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事件学习的品社课堂新路径探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8613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主题事件学习创造性地将符合脑科学原理的“主题事件模式”运用到小学品德与社会的学习过程中,突破新课程的教科书,让师生在课堂上依据特定主题而经历、演进连贯的事件过程。主题事件学习的设计行动要素为基于课标、主题引领、层级衔接、反思提升。在虚拟与真实中实施综合教学,多种丰富的教学策略促进课堂上诸要素的互动与关联,有效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真正建立起以学为中心的品社课堂。
  关键词:主题事件学习;小学品德与社会;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12-0062-03
  围绕一个主题,设计一个事件,使学生经历事件,产生学习兴趣,产生情感体验,加深对知识概念的理解,形成深刻记忆,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心智模式以及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质量,这就是主题事件的学习方式。
  2012年以来,南京学习科学研究中心谷力主任率领研究团队从学科思想方法、学科基本结构、学科核心问题与学科核心能力出发,依据2011版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创造性地将符合脑科学原理的“主题事件模式”运用到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的学习过程中,以“主题事件模式”设计教学案例,把教学从浅表的知识教学和德性培养提升到深层的思想方法培养上去,使学生尽可能做到知、情、意、行合一,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学科核心能力和学科综合素养的发展。
  一、主题事件学习的内涵和价值追求
  主题事件学习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新路径探索。现代认知科学的“多重记忆”和“模块理论”认为,大脑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必须依靠声音、文字、符号、图像、语义和关系的信息同时配合。事件记忆就是大脑对这些的信息整合,学生通过事件学习可以由此构建出自己的角色图式、事件图式、场景图式,而这一切都被立体地整合到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中。[1]主题事件让师生在课堂上依据特定主题而经历、演进连贯的事件过程。
  主题事件确立了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和中心任务,它是分析教学起点、决定目标体系、重组学习内容,选择教学方式的重要依据。我们用一条主线贯穿活动的方向路径和阶段,更多地考虑学生能动参与的可能性,更多地关注事件的铺陈、发展、高潮、结局,也更多地强调自由自觉的成长。
  二、主题事件学习设计的行动要素
  主题事件学习突破了新课程的教科书,教师教学设计的行动要素是什么呢?
  (一)基于课标。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规定的学习结果来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评价、组织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改进教学等一系列设计和实施教学的过程。[2]
  在主题事件学习中,教师首先需要分解课程标准,根据课程标准、教学活动建议以及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教学条件,教师个人的创造力等,对教与学的内容进行再开发。如课程标准将“生活领域”按照范畴扩大的方式划分为“自我—家庭—学校—社区—祖国—世界”六个内容板块,构成事件内容的若干“方面”。每个板块下有若干个条目,可以分解成独立、平实、完整、深刻的生活事件。“我的家庭生活”领域有五个条目,分别是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心家庭生活,主动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懂得邻里生活中讲道德、守规则、与邻里要和睦相处,爱护家庭周边环境;了解家庭经济来源和生活必要的开支,学习合理消费、勤俭节约的途径和方法;知道家庭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平等相待,能正确处理自己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3]我们分别设计了“我们来护蛋”“我为爸妈来减负”“我和邻居相处二三事”“今天我来小鬼当家”“我和爸妈意见不一致时”五个恰当、生动的主题事件。
  (二)主题引领。主题事件学习的课堂上,教师将各条目和事件间实现对接或连续的关系,将文本形态的课程标准付诸课堂实践。教学中,师生顺着一个事件走下去,将事实“故事化”,“情节化”,“整体化”。如何生成主题?第一步分解内容标准,使之更加具体、清晰;第二步选择主题事件可以贯穿始终;第三步开发事件情境,给学生提供适宜的环境,进行能动、有效的学习活动;最后评估学生的感受、体验等,确定教学目标实现程度。
  事件的选材和切入基于学生的生活和经验,强调真实性和具体性,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学习空间。例如围绕“能够识读本地区(区、县、市、省等)旅游景区等小区域的平面示意图,正确辨认区域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的课标[4],教师设计了“星期天,我约小力去欢乐岛玩碰碰车”的主题事件,通过对城市地图、小区地图和动物园地图的三次识别,知道如何识图,学会看图,并按图找到指定的地点,形成用图找地点的习惯,增强寻找目的地的生活能力。而原有苏教版教材内容是《我的家乡在哪里》,从中国行政区地图入手,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家乡所在的省、所在的市、县(区)的空间位置,知道自己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相比之下,主题事件模式的教学采取“步步渗透,举一反三”的方法,通过城市地图、小区地图和动物园地图的三次识别,让学生直接面对实际问题,综合地、关联地、多角度地、切合实际地展开学习步骤。从课堂的实际效果看,学生在具体的事件中既能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还能独立思考,形成主见,培养识图的能力。
