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讲故事训练的必要性以及实施策略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本二年级的课后练习题中有让学生讲故事的要求。这些要求多数是以语文要素的形式提出的,充分彰显了编者对学生讲故事的重视。那么,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为什么要进行讲故事训练?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讲好故事呢?
  一、低年级讲故事训练的必要性
  要想把讲故事的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明确讲故事的意义与必要性非常重要。
  1.明确“讲”的本质
  在以往的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对讲故事存在误解,认为讲故事不过是对课文内容的重复,价值不大。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在低年级教学中,对于一些故事类课文的内容,教师应根据教学适时地让学生讲一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练习如何更好地说话、写话,还可以促进学生对书面语言的灵活运用,更能增加故事的趣味性,深受学生喜爱。
  另外,在学生讲故事的时候,运用到的词句多数是教材中的词句,在无形中,这些词句在学生今后的书面表达中使用频率会大大增加。由于低年级学生词句积累少,概括经验欠缺,使用经验不足,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详细讲述,以使在复现、复用词句的過程中增强学生的敏感度,为以后的复述故事奠定基础。
  讲故事训练对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有许多教师对课后练习中讲故事的要求视而不见,很多教师把讲故事的要求仅仅停留在读熟或者背诵上,没有真正腾出时间让学生讲一讲。这样一来,学生即使记住了文本的全部内容,也丧失了故事本身应有的情趣与自身的创新机会,因此,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讲故事训练具有重要的意义。
  2.厘清“讲”的内容
  纵观二年级教材,可以发现故事类课文在所有篇目中占据的比重较高,其中明确要求学生讲故事的课文有多篇。另外,统编本低年级教材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收录的故事类课文有明显增加,并且在一个单元之内有数篇课文都是围绕着同一语文要素展开的,这些语文要素明确又具体,教师要依托教材,真正把讲故事的训练目标落到实处。
  二、低年级讲故事教学的实施策略
  学会讲故事对学生的语言表达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讲故事训练才更有效呢?
  1.扫清障碍,夯实“讲”的基础
  讲故事就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容说出来,类似于复述,但是要比复述故事更加生动、有趣。要想让学生讲好故事,正确认读生字词是关键。教师还要能够为学生创设出恰当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会正确运用词语和句子。
  如将《青蛙卖泥塘》一文中的“卖”与《千人糕》一文中的“买”结合起来,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卖”与“买”的区别,讲好故事。再如《狐假虎威》一文中“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一句话中的“派”,教师就可以借助“派送、生日派对……”等不同的词语让学生明白“派”的意思与用法,在实践中真正经历理解运用的过程,从而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除此之外,教师在引导学生讲故事的时候,还要让学生学会从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抓住重点,读好故事,为学生讲好故事奠定扎实的基础。
  2.搭建支架,降低“讲”的难度
  在统编本二年级教材中,课后练习题关于讲故事的训练目标都非常明确,教给了学生讲故事的基本方法,是教师教学的帮手。教师可以依托教材,真正把讲故事的目标落到实处。
  (1)借助插图讲故事。统编本低年级教材中的插图色彩亮丽,生动有趣,给学生以视觉的美感,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无尽的想象力。尤其是一些故事类课文,文中的插图不仅是故事内容的直接反映,还符合学生的阅读期待,为学生搭建了理解文本内容的梯子。在低年级学生讲故事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以插图为媒介,创设讲故事的语境,以使学生把故事讲得更加生动形象。
  如在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一课的教学中,由于课文内容长,对于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想把故事完整地讲述出来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借助插图为学生创设讲故事的语境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教师可以对学生说:“在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小蝌蚪的身体也是不断发生变化的,你能把描写小蝌蚪变化的句子找出来吗?”然后,在学生找出这些句子以后,教师再让学生结合插图和小蝌蚪的变化把这个故事讲一讲。这样一来,学生通过阅读提取关键信息,在感知、感悟、串联、整合的过程中实现了对故事内容的完整表达,提升了学生讲故事的能力。
  (2)借助提示语讲故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把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按顺序呈现,这些关键词句就是提示语,就好比故事的提纲,学生借助提纲想象故事情境,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篇,就这样,整篇故事内容就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需要指出的是,学生在借助提纲复述故事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增加自己的想法,以使故事变得更加生动形象。
  如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一文,由于它是一篇古代神话故事,所以学生讲述起来存在一定难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讲故事的目标,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故事以后给每一自然段写个小提示,如“洪水使人们生活痛苦”“鲧用筑坝挡水的方法,没有筑好洪水”“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禹用疏通河道的方法,带领人们治好了洪水”等。有了这样的提示语,学生经过想象扩充以后,很快就可以把故事讲得既形象又生动。
  (3)借助分角色表演讲故事。表演是儿童的天性,也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一种学习形式。在故事类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借助表演把故事内容表现出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增添故事的趣味性,增加语言的厚度,使故事内容变得精彩。
  如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是一篇生动的成语故事,故事性强,人物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对话部分也相当精彩。教学时,在学生熟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对故事内容进行梳理,得出以下故事情节:老虎抓到狐狸—狐狸说谎欺骗老虎—老虎跟在狐狸后面—百兽害怕逃跑。然后,教师让学生抓住文中描写老虎和狐狸动作神态的词语“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大摇大摆”等词语进行分角色表演,这样把分角色表演与讲故事训练相结合,学生的表演生动有趣,真正感受到了故事给自己带来的乐趣。
  3.鼓励课外阅读,开展丰富活动,提升学生讲故事能力
