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质疑心理的利用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lio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与学,二者总是相辅相成形成有机的统一,现代教学理念中的所谓教,不仅局限于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学,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所有这些,笔者认为没有一定的程式,这就要求我们去思考、实践、研究和总结,使之成为乐教善学的一条途径.总而言之,我们相信只要教者能充分洞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并在课堂实践中恰当地加以利用,有效地引导,有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总结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概括初中生的学习心理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即:好奇心理、好胜心理、探究心理和怀疑心理.
  1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征
  1.1好奇心理
  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表明:好奇心能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不懈动力,它能引导学生发现周围一切事物的差别.同时好奇心能产生较强的求知欲,好奇心是青少年、儿童获得知识、能力的必要条件, 思维世界的发展,某种程度上就是对惊奇的不断摆脱,对于初中生来说,由于物理学科是一门新学科,多数学生保持了纯真的好奇心理,他们很想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去理解事物,弄懂物理现象背后的道理.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好奇心,必然伴随着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教师给予及时的评判并指点,实为必要.
  1.2好胜心理
  好胜心理是智力活动中表现的一种心理成就感,其特点是以自信心为基础,在良性竞争中找到成功的渴望.好胜心强的学生往往会为争论某一问题而争得面红耳赤,为得“第一”而发奋图强,往往不甘落后,为找到问题的答案有时甚至废寝忘食,这时教者恰当地加以引导,这种心理可以转化为对学习精益求精、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动力.
  1.3探究心理
  绝大多数初中生在物理学习中遇到问题,总有不满足现有结论的现象,其中少数人甚至会“打破砂锅问到底”,不迷信课本,不迷信权威,弄不明白绝不罢休.对于一部分学生学习中碰到的问题,有些问题可以用生动的事实、严密的理论证明作出正确的解答;一些问题可以由学生组成相关小组进行独立研究,提供可能的实验条件和必要的指导;有些问题还可以引导学生交流合作使问题一步步深化.在教学活动中,尤其是在学生探究的情况下,尽可能满足学生的愿望,使学生能够获得真正的乐趣,这一点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他们的智力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1.4怀疑心理
  当新的事实与旧的观念发生矛盾时,就会产生怀疑,这种认知冲突往往为解决疑问埋下了铺垫,如果此时将它落实到具体的探究行动中势必就会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些实例在物理科学史上不胜枚举,例如哥白尼从对地心说的怀疑开始,建立了科学宇宙观;伽利略开始对亚里士多德理论的怀疑,一个自由落体和惯性定律就这样确立了,爱因斯坦开始怀疑了时间和空间的传统观念,建立了相对论的现代物理科学理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他们不甚明白的东西常问“为什么”,“到底怎样了?”表明“怀疑”是学生的天性.同时很多时候学生经过一系列知识的积累,才会渐渐多了很多疑问,表明“怀疑”也是需要一定积淀的.鼓励和保护学生的怀疑心理,努力使学生的这种“天性的怀疑”发展成为“科学的怀疑”,这也是初中教师需要重视的一环.
  2怀疑心理素养的培养
  以上四种心理是初中生学习物理学科中表现得比较明显的心理特征.笔者认为,好奇心理、好胜心理和探究心理是“初级”的心理,初中生在接触物理学科前可能就已具备了这些心理特点,教者在此基础上应加以正确引导;怀疑心理是基于上述心理上的更“高级”的心理,对问题、现象、结论的怀疑可由好奇心理、好胜心理和探究心理产生,学生在一定物理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可通过怀疑心理的培养促进物理知识的学习,同时随着物理知识的不断增加反过来再催生更多的新的怀疑引发点,环环相扣,在怀疑—验证—怀疑的不断循环中加深对物理学科的认知与兴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创造源于问题,出现问题就会去动脑,只有思考才会去解决问题.有怀疑才会去学习,才会有新起点,正确的质疑往往是接受知识的开始.这往往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只有在质疑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获取知识,增长才干,这才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怎样把学生的这种怀疑心理正确地引导到物理学习的各个环节中,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发动机”、“新引擎”呢?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
  2.1以疑引趣,激起思维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中学生对各种自然现象总具有好奇心,且小疑有小进,大疑则有大进,在物理探究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设置疑问,布迷局,使学生对物理知识处于“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所以他们总是有一种清新的感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例如 初二学生刚接触物理这门新鲜学科,讲解前言部分内容时,教者让学生利用随手取材的物品,实验前请学生关注几个有趣的实验特别是某些值得怀疑的地方.例如,堵住耳孔能听到敲击金属衣架发出的声音吗?透过玻璃水杯能看到什么现象?从不同角度观察水杯中的小鱼,能看到什么现象 ?通过这些活动先让使学生感到意外、怀疑,接着去实践,从而激起强有力的思维活动,产生探究的欲望.
