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互联网 课堂”灵动高效的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165294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国各地的教育部门结合互联网广泛运用的实际情况,出台了“互联网 课堂”学习的相关指导和要求。“互联网 课堂”和传统课堂既有一些共同的原则和要求,也存在诸多不一样的地方,如难以有效监测学生的上课状态对课堂效果带来挑战、师生互动延时给课堂效率带来困扰、获取资源及时给课堂带来新的可能。这些差异对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要在“互联网 课堂”中构建高效灵动氛围,需要结合时政灵活选取教学素材、利用网络灵巧设置课堂问题、巧用平台调动课堂互动活力、活用学生建议激发隐藏潜力等策略激发课堂活力,通过多种途径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聚焦时事,关注生活,关切生命。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程;互联网 课堂;灵动高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0-243-02
  互联网与诸多产业的融合都打破了传统的模式,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互联网 教育的运用更多集中于资源的搜集和网络的辅导,很难有更大的突破。这个情况在2020年春节后的这个学期有了一个新的变化。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学校不能如期开学,但是正常的教学任务需要继续完成,因此全国各地的教育部门结合互联网广泛运用的实际情况,出台了“互联网 课堂”学习的相关指导和要求。“互联网 课堂”与传统课堂存在很大差异,这也对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在这个背景下,开展了一些新的思考以探讨道德与法治课“互联网 课堂”灵动高效的教学策略研究。
  一、“互联网 课堂”和传统课堂的比較
  无论是受疫情开展的“互联网 课堂”学习模式,还是在传统课堂教学中,都属于正常的教学实施过程,因此都要遵守相关的规律,即既要遵循初中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同时又要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对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来说,想要落实好核心的育人作用,关键在于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统一,通过一定的课堂策略激发学生的思维,既要关注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及其最近发展区的差距,也要关注学生的实际表现和课堂的反馈情况,注重预设与生成,形成师生互动、共同成长的灵动高效课堂。
  另外,“互联网 课堂”和传统课堂存在明显的差异:第一,传统课堂是在学校集中教学、师生面对面的课堂,教师可以比较有效地监测教学进度和学生的上课状态;但在“互联网 课堂”中,客观条件决定了师生产生的距离感,教师看不到屏幕后面学生的听课状态,甚至连学生在不在上课都无法实时监测。这种空间的不可触摸性带来了焦虑和对课堂效果的不可把控性。第二,在传统课堂中,师生的互动能得到及时的反馈,此外还可以通过肢体语言、表情等非语言因素使互动更加高效;但在“互联网 课堂”中,可能会因为网络卡顿、技术支持、学生专注度等原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可能存在延时的情况,甚至浪费课堂时间互动不成功。这种时间的延时性和互动的不确定性给课堂效率带来挑战。第三,传统课堂的教学素材局限在书本和教师备课中,而在“互联网 课堂”中,网络资源获取便利,学生可以随时搜索网络资源,拓展了课堂资源的获取途径,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使得“互联网 课堂”教学产生更多的可能性。这对学生思维的培养、眼界的开阔带来了便利,也对学生的专注度、教师的备课和课堂反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些差异的影响下,“互联网 课堂”的灵动高效教学策略与传统教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二、高效灵动“互联网 课堂”的本质
  要构建高效灵动的“互联网 课堂”,需先了解其内核精神和外显状态。“高效课堂已不是单纯的对课程知识传递和执行的高效率,还包括在课程创设和开发过程中,学生能力生成及其价值观目标达成的高效益和高效能。”因此,高效灵动的“互联网 课堂”也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其内核精神应该是在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导下,以学生的现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起点,打造教师引领、学生参与、师生互动、生生探讨的生命性、成长性课堂;其外显的状态是“灵”与“动”——“灵”是指教师课堂选材灵活、问题设置灵巧、学生课堂思维反映灵敏、课堂氛围活跃,“动”是指要发挥学生课堂的主动性,关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有效性及其结果的升华,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推进课堂进程。通过课堂的灵动,达成高效的目的,其本质上是不仅形式上的“灵动”,更是“高效”与“成长”。在“互联网 课堂”中,不仅要关注到“教什么”和“如何教”,更要注重“怎么学”和“学习效果”。高效灵动的“互联网 课堂”本质是对学生思维的激活,是通过学生课堂的参与和师生的有效互动,激发学生对时事、对生活、对生命的关注;其结果反馈不单纯是教学测试与学生评价,而是学生眼界的拓宽、思维的拓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学生的最终成绩绝对不是纸上单纯反映出来的分数,而是对共情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
  三、“互联网 课堂”高效灵动教学策略的运用
  教学策略是指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付诸于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包括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等方面的内容,但又不仅仅是其内容的简单相加。教师在“互联网 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借助互联网平台,从教学素材的灵活选取、课堂问题的灵巧设置、调动师生和生生间的灵会互动等角度出发激发学生的灵敏思维,巧用课堂评价和课后作业调动学生的兴趣,打造高效灵动课堂。
  (一)结合时政灵活选取教学素材
  “互联网 课堂”的教学,需要借助互联网平台实施,师生间在课堂上没有接触,缺乏现场感,因此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觉投入到课堂中显得特别重要。在“互联网 课堂”的教学中,要用好互联网这个媒介,针对学生能比平常更多的了解新闻时事这个特点,可以巧用时事案例,灵活选取和更新教学素材,切中学生们的关注点和兴趣点,提高课堂的参与度。
