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124
会阴切开缝合术虽是产科常用的小手术,但却存在切口愈合不良的可能。切口愈合不良是产科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继发于皮下脂肪液化、岀血、感染、缝合不当以及营养不良。会阴切开愈合不良不论从精神上还是从肉体上都给产妇带来不良影响,应尽力避免。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会阴切口愈合不良患者3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预防、治疗措施。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经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术的产妇2672例,孕周39±2.3周,年龄23±6.3岁,头位顺产2662例,抬头吸引产10例,均为初产妇。其中术后切口愈合不良30例,包括切口裂开,切口感染及脂肪液化。
临床表现:切口感染者,有发热,白细胞增多,切口疼痛,红肿,皮温升高,部分切口挤压后可流出大量黄色脓性分泌物,细菌培养是阳性。脂肪液化者,无明显发热,白细胞正常,切口稍疼痛。按压切口皮下有较多淡黄色或淡红色渗液,渗液中可见漂浮的脂肪滴,渗出液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连续3次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
结果
切口愈合情况:2672例产妇中,2642例(98.87%)伤口按期愈合,会阴侧切口愈合不良者30例,其中6例全层裂开,24例部分裂开。
切口裂开与局部情况:感染6例,会阴血肿5例,肠线吸收不良5例,组织解剖层次对合不良3例,缝线过密致局部血运障碍组织液化坏死4例,侧切加裂伤5例,便秘2例。
全身因素:本组切口愈合不良肥胖6例,贫血8例;合并高血压病5例;合并糖尿病6例,子痫前期重度1例。
讨论
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术后切口液化,继发感染以及术中缝合技术不当等是切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原因。大部分切口脂肪液化发生于皮下脂肪层厚的患者,皮下脂肪>3cm的患者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就会明显增加。往往脂肪层底部缝合不到,止血不彻底,形成积液、积血,影响切口愈合,当缝合技术不当,导致缝合过紧或过密时,造成血液循环障碍,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形成腔隙。所以术者熟练掌握缝合技能是提高切口愈合率的关键。另外,对过于肥胖的病例,皮下脂肪层可考虑两层缝合。术后切口继发感染多因术中不注意切口的保护,例如胎膜早破时生殖道的细菌污染成为病菌导致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另外切口缝合技术不当引起“死腔”和“血肿”亦可继发感染。最后,合并代谢性疾病的患者常伴发贫血,或术中失血过多,而术中和术后又未及时输血或输血浆代用品,造成术后机体处于贫血状态,低蛋白血症,造成切口局部营养不良,可使人体全身性抗感染能力降低。使人体正常菌群变成致病微生物而继发感染。
处理方法:会阴切开缝合术后由于感染或对肠线的排异会造成切口愈合不良,所以有效地处理会阴切口愈合不良,提高愈合率,缩短愈合时间尤为重要。切口裂开的处理,根据切口裂开的层次做出不同的处理。若为表层裂开,用0.5%的碘伏冲洗会阴切口,保持伤口干燥,并给予红外线灯照射切口15分钟,使创面水分蒸发,提高切口愈合率;若为全层裂开,应做二期缝合,首先进行局部清创处理,待创面新鲜无脓性分泌物后,再用甲硝唑液冲洗创面切口,局部多点注射庆大霉素,维生素B1,加速切口愈合。
