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近几年各省市披露的高考作文阅卷样文看,许多满分、高分作文都是以它丰厚的文化底蕴取胜的。作者在文章中谈古论今,反映出不同国家、民族、地区、行业等的某种历史文化传统、氛围、特征、风格。由于这样的文章文势足、可读性强,在考场上总能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因而成了同学们写作的模仿对象。
对于高中生来说,要在文章中显示个人的文化积淀、文化素养,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引用历史故事、文化名人事例和名言警句等,来论述、反映文章的主旨。但是有不少人未得个中奥妙,将文章写成了单纯的堆砌名人事例的套话之作。更有甚者,还“篡改”了历史。
请看下面两篇文章。
从赵括的失败想起
战国后期,七雄纷争,秦占上风。
有一天,秦国十万大军进攻赵国,赵王急忙召集文武百官上朝,选拔大将以拒敌于国门之外。当时朝中有两名颇有名望的老将,一是廉颇,一是赵奢。“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赵王这一句问话使得老当益壮的廉颇因秦国奸细作梗而未能带兵出征。赵奢当时年龄也很大了,但他有一位年轻气盛且谈论兵法胜过自己的儿子——赵括。赵括在赵国也有一定的名声,因而赵王考虑起用他。
知子莫若父,赵奢知道自己的儿子只能纸上谈兵,根本就没有实战经验,不能够担当如此重任,便力劝赵王不要用赵括。但赵母有意见了,她要让自己的儿子立功,于是不顾丈夫的反对,面见赵王,求他起用自己的儿子。最终,赵王任用了赵括,派兵20万,结果大败。从此赵国实力一天不如一天,而秦国的实力和势力却进一步得到加强,为灭六国、统一七国创造了又一个条件。
赵母在赵国的失败中扮演了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她不顾国家利益,不考虑实际情况,一心想要自己的儿子出风头、争功劳,结果使赵国大败,给后人留下一个“纸上谈兵”的典故。而赵奢从客观实际出发,考虑到国家利益与客观实际,毅然反对赵括出征。赵奢大有不忌讳批评儿子的智者风范和仁者态度。虽然最后赵王还是用了赵括,但赵奢的客观态度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因感情亲疏而对事物认知持不同态度在哲学上说是主观唯心主义,而事实上世界是物质的,人们看问题、办事情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成功。所以,我们要做一个唯物论者,客观地对待周围的人或物,抛弃自己因感情亲疏而对事物的错误认知,做一个公平、公正的人。
智者不惑
纷纷扬扬的大千世界中,总有几许情丝悠悠漫漫地环绕在身边,那也许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时的难别之意,或许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时的恋乡之情,抑或是“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时的绵爱之念,都仿佛让人沉醉在梵阿玲回肠的乐声中。
情感固然令人陶醉,却也会颠覆生命的轨迹。因此,只有让理智常伴情感左右,才能成为一位不惑的智者。
骨肉亲情在最浓烈的时候也能牵手理智。强敌压境,儿子幸运地被大王任命为统兵十万的大将,这本是每一个母亲为之自豪的事,但赵括的母亲却作出了震惊众人的选择——苦苦请求赵王换下自己只能纸上谈兵而可能陷芸芸苍生于水火的儿子。
这一份淡然冷静的理智,超越了筋骨相连的浓浓母子之情,在爱孩子还是爱国家、爱苍生之间,赵母作了一个惊人却理性的选择。牵手理智,爱国大义就这么悄悄地在历史上刻下了深深的一行。
三生真情在最翻涌的时候也能牵手理智。夫人去世,原本应该寻找一位同龄知识分子或是一位年轻美丽的女子聊以陪伴,共享余生,但经济学家张宏驰却出乎意料地将一位没文化的农村老太太带入了自己的生活。老太太平凡得如同一面湖水,但谁都不曾想到,正是这位看似一无是处的老人,将其一辈子的真情奉献给了张宏驰。
曾经的她用疲惫、饥饿的身体换来了他渴望的大学梦,也用卑微而无私的爱成全了他辉煌的事业。虽然嫁为人妇,却没有停止过对他一家人的关心。而张宏驰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人生的结尾,选择理智,回报给她一丝心灵的安慰。理智与情感的碰撞,不仅在张宏驰身上,更在老太太的身上,擦出了最美的火花。牵手理智,滴滴真爱就这么无言地在历史上写下了重重的一笔。
漫漫历史长河,人们难免要对理智和情感作出慎重的抉择,而一个抉择往往就筑成了一段非同寻常的经历,注定了一段与众不同的命运。廉颇选择了理智,成就了群臣团结、国定民安的局面;孔明选择了理智,演绎了“挥泪斩马谡”以保全局的一幕;包拯选择了理智,赢得了“包青天”公正严明的美誉。他们都是智者,面对激荡的情感,毅然走向了理智。
