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新课改精神拓宽了教育的渠道,丰富了教育活动的载体,也转变了传统师生的角色内容与任务。传统的授课模式,在很大的程度上轻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新课改专家宋秋前教授认为:“‘高效课堂’是师生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等方面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高效地实施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
在新课改精神的要求下,我们对“五步导学”模式的课改研究作出有益的尝试与初步的探讨,其目的就是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要在单位时间内,提高课堂效率,把课堂效率最大化,并形成“五步导学”模式下的系统理论。
“五步导学”核心概念的界定
本课改的核心概念是英语高效课堂及其载体“五步导学”模式。高效是追求的目的,“五步导学” 模式是研究的对象。
“五步导学”模式的内容:理解学习目标、注重双基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同步考查达标、课后巩固预习。
目标的正确把握是抓住一节课的关键,正确的目标恰似开拓者的航标,会把奋斗者带到成功的彼岸。因此,我们必须要明确每节课的目标。双基学习(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基础;合作交流探究是提升能力的过程,知识的学习是在运用中得到更好的掌握,是在探究中得到更好的理解。同步考查达标是检验学生对每个阶段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有利于学生查漏补缺,及时纠正弥补。课后巩固预习环节是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必要;也是对新知识提前接受、消化的重要步骤。
“五步导学”模式的特点:全方位、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
“五步导学”模式的课堂时间划分:“30 10 5”即“合作、探究、展示”30分钟、点教(老师点评与教授)10分钟、检测5分钟。
“五步导学”模式的课堂的要求:归纳为六性——预习指导的明确性;教学设计与操作中重视学习目标的准确性;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展示提升的精彩性;拓展延伸的合适性;当堂反馈的及时性。
“五步导学”模式的选题及(平时)练习要求:分为四级,一级为“识记类”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必须解决;二级为“理解类”,要求学生能把新旧知识相挂钩;三级为“应用类”,学以致用;四级为“拓展类”,体现为题目的跨级并与相关内容的联系。
“五步导学”模式的精髓:立足本土化,以人为本,最大限度的把课堂还给学生;最大程度的实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的“教”要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的“学”,以学评教。课堂必须体现“三主”性:学生主体,老师主导,训练主线。
“五步导学”相关内容的国内外研究评述
自20世纪上半叶,国外许多学者都以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为理论基础对有效教学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并提出了各自的观点。截至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已经出版、发表了10000多项从有效教师角度研究有效教学的文献,给出有效教师具有什么特征和品质的大量信息。根据对相关资料的整理,我们发现国外有效教学研究的发展与变化大体可以分为好教师的品质研究、好教学的特点研究和有效教学的综合研究三个阶段。从国外有效教学实践的发展历程来看,主要经历了寻求“教学规模”的有效教学、建构“教学模式”的有效教学和走向“教学设计”的有效教学三个阶段。国内的有效教学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却十分迅速。以20世纪90年代末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渐展开为背景,有效教学研究遂进入我国教学研究的视野。这一时期的有效教学研究主要是以借鉴和吸收西方的研究成果为主。发展至今,我国有效教学研究已经历了萌芽、发展和繁荣三个阶段,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有效教学研究的基础上,随着信息的发展和课改先锋的不断探索,全国有“学洋思”的旋风,后以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 35”等课改模式迅速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认同,现在的打造高效课堂,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全国已有十大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对有效到高效教学研究的梳理,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有效、高效教学,并对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五步导学”课改的研究目标
我们以现代新课改理论为指导,探索以“五步导学”为载体的、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总体目标:本课改以研究英语课堂教学实现高效化为总目标。
教师目标:让教师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不断获得持续发展,增强老师的高效课堂意识,增强老师对英语高效课堂的探索实践能力。
学生目标:让学生在“五步导学”模式下,获得进步与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投入度,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及学习策略。
“五步导学”本课改的研究内容
1.在“五步导学”模式下阅读课实践研究;语法课实践研究;在“五步导学”模式下听说课实践研究;在“五步导学”模式下单元复习课实践研究;在“五步导学”模式下写作课实践研究;
2.在“五步导学”模式下,对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培养的探索与研究;
3.在“五步导学”模式下,对研究体系评价方式的作用的调查与思考。(评价方式主要有: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正评价等)
“五步导学”课改的研究假设
课改通过论证将假设确定为:1.“五步导学”模式的实施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得到更优化,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实现了快乐学习;2.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研究是以人为本,具有个性化、本校化,更有效。在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的探讨下,形成更科学、高效的教学与学习方法;3.教学过程的研究,几种课型是以“五步导学”为载体的探讨与研究;4.评价手段的多元化(欣赏、激励、表扬、肯定、点评等),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5.系统理论的建立,促进课改研究的推进,避免盲目性。 “五步导学”模式的实践让教学方法更实效、教学手段更有效、教学过程更高效,对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的评价指标细致化、体系化。
