提出问题的习惯,这种思想观念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被束缚、被禁锢,缺乏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应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首先,老师应使学生明白“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的道理。其次,老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大胆地怀疑,提出自己的问题。同时,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恰当的评价,对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同学一旦提出问题应称赞其勇气,并帮其分析;对好问但总是抓不住要点的同学不嘲笑、不讽刺,而是耐心引导;对于提出好问题的同学,应鼓励其进一步摸索,大胆创新。
二、营造和谐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敢问”
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教师应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赖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唯一的拥有者,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提问题是教师的专权,认为整个教学过程只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按照教师设计的问题一一作答,学生就可以理解并掌握知识了;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被人操纵的木偶。若有学生对问题有不同见解,或提出一些新问题,打断教师的授课,就被视为对教师不尊重,若是提出了教师一下难于解答的问题,教师更是觉得丢了面子。这种教学观念,严重地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长此以往,使学生不敢、也不愿向教师提出问题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彻底更新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要尊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个性化认识,鼓励学生多发表自己的见解,特别要表扬那些有独到见解,创新思维的学生。
课堂上应允许学生随时提问,因为情不自禁地发出来的见解,往往是智慧火花的闪现。即便是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甚重要,教师也要给予鼓励。
三、设置具体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能问”
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要尽量地去创设一些生活情境,从中引出数学问题,并以此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创设适当的数学情境,对于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启发思维,激发其好奇心和发现欲。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除了要让学生敢问,还要教学生会问,让学生把握发现问题的基本方法,才能从平常中看出异常,从普通中发现非凡,进而不断发现问题。
不能否认,我们部分教师在更多的时候采用的是注入式教学,教师习惯于讲解或学习现成结论,不习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探索,总结出新的原理和方法,使学生丧失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机会,阻碍了学生知识网络和认知结构的形成,容易造成学生惰性心理和依赖思想。这样,学生即使有问题萌发,也会昙花一现,一闪而过,不想追求。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对教学进行科学安排,精心设计。要紧扣学生实际,紧扣知识现象,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提问,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提问能力从低层次上升到时高层次。为了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要改变平时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留下提问的余地。要让学生利用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方法,通过思考提出问题,推动多角度、多方向的探索活动,培养创新精神。
陶行之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质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教学中,只有注意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才能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