  例如在讲授七年级下册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时,可以巧用互联网,引导学生搜集新冠肺炎治疗过程中出现了谣言,对谣言进行分类;思考这些谣言为什么得以广泛的传播,这些传播会带来什么危害。通过用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在接收海量信息时不被群体情绪裹挟,学会独立思考,理性辨别,做到不造谣不传谣,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的过程中用行动传递正能量。   道德与法治学科,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需要潜移默化引导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在新冠疫情这一特殊时期,我们不能单纯引导学生安心学习,更要借助鲜活的时事案例,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心时事、关注生命的情感。
  (二)利用网络灵巧设置课堂问题
  在“互联网 课堂”的教学中,学生可以随时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这个是传统课堂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借助网络平台灵活查找资料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动起来多思考,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这既给学生传达了“老师相信你们的自觉性和能力”的信息,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也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把课堂目标局限于发展学生认知能力,而应该是多种能力协调发展。所以教师不应该是单纯的给予学生结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这个结论的来龙去脉以及其中的思考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亲自动手查找的资料和教师直接呈现的资料是不一样的,相对而言教师给予的资料更多是从教师设想的角度出发的,而学生会更加认可自己找到的资料,并且更容易对这些资料产生分析和思考。学生通过资料的收集参与课堂,“能够使多种感官接受不同刺激.从而调动情绪、激发兴趣,为课堂教学构建良好的学习气氛”,从而培养学生信息辨别、合作交流的能力。
  如在讲授独立思维和批判精神时,教师精心准备了十个案例,引导学生分组查找辨别这些信息是谣言还是真相。學生在利用互联网查找的时候发现网上信息太多,真假难辨,真实体会到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也体会到了知识的力量,需要有能力进行合理的批判。在讲授2.2《青春萌动》时,教师用“抗疫一线护士陈颖与男朋友隔着玻璃的亲吻”引出主题,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搜索“新冠肺炎疫情下爱情”,从真实的案例中感受爱情的力量,明白“对异性的欣赏和向往并不是真正的爱情,爱情意味着欣赏与尊重,更需要责任和能力”,从而引导学生树立爱情观。学生直接参与素材的搜集和结论的推导过程,避免机械的“一问一答”模式,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同时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认可度,既达到灵动高效的课堂效果,又能产生更好的育人作用。
  (三)巧用平台调动课堂互动活力
  对比传统课堂,“互联网 课堂”的互动有利有弊:一方面网络互动具有延时性和不稳定性,另一方面网络互动可以多人同时进行讨论和汇报。因此要充分利用好网络的优势,不要单纯要求学生在互动面板上回答,还可以通过利用不同的平台,多渠道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如某校用钉钉软件直播上课,在课堂上的互动形式一般是连麦和互动面板回答,这个互动只能是师生互动,不能进行生生间的互动。针对这个问题,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根据环节的设置,提前建立小组的学科微信或者QQ群,科任教师加入到群中,设立群规则,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在小组讨论的时候,同学们就可以直接在群中讨论,做好记录,准备分享。这个过程中,教师能随机监控小组群的讨论情况,防止出现偏题、跑题的现象,这样可以实现远程的小组互动,在线上学习期间增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
  (四)活用学生建议激发隐藏潜力
  传统课堂会“更多地把目光放在对试卷、习题的研究上,学生的思路受阻”,“单一、匮乏的作业,对于学生而言,是无法显示课程资源的优势的。”因此,“互联网 课堂”中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相信学生的潜力,一方面可以打破固定思维,引导学生围绕特定主题自行设置作业题目,完成作业;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建立评价机制,在合作和分享中提高自身水平和合作能力。学生的潜力不止于课堂,通过课后作业的灵活设置实现学生与知识的共鸣,突破道德与法治“背多分”的困境,重在引导学生探究、体验与运用。
  如在七年级下册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中,最后结合实际生活,围绕主题“独立思维、批判思维与谣言的辨别”为主题,学生自选形式完成作业。最后教师惊喜收到手绘漫画、宣传标语、朋友圈宣传等形式多样的“不造谣、不传谣”倡议,学生会思考,真正关切现实,回应现实问题。
  四、结语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点,要求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理想课堂最重要的一个维度是“课堂与社会生活的息息相关,课堂与人类命运的息息相通”,高效灵动的“互联网 课堂”能以学生的现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起点,打造教师引领、学生参与、师生互动、生生探讨的生命性、成长性课堂。因此,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策略创建学科与现实生活的链接,做到既能把学生的视角从游戏、小说等线上娱乐中拉回到课堂,亦能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现实,了解世界,将更好地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的转变,实现核心育人作用。
  【本文属于顺德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小课题“中学道德与法治课构建灵动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研究成果,课题号SDX2019104】
  【参考文献】
  [1]朱小蔓.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87.
