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从写教育随笔走上教科研之路的。这些年来,写了不少文章,其中一半左右是教育随笔,大概有200来篇,结集出版过两本随笔专著(与陈明华老师合著),颇受读者的欢迎。我一直在坚持写教育随笔,除了因为读者喜欢之外,还在于这种文章的确比较容易上手,能够痛快淋漓地表达自己的教育主张,可以很快找到写作的自信心,所以我总觉得教育随笔特别适合初步接触科研写作的人。
《江苏教育研究》杂志很早就开设了卷首语和教育随笔专栏,我是忠实的读者,也是热心的撰稿者。我是读着成尚荣、肖川、孙孔懿、彭钢等各具风格的教育随笔才开始了教育随笔成规模的写作的,好多篇教育随笔也有幸借助《江苏教育研究》才得以与读者见面。金连平先生的一次科研写作讲座给我很深的印象;为刊发一篇卷首语,宣丽华老师就我文中一段引文的细节真实专门求证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从他们那儿,我学到了为文的技法,也学到从事科研该有的一份严谨。从短文到长文,从教育随笔到其他各种文体,我几乎尝试过各种教育类文章的体式,写作的胆子也越发大了起来。长期坚持下来,竟也磨砺出文由心出,言能达意的表达功夫。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文章多半不是别人教会的,主要还得自己靠多读多写多体悟。“胸藏万竿竹,下笔任翕张”,有了一定的积累,就会臻于自由的境界。我的这篇谈教育随笔写作的文章,自然不能期许让人获得豁然开朗的顿悟,只指望着读者一如当初的我,能在科研写作的路途上少费点周折。我知道,谈教育随笔写作的文章很多,我不想顺手“集其大成”。我想变换一下叙说的方式,主要结合刚刚写就的两篇教育随笔来与读者交流一下教育随笔写作的一些切身感受,尽量想把问题说通俗些,说具体些,说清楚些。
首先,我们该对教育随笔的概念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不厘清这一点,很多问题就会纠缠不清,教育随笔与相关文体的特征也难以了然。关于教育随笔的概念,说法很多,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论。每每说到教育随笔,人们的脑海里总会马上蹦出几个相关或者相似的概念:随笔、教育故事,教育叙事、教育评论、教育杂文、教学随笔。以自己多年读写教育随笔的经验,我觉得上述概念都有“亲缘关系”,但彼此的关系、辈分、特点则不大一样。随笔本是文学体裁中散文里的一种,它的特点是取材广泛,形式多样,短小活泼,不拘一格;而教育随笔是随笔中的一类。如此,散文、随笔、教育随笔就构成祖、子、孙三代关系。那么,教育随笔与教育故事,教育叙事、教育评论(时评)、教育杂文又是什么关系呢?我以为它们更像平辈兄弟。因为都关乎教育,所以它们间有了“亲缘关系”。但细说起来,它们的特点是不太一样的:教育故事,是纯粹叙说教育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充满意趣的故事,只叙不议,理藏事中,读者读后各有各的领悟,有点类似童话;教育叙事,虽同样是叙说教育过程中发生的故事,但有叙有议,叙多议少,叙事结束总会画龙点睛地归结要旨,类乎寓言;教育评论、教育杂文两者虽也有叙事成分,只是叙少议多,以议为主,两者都像议论文,只是教育评论重逻辑性,轻文艺性,明理为主,直来直去,而教育杂文明理之时还带着一份冷峻犀利,还讲究一点文采章法。至于教学随笔,如果我们把教学视为教育的一部分来看,那么,它就应该看做是教育随笔中的一小类,主要是叙评课堂教学中发生的事情。一篇好的教学反思其实完全可以归入教学随笔。
