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认为有效教学是最大限度地体现和实现教育的功能、是最好的“人文关怀”、是动态发展的,所以中职语文教学要关注教学价值的综合性、关注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关注课程内容的应用性。
【关键词】有效教学 中职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48-02
有效教学是把教学活动取得某种结果、达到某种目的,满足某种需要作为教学是否有效的判断标准。“学习中心论”是有效教学的基础理念。教学有效性研究的核心是对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及其相互关系的本质和规律的分析和探究。
践行有效教学理念,反思中职语文教学实践,提几点思考:
一、有效教学综合体现了教学适应性和教学有效性的辨证关系,是最大限度地体现和实现教育的功能。中职语文教学要关注语文教学价值的综合性
教育的功能是时代和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和质量的客观要求。基于特定的层次,面对特定的对象,有效教学有特定的目标和要求。中职学校语文教学要关注中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功能和特殊功能,从学科教学如何服务于职业教育的角度,与时俱进地去分析探讨中职语文教学“有效”的新内涵。对此,笔者认为中职语文教学要关注语文教学价值的综合性。
语文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义不容辞地担负着全面育人的职责。中职语文教学不仅要求对学生进行智育培养,还要进行德育、美育、情感教育等对多方面的培育。而中職教学课程设置重专业、宽基础的特点也决定了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还担负着课表中缺席的历史地理、音乐艺术等素质教学的任务。因此中职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是综合、多元的,语文教学需要充分挖掘语文学科本身内涵与外延的综合性。教学中要打破学科壁垒,融合社会、历史、文化、人生、职业等多种视野,使语文教材同时成为承载社会观念的启蒙读本、启迪学生思想的文史普及读本和指导生活的百科全书。尽量发挥语文知识的多样性,语文能力的多级性,教材内容形式的丰富性,在润物细无声中,培养品德,陶冶情操,熏陶美感,健全人格。
二、有效教学是最大的“以人为本”,是最好的“人文关怀”。中职语文教学要关注语文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有效教学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学生是真正体现教学效果、效率、效益的主体。这种有效教学观决定了“因学论教”是前提,“重教促学”是手段,“以教促学”是目的。目前中职生大多是基础教育中被忽略的弱势群体,他们由于兴趣、意志、习惯等因素所致,学习成绩欠佳,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对此,笔者主张“用短为长”,尊重中职生喜欢形象、乐于实践的学习特点,倡导中职语文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语文学科内容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本身具有广泛的实践性。这为学语文、用语文提供了丰富多样又喜闻乐见的资源和途径。如看书读报刊,唱歌听音乐,逛街看广告,都可以学语文;写信打电话,拟稿作报告,吟诗写文章,说话开玩笑,都是用语文。中职语文教学要打破传统教学教师“满堂灌”“一言堂”的垄断,结合生活,合理组织活动研究学习、合作竞争交流等课堂实践,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亲身感受,真实运用,从而将知识内化为能力。要结合专业特色、服务专业的需要,适度地将专业实践纳入中职语文教学的视野、丰富中职语文教学的方式,通过实践将语文学习行动化。如课课堂教学游戏化,课堂教学模拟化,课堂教学任务化,课堂教学合作化等。
三、有效教学是动态发展的,不是固定刻板的。中职语文教学要关注语文课程内容的应用性
有效教学的表现形式随着教学层次、人培目标、课程设置的变化而不断拓展。中职语文教学要面向专业,服务就业,就必然有一个开发的、 探索的、动态的发展。对此,笔者主张中职语文教学要关注语文课程内容的应用性。
语文是生活实践中最主要的思想交流工具。但目前中职生普遍认为语文学习脱离实际、空泛无用。如教学取向多理性探究,少务实致用;教学内容多抽象知识,少具体实践;教学考核多重复记忆,少灵活变通。学生前学后忘,索然无趣,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所以中职语文教学必须结合专业特色合理开发、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和训练要点,大胆取舍,不求理论精深,求具体实用,并力求在实际的应用中指导学生巩固和迁移。例如,在知识讲解上要侧重于语用方法的指导;在听说训练上要强化现代交际能力;在读写培养时要引导重视应用文体、科技短文等。同时语文教学应和专业教学相联系,在语文教学中巩固专业思想、强化专业能力;在专业教学中发掘语用的价值、寻求语用的需求和空间。例如,针对营销商务专业的学生,语文教学中可适当强化演讲、辩论等表达训练和调查报告、统计说明等应用文写作的指导等。反过来,在营销商务的实践中,检查语文能力的高低,明确综合发展的需求。
综上所述,践行中职语文有效教学就是要立足中职教育的整体目标,关注中职语文教学价值的综合性;尊重中职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实际特点,关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的实践性;面向专业,服务就业,关注中职语文课程内容的应用性。
参考文献:
[1]沈小碚.《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个基本条件》 《教学与管理》 2000、10.
