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敦康先生的这篇书评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ql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敦康先生是我父母、岳母北京大学哲学系的同班同学,我和妻子私下里一直叫他余叔叔。家母程静宇在写《中国传统中和思想研究》一书时,余敦康先生就十分关心,不时向我问及。2011年3月9日,我打电话给先生,他主动提起自己去书店买了一本家母出版的新书《中国传统中和思想研究》,读后认为此书写得非常好,抓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核心,即中和而不是西方的斗争。他又主动提出要为家母新书写书评,加以表彰,并说老同学应该写。先生多次跟我说起为什么给母亲写书评,在我们围绕着书评的聊天中,他道出了自己的思考,而我拜读书评又何曾不引发出一些思考呢?
  家母有关中和思想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最后成书也是她一生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总结。先生说家母这本书写得好。书评高度评价《中国传统中和思想研究》一书的学术价值,肯定中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一以贯之道统的价值及现实意义。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就是中和,家母这本书抓住了实质。其实先生早就关心过中国传统文化价值核心的问题。他在2010年曾写过一篇《国学热感言》,大意是说近年来国学热的兴起和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宏观历史背景密切联结的。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并没有出现国学热,兴起的是以电视剧“河殇”为代表的站在西化的立场批判国学的思朝。进入90年代,这股西化思潮受到抑制,国学在学院派的范围内似乎显露出一点热的迹象,但是很快又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批判,认为国学封建复古,不应该提倡。到了20世纪,特别是2004年,官方正式提出在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一些文化精英也在这一年发了“甲申文化宣言”,把开展国学研究以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复兴提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这才澄清了一些思想障碍,为国学热的兴起揭开了序幕。
  这些年,国学确实是热了起来,成绩不小,但是也有显著的不足。最大的不足在于缺少正本清源、返本开新的研究,为当代中国构建一种得到普遍认同的主流文化,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先生认为如果国学热在世界文明对话的大背景下不能清楚明白地回答“我们中华文化是什么”的问题,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主流文化的认同,只是停留在整理国故的层次,既不关注现实,也不着眼于未来,这就失去了根本,热不了多久,很快就会衰歇的。先生借家母的书评,强调中和思想回答了“我们中华文化是什么”的问题,这是把国学的研究引向深入,与作为中华文化价值核心的中和思想联系在一起,也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民族精神的凝聚结合在一起,从而突出彰显了国学研究的价值认同、价值关怀。这种对国学热的反思为其今后的发展指明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2011年10月27日,我和妻子去看先生,谈及当前文化建设问题。他再次表达十分推崇家母的中和观点即和谐,认为这是当代文化建设的方向,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核心所在,他说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本质的不同,在于中国和谐而西方斗争。我告诉先生说这几年准备研究王阳明乃至于朱熹,因为阳明学和朱子学是中国古代思想走向世界的最主要品牌,他不表示反对,但认为我的易学研究不能丢,要构建新易学,主要挖掘其中的和谐思想以为当代所用。他的这一想法与家母“中和”思想的研究不谋而和,均在阐发中国传统文化价值核心。