这样看来,教育随笔就是谈教育思想、观点、做法的随笔,叙议结合,自由轻灵。简单说,它的外型完全是随笔的外壳,它的内芯完全是教育的内容。它较之教育故事多一份理性归纳,较之教育叙事多一份深入解析,较之教育评论多一份自由飘逸,较之教育杂文多一份温婉随和。不论你有多少深刻的思想,睿智的才情,独到的思想,新锐的个性都可以在教育随笔中得到容纳,得到展示。比起一些长篇大论、高头讲章来,在宣扬教育理念,传达教育信息,推广教育方式上,它都大有用武之地,所以完全没有必要生出那种不必要的自卑,以为写教育随笔是在“小儿科”里打滚。这跟写小说是一个道理,不是写长篇的就是大家,写短篇的就是小家。教育随笔同样可以演绎你教育人生的精彩。
其次,我们该对教育随笔写作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1.像猎手一样从教育的森林草原捕捉素材。“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说的是写文章时灵感突现的创作现象。不过,我觉得,就素材而言,坐等不会有素材的偶得,更不会有灵感的迸发。写作教育随笔似乎更应该长一双敏捷发现的眼睛。教育随笔的可读性首先在于素材的新颖别致。没有鲜活的素材,几乎无从落笔,即便硬是凑成一篇文章,既没有价值可言,也难有发表的可能。教育的范围很广,涉及到学校、家庭、社会,涉及到教师、学生、班主任、校长、家长,涉及到德育、教学、科研、管理,涉及到班会课、课外活动、人际交往、心理健康、校园安全等等。单单是学校教育,校园里每一个地方——教室、食堂、寝室、阅览室、实验室每天都在发生着新鲜事,单是课堂里就有说不尽的话题。大至宏观教育政策,小到师生一言一行,无不可以进入教育随笔的素材圈,所以大可不必为教育随笔的素材枯竭而隐忧。要明白一个道理:再显眼的素材在慵懒者眼前也都会被忽略,哪怕像一头大象;再隐蔽的素材,在敏锐者的眼里也会被发现,哪怕是一只松鼠。关键在你是不是像猎人一般竖起了耳朵,睁大了双眼,这是一种寻找和发现的意识,当你时刻提枪逡巡,定然不会空手而归。《有一种“成功”不是教育》一文的素材是这样来的:早就听说在大洋的那边有个“虎妈”,有一天翻阅杂志,看到一篇文章里冒出个“狼爸”, 我突然间来了兴趣。这一中一西,一爸一妈,在教育理念上都以狠而著称,都以逼打而成名,两人放在一起,真是天成的“绝配”,成为一类家长的典型代表。将两人的情况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对其做法有的反对,有的赞成,有的欣赏有加,有的鄙夷不屑。于是我也有了参与其中评说的冲动。《智性当给德性让个道》一文的素材是在一个QQ群里看到的一则转帖。我发现这故事挺感人的,也挺有教育深意,便点燃了我写这篇文章的激情。以往,我写教育随笔的素材,有一部分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更多的是从书上,从网上,从杂志上,从电视里,从饭桌上,从别人的交谈中,从专家的报告里看到的或者听来的。每每遇见一些教育上或关乎教育的人与事,我就有意识地记录下来,收集起来。有些素材觉得考虑成熟了,就立马动笔;有些例子则库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2.像酿酒师一样反复酝酿文章的意蕴。同样的原材料,由于发酵、酝酿、过滤、窖藏的工艺不同,时间不同,酒的口味也不同,浓淡也不同。如果把上述各种文体包容的理性元素看作酒精度的话,教育故事就是饮料,教育叙事就是啤酒,教育评论(时评)就是低度白酒,教育杂文就是高度二锅头。那么这样算下来,教育随笔就该是优雅浪漫还带着几分贵族气的葡萄干红。听说口味纯正高级红酒都有独特的发酵工艺并有挺长的窖藏的时间,教育随笔的意蕴从酝酿到确定也得有这个过程,下这番功夫,写作者也得像酿酒师一样收集筛选、分析思考、提炼升华。品读教育随笔,它是否新鲜,是否深刻,有无味道,关键就在视阈的选取,角度的切入,观点的提炼。对素材的思考深浅绝对影响教育随笔的纯正度。“狼爸”与“虎妈”固然都是体罚教育的典型,如果将文章的视角定为针砭体罚教育,倡导赏识教育,那就失之平俗了。因为此等理念都是人所尽知的教育常识,关乎这类情形的文章多了去了,无需多费口舌再作证明。