“五步导学”课改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本课改研究从当前英语课程改革和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与需要出发,首先学习了解新课标的要求,即三维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实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重视“展示”的环节。借鉴当今课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学校经验,在其基础上,取其所长,融合我们平时的好的做法,构建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五步导学”模式,并对“五步导学”模式的概念、特点、课堂时间划分、课堂的要求、选题及(平时)练习要求、精髓、等方面作出系统的阐述,为建立“五步导学”理论创造基础。具体方法有:文献资料法:从多方面、多渠道开展对有关资料的比较研究,把握国内外研究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防止重复研究,为课改研究提供理论支撑;行动研究法:课改成员通过随堂听课等多种方式,对课堂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发扬优点,找出不足,然后提出改进措施,制订计划,并对上一轮研究结果进行反思。调查研究法:课改成员对实践范围内的学生进行座谈、问卷调查、检测等形式掌握第一手材料,然后统计分析,为提出高效教学的实施提供数字依据,进而找出规律、总结经验,做出客观的结论。专家指导法:在课改的过程中,邀请区教研室专家对课改的执行与实施情况进行指导。经验总结法:根据课改成员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对实践经验进行提炼、修改和完善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成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教育教学规律。
“五步导学”课改的研究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技术路线图表)
第一阶段,完成课改的设计、理论文献资料收集等工作。掌握关于英语有效、高效课堂的研究成果与最新动态,为研究“五步导学”模式做好理论准备。第二阶段,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和调查研究,写出调查报告,提出改善方案,并落实到课堂教学行为中,具体就是课改研究内容。在此阶段,要对过程中做法,写出经验总结,上升到理性的高度。第三阶段,收集、整理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并将成果在区域内推广。
“五步导学”模式研究的意义及价值
1.前人一些研究成果与教学改革实践,对于我们的课改是有借鉴作用的,但是在很多方面与现在的教育理念已经不相适应;2.当今的一些高效课堂模式,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因此对于我校情况可能有水土不服之现象;3.目前我校的情况是:生源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优秀老师也跳槽到私立学校,领军老师少。针对这种情况,学校的发展必须依靠改革,不改没有出路。因此我校在个别年级和个别学科已经进行了小范围的“五步导学”有益的实践尝试,初步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它的意义在于:现在选择“五步导学”这种模式予以实践,是相对成熟的举措,通过这种模式的初步实践,更能实现新课改的三维目标,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了更大的平台与交流空间,促进学生乐于学习、勤于思考;同时为教师的发展与提升也搭起的舞台,促进教师教学相长,不断提升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
“五步导学”模式的价值:这种实践模式是立足校情,是根据我校的实际及资源配置等情况,集众人智慧而成的。这种实践模式具有本土化、原创性和前瞻性。它的成功起到窗口示范的作用,为英语高效课堂,乃至其它学科的高效教学提供系统的分析研究与实践范例。
新课改专家宋秋前教授认为:“‘高效课堂’是师生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等方面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高效地实施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
在新课改精神的要求下,我们对“五步导学”模式的课改研究作出有益的尝试与初步的探讨,其目的就是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要在单位时间内,提高课堂效率,把课堂效率最大化,并形成“五步导学”模式下的系统理论。
“五步导学”核心概念的界定
本课改的核心概念是英语高效课堂及其载体“五步导学”模式。高效是追求的目的,“五步导学” 模式是研究的对象。
“五步导学”模式的内容:理解学习目标、注重双基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同步考查达标、课后巩固预习。
目标的正确把握是抓住一节课的关键,正确的目标恰似开拓者的航标,会把奋斗者带到成功的彼岸。因此,我们必须要明确每节课的目标。双基学习(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基础;合作交流探究是提升能力的过程,知识的学习是在运用中得到更好的掌握,是在探究中得到更好的理解。同步考查达标是检验学生对每个阶段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有利于学生查漏补缺,及时纠正弥补。课后巩固预习环节是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必要;也是对新知识提前接受、消化的重要步骤。
“五步导学”模式的特点:全方位、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
“五步导学”模式的课堂时间划分:“30 10 5”即“合作、探究、展示”30分钟、点教(老师点评与教授)10分钟、检测5分钟。
“五步导学”模式的课堂的要求:归纳为六性——预习指导的明确性;教学设计与操作中重视学习目标的准确性;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展示提升的精彩性;拓展延伸的合适性;当堂反馈的及时性。
“五步导学”模式的选题及(平时)练习要求:分为四级,一级为“识记类”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必须解决;二级为“理解类”,要求学生能把新旧知识相挂钩;三级为“应用类”,学以致用;四级为“拓展类”,体现为题目的跨级并与相关内容的联系。
“五步导学”模式的精髓:立足本土化,以人为本,最大限度的把课堂还给学生;最大程度的实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的“教”要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的“学”,以学评教。课堂必须体现“三主”性:学生主体,老师主导,训练主线。
“五步导学”相关内容的国内外研究评述