  2.2逆向设疑,启发思维
  所谓逆向设疑,个人觉得就是通过理清事物发展的顺序,由循因索果变为由果引因,由问题一步步倒逼结果而成,这样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在引领学生学习牛顿第二定律,理解和应用惯性知识时,如将一堆棋子放在桌面上,当把最下面的棋子打出后,上面的棋子怎样变化,是落在原处还是其他地方,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左右转弯时,系在绳上的小球的状态会变化吗?要变化,该怎样变化?此时学生心中的认知可能与实验结论不相匹配,这时就要让学生疑点重重,思维活跃,不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2.3不断设疑,训练思维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抓住学生热切探索这一欲望,设计的问题须一层接一层,一环套一环,让他们的思维在不断地发现、研究、探究中得到强化训练.如在讲《电流、电压、电阻》一节中电压的作用时,先设计以下情景:“导体中要有持续电流的条件是什么?”学生答:“有电源且电路是通路.”教者接着问:“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学生答:“电荷的定向移动”,教者不断问:“是什么让电荷发生了定向移动?”学生答:“是电源.”接着老师演示小灯泡照亮的电路,验证学生回答的正确性,再接着用一些废电池换掉原来新电池重做实验,发现灯不亮了,老师问:“为什么不亮呢?”学生会说:“那是废电池.”老师问:“为什么新电池会使电荷发生定向移动,而旧电池却不会呢?”这时学生不能直接回答,产生了学习的欲望.让疑问得到升华,思维得到发展.
  2.4想象设疑,开拓思维
  缺乏想象力,无从谈创造力,因而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物理教学中要让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力,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思维发散开去.如在八年级力学有关摩擦力、重力教学中可设计这样的情景:没有摩擦力,我们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没有重力的世界是怎样的?让学生大胆地去想,允许和鼓励学生的“假”和“偏执”,课堂开展对话交流,批驳引领,从而发展学生探索、勇于创新的思维能力.
  2.5言语设疑,提升思维
  俗话说得好, 百倍的说教,不如一两句鼓励的言语.每个学生都喜欢听表扬的话,在物理教学中,学生如果获得成功,就有一个好心情,对任何事情更感兴趣,有了兴趣就越想学习,这样的良性循环有助于能力的提升,教师要始终把学生的成功放在教学的首位加以鼓励.例如在讲解电路设计时,可通过展示设计的作品,让一部分成功的学生分享喜悦,另一部分学生抓紧努力.在创设问题的情景时,教师要遵循两个策略:(1)定位策略,通过创设情境要求教师设计问题,以“点” ,问题要能体现出“是什么” ,这样的教学目标,学生必须准备计划,以满足所有情况;(2)科学性策略, 科学政策要求教师问题,通过创作故事反映问题.
  总之,对于学生学习心理的把握,尤其对于质疑心理的运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由之路,这也是当下教育改革的一门研究课题,只有去“疑”,才能去“究”,才能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有所提高.
其他文献
1. 用于部分否定的句子中。比较:  I do not like any of the films. 这些电影中我一部也不喜欢。  I don’t like some of the films. 这些电影中的某一些我不喜欢。  I don’t like some one of the films. 这些电影中的某一部我不喜欢。  2. 用于否定句,但在否定范围之外。如:  I haven’t se
在新课程标准中高效课堂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和小组互助学习.只有学生学会有目的有计划,能够在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中,学会互助学习,才能达到预知目标.学生是课堂舞台的主角,只有让学生活动起来,课堂才具有生命活力,初中阶段学生初次涉及物理,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思维水平和能力的有限,加上当前的高考、中考模式的指挥棒的作用,社会、学校、家长对物理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课时少,学习内容多,加上物理
期刊
课堂是一个随时会出错的场所,学生的错误反映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和困难,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和有效的切入点,应该成为教师十分关注的教学资源.教师不仅要重视错误,纠正错误,还要剖析错误,从错误中查找错因,从错误中提高认识,从错误中提高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有效地利用好学生的错误资源,那我们的课堂会变得更精彩、更有效.  2.1关注错误,师生共同树立正确的“错误观”  从心理学、教
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会涉及到很多物理思想方法,罗列起来大致主要有: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类比法、理想化物理模型法、放大法、图像法等.这些物理思想方法对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熟练地解决实际问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能考虑到初中学生的知识储备、接受能力等,“量变到质变”作为一个重要的物理思想方法在物理教材等很多资料中却鲜有描述.  量变引起质变,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物理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甲:Hello!  乙:Hello! Nice to see you.  甲:Nice to see you, too. (有气无力地)  乙:咦,怎么有点闷闷不乐呢?  甲:可别提了。最近英语单词学得多,我都记不过来了。这不,上课单词默写挂红灯了。  乙: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呢!今天我来教教你。  甲:就你?难道你有什么“灵丹妙药”?  乙:我的方法多着呢!  甲:噢?说来听听!  乙:听好
现代教学法凭借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等手段,加大了教学中信息传输,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提高了教学效率.在教学实践中各种教学方法又得到充实完善与创新发展,“补偿-矫正”教学法就是在实践性探究中创生的一种的新教学方法.  1“补偿—矫正”教学法  “补偿—矫正”教学法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
物理理论本源来自生活,但物理理论的抽象性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却是难于接受和理解的.在新课标准指导下的初中物理课本编得很好,用了很多生活现象来说明物理问题,把物理知识的相关概念、原理、内容都与生活现象联系起来.我们初中物理教师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入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是新课改的需要,也势在必行.我们所说的生活化教学,就是结合初中物理教材的内容,运用具体的生活现象把抽象的物理概念联系起来,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现象
一、鸟名组字 大自然中鸟儿种类繁多,请写出含有下列偏旁的鸟儿的名称,再把它们分成两组,填在下面的横行上。
实验是物理学科的重要元素,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分组实验,都能给学生呈现直观的物理现象,引导学生从直观的实验现象抽象到物理概念、规律和方法.那么,如何提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呢?笔者结合多年的实验教学实践和体会谈四点思考,以期有助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际.  1更新物理实验教学理念,提升教师实验素质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交流的过程,对于物理实验教学更是如此,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要更多地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