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毕淑敏
有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我还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
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所有的话都心不在焉。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灵。面对你纯真无瑕的眼睛,我要承认: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打过一个人。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这个人就是你。
在你最小最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豆。我生怕任何一点儿轻微的碰撞,将你稚弱的生命擦伤。我为你无日无夜地操劳,无怨无悔。面对你熟睡中像合欢一样静谧的额头,我向上苍发誓:我要尽一个母亲所有的力量保护你,直到我从这颗星球上离开的那一天。
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你开始淘气,开始恶作剧……对你摔破的盆碗、拆毁的玩具、遗失的钱币、污脏的衣着……我都不曾打过你。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会跌跤一样应该原谅。
第一次打你的起因,已经记不清了。人们对于痛苦的记忆,总是趋向于忘记。总而言之那时你已渐渐懂事,初步具备童年人的智慧:它混沌天真又我行我素,它狡黠异常又漏洞百出。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放任无羁地奔向你向往中的草原,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生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这就是殴打。
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这种体验将使你一生不会再去抚摸这种橙红色抖动如绸的精灵。孩子,我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当你初次与它们接触时,就感到切肤的疼痛,从此与它们永远隔绝。
我知道打人犯法,但这个世界给了为人父母者一项特殊的赦免——打是爱。世人将这一份特权赋于母亲,当我行使它的时候臂系千钧。
我谨慎地使用殴打,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每当打你的时候,我的心都在轻轻颤抖。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他我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地自责。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汲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哪怕它将苛烈10倍。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也无法转让,它如同人在饥馑时获得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这道理可能有些深奥,也许要到你也为人父母时,才会理解。
打人是个重体力活儿,它使人肩酸腕痛,好像徒手将一千块蜂窝煤搬上五楼。于是人们便发明了打人的工具:戒尺、鞋底、鸡毛掸子……
我从不用那些工具。打人的人用了多大的力,便是遭受到同样的反作用力,这是一条力学定律。我愿在打你的同时,我的手指亲自承受力的反弹,遭受与你相等的苦痛。这样我才可以精确地掌握力度,不至于失手将你打得太重。
我几乎毫不犹豫地认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因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孩子,听了你的话,我终于决定不再打你了。因为你已经长大,因为你已经懂了很多的道理。毫不懂道理的婴孩和已经很懂道理的成人,我以为都不必打,因为打是没有用的。唯有对半懂不懂、自以为懂其实不甚懂道理的孩童,才可以打,以助他们快快长大。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你可懂得?
【阅读提示】
本文采用心灵独白的形式,反思母子关系背后的深层内涵,让我们看到了两代人之间的隔膜,从而去思考以寻求一种和谐的沟通方式,进而消除恼人的“代沟”。阅读此文,让我们感受到了至善至美的亲情。
【考点导练】
1. 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①静谧( ) ②狡黠( ) ③纯真无瑕( ) ④放任无羁( )
2. 根据句意写出本文中的成语。
①比喻不费事或不费力。()
②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③形容怀着好心再三诚恳地劝告。()
④不管别人怎样,还是按照自己平素的一套做法去做。()
3. 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的一项是( )
A. 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灵。
B. 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
C. 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会跌跤一样应该原谅。
D. 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豆。
4. 请写出一首你收集的歌颂母爱的古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独特感悟】
5. 小时侯你肯定也玩过一些“危险游戏”,请仿照下句写出你所经历过的一种非常体验。
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这种体验将使你一生不会再去抚摸这种橙红色抖动如绸的精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你小时侯挨过父母的打吗?当时的感受如何?现在有什么新的想法?(8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本文作者是一位善良而慈爱的母亲,她曾不只一次迫不得已打过自己“渐渐懂事”的孩子,但她从不用打人的工具,这是为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本文是一位母亲对自己孩子的真情告白,作者围绕着“为什么打你”做文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请逐一列出孩子种种该打的理由。你认为父母能否打孩子,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法探秘】
9. 当我们要表现两种角色间的对话和交流时,可以借鉴本文,采用独白的方式,即单从一方的角度或立场切入,展现角色之间的差异和对立,从而表现两个不同的内心世界。文中作者说“打人是个重体力活儿”,每打一次,她所“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请你从孩子的角度切入,谈谈你对父母这种矛盾、复杂而痛苦心情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作实践】
10. 请你模仿本文的写法,以“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以自己的成长经历为背景,和父母进行一次坦诚的对话与交流,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参考答案】
1. ①mì②xiá ③xiá④jī2. ①轻描淡写②刻骨铭心③苦口婆心④我行我素 3. C 4. 如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其它古诗词符合要求者也可)5. 应注意写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教训,注意句式、修辞格与原句保持一致,略。 6. 注意写出当时的感受和现在的感悟,略。 7. 我愿在打你的同时,我的手指亲自承受力的反弹,遭受与你相等的苦痛。这样我才可以精确地掌握力度,不至于失手将你打得太重。8. 答案不求唯一,言之成理即可。9. 从孩子的角度谈对父母“恨铁不成钢”心情的理解,略。10. 采用独白的方式,从孩子的角度切入,坦诚地抒写自己对父母之爱的深刻感悟,略。
