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此种背景下,小学也开始开展信息技术教学。为了更好地帮助小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提高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的热情,教师通常会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本文将重点围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
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门基础理论知识与综合实践技能紧密结合的学科,而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对于年龄较小、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均比较弱的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本文将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容,简要分析其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简要概述
任务驱动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指教师通过给学生布置适当的学习任务,进而驱使学生深入学习。具体来说,就是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布置一个与之相适应的任务活动,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积极思考,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并巩固所学知识。任务驱动与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它强调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任务的驱动下,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消化吸收和熟练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1.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在正式提出具体任务之前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慢慢激发学生对任务的好奇心和完成任务的欲望。比如,在讲解Word字体设置功能时,教师可以事先通过大屏幕向学生展示几组广告宣传标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将普通字体的广告标语展示给学生,通过明显的对比,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设置字体的重要性,对所学内容也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教师在具体讲解和布置教学任务的时候,学生也就更容易理解与掌握了。
2.设计任务内容。任务驱动环节中最基本的一项内容就是设计任务,教师在设计任务内容的时候需要参照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具体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就是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教师在设计任务内容时需要仔细权衡这两个方面,然后再布置给学生。例如,在“认识画图”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学任务设计成利用电脑系统中自带的画图软件绘制一幅小动物的图画或是制作一张贺年卡片、生日卡片等。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对画图软件中的工具及其使用方法进行细致讲解。例如,橡皮工具适用于擦除图中的错误或是多余部分,铅笔工具则可以在画图区域内任意画线,等等。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了解并熟练使用画图工具,进而完成教学内容。
3.共同解决任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基础的理论教学和布置任务之后,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任务。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就如何完成任务、怎样完成任务展开积极的讨论和交流。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之后,便可以上机操作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要帮助学生完成任务,而是要引导学生分析任务、找出完成任务所需的关键要素。比如,在学生设计生日贺卡的教学任务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贺卡中需要具备的元素,帮助学生将任务拆分成一个个细小、具体的任务,消除学生对任务的恐惧感,降低完成任务的难度。
4.分析任务结果。任务完成之后学生要将任务结果进行提交,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和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判定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比如,在“认识画图”的教学中,学生完成任务的结果是能够独立绘制一幅简单的图画。教师要对学生绘画作品的整体美感、色彩搭配等方面进行点评和分析,对表现良好的地方进行表扬,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自信心;同时也要指出学生在任务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帮助学生全面提高使用画图软件的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总而言之,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帮助下,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够有效践行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全面掌握和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在不断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增强学习信息技术热情和信心。因此,广大教师还应该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当中继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的同时,推动我国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光平.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
[2]满意.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6.
[3]宋国芝.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6.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
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门基础理论知识与综合实践技能紧密结合的学科,而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对于年龄较小、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均比较弱的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本文将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容,简要分析其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简要概述
任务驱动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指教师通过给学生布置适当的学习任务,进而驱使学生深入学习。具体来说,就是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布置一个与之相适应的任务活动,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积极思考,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并巩固所学知识。任务驱动与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它强调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任务的驱动下,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消化吸收和熟练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1.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在正式提出具体任务之前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慢慢激发学生对任务的好奇心和完成任务的欲望。比如,在讲解Word字体设置功能时,教师可以事先通过大屏幕向学生展示几组广告宣传标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将普通字体的广告标语展示给学生,通过明显的对比,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设置字体的重要性,对所学内容也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教师在具体讲解和布置教学任务的时候,学生也就更容易理解与掌握了。
2.设计任务内容。任务驱动环节中最基本的一项内容就是设计任务,教师在设计任务内容的时候需要参照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具体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就是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教师在设计任务内容时需要仔细权衡这两个方面,然后再布置给学生。例如,在“认识画图”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学任务设计成利用电脑系统中自带的画图软件绘制一幅小动物的图画或是制作一张贺年卡片、生日卡片等。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对画图软件中的工具及其使用方法进行细致讲解。例如,橡皮工具适用于擦除图中的错误或是多余部分,铅笔工具则可以在画图区域内任意画线,等等。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了解并熟练使用画图工具,进而完成教学内容。
3.共同解决任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基础的理论教学和布置任务之后,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任务。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就如何完成任务、怎样完成任务展开积极的讨论和交流。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之后,便可以上机操作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要帮助学生完成任务,而是要引导学生分析任务、找出完成任务所需的关键要素。比如,在学生设计生日贺卡的教学任务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贺卡中需要具备的元素,帮助学生将任务拆分成一个个细小、具体的任务,消除学生对任务的恐惧感,降低完成任务的难度。
4.分析任务结果。任务完成之后学生要将任务结果进行提交,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和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判定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比如,在“认识画图”的教学中,学生完成任务的结果是能够独立绘制一幅简单的图画。教师要对学生绘画作品的整体美感、色彩搭配等方面进行点评和分析,对表现良好的地方进行表扬,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自信心;同时也要指出学生在任务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帮助学生全面提高使用画图软件的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总而言之,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帮助下,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够有效践行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全面掌握和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在不断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增强学习信息技术热情和信心。因此,广大教师还应该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当中继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的同时,推动我国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光平.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
[2]满意.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6.
[3]宋国芝.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