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学生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它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只有适时恰当地把握小学合作学习的时机,才能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实践性,焕发课堂的生命力,让每一个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合作学习;恰当时机
“小组合作学习”是现行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小组或者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教师善于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恰当时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真正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如何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下面谈谈个人的见解。
一、突破教学重难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重难点是一节课的核心,这个地方往往是学生思维产生碰撞,学生是最纠结的地方,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中又无法进行调整接纳,学生自己无法独立解决问题。教师要把握好这个时机,有意识有步骤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以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和小组合作能力,共同探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策略和协作精神。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课时,推导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是这一节课的重难点。笔者先设计好合作学习提纲:
1.用12块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长方体。有多少种不同的摆法?
2.把不同的长方体的相关数据填入下表。
3.观察上表,你发现了什么?
4.长方体的体积=
学生4人一组,先独立操作,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摆法,把自己的摆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合作完成表格的填写,有的小组看到表格还有空,就继续想出不同的摆法,有的小组发现竖着摆和横着摆的长、宽、高都不同的。最后,在全班交流,通过多次的交流学生很容易的发现了: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顺利地把新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正确地推導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增加了学生的数学经验,提高数学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二、先学后教,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先学后教”思想是对“先教后学”传统教学思想的颠覆。“先学”就是在课堂上,学生按照教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及学前指导,看书、自学、练习。“后教”就是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生教生,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先学后教”模式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小组内畅所欲言,不必顾忌说对说错,在民主、平等创新的氛围内学生学会发言,学会倾听,学会归纳总结,学会进步。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成反比例的量”这一课,由于已学习了“成正比例的量”,学生有一定的数学经验,让学生自学课本,并思考下面的问题:①水的体积怎样变化?②水的高度和底面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③成反比例的量的关键是什么?④举出生活中成反比例的量的例子。
学生带着自学提纲在阅读书本,独立思考后, 4人小组内交流并完成相关问题,通过辨别比较,不断完善,取得较好的自学效果。
三、在实验操作探究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生的数学经验缺乏,在学习数学时,往往要求要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探究来增加数学的感知,从感知中让学生体会和理解相关知识。但是,往往在操作实验和探究中,涉及的工作量比较大,学生是无法靠个人的力量去完成,需要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做好人员分工,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智慧,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一课时,正确提示圆周率的概念是这课的重难点,教师可要求学生小组合作量度有关圆形的物体,并完成下表。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前,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做好小组成员的分工,如操作量度、记录员、计算等的分工。这一探究的工作量比较大,但通过小组合作操作探究,能够比较快地完成本操作实验,通过学生的交流学习活动,能正确提示圆周率的概念,并顺利推导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取得好的课堂效果。
四、掌握法则概念,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法则、概念大多数是利用教材提供的材料和已有的经验,通过观察、比较、抽象、归纳而总结相关法则和揭示概念的含义,有时个体难以完成,这时,可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既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集思广益,增强学生对相关法则和概念的理解,巩固学习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分数除法时,分别学习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和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要求学生统一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时,我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讨论这些的问题:
1.你发现了它们的计算方法有什么规律?
2.能不能用把三个法则统一为一个法则呢?你能总结出来吗?
学生通过观察、独立思考后再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增强学生对计算法则的理解与运用
五、集思广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教师会安排一些开放性问题。如,数学题一道有多种解法,或无固定答案,学生往往会产生意见的分歧,学习认知上产生矛盾冲突。这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拓展思路,从多角度、多方面去发现条件之间的联系,发现众多的新信息和新的思考角度,学生的解题思路呈现活跃状态,进而获得多种解法或多种答案。在交流中不但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得到充分发挥,留下深刻印象,开阔了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用比例解)修路队修一条公路,计划每天修200米,12天修完,实际3天修了720米,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公路实际要用多少天?
