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增强开放意识
观念支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在传统观念的束缚下,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其创造个性受到压抑。而创新教育强调的是教会学生去主动探求知识,创造性地去学习。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增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意识。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一些灵活多样的开放性试题。
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时,教师可以布置自学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尝试推导。六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可以拼成哪些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你能猜想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的吗?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吗?这一连串开放性问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才能,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又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要增强开放教学观念,树立起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意识。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提问质疑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传统教学中学生已养成了对教师的依赖性,创造性被抹杀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让全体学生直接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研究,这样就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计算630÷20时,学生在尝试练习后,出现了两种答案:一种答案是商31,余数是1,另一种答案是商31,余數是10。学生A质疑:这道题应用了商不变的规律进行解答的,余数应该是1。此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索余数到底是多少。鼓励学生提问质疑,既深化了知识,又促使他们养成好思善问的良好习惯。从而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转变模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性思维。在课堂教学和练习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必须十分重视发散性思维的训练,要精心设计和充分运用“发散点”,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牛郎化肥厂计划生产2300吨化肥,结果前5天生产了20%,照这样计算,剩下的化肥还要生产几天?”引导学生探索、讨论出多种解法,再让学生论证自己的观点,选出最佳解题方案,充分展示他们思维的独创性。
在此过程中,良好的思维品质得到了培养。如果长期这样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必能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同时积极地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造条件,才能卓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培养创新精神,形成创新能力。
观念支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在传统观念的束缚下,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其创造个性受到压抑。而创新教育强调的是教会学生去主动探求知识,创造性地去学习。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增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意识。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一些灵活多样的开放性试题。
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时,教师可以布置自学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尝试推导。六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可以拼成哪些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你能猜想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的吗?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吗?这一连串开放性问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才能,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又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要增强开放教学观念,树立起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意识。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提问质疑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传统教学中学生已养成了对教师的依赖性,创造性被抹杀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让全体学生直接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研究,这样就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计算630÷20时,学生在尝试练习后,出现了两种答案:一种答案是商31,余数是1,另一种答案是商31,余數是10。学生A质疑:这道题应用了商不变的规律进行解答的,余数应该是1。此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索余数到底是多少。鼓励学生提问质疑,既深化了知识,又促使他们养成好思善问的良好习惯。从而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转变模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性思维。在课堂教学和练习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必须十分重视发散性思维的训练,要精心设计和充分运用“发散点”,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牛郎化肥厂计划生产2300吨化肥,结果前5天生产了20%,照这样计算,剩下的化肥还要生产几天?”引导学生探索、讨论出多种解法,再让学生论证自己的观点,选出最佳解题方案,充分展示他们思维的独创性。
在此过程中,良好的思维品质得到了培养。如果长期这样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必能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同时积极地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造条件,才能卓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培养创新精神,形成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