然而,我们却无法忽视那些因情感的一时冲动而上演的令人恒久悲痛的画面:曹操用吕伯奢一家人的鲜血祭奠了冲动的情感,罗密欧用自己的生命殉葬了美丽的爱情。历史上,又有多少君王因为亲小人、远贤臣,重蹈了一个又一个王朝覆灭的覆辙。情感是奔放的、难以控制的,唯一能够让情感变得有意义的,便是理智。只有在理性的光环下,不惑的思维才能灿烂。
做一位不惑的智者,让心灵变得更理性;做一位不惑的智者,让情感展现得更动人;做一位不惑的智者,让理智照亮整个世界。
这两篇文章都是围绕2003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一话题而写的。前一篇文章用赵括的故事来诠释话题,审题正确。但是,作者记错了史实——反对起用赵括的是赵母而非赵奢,结果弄巧成拙,反而给阅卷老师留下刻意追求文化底蕴的坏印象。
后一篇文章也是用赵括的故事来诠释话题,此外还引用了经济学家张宏驰的事例,文章后半部分的论述中又提及了廉颇、孔明、包拯、曹操、罗密欧等中外历史文化名人与艺术典型,这些事例与文章主旨紧密结合,很好地阐述了文章的中心,使文章内容显得厚实。
从上面这两篇文章的对比可以看出,在引用历史故事、文化名人事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准确把握史实。对史实的了解应全面、客观,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张冠李戴,这是对引用历史故事、文化名人事例最基本的要求。
(2) 材料应切合文章主旨。有些同学片面地认为,在文中多举些历史典故与名人事例,或多引用些古诗词,多卖弄些学问,就显得自己有文化底蕴了,这实在是大错特错。只有将长期的大量的阅读、思考化为自己智慧的一部分,写作时自然地涌出、灵活地运用、贴切地组合,才能彰显文化底蕴。引用时要写出自己对历史文化材料的真切感悟,为阐述文章中心主旨服务,而不是为“引”而“引”、生搬硬套、乱贴膏药。
(3) 善于化用。可以对历史故事、人物或经典著作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既可与传统看法一致却又包含个人见解,也可与传统看法不一致,有个人的独特见解。也可以借古讽今,通过历史文化故事来表达自己对当下社会现实生活的爱与憎、褒与贬。
(4) 打破“三段论”模式。我省对“穿靴戴帽三段论”式的作文,在阅卷打分时已采取了严厉的政策。这类文章总是以三段历史文化名人的事迹为主体,再加上一个开头和一个结尾;出现的历史文化名人以屈原、陶渊明、苏轼为最多,其他常见的还有项羽、司马迁、嵇康、王维、李白、杜甫、陆游、李清照等。写作考场作文,一定要打破这种结构模式。否则,非但得不到高分,反而会被视作模式化作文而降档减分。
想请徐老师给你的文章打分,并为你量身打造“进化”方法吗?赶快发电子邮件至nicolyang@163.com吧!
对于高中生来说,要在文章中显示个人的文化积淀、文化素养,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引用历史故事、文化名人事例和名言警句等,来论述、反映文章的主旨。但是有不少人未得个中奥妙,将文章写成了单纯的堆砌名人事例的套话之作。更有甚者,还“篡改”了历史。
请看下面两篇文章。
从赵括的失败想起
战国后期,七雄纷争,秦占上风。
有一天,秦国十万大军进攻赵国,赵王急忙召集文武百官上朝,选拔大将以拒敌于国门之外。当时朝中有两名颇有名望的老将,一是廉颇,一是赵奢。“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赵王这一句问话使得老当益壮的廉颇因秦国奸细作梗而未能带兵出征。赵奢当时年龄也很大了,但他有一位年轻气盛且谈论兵法胜过自己的儿子——赵括。赵括在赵国也有一定的名声,因而赵王考虑起用他。
知子莫若父,赵奢知道自己的儿子只能纸上谈兵,根本就没有实战经验,不能够担当如此重任,便力劝赵王不要用赵括。但赵母有意见了,她要让自己的儿子立功,于是不顾丈夫的反对,面见赵王,求他起用自己的儿子。最终,赵王任用了赵括,派兵20万,结果大败。从此赵国实力一天不如一天,而秦国的实力和势力却进一步得到加强,为灭六国、统一七国创造了又一个条件。
赵母在赵国的失败中扮演了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她不顾国家利益,不考虑实际情况,一心想要自己的儿子出风头、争功劳,结果使赵国大败,给后人留下一个“纸上谈兵”的典故。而赵奢从客观实际出发,考虑到国家利益与客观实际,毅然反对赵括出征。赵奢大有不忌讳批评儿子的智者风范和仁者态度。虽然最后赵王还是用了赵括,但赵奢的客观态度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因感情亲疏而对事物认知持不同态度在哲学上说是主观唯心主义,而事实上世界是物质的,人们看问题、办事情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成功。所以,我们要做一个唯物论者,客观地对待周围的人或物,抛弃自己因感情亲疏而对事物的错误认知,做一个公平、公正的人。
智者不惑