“狼爸”与“虎妈”的例子独特之处在于:他们两个是在家庭教育中对子女实施的惩罚,是有良好背景的人自我欣赏的惩罚,是以爱的名义进行的惩罚,是让人看到“突出效果”的惩罚,也是被人热捧仿效的惩罚。一个有文化的人做出没文化的事,比一个没文化的人做出没文化的事,绝对具有更大的示范性和蛊惑性,他们 “惩罚出成功”的教育理念对天下心切的父母们就有极大的迷惑性煽动性。我们只有揭示出这种惩罚方式只能带来的表面的、一时的“成功”,揭示出这种惩罚教育所暗藏的心灵隐患和将来可能付出的代价,才能给人以深刻的警示,所以我将随笔立意定为——有一种“成功”不是教育,想必这样就要深刻一些。西恩的故事讲的是校外的一场赛事,与教育关系本不密切,多数的读者也只是将其作为一个教育之外的故事,只是感动于他身边人的善心善举。然而,细细一想,我发现这其中有一个教育的价值取向问题:德性和智性孰轻孰重?虽然两者都很重要,但当两者发生冲突的时候,就不能没有一个选择的问题:在教育中是首先选择德性还是智性?联想到当今中国教育在人性培育,德性养成方面的匮缺,常常是忽视了德性的养成,纠结于智性的角逐。我由此展开评述,自认为比单纯称颂高尚的人性要新鲜得多,也有意义得多。教育随笔写作中,切忌人云亦云,尾随他论;切忌就事论事,缺乏新见。由点及面作发散性联想和思考,由表及里进行深层解析和挖掘是出新出彩常常要用到的两种方法。
3.像设计师一样描画文章框架意脉。古人说:文无定法。这话没错!随笔的特点就在于一个“随”字:随便、随时、随手、随心。如此,似乎文章想怎样写就怎样写了。其实不然!文无定法那是写文章的高手在达到一定境界后的自得之说。从心所欲,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这不是初学者一时可以企及的境界。即便像教育随笔这类几乎没有多少规矩可言的文体,也不能随意到不讲章法的地步。“随”是自由灵活的意思,意味着个人调度的空间相对较大,不必像正规论文那样搞得有板有眼,照模式去套,但是,随笔也是讲究外在结构和内在意脉的。否则,就不是“随”而是“乱”,而是“杂”了。以西恩的这篇文章为例,一开头,我就开门见山地提及这则故事的来历,然后简述了故事的概要,接着从父母、男孩队友、对手、观众四个方面逐一分析他们各自在德性与智性的冲突中进行着怎样的选择,最后几个小节对他们的行为作了归纳,进行了联系和延伸,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这样,文章看起来一目了然,不至于让读者陷在芜杂中而抓不住核心意思。结构关乎文脉。不管是什么文章,结构虽不一定相同,但它一定是清晰的;文脉虽不讲求一律,但一定是贯通的。这种由事而理的结构虽然不能作为教育随笔不可变换的定式,但至少是常见的结构。我所读到的一些教育随笔也多半采用这种结构。文章写多了,如总是采用这种结构,也难免单调,我也曾尝试过其他结构,效果也不错。结构创新,言随意出,这是写作教育随笔应该鼓励的,随笔在这一点上给人很大自由度。我觉得一个人熟练掌握了韵律操,估计跳起街舞来也不难。
4.像烹调师一样把握语言的分寸火候。古人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其实写文章又何尝不是如此?如果一个人能像烹调师那样掌握语言的分寸火候,估计他的文章也能让读者觉得可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其语言各有各的特性,生动形象、精彩有味是其共同的追求,但科研论文的语言则讲究平实中立、稳健质朴、科学严谨,它以翔实的事实和数据,严密的分析和推理来证明其观点,切忌含蓄飘逸、华丽藻饰。如果以写诗写散文的笔墨来写论文,一定似驴非马。然而教育随笔既有文艺的感性特质,又有科研论文的理性特征,其语言的分寸火候就特别难以掌握。既不能一味讲究华美,让它漂向抒情散文的地盘,也不能一味追求平实,让它流落到学术论文的领地。教育随笔的语言就得走在理性和感性之间,着实需要合理地控制好烹调的火候。这里实在难以用一个百分比来确定,全靠个人的感觉。什么是感性的语言?