有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我还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
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所有的话都心不在焉。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灵。面对你纯真无瑕的眼睛,我要承认: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打过一个人。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这个人就是你。
在你最小最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豆。我生怕任何一点儿轻微的碰撞,将你稚弱的生命擦伤。我为你无日无夜地操劳,无怨无悔。面对你熟睡中像合欢一样静谧的额头,我向上苍发誓:我要尽一个母亲所有的力量保护你,直到我从这颗星球上离开的那一天。
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你开始淘气,开始恶作剧……对你摔破的盆碗、拆毁的玩具、遗失的钱币、污脏的衣着……我都不曾打过你。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会跌跤一样应该原谅。
第一次打你的起因,已经记不清了。人们对于痛苦的记忆,总是趋向于忘记。总而言之那时你已渐渐懂事,初步具备童年人的智慧:它混沌天真又我行我素,它狡黠异常又漏洞百出。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放任无羁地奔向你向往中的草原,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生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这就是殴打。
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这种体验将使你一生不会再去抚摸这种橙红色抖动如绸的精灵。孩子,我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当你初次与它们接触时,就感到切肤的疼痛,从此与它们永远隔绝。
我知道打人犯法,但这个世界给了为人父母者一项特殊的赦免——打是爱。世人将这一份特权赋于母亲,当我行使它的时候臂系千钧。
我谨慎地使用殴打,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每当打你的时候,我的心都在轻轻颤抖。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他我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地自责。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汲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哪怕它将苛烈10倍。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也无法转让,它如同人在饥馑时获得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这道理可能有些深奥,也许要到你也为人父母时,才会理解。
打人是个重体力活儿,它使人肩酸腕痛,好像徒手将一千块蜂窝煤搬上五楼。于是人们便发明了打人的工具:戒尺、鞋底、鸡毛掸子……
我从不用那些工具。打人的人用了多大的力,便是遭受到同样的反作用力,这是一条力学定律。我愿在打你的同时,我的手指亲自承受力的反弹,遭受与你相等的苦痛。这样我才可以精确地掌握力度,不至于失手将你打得太重。
我几乎毫不犹豫地认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因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孩子,听了你的话,我终于决定不再打你了。因为你已经长大,因为你已经懂了很多的道理。毫不懂道理的婴孩和已经很懂道理的成人,我以为都不必打,因为打是没有用的。唯有对半懂不懂、自以为懂其实不甚懂道理的孩童,才可以打,以助他们快快长大。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你可懂得?
【阅读提示】
本文采用心灵独白的形式,反思母子关系背后的深层内涵,让我们看到了两代人之间的隔膜,从而去思考以寻求一种和谐的沟通方式,进而消除恼人的“代沟”。阅读此文,让我们感受到了至善至美的亲情。
【考点导练】
1. 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①静谧( ) ②狡黠( ) ③纯真无瑕( ) ④放任无羁( )
2. 根据句意写出本文中的成语。
①比喻不费事或不费力。()
②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③形容怀着好心再三诚恳地劝告。()
④不管别人怎样,还是按照自己平素的一套做法去做。()
3. 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的一项是( )
A. 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灵。
B. 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
C. 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会跌跤一样应该原谅。
D. 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豆。
4. 请写出一首你收集的歌颂母爱的古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独特感悟】
5. 小时侯你肯定也玩过一些“危险游戏”,请仿照下句写出你所经历过的一种非常体验。
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这种体验将使你一生不会再去抚摸这种橙红色抖动如绸的精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你小时侯挨过父母的打吗?当时的感受如何?现在有什么新的想法?(8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本文作者是一位善良而慈爱的母亲,她曾不只一次迫不得已打过自己“渐渐懂事”的孩子,但她从不用打人的工具,这是为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本文是一位母亲对自己孩子的真情告白,作者围绕着“为什么打你”做文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请逐一列出孩子种种该打的理由。你认为父母能否打孩子,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法探秘】
9. 当我们要表现两种角色间的对话和交流时,可以借鉴本文,采用独白的方式,即单从一方的角度或立场切入,展现角色之间的差异和对立,从而表现两个不同的内心世界。文中作者说“打人是个重体力活儿”,每打一次,她所“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请你从孩子的角度切入,谈谈你对父母这种矛盾、复杂而痛苦心情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作实践】
10. 请你模仿本文的写法,以“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以自己的成长经历为背景,和父母进行一次坦诚的对话与交流,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参考答案】
1. ①mì②xiá ③xiá④jī2. ①轻描淡写②刻骨铭心③苦口婆心④我行我素 3. C 4. 如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其它古诗词符合要求者也可)5. 应注意写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教训,注意句式、修辞格与原句保持一致,略。 6. 注意写出当时的感受和现在的感悟,略。 7. 我愿在打你的同时,我的手指亲自承受力的反弹,遭受与你相等的苦痛。这样我才可以精确地掌握力度,不至于失手将你打得太重。8. 答案不求唯一,言之成理即可。9. 从孩子的角度谈对父母“恨铁不成钢”心情的理解,略。10. 采用独白的方式,从孩子的角度切入,坦诚地抒写自己对父母之爱的深刻感悟,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