  (三)层级衔接。主题事件一般围绕特定的主题,安排两三个相关联的情境构成事件展开的全过程。在情境设计上必须是地点上相互关联、时间上相互关联、参与事件的主角人物统一。同时,每一情境之间要有变化,情境之间还要有递进关系、要有高潮、有铺垫。[5]如“星期天,我约小力去欢乐岛玩碰碰车”的主题事件,创设三个不同的场景,场景一:只知道小力家的地址,我该怎么找到小力家?场景二:怎么借助小区平面图,找到小力家呢?场景三:我们该怎么借助导游图,来到碰碰车的游乐区?我们可引入三个不同的场景,并使三个场景串连成一个具体的生活事件,形成教学活动的整体感。在每一个情景中,设计出一个问题情境,多感官设计呈现情境,同时逐步适当增加识图的难度和新的知识点,使学生经历了三次活动以后基本形成识图走四方的能力。从课堂关键学习点的观察看,层级衔接特别强调多次的读、画、圈,学生在活动中揭示学习对象、社会现象背后的种种关系,并尝试着建立联系,从具体的事件中归纳事物的本质特征,学会自主判断、决策和反思。   (四)反思提升。小学品社课的主题事件设计的目的不是仅仅让学生活动一下,体验一番,增加点经验,而是最终要促进他们道德观念的提升。在主题事件经历之后,教师还要选择那些有针对性或是有特别意蕴的场景,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讨论中去,给他们阐明自己观点、做出自己判断和选择的机会。在反思对话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展示自己的成果,从而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提升学科的核心能力。
  三、主题事件学习设计的基本路向
  “主题事件模式”教学与传统的品社课堂教学,存在着很大的不同。首先,教学内容的不同。“主题事件”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师完全摆脱了教材的束缚,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生活自主研发教学内容。其次,教学形式的不同。“主题事件模式”教学形式简单,让学生参与一个整体的学习活动,包括讨论、分析、判断、演绎等,教师不必以系统讲授行为支配和控制。最后,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不同。“主题事件”教学将学生确定为事件的主角。进入现实情境问题后,学生的兴趣、现有知识、思维方式和能力等作为教学方向行进的依据,更多顾及学生的学情。
  (一)虚拟与真实:实现综合的教学过程
  主题事件选择的准确度和深度是课堂教学创新的源泉和根据,这包括教师对学科性质、学科要素、学科结构、学科知识与学科能力等问题的重新认识。教师如何精选适宜的主题事件呢?笔者主张要尽量选择个性鲜明、情节曲折、引人入胜的事件,通过场景整合一个又一个鲜明的事件,来吸引学生。其次每个事件都需要有一个主要人物,即当事人。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发现人的成长变化、关注人的行为、探索“人”的内心。
  (二)单一与多样:具有丰富的教学策略
  基于主题事件学习的设计将教学过程的各要素看作一个系统,而且是开放的系统,在这样的系统中,设计者缜密地分析学生的需求和教学中的突出问题,并通过及时依据教学情境脉络中的行动来引领教学效果的整体优化。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应该创设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设计学习过程,让主题事件有广泛的来源,能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之间找到平衡点。在案例开发中,让学生通过读绘本、听故事、玩游戏、看电影、想象旅游等喜闻乐见的主题事件活动,深刻体验,自觉反思,使学生尽可能做到知、情、意、行合一,使他们认知发生迁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习得社会性发展的有效方式。[6]
  (三)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指向课程的最终价值
  主题事件是结构化和组织化的,它考虑到学生理解这个主题需要哪些必要的先行经验和知识,学生是否有能力和信心成功地完成学习的任务。教师在引领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主体性,重视道德实践和情感陶冶,将道德认知上升为道德信念,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道德判断的能力。此外,主题学习有学习方法的训练,案例围绕“星期天,我约小力去欢乐岛玩碰碰车”的主题事件,设计了三个场景来帮助学生识读本地区地图、旅游景区等小区域的平面示意图,通过实践让学生学会看图,并按图找到指定的地点(在复杂地点寻找时,学会边看图,边问人的方法),形成用图找地点的习惯,增强寻找目的地的生活能力。
  尝试用主题事件的学习方式探寻小学品德与社会高效课堂新路径,是遵循了基于脑的科学学习规律,也符合儿童道德生命成长的规律。教育活动的特点与儿童德性成长的特点协调一致,这就是“主题事件”教学能提高品德教学实效的密码[7]。
  参考文献:
  [1][3][4]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8.11.
  [1][5][6]谷力.小学品德高效教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3.5.4.
  [2]赵亚夫.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5.
