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困生在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和障碍,这些心理问题严重制约着学困生的成长和发展,针对学困生的心理障碍进行心理辅导,对转化学困生,大面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学习;心理障碍;心理辅导
学习困难学生简称学困生,是指智力正常或无明显缺陷,在学习上有困难,不能完成正常学生能完成的学业任务的学生,其主要表现为经常性的上课听课思想不集中、严重的理解障碍、作业好拖拉马虎,学习习惯差,个性强,与同学很难相处、爱撒谎。学困生与正常学生相比,学业成绩有明显差异,需要经过特殊的教育和训练才能取得学习上的进步。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有外因也有内因。一方面是由于家庭的不良影响,学校教育的偏差,当然还有来自社会的低俗文化和不良风气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学困生的心理原因。前者我们可以通过寻求家长的支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来逐步转化他们;而后者则严重制约着学困生的成长和发展。一般来说,学困生的心理大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和障碍。因此,探讨学困生的心理障碍及防治,对于转化学困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学困生的心理障碍及主要表现
1、感觉统合失调障碍
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对身体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的组织分析、综合处理、做出正确决策,使人体和谐有效地运作。大脑的不同部位必须经过统一协调的工作才能完成人类高级而复杂的认知活动,如注意力、组织能力、自我控制和理解能力。当这一系统不能正常运转时,就称之为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是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1]。感觉统合失调障碍的学生表现为:上课不能专心听讲,小动作不断,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落四,记忆力差,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布置的作业。可以长时间看电视玩手机打游戏,但不喜欢阅读;读书经常跳行,多字少字,颠倒顺序;写字马虎潦草,英语字母经常拼写不完整;回答问题易紧张,孤僻不合群,脾气暴躁,无法控制情绪,反应慢,动作不灵活,笨手笨脚,学习积极性差。虽然这些学生的智力一般都在正常水平,甚至有的孩子具有超常水平,但是由于他们的感觉统合失调,使得他们的智力水平没有得到充分发展,造成学习成绩落后及运动技术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障碍。
2、注意障碍
人在认识事物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一种心理现象就是注意,学生学习任何知识都必须通过注意。如果注意出现问题或障碍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学困生却存在各种原因引起的注意缺陷,具体表现在:(1)注意范围狭窄。学困生和正常学生相比,在同一时间内注意的对象明显偏少,只能注意到个别事物。(2)注意稳定性差。不能长时间注意某个事物,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转移注意,表现在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走神。(3)注意转移困难。不能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将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有的学困生在课堂上还沉浸在课间的活动中,长时间不能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
3、记忆障碍
记忆障碍是指在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过程中发生的困难或异常。学困生的记忆障碍表现为:(1)识记能力差。正常学生短时记忆一次可识记7个阿拉伯数字,学困生识记量不到5个。(2)识记过程易受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的影响。(3)保持时间短,遗忘快。(4)回忆、再认非常困难,出现错误。
4、思维障碍
思维障碍是指由于综合、分析、概括、判断、推理的基本过程发生障碍,导致思维水平明显落后于群体。学困生的思维障碍表现在:(1)抽象概况水平低下。学困生在学习中不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总是孤立地看问题,常以偶然、次要的联系代替必然和主要的联系。(2)强烈的思维定势。学困生由于神经系统的发展不够成熟,兴奋过程比抑制过程占优势,分化抑制机能较弱,因而分析综合能力较低,对已经形成的动型不易改变,表现出强烈的定势作用。
5、情绪障碍
学困生在情绪上的突出表现是过度焦虑和恐惧。由于学困生的基础太差,知识上的断层很难在短时间内修补,导致他们对学习缺乏信心,每当考试临近,出现严重的恐惧和焦虑,由此产生的结果是考试失败,而考试的失败更加剧了他们对考试的恐惧和焦虑,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另一方面的表现是过度自卑和压抑。学困生由于学习上的过多失败,自尊心受到伤害,自卑感过于严重,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悲观失望,抑郁寡欢,甚至自暴自弃。
6、意志障碍
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学生学习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学习困难学生的意志力普遍较差,主要表现在:(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自觉性。多数学困生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家长和老师的督促下被动地学习,自觉求知的欲望不高。(2)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坚持性。学习是一件艰苦的劳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干扰,也经常遭受挫折和失败,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学困生缺乏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坚持到底的毅力,对待学习常常是走马观花、虎头蛇尾、畏难退缩。