自20世纪上半叶,国外许多学者都以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为理论基础对有效教学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并提出了各自的观点。截至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已经出版、发表了10000多项从有效教师角度研究有效教学的文献,给出有效教师具有什么特征和品质的大量信息。根据对相关资料的整理,我们发现国外有效教学研究的发展与变化大体可以分为好教师的品质研究、好教学的特点研究和有效教学的综合研究三个阶段。从国外有效教学实践的发展历程来看,主要经历了寻求“教学规模”的有效教学、建构“教学模式”的有效教学和走向“教学设计”的有效教学三个阶段。国内的有效教学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却十分迅速。以20世纪90年代末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渐展开为背景,有效教学研究遂进入我国教学研究的视野。这一时期的有效教学研究主要是以借鉴和吸收西方的研究成果为主。发展至今,我国有效教学研究已经历了萌芽、发展和繁荣三个阶段,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有效教学研究的基础上,随着信息的发展和课改先锋的不断探索,全国有“学洋思”的旋风,后以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 35”等课改模式迅速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认同,现在的打造高效课堂,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全国已有十大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对有效到高效教学研究的梳理,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有效、高效教学,并对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五步导学”课改的研究目标
我们以现代新课改理论为指导,探索以“五步导学”为载体的、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总体目标:本课改以研究英语课堂教学实现高效化为总目标。
教师目标:让教师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不断获得持续发展,增强老师的高效课堂意识,增强老师对英语高效课堂的探索实践能力。
学生目标:让学生在“五步导学”模式下,获得进步与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投入度,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及学习策略。
“五步导学”本课改的研究内容
1.在“五步导学”模式下阅读课实践研究;语法课实践研究;在“五步导学”模式下听说课实践研究;在“五步导学”模式下单元复习课实践研究;在“五步导学”模式下写作课实践研究;
2.在“五步导学”模式下,对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培养的探索与研究;
3.在“五步导学”模式下,对研究体系评价方式的作用的调查与思考。(评价方式主要有: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正评价等)
“五步导学”课改的研究假设
课改通过论证将假设确定为:1.“五步导学”模式的实施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得到更优化,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实现了快乐学习;2.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研究是以人为本,具有个性化、本校化,更有效。在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的探讨下,形成更科学、高效的教学与学习方法;3.教学过程的研究,几种课型是以“五步导学”为载体的探讨与研究;4.评价手段的多元化(欣赏、激励、表扬、肯定、点评等),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5.系统理论的建立,促进课改研究的推进,避免盲目性。 “五步导学”模式的实践让教学方法更实效、教学手段更有效、教学过程更高效,对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的评价指标细致化、体系化。
“五步导学”课改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本课改研究从当前英语课程改革和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与需要出发,首先学习了解新课标的要求,即三维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实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重视“展示”的环节。借鉴当今课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学校经验,在其基础上,取其所长,融合我们平时的好的做法,构建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五步导学”模式,并对“五步导学”模式的概念、特点、课堂时间划分、课堂的要求、选题及(平时)练习要求、精髓、等方面作出系统的阐述,为建立“五步导学”理论创造基础。具体方法有:文献资料法:从多方面、多渠道开展对有关资料的比较研究,把握国内外研究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防止重复研究,为课改研究提供理论支撑;行动研究法:课改成员通过随堂听课等多种方式,对课堂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发扬优点,找出不足,然后提出改进措施,制订计划,并对上一轮研究结果进行反思。调查研究法:课改成员对实践范围内的学生进行座谈、问卷调查、检测等形式掌握第一手材料,然后统计分析,为提出高效教学的实施提供数字依据,进而找出规律、总结经验,做出客观的结论。专家指导法:在课改的过程中,邀请区教研室专家对课改的执行与实施情况进行指导。经验总结法:根据课改成员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对实践经验进行提炼、修改和完善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成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教育教学规律。
“五步导学”课改的研究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技术路线图表)
第一阶段,完成课改的设计、理论文献资料收集等工作。掌握关于英语有效、高效课堂的研究成果与最新动态,为研究“五步导学”模式做好理论准备。第二阶段,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和调查研究,写出调查报告,提出改善方案,并落实到课堂教学行为中,具体就是课改研究内容。在此阶段,要对过程中做法,写出经验总结,上升到理性的高度。第三阶段,收集、整理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并将成果在区域内推广。
“五步导学”模式研究的意义及价值
1.前人一些研究成果与教学改革实践,对于我们的课改是有借鉴作用的,但是在很多方面与现在的教育理念已经不相适应;2.当今的一些高效课堂模式,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因此对于我校情况可能有水土不服之现象;3.目前我校的情况是:生源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优秀老师也跳槽到私立学校,领军老师少。针对这种情况,学校的发展必须依靠改革,不改没有出路。因此我校在个别年级和个别学科已经进行了小范围的“五步导学”有益的实践尝试,初步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它的意义在于:现在选择“五步导学”这种模式予以实践,是相对成熟的举措,通过这种模式的初步实践,更能实现新课改的三维目标,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了更大的平台与交流空间,促进学生乐于学习、勤于思考;同时为教师的发展与提升也搭起的舞台,促进教师教学相长,不断提升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
“五步导学”模式的价值:这种实践模式是立足校情,是根据我校的实际及资源配置等情况,集众人智慧而成的。这种实践模式具有本土化、原创性和前瞻性。它的成功起到窗口示范的作用,为英语高效课堂,乃至其它学科的高效教学提供系统的分析研究与实践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