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其教育思想传承千年而不衰,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教育思想中“有教无类”的教学观,蕴含着教师对待学生一视同仁的教育公平理念,这对当今高校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有教无类”;教育公平;高校教师;师德师风
高校教師的师德师风建设事关高校办学质量。全社会鼓励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作为传道授业的主体,更应该加强自己的师德师风建设。高校教师在高校肩负着学校的未来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同样担负着重大责任。因此高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否公平合理地对待学生,关系着人才培养的最终使命能否完成。
一、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旨在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无论任何时代、何种社会及制度,教育都是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社会要发展,靠的有知识、有文化、有能力的人才,而人才只有靠教育去培养、去发展。只有有了品质优良的好教师,才能带给学生好的教育。
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对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于实现教育的发展、达到科教兴国的目的有着巨大的价值。中国优秀传统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和价值,其中孔子的“有教无类”教育思想内涵就十分丰富。“有教无类”教育观中的教育公平思想对高校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二、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内涵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是他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的总结。在《论语·宪问》篇中有这样的一段对话: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砣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孔子在这里说的非常清楚,一个国家的君主即使昏庸无能,这个国家也不会灭亡,因为有各种有能有才的人的存在。而要培养各种有才能的人,就必须要依靠教育,由此教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关于“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内涵,学术界一直存在分歧,笔者本文仅从教育对象这一角度来进行阐述。孔子一生兴办私学、广收门徒,他招收学生不分等级和种类,所以招生条件十分简单。《论语·述而篇》中他讲道:“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足以体现他对待学生的“有教无类”思想。因此,在这个层面上来讲,“有教无类”即是指教师在对待教育对象上是一视同仁的,它是一种公正合理培养人才的途径,同时也体现的是教育公平的思想。
三、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在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中的当代价值
在《论语·阳货》篇中,孔子指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认为人先天的本性是非常接近的,人品性的差别就体现在后天的学习上。美国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也说过类似的话,他指出:“没有谁比谁更聪明,只能说谁比谁更好的开发自身能力。”两人相似性的言论,表现出了孔子教育思想的时代价值。
孔子认为“习”在人的最终品质上的形成起着很大的决定作用,因此他指出,即使人在先天的本性上具备良好的素质,但并不能自学成才,只有经过学习才能进步进而形成最终的优良品性。《孔子家语》中有一段话鲜明的表达出了孔子这个观点,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何学之为?’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命。’”
同时孔子也认为,一个人即便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品性,但如果不继续接受教育的话,这些品性也会消失的。《论语·阳货》中孔子指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只有通过不断的接受教育和学习,才能保有本身天生具备的优秀品性,进而更好的得到健康而完善的发展,由此体现出后天教育的重要性,高校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教学过程中,“有教无类”教育思想即是要求教师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每一个学生。第一,只有高校教师保持教育公正的思想,才能塑造学生的灵魂。教师只有具有了教育公平的思想,才能以一种博爱之心去关心、引导学生。第二,高校教师保有教育公正的思想,有利于学生尊师重教,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树立威望。第三,高校教师保有教育公正的思想,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教师的公正待遇,会对学生形成一种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会得到极大提高。相反,高校教师以差别之心对待学生,可能会使学生心理失衡、丧失学习的信心。因此从教育公平这一方面来说,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极为重要,由此孔子的“有教无类”教育思想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当代价值。
四、总结
“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可以使高校教师保有教育公平的思想,一视同仁的对待学生,增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时代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通过加强对师德师风的建设,提高高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更好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最终才能真正的去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作者简介
崔花卉(1987.05—),女,汉族,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哲学、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
校级课题项目:“有教无类”教育思想对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重要性的研究
关键词:“有教无类”;教育公平;高校教师;师德师风
高校教師的师德师风建设事关高校办学质量。全社会鼓励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作为传道授业的主体,更应该加强自己的师德师风建设。高校教师在高校肩负着学校的未来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同样担负着重大责任。因此高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否公平合理地对待学生,关系着人才培养的最终使命能否完成。
一、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旨在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无论任何时代、何种社会及制度,教育都是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社会要发展,靠的有知识、有文化、有能力的人才,而人才只有靠教育去培养、去发展。只有有了品质优良的好教师,才能带给学生好的教育。
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对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于实现教育的发展、达到科教兴国的目的有着巨大的价值。中国优秀传统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和价值,其中孔子的“有教无类”教育思想内涵就十分丰富。“有教无类”教育观中的教育公平思想对高校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二、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内涵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是他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的总结。在《论语·宪问》篇中有这样的一段对话: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砣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孔子在这里说的非常清楚,一个国家的君主即使昏庸无能,这个国家也不会灭亡,因为有各种有能有才的人的存在。而要培养各种有才能的人,就必须要依靠教育,由此教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关于“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内涵,学术界一直存在分歧,笔者本文仅从教育对象这一角度来进行阐述。孔子一生兴办私学、广收门徒,他招收学生不分等级和种类,所以招生条件十分简单。《论语·述而篇》中他讲道:“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足以体现他对待学生的“有教无类”思想。因此,在这个层面上来讲,“有教无类”即是指教师在对待教育对象上是一视同仁的,它是一种公正合理培养人才的途径,同时也体现的是教育公平的思想。
三、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在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中的当代价值
在《论语·阳货》篇中,孔子指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认为人先天的本性是非常接近的,人品性的差别就体现在后天的学习上。美国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也说过类似的话,他指出:“没有谁比谁更聪明,只能说谁比谁更好的开发自身能力。”两人相似性的言论,表现出了孔子教育思想的时代价值。
孔子认为“习”在人的最终品质上的形成起着很大的决定作用,因此他指出,即使人在先天的本性上具备良好的素质,但并不能自学成才,只有经过学习才能进步进而形成最终的优良品性。《孔子家语》中有一段话鲜明的表达出了孔子这个观点,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何学之为?’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命。’”
同时孔子也认为,一个人即便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品性,但如果不继续接受教育的话,这些品性也会消失的。《论语·阳货》中孔子指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只有通过不断的接受教育和学习,才能保有本身天生具备的优秀品性,进而更好的得到健康而完善的发展,由此体现出后天教育的重要性,高校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教学过程中,“有教无类”教育思想即是要求教师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每一个学生。第一,只有高校教师保持教育公正的思想,才能塑造学生的灵魂。教师只有具有了教育公平的思想,才能以一种博爱之心去关心、引导学生。第二,高校教师保有教育公正的思想,有利于学生尊师重教,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树立威望。第三,高校教师保有教育公正的思想,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教师的公正待遇,会对学生形成一种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会得到极大提高。相反,高校教师以差别之心对待学生,可能会使学生心理失衡、丧失学习的信心。因此从教育公平这一方面来说,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极为重要,由此孔子的“有教无类”教育思想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当代价值。
四、总结
“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可以使高校教师保有教育公平的思想,一视同仁的对待学生,增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时代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通过加强对师德师风的建设,提高高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更好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最终才能真正的去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作者简介
崔花卉(1987.05—),女,汉族,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哲学、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
校级课题项目:“有教无类”教育思想对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重要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