7、人格缺陷或障碍
人格是指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人的禀赋、能力、气质的综合体。人格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往往决定一个人的事业成败。学困生学习上的失败与其人格因素有很大关系。很多学困生存在人格上的缺陷和障碍。如固执、任性、偏激、狭隘、自卑、怯懦等,不仅影响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也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学困生心理辅导策略
1、心理疏导
首先通过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困生的求知欲望。多数学困生在学习上处于消极被动状态,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上总是敷衍塞责,不求进取,针对这种现状,教师要经常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使学困生认识到学习的社会意义,把当前的学习和远大的理想联系起来,树立长远的学习动机,以此激励自己,并为实现远大目标作出不懈努力。
其次满足爱与尊重的需要,增强学困生的学习信心。自尊人皆有之,学困生的自尊心较之一般学生更强烈,只是由于学习上的屡次失败,使学困生的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自信心下降,自卑感增强。为了维护自尊,学困生常常把自己封闭起来,生活在孤独和冷漠之中。因此,教师在平时的学校活动中要多关注他们,努力同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心态的重要因素,如果教师能以师爱的真诚消除彼此的对立,以师爱的温暖消除学生学习上的压力和困惑,用民主消除课堂上的紧张氛围,那就能达到亲密合作,心心相通,实现教学相长。只要教师把自己的心血、才智、激情都凝聚在对每一个学生的爱中,关心尊重每一学生,学生才会在爱中学会去爱,学会去尊重别人。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另外,对于基础差、情况特殊的学生,在班级的座位安排中,要设法为其安排个性好,爱帮助人,学习优秀的学生作为学习伙伴,把他们的成功目标先定低一些,扎扎实实地从眼前做起,把一个目标分成几个小目标,达到一个目标以后再进行下一个目标,争取让学生每一步都有成就感,使其能力逐步提高,使他们内心产生成功的喜悦,让他们相信:别人能行,我通过努力也行。进而信心逐步加强,心理进入良好的循环。总之,满足学困生爱与尊重的需要是转化和教育学困生的关键一步。爱的力量是巨大的,能使一棵绝望的心重新燃起希望之火。为此,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个学困生,用爱去唤醒学困生沉睡的心灵,用爱去化解师生之间的心理隔阂,用爱去点燃学困生自信的火种。
2、心理调适
学困生的情绪情感中消极成分占主导地位,这些消极情绪不仅影响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也影响其身心健康。摆脱消极情绪的困扰,学困生要掌握调节情绪情感的方法。
(1)认知调节法
合理情绪疗法认为,情绪并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直接引起,而是由于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与评价所引起。对于同一件事,由于认知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从而导致不同的行为。改变消极情绪困扰的最好办法是改变对事件的认识和评价。学困生对自己学习落后的原因不能正确分析和认识,认为自己脑子笨、智商低,不是学习的材料,以至放弃努力。学困生只有纠正认识上的偏差,客观地分析学习落后的真正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习困难。
(2)合理宣泄法
宣泄就是把消极情绪情感激发出来的能量释放出来,包括言语宣泄和行为宣泄。言语宣泄是通过语言把自己内心的苦闷、失落、委屈向别人倾述出来。行为宣泄是通过从事体育活动和劳动,把消极情绪释放出来。
(3)自我暗示法
自我暗示就是用内部语言或表面语言的形式来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自我暗示有积极自我暗示与消极自我暗示之分,积极的自我暗示对人的情绪和行为都有奇妙的影响,既可以用来松弛过分紧张的情绪,也可以用来激励自己。当感到紧张焦虑时,用语言暗示自己:千万别紧张,一定要放松、放松、放松;当自己心灰意冷时对自己说:我行,我行,我行。积极的暗示能帮助自己摆脱消极情绪的困扰。
3、心理训练
对于学困生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在心理学上最有效的方法是感觉统合训练。感觉统合训练是针对每个学困生自身的特点,选择和设计特定环境项目,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知各种刺激,在大脑进行感觉的统合,并作出适应性反应,从而刺激其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为了保证训练的质量和效果,训练前要根据每个学困生的特点和学习困难的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计划,训练中要严格按计划进行,保证训练的时间,做好训练记录,总结训练结果,及时调控训练进程。
除了感觉统合训练之外,还要针对学困生的注意、记忆和思维障碍进行心理训练。如在学习活动中开展智力竞赛、知识竞赛和技能竞赛,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和应变能力;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训练学生的意志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咨询人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通过言语等交流媒介,与咨询对象进行信息交流并建立某种人际关系,帮助咨询对象消除心理问题,正确认识自我与社会,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有效适应社会环境,增进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2]。针对学困生存在的心理障碍,可采用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的形式,运用心理咨询的技术进行矫正和治疗。
[参考文献]
[1]王春梅,辛宏伟. 学困生的学习心理障碍与教育对策〔J〕.教育探索,2003,(4):83—84.