  先生说令慈治学功底好,但又十分低调,从来不表现、张扬自己,这一点不像有些人喜欢张扬,用现在时髦的话说是刷存在感。他还强调:书评题目加上令慈的名字就是要大加表彰,她一辈子研究学术,默默耕耘,不求名利,更应加以表彰。这里指的是民国时期家母在上新式小学,受新式教育之前,曾经在外公开办的私塾里读过4年书,这4年的私塾教育主要是读四书五经,以及唐诗宋词,许多名篇都能背诵,为她以后在传统学术思想的学习与研究中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学最后一年选专业,她选择中国哲学史专业,师从冯友兰、张岱年、任继愈、石峻等先生。1955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在中关村成立,由潘梓年先生任所长,中国哲学史研究组也同时成立,家母刚毕业就被分配到中国哲学史研究组。当时的中科院本来想调冯友兰先生主持中国哲学史研究组工作,因北大不放,只能请他兼任组长。冯先生对母亲讲:你刚来先给梁启超的胞弟梁启雄先生当助手吧,跟他学古文字学,家母协助梁先生出版了《荀子简释》《韩非子浅解》。不久家母就参加了冯先生主持的《中国哲学史资料选辑》编辑工作,此书聘请了哲学史、思想史、文献学、古文字学等方面的著名专家,所内有容肇祖、梁启雄、刘及辰、王明、吴则虞、王维庭、王维诚、王范之先生,以及当时还是青年学者的陈克明、程静宇、钟肇鹏、乌恩溥等。所外有谭戒甫、顾颉刚、瞿蜕园、孙人和、冯友兰、王献唐、马宗霍、高亨、侯外庐、张恒寿、张岱年、郭化若、任继愈等先生。家母时任研究组学术秘书,负责各种联络,包括打电话、写信、会议记录等,起上下联通的作用。根据《中国哲学史资料选辑》的编辑原则,除了选择中哲史上有代表性的原文之外,还要把它们翻译成白话文,因家母早年读过私塾,受过很好的古文字训练,后来又受新式教,在沟通文言文与白话文上有自己的特点,所以梁启雄、容肇祖、王维城、王维庭等先生说古代翻译的标准以程静宇为准,他们希望通过家母的通读,然后使原文通俗化。家母对北大及哲学所这段经历很少提及,觉得耽误这么多年,在专业上没有取得什么成績,愧对老师们的希望与培养,她曾和先生提及此事。另外,家母退休后深居简出,跟学术界没有什么来往,除了见老师、与老同学聚会之外,大都在家随性写些诗文,弄些花草,修身养性而已。先生在大学的最后一年与家母一样也选择了中哲史专业,并于1956年考上北大哲学系中哲史专业的研究生,他与家母有共同的老师,几乎在共同的学术前辈指导下学习与研究。因此先生既知晓又理解家母的这段经历,所以才说出上述的话,借写书评似乎是在学术上替老同学“出头”。 先生还建议我多买些书、载有书评的报纸,分送给曾经担任武汉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哲学学院院长的郭齐勇及武汉大学哲学系同仁,让他们知道程静宇退休这么多年依然在从事学术研究。他还笑着说,我是主动买你母亲的书,又主动给她写书评,这就是老同学!我说家母自觉水平不够,书写的不好,您已成大家,不好意思找您写,所以您写了之后,她感到意外,也很感激,他说这是老同学的友情。
  纵观先生的书评,不仅是对家母小书的肯定,同时也借此谈及自己对中和等问题的看法,其实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看法与家母是一致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都经历了政治斗争的年代。另外,先生也受亨廷顿等人文明冲突论的刺激,多次跟我说起亨氏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该书以冷战为界认为,之前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是意识形态,之后的世界冲突则源自文化方面的差异,包括宗教信仰、民族种族、思想价值等,主宰世界的将是所谓的“文明的冲突”。这显然既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中和思想背道而驰。
  先生晚年致力于《周易》研究,常说中国的智慧在《周易》,《周易》的智慧在和谐,这显然抓住了《周易》思想。他以《乾卦·彖传》“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为例,指出其中的太和即最高的和谐,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价值理想而言,《周易》的核心思想是追求一种以太和为最高目标的天与人、自然与社会的整体和谐,其思维模式是一个儒道互补的新型世界观,代表了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体现了中国思想的共同特征。和谐也可用中和来表示,心性修养上的中和,礼乐尚中和,建国尚中和,治国之道尚中和等,中和思想涉及自然、社会、政治、伦理道德诸方面。《周易》与和谐、中和相关的还有时中。中和、时中作为《周易》的智慧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而是中正和谐,而且因时而变,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可以变通,与时偕行即与时俱进。这一大智慧对化解当今社会各种矛盾与冲突,构建和谐社会起着积极作用。
  先生讲的和谐即中和,他借诠释《周易》把中和思想提到战略、决策层面,并看成是中国人的智慧,可谓高屋建瓴。总之,中和或和谐是他们一代人的共同期盼与追求。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思想史研究中心研究员。)
其他文献
近几年,一些高中开始重视举行成人礼。  让学生们在18岁来临之际,有一个印象深刻的、终身铭记的成人仪式,让他们从此明确:我长大成人了!  这不能不说是在仪式中充满教育意义的活动。  前不久在北京八中2019届高三年级成人仪式上,家长发言的机会很荣幸地给了我。  于是有了这篇题为《希望你们成为有爱心、有担当、有信仰的新时代青年》的发言。  “新时代”与“青年”  说实话,一接到这个任务,我好像重新进