  [7]班华.提高小学品德课效果的有效方式[J].课程·教材·教法,2013(5).
  责任编辑:石萍
其他文献
又到了鸟语花香、莺歌燕舞的盛春时节,我们踏上了一年一度的春游旅程。这次春游的目的地是绍兴的鲁迅故居。  一提起鲁迅,我就想起了他的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大巴车上,我幻想着那“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还有那鸣蝉、黄蜂、云雀、蜈蚣、油蛉、蟋蟀……两旁的树木飞一般地向后跃去,前方的山峦渐渐映入眼帘。坐在车里的我,真想瞬间飞到鲁迅故居一探究竟,在百草园那片乐园里玩耍。
没有课堂的变革,就谈不上教师观念的革新,更谈不上学校教育的改革。核心素养下的课堂范式转型要解决好哪些方面的转向?教师的课程素养的内涵、特征、结构、内容及提升策略知多少?教师需要对核心素养下的学习评价形成哪些明确的认识?如何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与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特色统一起来,实现国家、地方、校本课程与特色活动课程的有机融合?如何以校本教研的轉型为桥梁,提升教师业务水平,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围
所有药品包装盒上的保质期,都是指在密封状态下,按说明书要求保存的最长使用时限。一旦拆开密封包装,与光、空气接触,可能产生化学反应。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对药品造成污染,就不能再按照保质期限来使用。大家尤其应注意以下几种药物的“保鲜期”。  ★眼药水:眼药水开封后,滴眼时可能会接触睫毛或眼睑;将滴眼液滴头朝下放,容易导致瓶口液体污染,使保质期缩短。眼药水如果有絮状沉淀,则不宜再使用。即使肉眼看不到变质,因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我们的教学过程应定位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我们的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通过让学生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使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做来学习英语”,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认知水平和使用英语进
摘要:南京市玄武区创新区域教育管理制度,注重学校课程的全面梳理和整体重构,传承一脉相承的课堂教学研究文化,通过探索精致化管理的新增长点,定位精致化管理的新生长点,追寻精致化管理的新挑战点,不断优化区域学校教学管理路径,推动玄武教育优质均衡高位发展。  关键词:制度创新;课程构建;课堂变革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12-0011-03  近年来,
站在秋天高高的天空下,叶莫看着前面人行道上慢慢行走的两个孩子,眼睛里充满柔情。  那是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只有七八岁的样子。虽然背上背着沉重的大书包,可是挡不住落叶、石子、蚂蚁窝的诱惑,两个孩子时不时停下来,头抵头,一起研究他们发现的“好东西”。  叶莫的眼窝有些潮,她掏出手机给男友钟苏发短信:时光倒流了,我看到了昨天的你和我。  钟苏和叶莫,在同一个城市长大、读书,是青梅竹马的恋人。大学毕业,叶莫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数学教育的价值,即:数学教育要思考“教什么”。这是对“怎么教”思考的“元”思考,是数学教育更为本真的问题。陆丽萍老师执教的《素数和合数》一课,是她对小学数学教学“教什么”深入思考后用教学实践进行的诠释,她用生动的教学实践回答: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中,享受再创造的乐趣,获得自主探究的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魅力。陆老师执教的《素数和合数》
一、习题设计要注重智趣,更要注重情趣  一直以来,练习设计基本都遵循“本本主义”的原则:以“书本”“课标”要求而设计,更多地考察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这样的练习其本质考量的是学生的记忆能力,为了得高分,只要机械地进行反复操练即可,久而久之练习就变得毫无趣味而言了。反观“女孩是恶魔”这个在国人眼里看似“大逆不道”的证明题,不仅打破了我们对数学的刻板印象,更使数学陡然间充满了情趣和魅力,相信即使是最讨
在当下的英语教学中,不少学生虽然掌握了一些词汇、句子和语法规则,但口头表达能力仍然低下,语言交际水平更多的还是简单模仿与机械重复,他们的英语知识水平达到了一定要求,但交际能力并没有达标,严重影响了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英语教学高耗低效,远达不到教师的理想值,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满意度较差。  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我以课文复述作为研究重点,较为深入地探索了课文复述的教学策略。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
他是旧时单位的同事,大家一起咋咋呼呼地在夏日的夜晚练摊儿,或者去新开张的店铺“打劫”,又或者到咖啡馆里小情小调一把,他定要问好是AA制还是有人请吃。若是大家分摊,他会再三犹豫,搬出小学生扯谎请假的本事,忽而身体不适,忽而赶急做活。但如果有人热情洋溢地要请大家吃饭,他定能推开一切事务,欢天喜地地准时赴约。  我们都以为他要攒钱买房或者娶妻,但他却坚定地宣称自己是独身主义者,又在房价嗖嗖地往上飞涨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