比如:“人的一生像马拉松比赛,起步后的一公里就算是领先一点也是算不了什么的,大摆庆功宴毫无必要。我们更要关注的是参赛者有无足够的体能走完全程,别一不小心栽倒在路边。”这样的比喻,这样感性化的表述,在教育随笔中是可以的,在一般学术论文中则不行。即便要表达这样的意思,也得转换成理性化的语言方式:“人的一生是一个漫长的生命历程,青少年时代在学业上取得一点成绩,其在智力上所展示的局部优势并不代表身心发展的整体优势,若给予过度的评价反倒可能成为坏事。我们更应该关注这些青少年在以后的人生历程中有无健全的心智支撑他完成一生的事业,最值得担心的是,他们智能因过早耗尽而在日后难有大的作为。”什么是理性的语言?也举个例子:“当功利主义深入到人们的精神世界,当狭隘浮躁成为一种普遍被接受的流俗,当奴化的手段和奴化了的人成为社会的价值主流,一切清醒的质疑与批判反倒被怀疑、被否定,那么,教育就真的让人看不到希望了。”同样,这句比较理性的语言也可以用感性的方式来表达。比如:“当功利主义的毒液注入人们的骨髓,当狭隘浮躁成为被普遍认同的流通货币,当奴化的手段变成高明的专利,奴化了的人成了崇拜的偶像,而一切清醒的呐喊反倒被当作狂人呓语,教育之舟就驶向了找不到岸边的茫茫大海”。教育随笔中语言的感性表达和理性表达不妨适度“兼容”。再说教育随笔也因各人的不同而呈现出较大语言差异和风格差异。比如说:成尚荣先生的教育随笔用笔清新,言简意丰,从容随和,小中见奇,而肖川先生的随笔词句新厉,语势夺人,激情四溢,睿智前卫,一如他们的性格为人。同一个人因写作的内容不同,语言的风格气派也可以有一些差异。我的这两篇随笔,前者是针砭教育时弊的,语言上就总体显得理性些,稍带一点辣味;后一篇是褒扬人性之美的,语言上就总体显得感性些,平和些。最后提醒一句:文章的标题也应与文体风格相匹配。
但愿上述的内容能对初学教育随笔写作的同行们有那么一点点启发。这样我也可以因不负杂志社编辑的信任和重托而聊感欣慰了。
(秦志强,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党委副书记,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226300)
《江苏教育研究》杂志很早就开设了卷首语和教育随笔专栏,我是忠实的读者,也是热心的撰稿者。我是读着成尚荣、肖川、孙孔懿、彭钢等各具风格的教育随笔才开始了教育随笔成规模的写作的,好多篇教育随笔也有幸借助《江苏教育研究》才得以与读者见面。金连平先生的一次科研写作讲座给我很深的印象;为刊发一篇卷首语,宣丽华老师就我文中一段引文的细节真实专门求证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从他们那儿,我学到了为文的技法,也学到从事科研该有的一份严谨。从短文到长文,从教育随笔到其他各种文体,我几乎尝试过各种教育类文章的体式,写作的胆子也越发大了起来。长期坚持下来,竟也磨砺出文由心出,言能达意的表达功夫。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文章多半不是别人教会的,主要还得自己靠多读多写多体悟。“胸藏万竿竹,下笔任翕张”,有了一定的积累,就会臻于自由的境界。我的这篇谈教育随笔写作的文章,自然不能期许让人获得豁然开朗的顿悟,只指望着读者一如当初的我,能在科研写作的路途上少费点周折。我知道,谈教育随笔写作的文章很多,我不想顺手“集其大成”。我想变换一下叙说的方式,主要结合刚刚写就的两篇教育随笔来与读者交流一下教育随笔写作的一些切身感受,尽量想把问题说通俗些,说具体些,说清楚些。