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重要奠基者,苑利先生除了从事非遗学、民俗学、民间文艺学理论的精研,还有丰富的田野经验。长期的读书和行路功夫,使其研究深入浅出,融学理性、知识性、思想性于一冶。可以说,《中国非遗保护启示录》既有理论的深度,又饱含乡土深情,在文化快餐化当道的今天,苑利对于非遗的敏感度和认知力绝非一般在故纸堆里讨生活者可以比拟。在很多人眼里,非遗及其价值是那样的扑朔迷离,由于缺乏足够的认识,其
徐大军近日出了一本很有趣也很有派的书——《名士派:世说新语的世界》(浙江古籍出版社2018年11月版,下文简称“徐著”)。读来既令人解颐,捧腹不断,又意味悠长,回味无穷。  《世说新语》为魏晋士人言行录,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对它有句经典评价:“记言则玄远冷俊,记行则高简瑰奇。”它所表现出的内涵就是魏晋士人风度或魏晋风流,所以鲁迅称它是“一部名士的教科书”。何谓名士?《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旧时
今年五一假期,因为连登2013北京喜剧幽默大赛、BTV春晚和CCTV元宵晚会,而成为今年最火相声演员的苗阜和王声,带领陕西青曲社登上了北京民族宫大剧院的舞台,成功举办了他们的相声专场演出。现场观众座无虚席,这场被苗阜称之为“进京赶考”的演出首战告捷。当晚的演出充满西北特色,并一反常规没有用快板或相声开场,而是以陕北说书作为第一个节目。头扎白色羊肚手巾、一身陕北农民装扮的民间艺人,手持三弦,腿部打板
在中国古代经典中,《论语》是毛泽东最为熟悉的,也是运用最自然、最自如的。  1936年毛泽东在接见埃德加·斯诺时说:  我八岁那年开始在本地的一个小学堂读书,一直读到13岁,早晚我到地里干活,白天我读孔夫子的《论语》和《四书》。  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则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回忆他识字便是从“‘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套”学来的。《论语》可谓是毛泽东读书的童子功,他1964年8月18日在
地方志综合记载一地区的自然、地理、沿革、制度、经济、军事、文化、人物、生活、灾害等诸方面,或专记某一类史事,不仅为研究区域史者必读,也是研究国家与社会之关联的重要文献,历来为治明清史者所重。本人研读明清历史30载,一直把地方志作為最重要的史料之一,长期使用前辈学者、同行提供的诸如缩微胶卷、影印、整理、点校、校注等不同形式的方志文献。这次自己主持校注《四镇三关志》的重要原因,第一它是我关注十多年的一
《世说新语研究史论》一书酝酿甚早,写作有年,前前后后,断断续续,差不多持续了将近二十年。在这“尤难为怀”的“秋冬之际”,检视厚厚一摞近40万字的书稿时,感慨当然是有的,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关于此书之缘起,拙著《世说学引论》的《后记》已约略提及,其中有这么一段:  最初的题目是《世说学史论》,原先的计划是要完成三个任务:一,提出“世说学”这一概念,并对其内涵、外延及系统予以学理上的界定与分疏。二,
文学经典是在人类文明社会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它承载着人类在历史上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理解,是我国民族文化精神传统的载体,蕴含着人类的大智慧、大灵感、大彻悟、大经验。因此,文学经典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是需要我们反复加以阅读的,而且也需要我们不断地予以阐释、理解和发现,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文学经典,不断发现文学经典的新价值,使它们能够继续成为经典。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对文学经典的创造性阐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引《尚书大传》云:“春,出也,万物之出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春位于东方,五行属木,色青。这些观念都意味着春天是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季节。但在杜甫(公元712—770)眼中,春天并不总是如此。这位获得“诗圣”美誉的诗人,除了在长安和成都短暂为官和寓居,一生都像一只孤鸟、一丛浮萍,从秦州到成都,从夔州到荆湘,带着全家在充满杀伐动荡的唐王朝版图上漂泊。虽然感慨着“儒术于我何有哉”,但他
王鼎钧是一位跨时代、跨地域的散文大家。但是,几十年来,对于这样一位重要的华语散文家,中国内地认识他的人并不多。王鼎钧散文存在“外热内冷”的现象 :在外国很热,在国内却很冷 ;行内专家评价很高,行外读者却常常不知道“鼎公”为何许人。其实,王鼎钧在台湾和海外的声望不亚于余光中、董桥,而作为中国文化的脊梁,王鼎钧的意义绝不止于散文写作这么简单。  ——这是网上的一段评论。  不久前,大陆读者最熟悉的“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