[2]张璐.《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11.
【关键词】有效教学 中职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48-02
有效教学是把教学活动取得某种结果、达到某种目的,满足某种需要作为教学是否有效的判断标准。“学习中心论”是有效教学的基础理念。教学有效性研究的核心是对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及其相互关系的本质和规律的分析和探究。
践行有效教学理念,反思中职语文教学实践,提几点思考:
一、有效教学综合体现了教学适应性和教学有效性的辨证关系,是最大限度地体现和实现教育的功能。中职语文教学要关注语文教学价值的综合性
教育的功能是时代和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和质量的客观要求。基于特定的层次,面对特定的对象,有效教学有特定的目标和要求。中职学校语文教学要关注中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功能和特殊功能,从学科教学如何服务于职业教育的角度,与时俱进地去分析探讨中职语文教学“有效”的新内涵。对此,笔者认为中职语文教学要关注语文教学价值的综合性。
语文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义不容辞地担负着全面育人的职责。中职语文教学不仅要求对学生进行智育培养,还要进行德育、美育、情感教育等对多方面的培育。而中職教学课程设置重专业、宽基础的特点也决定了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还担负着课表中缺席的历史地理、音乐艺术等素质教学的任务。因此中职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是综合、多元的,语文教学需要充分挖掘语文学科本身内涵与外延的综合性。教学中要打破学科壁垒,融合社会、历史、文化、人生、职业等多种视野,使语文教材同时成为承载社会观念的启蒙读本、启迪学生思想的文史普及读本和指导生活的百科全书。尽量发挥语文知识的多样性,语文能力的多级性,教材内容形式的丰富性,在润物细无声中,培养品德,陶冶情操,熏陶美感,健全人格。
二、有效教学是最大的“以人为本”,是最好的“人文关怀”。中职语文教学要关注语文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有效教学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学生是真正体现教学效果、效率、效益的主体。这种有效教学观决定了“因学论教”是前提,“重教促学”是手段,“以教促学”是目的。目前中职生大多是基础教育中被忽略的弱势群体,他们由于兴趣、意志、习惯等因素所致,学习成绩欠佳,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对此,笔者主张“用短为长”,尊重中职生喜欢形象、乐于实践的学习特点,倡导中职语文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语文学科内容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本身具有广泛的实践性。这为学语文、用语文提供了丰富多样又喜闻乐见的资源和途径。如看书读报刊,唱歌听音乐,逛街看广告,都可以学语文;写信打电话,拟稿作报告,吟诗写文章,说话开玩笑,都是用语文。中职语文教学要打破传统教学教师“满堂灌”“一言堂”的垄断,结合生活,合理组织活动研究学习、合作竞争交流等课堂实践,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亲身感受,真实运用,从而将知识内化为能力。要结合专业特色、服务专业的需要,适度地将专业实践纳入中职语文教学的视野、丰富中职语文教学的方式,通过实践将语文学习行动化。如课课堂教学游戏化,课堂教学模拟化,课堂教学任务化,课堂教学合作化等。
三、有效教学是动态发展的,不是固定刻板的。中职语文教学要关注语文课程内容的应用性
有效教学的表现形式随着教学层次、人培目标、课程设置的变化而不断拓展。中职语文教学要面向专业,服务就业,就必然有一个开发的、 探索的、动态的发展。对此,笔者主张中职语文教学要关注语文课程内容的应用性。
语文是生活实践中最主要的思想交流工具。但目前中职生普遍认为语文学习脱离实际、空泛无用。如教学取向多理性探究,少务实致用;教学内容多抽象知识,少具体实践;教学考核多重复记忆,少灵活变通。学生前学后忘,索然无趣,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所以中职语文教学必须结合专业特色合理开发、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和训练要点,大胆取舍,不求理论精深,求具体实用,并力求在实际的应用中指导学生巩固和迁移。例如,在知识讲解上要侧重于语用方法的指导;在听说训练上要强化现代交际能力;在读写培养时要引导重视应用文体、科技短文等。同时语文教学应和专业教学相联系,在语文教学中巩固专业思想、强化专业能力;在专业教学中发掘语用的价值、寻求语用的需求和空间。例如,针对营销商务专业的学生,语文教学中可适当强化演讲、辩论等表达训练和调查报告、统计说明等应用文写作的指导等。反过来,在营销商务的实践中,检查语文能力的高低,明确综合发展的需求。
综上所述,践行中职语文有效教学就是要立足中职教育的整体目标,关注中职语文教学价值的综合性;尊重中职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实际特点,关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的实践性;面向专业,服务就业,关注中职语文课程内容的应用性。
参考文献:
[1]沈小碚.《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个基本条件》 《教学与管理》 2000、10.
[2]张璐.《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