  [2]马焕铮.关注“四度”要件 构建高效课堂[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16):16-18.
  [3]马耀军,张玉琴.借助教育云平台 打造高效政治课[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34):54-55.
  [4]潘奕峰.闭卷考模式下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2):35-36.
  [5]朱永新.新教育[M].漓江出版社.2014:133.
其他文献
【摘要】生物学科是高中阶段一门极为重要的学科,而且生物学科当中包含的知识较多,所以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注重对同学们学习能力和生命观念的培养,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在素质教育的引领下更加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生命观念 生物 渗透  引言: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必须要具备的一项基本素养,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生命观念的培养。生命观念的养成能够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发展过程当中更加乐观积极,在遇
【摘要】思想政治是高中教育体系的基础学科,在高三复习课中,教师要积极应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思政知识体系,完成知识的巩固和内化,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夯实基础。本文主要针对思维导图在高中思想政治复习课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给予我国相关教育同仁以些许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三思想政治 复习课 思维导图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
【摘要】 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能满足我国新时代教育的要求,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了班主任应加大对学生的全面化、个性化发展的关注力度。小学生不仅要学好基本知识,还要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为此,本人对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进行了思考,并就其具体实践策略做出浅要分析,为以后开展学生的德育工作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小学教学 小学班主任 德育工作 思考实践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5.1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普遍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革新课堂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口语交际机会,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经验,共同提升英语水平。本文对XX市XX中学的207名学生展开调查,从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组织情况和学习效果三个方面分析当前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英语;应用现状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
【摘要】如何在新时代上好高中政治课,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现阶段高中政治教学面临新的挑战。《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倡导实施“围绕议题,设计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积极探索在高中政治课程中开展议题式教学活动的途径和方法、技巧和策略,是直面高中政治教学面临新的挑战,上好政治课的有效办法。本文针对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政治课程中的实践,分析议题式教学过程中可操作的应
【摘要】在中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应用能力与审美能力,这也为中小学教学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的打下基础。所以作为美术教师,应当对美术课程核心内容进行仔细的筛选,细致地把握内容,创新原有的教学方法,使核心素养更好地渗透到各个环节当中来,帮助学生在掌握扎实美术技能的同时,也能获得更高的核心素养。本文主要是针对在核心素养的理念下,如何使得中小学美术教学更好地推
一、课例背景  本节课是在本校开设的一节公开课,也是广东省“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认知语法观的中职英语语法教学行动研究”的研究展示课。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的课题是How to Make Salad?,选用的是国规新教材《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Unit6 What’s for dinner? 第5,6课时Grammar and Language Use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情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逐渐突出,不仅没能提高班级管理效率,甚至会打消学生学习积极性。由此可见,创新和改革高中班级管理模式已经成为高中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具有一定迫切性和严峻性。因此,本结合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提出创新策略,同时对构建新型学习共同体展开深入研究,希望能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中 班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教育手段发生了变化,新的技术手段带来了新的应用方法,微课就是在科技发展的前提下产生新型教学资源,并逐渐成为了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措施,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类课程教学活动中。由此本文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出发,探讨在初中化学课程中应用微课的实践应用方法,为相关的教学应用提供参考内容。最终得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借鑒推广。  【关键词
【摘要】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各学科教学的逻辑起点是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如何实现教学设计与素养目标的有效对接?本文以人教版必修一第一、二单元学习为例,从大单元的确定、学习目标制定、核心任务设计及分解、学习过程设计、作业与检测、学后反思等方面,介绍大单元设计的流程与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 大单元学习 学习目标 核心任务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