首先,我们该对教育随笔的概念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不厘清这一点,很多问题就会纠缠不清,教育随笔与相关文体的特征也难以了然。关于教育随笔的概念,说法很多,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论。每每说到教育随笔,人们的脑海里总会马上蹦出几个相关或者相似的概念:随笔、教育故事,教育叙事、教育评论、教育杂文、教学随笔。以自己多年读写教育随笔的经验,我觉得上述概念都有“亲缘关系”,但彼此的关系、辈分、特点则不大一样。随笔本是文学体裁中散文里的一种,它的特点是取材广泛,形式多样,短小活泼,不拘一格;而教育随笔是随笔中的一类。如此,散文、随笔、教育随笔就构成祖、子、孙三代关系。那么,教育随笔与教育故事,教育叙事、教育评论(时评)、教育杂文又是什么关系呢?我以为它们更像平辈兄弟。因为都关乎教育,所以它们间有了“亲缘关系”。但细说起来,它们的特点是不太一样的:教育故事,是纯粹叙说教育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充满意趣的故事,只叙不议,理藏事中,读者读后各有各的领悟,有点类似童话;教育叙事,虽同样是叙说教育过程中发生的故事,但有叙有议,叙多议少,叙事结束总会画龙点睛地归结要旨,类乎寓言;教育评论、教育杂文两者虽也有叙事成分,只是叙少议多,以议为主,两者都像议论文,只是教育评论重逻辑性,轻文艺性,明理为主,直来直去,而教育杂文明理之时还带着一份冷峻犀利,还讲究一点文采章法。至于教学随笔,如果我们把教学视为教育的一部分来看,那么,它就应该看做是教育随笔中的一小类,主要是叙评课堂教学中发生的事情。一篇好的教学反思其实完全可以归入教学随笔。
这样看来,教育随笔就是谈教育思想、观点、做法的随笔,叙议结合,自由轻灵。简单说,它的外型完全是随笔的外壳,它的内芯完全是教育的内容。它较之教育故事多一份理性归纳,较之教育叙事多一份深入解析,较之教育评论多一份自由飘逸,较之教育杂文多一份温婉随和。不论你有多少深刻的思想,睿智的才情,独到的思想,新锐的个性都可以在教育随笔中得到容纳,得到展示。比起一些长篇大论、高头讲章来,在宣扬教育理念,传达教育信息,推广教育方式上,它都大有用武之地,所以完全没有必要生出那种不必要的自卑,以为写教育随笔是在“小儿科”里打滚。这跟写小说是一个道理,不是写长篇的就是大家,写短篇的就是小家。教育随笔同样可以演绎你教育人生的精彩。
其次,我们该对教育随笔写作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1.像猎手一样从教育的森林草原捕捉素材。“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说的是写文章时灵感突现的创作现象。不过,我觉得,就素材而言,坐等不会有素材的偶得,更不会有灵感的迸发。写作教育随笔似乎更应该长一双敏捷发现的眼睛。教育随笔的可读性首先在于素材的新颖别致。没有鲜活的素材,几乎无从落笔,即便硬是凑成一篇文章,既没有价值可言,也难有发表的可能。教育的范围很广,涉及到学校、家庭、社会,涉及到教师、学生、班主任、校长、家长,涉及到德育、教学、科研、管理,涉及到班会课、课外活动、人际交往、心理健康、校园安全等等。单单是学校教育,校园里每一个地方——教室、食堂、寝室、阅览室、实验室每天都在发生着新鲜事,单是课堂里就有说不尽的话题。大至宏观教育政策,小到师生一言一行,无不可以进入教育随笔的素材圈,所以大可不必为教育随笔的素材枯竭而隐忧。要明白一个道理:再显眼的素材在慵懒者眼前也都会被忽略,哪怕像一头大象;再隐蔽的素材,在敏锐者的眼里也会被发现,哪怕是一只松鼠。关键在你是不是像猎人一般竖起了耳朵,睁大了双眼,这是一种寻找和发现的意识,当你时刻提枪逡巡,定然不会空手而归。《有一种“成功”不是教育》一文的素材是这样来的:早就听说在大洋的那边有个“虎妈”,有一天翻阅杂志,看到一篇文章里冒出个“狼爸”, 我突然间来了兴趣。这一中一西,一爸一妈,在教育理念上都以狠而著称,都以逼打而成名,两人放在一起,真是天成的“绝配”,成为一类家长的典型代表。将两人的情况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对其做法有的反对,有的赞成,有的欣赏有加,有的鄙夷不屑。于是我也有了参与其中评说的冲动。