切口愈合不良的预防措施:加强围生期保健工作,仔细全面体格检查,测出重要脏器功能,对于合并症应予以相应治疗,如糖尿病患者注意降糖治疗,血糖易控制在8.9mmol/L以下。产前患有阴道炎、外阴炎者应及时诊治。贫血,低蛋白血症以及水电解质紊乱均影响手术效果,使术后感染及切口崩裂易于发生,因此必须加强围生期营养支持,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将机体内环境调整到最佳状态。合理搭配饮食结构,鼓励患者适当摄入高蛋白及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为切口愈合提供物质基础,以提高身体免疫力。有营养不良的可适当静脉补充营养。对产前已存在的感染,羊水Ⅲ度污染,胎膜早破>12小时,产程长,产后出血,阴道手术助产者等,应给予足量的抗生素静滴,抗生素应用越早,术后切口感染率越低。常规用0.5%的甲硝唑冲洗阴道及切口再缝合。阴检肛查不要过于频繁,严格检查指征,根据实际慎重选择。手术操作应轻巧,准确,缩短手术时间,尽量减少组织挫伤的机会。手术过程中止血应彻底,应擦干切口内的血和水,缝合切口不可过松或过紧,不要留有死腔,对合整齐,阴道黏膜第一针要超过顶端0.5~1.0cm[2]。保持产房清洁,每日开窗通风,消毒,夏季注意调节病室温度、湿度。
治疗对策:增强产妇机体抵抗力,做好心理护理,使产妇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保证充分休息,积极治疗合并症。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无菌操作,每日检查产包灭菌日期,灭菌检测标志,确保器械敷料的绝对无菌。不应过早切开会阴,切开后应在5分钟内娩出婴儿,以免切口暴露时间过长,造成感染。提高缝合及助产技术,缝合完毕应常规做肛诊检查,如发现缝线穿透直肠,必须立即拆除,重新缝合。产房应每日开窗通风,紫外线消毒,每月定期空气细菌培养。术后护理至关重要,会阴切口缝合是二类手术切口,即容易污染的切口,术后应使用抗生素。产妇出院前会阴切口2次/日用0.5%的硫酸镁热敷,并用红外线灯照射30分钟。产妇取健侧卧位,以防恶露污染切口。帮助母婴早接触,早吸吮,促进子宫收缩,减少恶露量,加强产妇膳食管理,加强营养,注意休息,增加抵抗力,发生便秘时不要用力,可向医生寻求帮助。健康宣教,指导产妇产后观察伤口的自我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欣.会阴切开在阴道分娩中的作用[J].北京医学,2008,30(3):172.
2 周中信,张思云.腹部愈合不良切口二期缝合处理体会[J].广东医学,2007,28(10):189.
会阴切开缝合术虽是产科常用的小手术,但却存在切口愈合不良的可能。切口愈合不良是产科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继发于皮下脂肪液化、岀血、感染、缝合不当以及营养不良。会阴切开愈合不良不论从精神上还是从肉体上都给产妇带来不良影响,应尽力避免。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会阴切口愈合不良患者3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预防、治疗措施。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经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术的产妇2672例,孕周39±2.3周,年龄23±6.3岁,头位顺产2662例,抬头吸引产10例,均为初产妇。其中术后切口愈合不良30例,包括切口裂开,切口感染及脂肪液化。
临床表现:切口感染者,有发热,白细胞增多,切口疼痛,红肿,皮温升高,部分切口挤压后可流出大量黄色脓性分泌物,细菌培养是阳性。脂肪液化者,无明显发热,白细胞正常,切口稍疼痛。按压切口皮下有较多淡黄色或淡红色渗液,渗液中可见漂浮的脂肪滴,渗出液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连续3次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
结果
切口愈合情况:2672例产妇中,2642例(98.87%)伤口按期愈合,会阴侧切口愈合不良者30例,其中6例全层裂开,24例部分裂开。
切口裂开与局部情况:感染6例,会阴血肿5例,肠线吸收不良5例,组织解剖层次对合不良3例,缝线过密致局部血运障碍组织液化坏死4例,侧切加裂伤5例,便秘2例。
全身因素:本组切口愈合不良肥胖6例,贫血8例;合并高血压病5例;合并糖尿病6例,子痫前期重度1例。
讨论
