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的基本特点。然而当前语文课程的功能逐渐被削弱。应从施教层面、受体层面、通俗社会心理层面来分析学校语言文学教学的现行状态,找出“病因”,并进行合理“诊治”。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教学状态 教学策略
在学科教学改革愈益深入的今天,我向每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份语文教学现状的“明细账”。让同行们对“透支”了精力和汗水后留下的这份“家底”心中有数,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多些针对性,减少盲目性;多些实效感,少些应付感;多些主动性,少些被动性,在更高层次,更前瞻的局位上做好本职工作。笔者从施教层面、受体层面、通俗社会心理层面来表述学校语言文学教学的现行状态,并试图开几剂调和的“药方”。
一、为语文教学“望闻问切”
1 施教层面;我教了大半辈子语文,越教越困惑,我无所适从。我教了十来年语文课,学校重点培养的教学骨干总是那几张面孔,我没有机会一试身手。我对语文教学各种体裁的教学实践还没有全面认识与透彻把握。小学阶段低年级的识字教学,造句与作文教学保证学生一定的识字量和起码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就行了。课上的灵活热闹我能做得到,可一到做能力训练题,就发现学生素质层次相距太大,不少学生就是不开窍。学校规定语文作业时间课后只能占用25分钟,学生能把训练作业完成就很不错了,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真是寥寥无几。例子很多,此处不一一列举了。
思考:教师的诸种说法,涉及到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学生、教师本身素养各个方面的问题,看似庞杂,但还是可以拎出一个头绪来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没有真正感动学生,没有把语言的魅力充分彰显出来,没有真正把学生的学习热情点燃起来。
2 受体层面:小学阶段语文成绩好,到了中学阶段未必还好。大差不差学语文,只求成绩基本“稳”。总感到读过的一些书,作文中派不上用场。课文读熟读透的时间都没有,哪有闲心看别的?老师让我们课文至少读5遍以上,说实在的,有些课文我只读了一遍……
思考:学生心浮气躁,炫目于现代生活的光怪陆离,受惑于社会风气的急功近利,为应试读书为高分读书的思想比较普遍,肯坐冷板凳能伏身在案攻读的学生越来越少。
3 社会的心理层面:择校热,却无法选择老师,无法选择优秀的语文教师。只看孩子的语文成绩与班级均分有无差距,不看重孩子语文素养与知识能力是否达标。限制孩子的语文阅读时间。重视时文而轻视古代文化遗产,重视语文成绩而忽略阅读能力。
思考:重理轻文,重分数轻能力,缺乏长远眼光、发展眼光。
二、语文课程的功能逐渐被削弱的病灶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是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的基本特点。可是情况仿佛正相反,我们不无忧虑地看到:
1 在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培养中,学生倾听的耐心越来越差;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的要求虽然强烈,合作精神的建设发展有效性还经不住考问。
2 识字与写字教学中,虽强调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却没有养成主动识字、勤查字典的习惯-作文中字迹潦草、标点不清的现象十分普遍。
3 课外阅读总量小。阅读教学的目标设置与操作效果常常存有距离,特别是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这一教学板块,人文内涵的渗透,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自由精神的遨游和表述,学生文化人格的塑造、诗化人生的追求,常常连一点色彩都未体现出来。
4 作文教学最薄弱环节是难以有针对性地落实教学目标。另一种通病是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难以兼顾平衡,表现在具体的写作行为中,叙事与描写难以协调一致地指向中心。
三、语文高效教学策略
1 把握与语文课程性质相关的语文学习特点,做到引导得法。注重直接感受体验。不忽视间接知识和经验。在语文学习的各个过程中,都有丰富的情感活动。
2 把握与语文课程任务相关的语文学习特点,做到引导科学。语言文学作品教学要注意发展学生形象思维,问题讨论中要注意发展学生求异思维,练习中要动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作文要动用选材构思和立意谋篇的思维,整个过程要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语文学习具有阶段性。语文有基础性任务,有发展性任务,有提高性任务。语文学习的外延同生活的外延相等。重视语文学习过程。
3 掌握语文学科学习过程中的具体学习方法,做到引导有效。
4 在语文学习和生活的结合部上做足文章,做到引导务实。提供一份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热点事件材料给学生,让学生明白生活事件及细节本身的无限丰富性。指导学生一学期读多本好书,营造“亲近母语”的学习氛围。从环境、景物描写的连带性,行为、动作描写的系列性中体认生活的无限丰富性。采用角色置换法,让古人生活在当下我的社会,或让我生活在古人的生活环境中。组织举办“名人秀”活动,有意模仿一些名作家、名诗人的著名篇章。