  在低年级教学中,在学生学会听故事、讲故事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运用有效的方法讲述故事,巩固课堂所学。需要指出的是,对教师来说,要想使学生讲故事的能力得到提升,单靠教材中几篇有限的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来激发学生讲故事的兴趣。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从想读故事到主动阅读,再到把自己喜欢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讲故事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定期举行“故事大王”“故事接力比赛”“讲故事小明星个人专场”等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讲故事的魅力,从而爱上阅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研读教材,把握编者意图,明确教材中对学生讲故事的基本要求,认识到讲故事训练对学生语言发展的必要性,为学生创设讲故事的情境,引导学生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在教学中,教师还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讲故事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讲故事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从而把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在讲故事训练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灌云县龙苴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其他文献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增进儿童思想性格的健全。统编本教材一二年级选入了多篇童话,让学生阅读浅显的童话,向往美好的生活,关心自然和生命。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和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集中呈现了七篇中外优秀童话故事,并在语文要素上进行了梯度式设计:“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如何落实要求,真正让学生喜欢童话,会写童话,笔者觉得需要从
识字写字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教学的重点难点。统编本教材特别重视识字教学,在编排上体现了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相结合的方式,识字方法多样,识字文化内涵丰富。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以多元识字为识字方法路径,注重对学生识字兴趣的激发,传统文化的渗透等,以逐步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  一、依托教材,在识字中尝试积累运用  统编本教材特别重视学生语言的发展,鼓励学生从小积累语言,运
课堂拓展旨在扩大学习的范围,在补充的资源中丰富课堂教学的内涵,提高课堂阅读的质量,培养学生探究阅读的能力,增加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课堂拓展的要素是指拓展的指向是什么,是课堂拓展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拓展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抓住了三个着力点。现以统编本二年级下册《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为例,具体谈谈课堂拓展的做法。  一、课堂拓展要重视阅读期待  阅读期待是指学生对所要阅读内
不会预习就不会学习。教师上课需要备课,提前准备。对当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课堂教学,也要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识字是阅读的基础,第一学段识字教学更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加强识字的预习指导,不仅有助于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激发他们自主学习、自主识字的兴趣。笔者结合第一学段的识字教学规律谈谈识字教学的预习方法。  一、第一学段识字教学规律  识字教学较为枯燥。如果直接让学生认读生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内在情感的集中反映,是作者基于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在遇到特殊情况下内在心境的文字表达。刘勰曾经说过:“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因此,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搭建与文本、作者进行深入对话的通道,让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和所运用的写作方法,揣摩作者的内在情感。笔者以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史铁生写的《那个星期天》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一、基于情节发展,梳理情感呈现的主线
“一边读一边预测”就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依据阅读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对故事后面的内容进行推测,并验证自己推测结果的过程。为什么要让学生学习“一边读一边预测”的阅读策略呢?一是因为“一边读一边预测”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给学生带来阅读乐趣;二是因为让学生“一边读一边预测”,可以激发学生思考,让他们带着思考去预测故事的发展;三是可以使学生的创作思维得到有效培养。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才能充
统编本一年级上、下册安排了集中识字,其中有来自于古代的蒙学教材,有中国传统的字谜识字,还有的揭示汉字造字规律……均采用韵文的形式,朗朗上口,学生在诵读中就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意蕴,选文不管是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渗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因子。因此,我们的识字教学不能“為识字而识字”,应进行适当的文化观照,让识字教学丰厚起来。  一、图画—文字,追溯“形意”合体  汉字的“形”不是一个简单、生硬的符号,如
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统编本教材从一年级上册开始均安排有“快乐读书吧”板块,旨在提升学生阅读质量,让学生亲近经典,走进经典。纵观教材“快乐读书吧”可以看出,其编排有以下特点:(1)推荐书目种类齐全,既有文学类,又有科普类,如四年级下册的“快乐读书吧”是以苏联作家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知、理解、评价、鉴赏等都与思维有着直接的关系,发展学生思维可以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提升。在教学中,按照双线目标和课堂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但许多教师经常会忽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这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那么,在教学中,教师该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才更有效呢?  一、在理解词语中发展学生思维  正确理解词语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从这些教学建议看,学生仅仅阅读教科书显然是达不到课标中要求的阅读量的。为此,作为一种全新的阅读模式,群文阅读随着课改的深入应运而生。  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最近两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阅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