[2]林森,白世国.中小学心理咨询〔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
关键词:学习;心理障碍;心理辅导
学习困难学生简称学困生,是指智力正常或无明显缺陷,在学习上有困难,不能完成正常学生能完成的学业任务的学生,其主要表现为经常性的上课听课思想不集中、严重的理解障碍、作业好拖拉马虎,学习习惯差,个性强,与同学很难相处、爱撒谎。学困生与正常学生相比,学业成绩有明显差异,需要经过特殊的教育和训练才能取得学习上的进步。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有外因也有内因。一方面是由于家庭的不良影响,学校教育的偏差,当然还有来自社会的低俗文化和不良风气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学困生的心理原因。前者我们可以通过寻求家长的支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来逐步转化他们;而后者则严重制约着学困生的成长和发展。一般来说,学困生的心理大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和障碍。因此,探讨学困生的心理障碍及防治,对于转化学困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学困生的心理障碍及主要表现
1、感觉统合失调障碍
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对身体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的组织分析、综合处理、做出正确决策,使人体和谐有效地运作。大脑的不同部位必须经过统一协调的工作才能完成人类高级而复杂的认知活动,如注意力、组织能力、自我控制和理解能力。当这一系统不能正常运转时,就称之为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是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1]。感觉统合失调障碍的学生表现为:上课不能专心听讲,小动作不断,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落四,记忆力差,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布置的作业。可以长时间看电视玩手机打游戏,但不喜欢阅读;读书经常跳行,多字少字,颠倒顺序;写字马虎潦草,英语字母经常拼写不完整;回答问题易紧张,孤僻不合群,脾气暴躁,无法控制情绪,反应慢,动作不灵活,笨手笨脚,学习积极性差。虽然这些学生的智力一般都在正常水平,甚至有的孩子具有超常水平,但是由于他们的感觉统合失调,使得他们的智力水平没有得到充分发展,造成学习成绩落后及运动技术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障碍。
2、注意障碍
人在认识事物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一种心理现象就是注意,学生学习任何知识都必须通过注意。如果注意出现问题或障碍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学困生却存在各种原因引起的注意缺陷,具体表现在:(1)注意范围狭窄。学困生和正常学生相比,在同一时间内注意的对象明显偏少,只能注意到个别事物。(2)注意稳定性差。不能长时间注意某个事物,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转移注意,表现在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走神。(3)注意转移困难。不能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将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有的学困生在课堂上还沉浸在课间的活动中,长时间不能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
3、记忆障碍
记忆障碍是指在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过程中发生的困难或异常。学困生的记忆障碍表现为:(1)识记能力差。正常学生短时记忆一次可识记7个阿拉伯数字,学困生识记量不到5个。(2)识记过程易受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的影响。(3)保持时间短,遗忘快。(4)回忆、再认非常困难,出现错误。
4、思维障碍
思维障碍是指由于综合、分析、概括、判断、推理的基本过程发生障碍,导致思维水平明显落后于群体。学困生的思维障碍表现在:(1)抽象概况水平低下。学困生在学习中不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总是孤立地看问题,常以偶然、次要的联系代替必然和主要的联系。(2)强烈的思维定势。学困生由于神经系统的发展不够成熟,兴奋过程比抑制过程占优势,分化抑制机能较弱,因而分析综合能力较低,对已经形成的动型不易改变,表现出强烈的定势作用。
5、情绪障碍
学困生在情绪上的突出表现是过度焦虑和恐惧。由于学困生的基础太差,知识上的断层很难在短时间内修补,导致他们对学习缺乏信心,每当考试临近,出现严重的恐惧和焦虑,由此产生的结果是考试失败,而考试的失败更加剧了他们对考试的恐惧和焦虑,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另一方面的表现是过度自卑和压抑。学困生由于学习上的过多失败,自尊心受到伤害,自卑感过于严重,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悲观失望,抑郁寡欢,甚至自暴自弃。
6、意志障碍
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学生学习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学习困难学生的意志力普遍较差,主要表现在:(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自觉性。多数学困生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家长和老师的督促下被动地学习,自觉求知的欲望不高。(2)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坚持性。学习是一件艰苦的劳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干扰,也经常遭受挫折和失败,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学困生缺乏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坚持到底的毅力,对待学习常常是走马观花、虎头蛇尾、畏难退缩。
7、人格缺陷或障碍