《智性当给德性让个道》一文的素材是在一个QQ群里看到的一则转帖。我发现这故事挺感人的,也挺有教育深意,便点燃了我写这篇文章的激情。以往,我写教育随笔的素材,有一部分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更多的是从书上,从网上,从杂志上,从电视里,从饭桌上,从别人的交谈中,从专家的报告里看到的或者听来的。每每遇见一些教育上或关乎教育的人与事,我就有意识地记录下来,收集起来。有些素材觉得考虑成熟了,就立马动笔;有些例子则库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2.像酿酒师一样反复酝酿文章的意蕴。同样的原材料,由于发酵、酝酿、过滤、窖藏的工艺不同,时间不同,酒的口味也不同,浓淡也不同。如果把上述各种文体包容的理性元素看作酒精度的话,教育故事就是饮料,教育叙事就是啤酒,教育评论(时评)就是低度白酒,教育杂文就是高度二锅头。那么这样算下来,教育随笔就该是优雅浪漫还带着几分贵族气的葡萄干红。听说口味纯正高级红酒都有独特的发酵工艺并有挺长的窖藏的时间,教育随笔的意蕴从酝酿到确定也得有这个过程,下这番功夫,写作者也得像酿酒师一样收集筛选、分析思考、提炼升华。品读教育随笔,它是否新鲜,是否深刻,有无味道,关键就在视阈的选取,角度的切入,观点的提炼。对素材的思考深浅绝对影响教育随笔的纯正度。“狼爸”与“虎妈”固然都是体罚教育的典型,如果将文章的视角定为针砭体罚教育,倡导赏识教育,那就失之平俗了。因为此等理念都是人所尽知的教育常识,关乎这类情形的文章多了去了,无需多费口舌再作证明。“狼爸”与“虎妈”的例子独特之处在于:他们两个是在家庭教育中对子女实施的惩罚,是有良好背景的人自我欣赏的惩罚,是以爱的名义进行的惩罚,是让人看到“突出效果”的惩罚,也是被人热捧仿效的惩罚。一个有文化的人做出没文化的事,比一个没文化的人做出没文化的事,绝对具有更大的示范性和蛊惑性,他们 “惩罚出成功”的教育理念对天下心切的父母们就有极大的迷惑性煽动性。我们只有揭示出这种惩罚方式只能带来的表面的、一时的“成功”,揭示出这种惩罚教育所暗藏的心灵隐患和将来可能付出的代价,才能给人以深刻的警示,所以我将随笔立意定为——有一种“成功”不是教育,想必这样就要深刻一些。西恩的故事讲的是校外的一场赛事,与教育关系本不密切,多数的读者也只是将其作为一个教育之外的故事,只是感动于他身边人的善心善举。然而,细细一想,我发现这其中有一个教育的价值取向问题:德性和智性孰轻孰重?虽然两者都很重要,但当两者发生冲突的时候,就不能没有一个选择的问题:在教育中是首先选择德性还是智性?联想到当今中国教育在人性培育,德性养成方面的匮缺,常常是忽视了德性的养成,纠结于智性的角逐。我由此展开评述,自认为比单纯称颂高尚的人性要新鲜得多,也有意义得多。教育随笔写作中,切忌人云亦云,尾随他论;切忌就事论事,缺乏新见。由点及面作发散性联想和思考,由表及里进行深层解析和挖掘是出新出彩常常要用到的两种方法。
3.像设计师一样描画文章框架意脉。古人说:文无定法。这话没错!随笔的特点就在于一个“随”字:随便、随时、随手、随心。如此,似乎文章想怎样写就怎样写了。其实不然!文无定法那是写文章的高手在达到一定境界后的自得之说。从心所欲,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这不是初学者一时可以企及的境界。即便像教育随笔这类几乎没有多少规矩可言的文体,也不能随意到不讲章法的地步。“随”是自由灵活的意思,意味着个人调度的空间相对较大,不必像正规论文那样搞得有板有眼,照模式去套,但是,随笔也是讲究外在结构和内在意脉的。否则,就不是“随”而是“乱”,而是“杂”了。以西恩的这篇文章为例,一开头,我就开门见山地提及这则故事的来历,然后简述了故事的概要,接着从父母、男孩队友、对手、观众四个方面逐一分析他们各自在德性与智性的冲突中进行着怎样的选择,最后几个小节对他们的行为作了归纳,进行了联系和延伸,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这样,文章看起来一目了然,不至于让读者陷在芜杂中而抓不住核心意思。