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讲授在教学活动中占居重要地位,这不仅因为讲授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最主要的一种教学方法,同时它也一直是教学活动中的最基本方法,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讲授是最基本的教学策略。但教师如果运用不当,就会造成“消极讲授”,即机械注入式的讲授,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如能在语文课堂中“积极讲授”,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所谓“积极讲授”,就是提高讲授的效率。针对教师教得辛辛苦苦,课时紧紧张张,效果仍不理想等种种现象,笔者提倡在课堂上提高讲授的效率,实现省时高效的课堂教学。
一、根据学生情况,找准讲授的点
1.对有关课文内容的背景或者人物、景物进行介绍。以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语文课本为例,《梦圆飞天》、《神奇的克隆》、《海伦·凯勒》、《二泉映月》、《郑和远航》、《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等课文在教学前本可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查找课文主人公或者景物的资料进行了解,这些信息可以说对课文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唤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而且便于理解课文内容,甚至可以深化学习,提高感悟力。
但是据我的调查,我班学生家中拥有电脑并且能上网的人数不足三分之一。基于这一情况,上课伊始,我都会根据课文内容组织材料对这些内容作一个简单而又不乏生动的介绍。例如上《音乐之都维也纳》一课的的时候,课件出示几幅维也纳的标志性建筑或者风景人物的照片,让学生说说看后感受,感知其美,然后出示体现维也纳地理位置的风景照片进行介绍:维也纳是一座城市的名字,它是奥地利的首都,奥地利在欧洲中部。维也纳位于奥地利东北部阿尔卑斯山北麓维也纳盆地之中,三面环山,波光粼粼的多瑙河穿城而过,四周环绕着著名的维也纳森林。最后出示课文题目:音乐之都维也纳。让学生读后说说今天学习的课文的关键词是什么?读了课题,会提什么问题想了解的?我的介绍只有短短几句话以及几张照片,却给了学生十分强烈的直观印象,不由自主地想探究课文,去了解这么一个美丽的城市为何被称为音乐之都。
2.在学生学习疑难处进行必要的讲授。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的时候,我是以让学生通过剖析彭德怀的神情与动作走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为教学主线进行教学的的,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枪声响了。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我问学生:彭德怀向大黑骡子摘下军帽表示什么?缓缓地表示怎样的心情?学生对“缓缓地”的解读非常好,说是悲痛,但对于为何摘军帽表示不清楚不知道,这对学生来说是思而未果的事,所以我直接告诉学生:在战场上,为牺牲的战友摘下军帽是表示哀悼,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感情如此深,大黑骡子又为革命立过功,它是彭德怀心爱的战友啊!这样,学生很快就理解了。
二、追求讲授语言的艺术,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但凡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会说话的人,有着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但凡成功的课堂教学,教师精彩的语言比比皆是。尤其是对一名语文教师来说,教学的语言要求可以说更高了,现就几个教学片段来说说自己对讲授语言艺术的理解:
1.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布置教学任务,评价学生。薛法根老师执教《螳螂捕蝉》时,在学生默写完四组词语后说:“同学们听写得很认真,老师奖励大家一组词。”学生听了开心地笑了。其实下一组词本来就要默写的,只是老师这么一说,学生紧张的情绪不仅得以缓解,还因为得到表扬与“奖励”而更投入。在学生复述“螳螂捕蝉”的故事时,有一位学生发生口误“黄雀伸长脖子……却不知道有个侍奉吴王的少年正站在它身后……”时,薛老师说“能站在黄雀背后的是超人”,巧妙地启迪学生发现措辞的不当之处。
2.用富有文学修养的语言指导学生、感染学生。于永正老师在执教《第一次抱母亲》时这样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时如何注意“停顿”:同学们,过去,有人把读书叫作“煮书”,饭可以“煮”,肉可以“煮”,书怎么也可以“煮”呢?原来,是讲书读得多了,才能读出韵味来,读出感情来。刚才,我一边读,一边想象,有时,我仿佛就站在病床前;有时,我仿佛就是病人的儿子;有时,我仿佛就是生病的母亲……读书时,该慢的、低的,就一定要慢下来。读书要有变化,快慢的变化,高低的变化……在让学生理解文中的“重担”一词时,于老师说:歌德说,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上的字,另一只则看到字的背面。也就是说,我们要读出文章中所包含的意思。现在,当我们用一只眼睛看重担,那就是母亲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挑着一百多斤的担子。当我用“两只眼睛”读“重担”,仅仅是挑的担子吗?你还读懂了什么?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大体理解到了“重担”折射出的是母亲的艰辛。