5 重视语文教师中国功夫的锤炼,做到引导升华。这是对教师全面素质的考验。站在讲台上像个中国语文教师,张扬母语的魅力,丰富升华学生的语言世界和民族精神。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教学状态 教学策略
在学科教学改革愈益深入的今天,我向每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份语文教学现状的“明细账”。让同行们对“透支”了精力和汗水后留下的这份“家底”心中有数,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多些针对性,减少盲目性;多些实效感,少些应付感;多些主动性,少些被动性,在更高层次,更前瞻的局位上做好本职工作。笔者从施教层面、受体层面、通俗社会心理层面来表述学校语言文学教学的现行状态,并试图开几剂调和的“药方”。
一、为语文教学“望闻问切”
1 施教层面;我教了大半辈子语文,越教越困惑,我无所适从。我教了十来年语文课,学校重点培养的教学骨干总是那几张面孔,我没有机会一试身手。我对语文教学各种体裁的教学实践还没有全面认识与透彻把握。小学阶段低年级的识字教学,造句与作文教学保证学生一定的识字量和起码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就行了。课上的灵活热闹我能做得到,可一到做能力训练题,就发现学生素质层次相距太大,不少学生就是不开窍。学校规定语文作业时间课后只能占用25分钟,学生能把训练作业完成就很不错了,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真是寥寥无几。例子很多,此处不一一列举了。
思考:教师的诸种说法,涉及到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学生、教师本身素养各个方面的问题,看似庞杂,但还是可以拎出一个头绪来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没有真正感动学生,没有把语言的魅力充分彰显出来,没有真正把学生的学习热情点燃起来。
2 受体层面:小学阶段语文成绩好,到了中学阶段未必还好。大差不差学语文,只求成绩基本“稳”。总感到读过的一些书,作文中派不上用场。课文读熟读透的时间都没有,哪有闲心看别的?老师让我们课文至少读5遍以上,说实在的,有些课文我只读了一遍……
思考:学生心浮气躁,炫目于现代生活的光怪陆离,受惑于社会风气的急功近利,为应试读书为高分读书的思想比较普遍,肯坐冷板凳能伏身在案攻读的学生越来越少。
3 社会的心理层面:择校热,却无法选择老师,无法选择优秀的语文教师。只看孩子的语文成绩与班级均分有无差距,不看重孩子语文素养与知识能力是否达标。限制孩子的语文阅读时间。重视时文而轻视古代文化遗产,重视语文成绩而忽略阅读能力。
思考:重理轻文,重分数轻能力,缺乏长远眼光、发展眼光。
二、语文课程的功能逐渐被削弱的病灶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是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的基本特点。可是情况仿佛正相反,我们不无忧虑地看到:
1 在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培养中,学生倾听的耐心越来越差;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的要求虽然强烈,合作精神的建设发展有效性还经不住考问。
2 识字与写字教学中,虽强调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却没有养成主动识字、勤查字典的习惯-作文中字迹潦草、标点不清的现象十分普遍。
3 课外阅读总量小。阅读教学的目标设置与操作效果常常存有距离,特别是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这一教学板块,人文内涵的渗透,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自由精神的遨游和表述,学生文化人格的塑造、诗化人生的追求,常常连一点色彩都未体现出来。
4 作文教学最薄弱环节是难以有针对性地落实教学目标。另一种通病是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难以兼顾平衡,表现在具体的写作行为中,叙事与描写难以协调一致地指向中心。
三、语文高效教学策略
1 把握与语文课程性质相关的语文学习特点,做到引导得法。注重直接感受体验。不忽视间接知识和经验。在语文学习的各个过程中,都有丰富的情感活动。
2 把握与语文课程任务相关的语文学习特点,做到引导科学。语言文学作品教学要注意发展学生形象思维,问题讨论中要注意发展学生求异思维,练习中要动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作文要动用选材构思和立意谋篇的思维,整个过程要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语文学习具有阶段性。语文有基础性任务,有发展性任务,有提高性任务。语文学习的外延同生活的外延相等。重视语文学习过程。
3 掌握语文学科学习过程中的具体学习方法,做到引导有效。
4 在语文学习和生活的结合部上做足文章,做到引导务实。提供一份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热点事件材料给学生,让学生明白生活事件及细节本身的无限丰富性。指导学生一学期读多本好书,营造“亲近母语”的学习氛围。从环境、景物描写的连带性,行为、动作描写的系列性中体认生活的无限丰富性。采用角色置换法,让古人生活在当下我的社会,或让我生活在古人的生活环境中。组织举办“名人秀”活动,有意模仿一些名作家、名诗人的著名篇章。
5 重视语文教师中国功夫的锤炼,做到引导升华。这是对教师全面素质的考验。站在讲台上像个中国语文教师,张扬母语的魅力,丰富升华学生的语言世界和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