人格是指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人的禀赋、能力、气质的综合体。人格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往往决定一个人的事业成败。学困生学习上的失败与其人格因素有很大关系。很多学困生存在人格上的缺陷和障碍。如固执、任性、偏激、狭隘、自卑、怯懦等,不仅影响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也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学困生心理辅导策略
1、心理疏导
首先通过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困生的求知欲望。多数学困生在学习上处于消极被动状态,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上总是敷衍塞责,不求进取,针对这种现状,教师要经常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使学困生认识到学习的社会意义,把当前的学习和远大的理想联系起来,树立长远的学习动机,以此激励自己,并为实现远大目标作出不懈努力。
其次满足爱与尊重的需要,增强学困生的学习信心。自尊人皆有之,学困生的自尊心较之一般学生更强烈,只是由于学习上的屡次失败,使学困生的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自信心下降,自卑感增强。为了维护自尊,学困生常常把自己封闭起来,生活在孤独和冷漠之中。因此,教师在平时的学校活动中要多关注他们,努力同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心态的重要因素,如果教师能以师爱的真诚消除彼此的对立,以师爱的温暖消除学生学习上的压力和困惑,用民主消除课堂上的紧张氛围,那就能达到亲密合作,心心相通,实现教学相长。只要教师把自己的心血、才智、激情都凝聚在对每一个学生的爱中,关心尊重每一学生,学生才会在爱中学会去爱,学会去尊重别人。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另外,对于基础差、情况特殊的学生,在班级的座位安排中,要设法为其安排个性好,爱帮助人,学习优秀的学生作为学习伙伴,把他们的成功目标先定低一些,扎扎实实地从眼前做起,把一个目标分成几个小目标,达到一个目标以后再进行下一个目标,争取让学生每一步都有成就感,使其能力逐步提高,使他们内心产生成功的喜悦,让他们相信:别人能行,我通过努力也行。进而信心逐步加强,心理进入良好的循环。总之,满足学困生爱与尊重的需要是转化和教育学困生的关键一步。爱的力量是巨大的,能使一棵绝望的心重新燃起希望之火。为此,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个学困生,用爱去唤醒学困生沉睡的心灵,用爱去化解师生之间的心理隔阂,用爱去点燃学困生自信的火种。
2、心理调适
学困生的情绪情感中消极成分占主导地位,这些消极情绪不仅影响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也影响其身心健康。摆脱消极情绪的困扰,学困生要掌握调节情绪情感的方法。
(1)认知调节法
合理情绪疗法认为,情绪并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直接引起,而是由于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与评价所引起。对于同一件事,由于认知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从而导致不同的行为。改变消极情绪困扰的最好办法是改变对事件的认识和评价。学困生对自己学习落后的原因不能正确分析和认识,认为自己脑子笨、智商低,不是学习的材料,以至放弃努力。学困生只有纠正认识上的偏差,客观地分析学习落后的真正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习困难。
(2)合理宣泄法
宣泄就是把消极情绪情感激发出来的能量释放出来,包括言语宣泄和行为宣泄。言语宣泄是通过语言把自己内心的苦闷、失落、委屈向别人倾述出来。行为宣泄是通过从事体育活动和劳动,把消极情绪释放出来。
(3)自我暗示法
自我暗示就是用内部语言或表面语言的形式来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自我暗示有积极自我暗示与消极自我暗示之分,积极的自我暗示对人的情绪和行为都有奇妙的影响,既可以用来松弛过分紧张的情绪,也可以用来激励自己。当感到紧张焦虑时,用语言暗示自己:千万别紧张,一定要放松、放松、放松;当自己心灰意冷时对自己说:我行,我行,我行。积极的暗示能帮助自己摆脱消极情绪的困扰。
3、心理训练
对于学困生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在心理学上最有效的方法是感觉统合训练。感觉统合训练是针对每个学困生自身的特点,选择和设计特定环境项目,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知各种刺激,在大脑进行感觉的统合,并作出适应性反应,从而刺激其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为了保证训练的质量和效果,训练前要根据每个学困生的特点和学习困难的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计划,训练中要严格按计划进行,保证训练的时间,做好训练记录,总结训练结果,及时调控训练进程。
除了感觉统合训练之外,还要针对学困生的注意、记忆和思维障碍进行心理训练。如在学习活动中开展智力竞赛、知识竞赛和技能竞赛,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和应变能力;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训练学生的意志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咨询人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通过言语等交流媒介,与咨询对象进行信息交流并建立某种人际关系,帮助咨询对象消除心理问题,正确认识自我与社会,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有效适应社会环境,增进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2]。针对学困生存在的心理障碍,可采用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的形式,运用心理咨询的技术进行矫正和治疗。
[参考文献]
[1]王春梅,辛宏伟. 学困生的学习心理障碍与教育对策〔J〕.教育探索,2003,(4):83—84.
[2]林森,白世国.中小学心理咨询〔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