结构关乎文脉。不管是什么文章,结构虽不一定相同,但它一定是清晰的;文脉虽不讲求一律,但一定是贯通的。这种由事而理的结构虽然不能作为教育随笔不可变换的定式,但至少是常见的结构。我所读到的一些教育随笔也多半采用这种结构。文章写多了,如总是采用这种结构,也难免单调,我也曾尝试过其他结构,效果也不错。结构创新,言随意出,这是写作教育随笔应该鼓励的,随笔在这一点上给人很大自由度。我觉得一个人熟练掌握了韵律操,估计跳起街舞来也不难。
4.像烹调师一样把握语言的分寸火候。古人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其实写文章又何尝不是如此?如果一个人能像烹调师那样掌握语言的分寸火候,估计他的文章也能让读者觉得可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其语言各有各的特性,生动形象、精彩有味是其共同的追求,但科研论文的语言则讲究平实中立、稳健质朴、科学严谨,它以翔实的事实和数据,严密的分析和推理来证明其观点,切忌含蓄飘逸、华丽藻饰。如果以写诗写散文的笔墨来写论文,一定似驴非马。然而教育随笔既有文艺的感性特质,又有科研论文的理性特征,其语言的分寸火候就特别难以掌握。既不能一味讲究华美,让它漂向抒情散文的地盘,也不能一味追求平实,让它流落到学术论文的领地。教育随笔的语言就得走在理性和感性之间,着实需要合理地控制好烹调的火候。这里实在难以用一个百分比来确定,全靠个人的感觉。什么是感性的语言?比如:“人的一生像马拉松比赛,起步后的一公里就算是领先一点也是算不了什么的,大摆庆功宴毫无必要。我们更要关注的是参赛者有无足够的体能走完全程,别一不小心栽倒在路边。”这样的比喻,这样感性化的表述,在教育随笔中是可以的,在一般学术论文中则不行。即便要表达这样的意思,也得转换成理性化的语言方式:“人的一生是一个漫长的生命历程,青少年时代在学业上取得一点成绩,其在智力上所展示的局部优势并不代表身心发展的整体优势,若给予过度的评价反倒可能成为坏事。我们更应该关注这些青少年在以后的人生历程中有无健全的心智支撑他完成一生的事业,最值得担心的是,他们智能因过早耗尽而在日后难有大的作为。”什么是理性的语言?也举个例子:“当功利主义深入到人们的精神世界,当狭隘浮躁成为一种普遍被接受的流俗,当奴化的手段和奴化了的人成为社会的价值主流,一切清醒的质疑与批判反倒被怀疑、被否定,那么,教育就真的让人看不到希望了。”同样,这句比较理性的语言也可以用感性的方式来表达。比如:“当功利主义的毒液注入人们的骨髓,当狭隘浮躁成为被普遍认同的流通货币,当奴化的手段变成高明的专利,奴化了的人成了崇拜的偶像,而一切清醒的呐喊反倒被当作狂人呓语,教育之舟就驶向了找不到岸边的茫茫大海”。教育随笔中语言的感性表达和理性表达不妨适度“兼容”。再说教育随笔也因各人的不同而呈现出较大语言差异和风格差异。比如说:成尚荣先生的教育随笔用笔清新,言简意丰,从容随和,小中见奇,而肖川先生的随笔词句新厉,语势夺人,激情四溢,睿智前卫,一如他们的性格为人。同一个人因写作的内容不同,语言的风格气派也可以有一些差异。我的这两篇随笔,前者是针砭教育时弊的,语言上就总体显得理性些,稍带一点辣味;后一篇是褒扬人性之美的,语言上就总体显得感性些,平和些。最后提醒一句:文章的标题也应与文体风格相匹配。
但愿上述的内容能对初学教育随笔写作的同行们有那么一点点启发。这样我也可以因不负杂志社编辑的信任和重托而聊感欣慰了。
(秦志强,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党委副书记,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22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