根据题目的意思‘照这样计算’一般都是用正比例的方法去解,但有的学生根据‘修一条公路’一定,是用反比例的方法去解,这时他们都说自己的算法是对的。于是组织学生先按自己的想法试做后,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说出自己的思考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知道本题既可以用正比例解,也可以用反比例解,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启迪,思路得到开阔。
合作学习要富有实效性,教师必须是合作学习活动精心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针对教学目标,把握好时机,让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上绽放光彩,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放飞个性,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刘玉静,高艳编.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3]马兰,盛群力.多彩合作课堂.福建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数学;合作学习;恰当时机
“小组合作学习”是现行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小组或者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教师善于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恰当时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真正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如何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下面谈谈个人的见解。
一、突破教学重难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重难点是一节课的核心,这个地方往往是学生思维产生碰撞,学生是最纠结的地方,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中又无法进行调整接纳,学生自己无法独立解决问题。教师要把握好这个时机,有意识有步骤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以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和小组合作能力,共同探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策略和协作精神。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课时,推导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是这一节课的重难点。笔者先设计好合作学习提纲:
1.用12块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长方体。有多少种不同的摆法?
2.把不同的长方体的相关数据填入下表。
3.观察上表,你发现了什么?
4.长方体的体积=
学生4人一组,先独立操作,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摆法,把自己的摆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合作完成表格的填写,有的小组看到表格还有空,就继续想出不同的摆法,有的小组发现竖着摆和横着摆的长、宽、高都不同的。最后,在全班交流,通过多次的交流学生很容易的发现了: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顺利地把新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正确地推導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增加了学生的数学经验,提高数学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二、先学后教,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先学后教”思想是对“先教后学”传统教学思想的颠覆。“先学”就是在课堂上,学生按照教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及学前指导,看书、自学、练习。“后教”就是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生教生,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先学后教”模式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小组内畅所欲言,不必顾忌说对说错,在民主、平等创新的氛围内学生学会发言,学会倾听,学会归纳总结,学会进步。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成反比例的量”这一课,由于已学习了“成正比例的量”,学生有一定的数学经验,让学生自学课本,并思考下面的问题:①水的体积怎样变化?②水的高度和底面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③成反比例的量的关键是什么?④举出生活中成反比例的量的例子。
学生带着自学提纲在阅读书本,独立思考后, 4人小组内交流并完成相关问题,通过辨别比较,不断完善,取得较好的自学效果。
三、在实验操作探究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生的数学经验缺乏,在学习数学时,往往要求要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探究来增加数学的感知,从感知中让学生体会和理解相关知识。但是,往往在操作实验和探究中,涉及的工作量比较大,学生是无法靠个人的力量去完成,需要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做好人员分工,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智慧,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一课时,正确提示圆周率的概念是这课的重难点,教师可要求学生小组合作量度有关圆形的物体,并完成下表。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前,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做好小组成员的分工,如操作量度、记录员、计算等的分工。这一探究的工作量比较大,但通过小组合作操作探究,能够比较快地完成本操作实验,通过学生的交流学习活动,能正确提示圆周率的概念,并顺利推导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取得好的课堂效果。
四、掌握法则概念,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法则、概念大多数是利用教材提供的材料和已有的经验,通过观察、比较、抽象、归纳而总结相关法则和揭示概念的含义,有时个体难以完成,这时,可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既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集思广益,增强学生对相关法则和概念的理解,巩固学习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分数除法时,分别学习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和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要求学生统一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时,我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讨论这些的问题:
1.你发现了它们的计算方法有什么规律?
2.能不能用把三个法则统一为一个法则呢?你能总结出来吗?
学生通过观察、独立思考后再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增强学生对计算法则的理解与运用
五、集思广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教师会安排一些开放性问题。如,数学题一道有多种解法,或无固定答案,学生往往会产生意见的分歧,学习认知上产生矛盾冲突。这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拓展思路,从多角度、多方面去发现条件之间的联系,发现众多的新信息和新的思考角度,学生的解题思路呈现活跃状态,进而获得多种解法或多种答案。在交流中不但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得到充分发挥,留下深刻印象,开阔了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用比例解)修路队修一条公路,计划每天修200米,12天修完,实际3天修了720米,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公路实际要用多少天?
根据题目的意思‘照这样计算’一般都是用正比例的方法去解,但有的学生根据‘修一条公路’一定,是用反比例的方法去解,这时他们都说自己的算法是对的。于是组织学生先按自己的想法试做后,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说出自己的思考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知道本题既可以用正比例解,也可以用反比例解,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启迪,思路得到开阔。
合作学习要富有实效性,教师必须是合作学习活动精心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针对教学目标,把握好时机,让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上绽放光彩,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放飞个性,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刘玉静,高艳编.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3]马兰,盛群力.多彩合作课堂.福建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