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术后切口液化,继发感染以及术中缝合技术不当等是切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原因。大部分切口脂肪液化发生于皮下脂肪层厚的患者,皮下脂肪>3cm的患者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就会明显增加。往往脂肪层底部缝合不到,止血不彻底,形成积液、积血,影响切口愈合,当缝合技术不当,导致缝合过紧或过密时,造成血液循环障碍,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形成腔隙。所以术者熟练掌握缝合技能是提高切口愈合率的关键。另外,对过于肥胖的病例,皮下脂肪层可考虑两层缝合。术后切口继发感染多因术中不注意切口的保护,例如胎膜早破时生殖道的细菌污染成为病菌导致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另外切口缝合技术不当引起“死腔”和“血肿”亦可继发感染。最后,合并代谢性疾病的患者常伴发贫血,或术中失血过多,而术中和术后又未及时输血或输血浆代用品,造成术后机体处于贫血状态,低蛋白血症,造成切口局部营养不良,可使人体全身性抗感染能力降低。使人体正常菌群变成致病微生物而继发感染。
处理方法:会阴切开缝合术后由于感染或对肠线的排异会造成切口愈合不良,所以有效地处理会阴切口愈合不良,提高愈合率,缩短愈合时间尤为重要。切口裂开的处理,根据切口裂开的层次做出不同的处理。若为表层裂开,用0.5%的碘伏冲洗会阴切口,保持伤口干燥,并给予红外线灯照射切口15分钟,使创面水分蒸发,提高切口愈合率;若为全层裂开,应做二期缝合,首先进行局部清创处理,待创面新鲜无脓性分泌物后,再用甲硝唑液冲洗创面切口,局部多点注射庆大霉素,维生素B1,加速切口愈合。
切口愈合不良的预防措施:加强围生期保健工作,仔细全面体格检查,测出重要脏器功能,对于合并症应予以相应治疗,如糖尿病患者注意降糖治疗,血糖易控制在8.9mmol/L以下。产前患有阴道炎、外阴炎者应及时诊治。贫血,低蛋白血症以及水电解质紊乱均影响手术效果,使术后感染及切口崩裂易于发生,因此必须加强围生期营养支持,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将机体内环境调整到最佳状态。合理搭配饮食结构,鼓励患者适当摄入高蛋白及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为切口愈合提供物质基础,以提高身体免疫力。有营养不良的可适当静脉补充营养。对产前已存在的感染,羊水Ⅲ度污染,胎膜早破>12小时,产程长,产后出血,阴道手术助产者等,应给予足量的抗生素静滴,抗生素应用越早,术后切口感染率越低。常规用0.5%的甲硝唑冲洗阴道及切口再缝合。阴检肛查不要过于频繁,严格检查指征,根据实际慎重选择。手术操作应轻巧,准确,缩短手术时间,尽量减少组织挫伤的机会。手术过程中止血应彻底,应擦干切口内的血和水,缝合切口不可过松或过紧,不要留有死腔,对合整齐,阴道黏膜第一针要超过顶端0.5~1.0cm[2]。保持产房清洁,每日开窗通风,消毒,夏季注意调节病室温度、湿度。
治疗对策:增强产妇机体抵抗力,做好心理护理,使产妇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保证充分休息,积极治疗合并症。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无菌操作,每日检查产包灭菌日期,灭菌检测标志,确保器械敷料的绝对无菌。不应过早切开会阴,切开后应在5分钟内娩出婴儿,以免切口暴露时间过长,造成感染。提高缝合及助产技术,缝合完毕应常规做肛诊检查,如发现缝线穿透直肠,必须立即拆除,重新缝合。产房应每日开窗通风,紫外线消毒,每月定期空气细菌培养。术后护理至关重要,会阴切口缝合是二类手术切口,即容易污染的切口,术后应使用抗生素。产妇出院前会阴切口2次/日用0.5%的硫酸镁热敷,并用红外线灯照射30分钟。产妇取健侧卧位,以防恶露污染切口。帮助母婴早接触,早吸吮,促进子宫收缩,减少恶露量,加强产妇膳食管理,加强营养,注意休息,增加抵抗力,发生便秘时不要用力,可向医生寻求帮助。健康宣教,指导产妇产后观察伤口的自我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欣.会阴切开在阴道分娩中的作用[J].北京医学,2008,30(3):172.
2 周中信,张思云.腹部愈合不良切口二期缝合处理体会[J].广东医学,2007,28(1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