纷纷扬扬的大千世界中,总有几许情丝悠悠漫漫地环绕在身边,那也许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时的难别之意,或许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时的恋乡之情,抑或是“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时的绵爱之念,都仿佛让人沉醉在梵阿玲回肠的乐声中。
情感固然令人陶醉,却也会颠覆生命的轨迹。因此,只有让理智常伴情感左右,才能成为一位不惑的智者。
骨肉亲情在最浓烈的时候也能牵手理智。强敌压境,儿子幸运地被大王任命为统兵十万的大将,这本是每一个母亲为之自豪的事,但赵括的母亲却作出了震惊众人的选择——苦苦请求赵王换下自己只能纸上谈兵而可能陷芸芸苍生于水火的儿子。
这一份淡然冷静的理智,超越了筋骨相连的浓浓母子之情,在爱孩子还是爱国家、爱苍生之间,赵母作了一个惊人却理性的选择。牵手理智,爱国大义就这么悄悄地在历史上刻下了深深的一行。
三生真情在最翻涌的时候也能牵手理智。夫人去世,原本应该寻找一位同龄知识分子或是一位年轻美丽的女子聊以陪伴,共享余生,但经济学家张宏驰却出乎意料地将一位没文化的农村老太太带入了自己的生活。老太太平凡得如同一面湖水,但谁都不曾想到,正是这位看似一无是处的老人,将其一辈子的真情奉献给了张宏驰。
曾经的她用疲惫、饥饿的身体换来了他渴望的大学梦,也用卑微而无私的爱成全了他辉煌的事业。虽然嫁为人妇,却没有停止过对他一家人的关心。而张宏驰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人生的结尾,选择理智,回报给她一丝心灵的安慰。理智与情感的碰撞,不仅在张宏驰身上,更在老太太的身上,擦出了最美的火花。牵手理智,滴滴真爱就这么无言地在历史上写下了重重的一笔。
漫漫历史长河,人们难免要对理智和情感作出慎重的抉择,而一个抉择往往就筑成了一段非同寻常的经历,注定了一段与众不同的命运。廉颇选择了理智,成就了群臣团结、国定民安的局面;孔明选择了理智,演绎了“挥泪斩马谡”以保全局的一幕;包拯选择了理智,赢得了“包青天”公正严明的美誉。他们都是智者,面对激荡的情感,毅然走向了理智。
然而,我们却无法忽视那些因情感的一时冲动而上演的令人恒久悲痛的画面:曹操用吕伯奢一家人的鲜血祭奠了冲动的情感,罗密欧用自己的生命殉葬了美丽的爱情。历史上,又有多少君王因为亲小人、远贤臣,重蹈了一个又一个王朝覆灭的覆辙。情感是奔放的、难以控制的,唯一能够让情感变得有意义的,便是理智。只有在理性的光环下,不惑的思维才能灿烂。
做一位不惑的智者,让心灵变得更理性;做一位不惑的智者,让情感展现得更动人;做一位不惑的智者,让理智照亮整个世界。
这两篇文章都是围绕2003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一话题而写的。前一篇文章用赵括的故事来诠释话题,审题正确。但是,作者记错了史实——反对起用赵括的是赵母而非赵奢,结果弄巧成拙,反而给阅卷老师留下刻意追求文化底蕴的坏印象。
后一篇文章也是用赵括的故事来诠释话题,此外还引用了经济学家张宏驰的事例,文章后半部分的论述中又提及了廉颇、孔明、包拯、曹操、罗密欧等中外历史文化名人与艺术典型,这些事例与文章主旨紧密结合,很好地阐述了文章的中心,使文章内容显得厚实。
从上面这两篇文章的对比可以看出,在引用历史故事、文化名人事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准确把握史实。对史实的了解应全面、客观,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张冠李戴,这是对引用历史故事、文化名人事例最基本的要求。
(2) 材料应切合文章主旨。有些同学片面地认为,在文中多举些历史典故与名人事例,或多引用些古诗词,多卖弄些学问,就显得自己有文化底蕴了,这实在是大错特错。只有将长期的大量的阅读、思考化为自己智慧的一部分,写作时自然地涌出、灵活地运用、贴切地组合,才能彰显文化底蕴。引用时要写出自己对历史文化材料的真切感悟,为阐述文章中心主旨服务,而不是为“引”而“引”、生搬硬套、乱贴膏药。
(3) 善于化用。可以对历史故事、人物或经典著作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既可与传统看法一致却又包含个人见解,也可与传统看法不一致,有个人的独特见解。也可以借古讽今,通过历史文化故事来表达自己对当下社会现实生活的爱与憎、褒与贬。
(4) 打破“三段论”模式。我省对“穿靴戴帽三段论”式的作文,在阅卷打分时已采取了严厉的政策。这类文章总是以三段历史文化名人的事迹为主体,再加上一个开头和一个结尾;出现的历史文化名人以屈原、陶渊明、苏轼为最多,其他常见的还有项羽、司马迁、嵇康、王维、李白、杜甫、陆游、李清照等。写作考场作文,一定要打破这种结构模式。否则,非但得不到高分,反而会被视作模式化作文而降档减分。
想请徐老师给你的文章打分,并为你量身打造“进化”方法吗?赶快发电子邮件至nicolyang@163.com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