提高讲授效率的策略和方法还有许多,所有的“教”都是为了“学”,如果我们能依据儿童的学习需要“积极讲授”,一定能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根据学生情况,找准讲授的点
1.对有关课文内容的背景或者人物、景物进行介绍。以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语文课本为例,《梦圆飞天》、《神奇的克隆》、《海伦·凯勒》、《二泉映月》、《郑和远航》、《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等课文在教学前本可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查找课文主人公或者景物的资料进行了解,这些信息可以说对课文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唤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而且便于理解课文内容,甚至可以深化学习,提高感悟力。
但是据我的调查,我班学生家中拥有电脑并且能上网的人数不足三分之一。基于这一情况,上课伊始,我都会根据课文内容组织材料对这些内容作一个简单而又不乏生动的介绍。例如上《音乐之都维也纳》一课的的时候,课件出示几幅维也纳的标志性建筑或者风景人物的照片,让学生说说看后感受,感知其美,然后出示体现维也纳地理位置的风景照片进行介绍:维也纳是一座城市的名字,它是奥地利的首都,奥地利在欧洲中部。维也纳位于奥地利东北部阿尔卑斯山北麓维也纳盆地之中,三面环山,波光粼粼的多瑙河穿城而过,四周环绕着著名的维也纳森林。最后出示课文题目:音乐之都维也纳。让学生读后说说今天学习的课文的关键词是什么?读了课题,会提什么问题想了解的?我的介绍只有短短几句话以及几张照片,却给了学生十分强烈的直观印象,不由自主地想探究课文,去了解这么一个美丽的城市为何被称为音乐之都。
2.在学生学习疑难处进行必要的讲授。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的时候,我是以让学生通过剖析彭德怀的神情与动作走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为教学主线进行教学的的,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枪声响了。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我问学生:彭德怀向大黑骡子摘下军帽表示什么?缓缓地表示怎样的心情?学生对“缓缓地”的解读非常好,说是悲痛,但对于为何摘军帽表示不清楚不知道,这对学生来说是思而未果的事,所以我直接告诉学生:在战场上,为牺牲的战友摘下军帽是表示哀悼,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感情如此深,大黑骡子又为革命立过功,它是彭德怀心爱的战友啊!这样,学生很快就理解了。
二、追求讲授语言的艺术,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但凡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会说话的人,有着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但凡成功的课堂教学,教师精彩的语言比比皆是。尤其是对一名语文教师来说,教学的语言要求可以说更高了,现就几个教学片段来说说自己对讲授语言艺术的理解:
1.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布置教学任务,评价学生。薛法根老师执教《螳螂捕蝉》时,在学生默写完四组词语后说:“同学们听写得很认真,老师奖励大家一组词。”学生听了开心地笑了。其实下一组词本来就要默写的,只是老师这么一说,学生紧张的情绪不仅得以缓解,还因为得到表扬与“奖励”而更投入。在学生复述“螳螂捕蝉”的故事时,有一位学生发生口误“黄雀伸长脖子……却不知道有个侍奉吴王的少年正站在它身后……”时,薛老师说“能站在黄雀背后的是超人”,巧妙地启迪学生发现措辞的不当之处。
2.用富有文学修养的语言指导学生、感染学生。于永正老师在执教《第一次抱母亲》时这样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时如何注意“停顿”:同学们,过去,有人把读书叫作“煮书”,饭可以“煮”,肉可以“煮”,书怎么也可以“煮”呢?原来,是讲书读得多了,才能读出韵味来,读出感情来。刚才,我一边读,一边想象,有时,我仿佛就站在病床前;有时,我仿佛就是病人的儿子;有时,我仿佛就是生病的母亲……读书时,该慢的、低的,就一定要慢下来。读书要有变化,快慢的变化,高低的变化……在让学生理解文中的“重担”一词时,于老师说:歌德说,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上的字,另一只则看到字的背面。也就是说,我们要读出文章中所包含的意思。现在,当我们用一只眼睛看重担,那就是母亲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挑着一百多斤的担子。当我用“两只眼睛”读“重担”,仅仅是挑的担子吗?你还读懂了什么?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大体理解到了“重担”折射出的是母亲的艰辛。
提高讲授效率的策略和方法还有许多,所有的“教”都是为了“学”,如果我们能依据儿童的学习需要“积极讲授”,一定能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