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belH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仅仅靠施工企业是不够的。应通过对工人的安全教育提高主动防护意识,并保证安全防护投入和措施的到位。施工现场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聚焦点,是整个施工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必须下大力量抓实、抓好,努力将各类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长期经验的总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这一方针。本文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分析了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总结了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提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安全管理的关键。
  关键词:安全生产;施工安全管理;科学安全管理
  Abstract: The safety management is system engineering, only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is not enough. For the safety of the workers should be through education improve active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and guaranteeing the safe protection input and the measures in place. The construction site i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afety management of the study, the whole construction proces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link of, must grasp, pay attention to the power of trying to all kinds of potential accident nipped in the bud. "Safety first, focus on prevention" policy is by the blood and life for, is our country the production safety of the long-term experience summary, we must unswervingly implement the policy. In this paper,of the author work experience, this paper has analyzed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accident reason, summariz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safety management, and gives the strengthen building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safe production regulations which is the key of safety management.
  Key Words: safety production;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scientific safety management
  
  
  中圖分类号: X9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业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之势。同时,建筑业一直以来属于安全事故高发生率行业,建筑业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在建筑生产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管理工作,其中安全管理工作是要抓的重要工作之一。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不仅会给国家、集体造成巨大财产损失,还关系到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关系到企业的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对社会也会造成不良影响。加强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切实保障建筑职工在施工过程的生命安全,是党和国家所提出的安全生产方针。在具体的安全生产过程中,各部门必须要全力配合,同时全员要积极参与,要将安全管理工作贯穿于建筑施工的全过程,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等,才能最终实现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
  1 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通过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防止伤亡事故发生,使劳动生产在保障劳动者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及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失的前提下顺利进行。它包含了三个方面:对象,范围和目的。其对象包含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等,其中人是第一位的。安全生产的范围覆盖了各个行业、各种企业以及生产、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其目的是使生产在保证劳动者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树立企业文明生产的良好形象。
  2、建筑施工特点
   在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进行具体探讨之前,先对建筑企业的施工特点有个充分的了解。建筑企业的施工特点主要有三个,首先是施工作业环境差。在建筑施工中,高处作业和露天作业量大,几乎有三分之二的工程内容都会涉及到高空和露天作业,而这种作业往往都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问题,同时露天作业就意味着会受到自然气候的影响,一些恶劣的天气环境还会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危害。其次是作业强度高。大多数施工过程仍是手工操作或借助于工具进行手工作业,劳动强度高,体力消耗大。在这种工作模式下长时间劳作,容易使施工人员产生疲劳和注意力分散,就有可能出现操作上的失误,从而造成一定的安全事故。第三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交叉作业也较多。经常是多工种、多班组在一个部位施工作业,此时,如果在管理中出现防护不严、衔接不当以及管理不好,就有可能产生安全事故。
  3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3.1 建筑施工及施工安全管理概况
   建筑施工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主要环节。无论是由于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工程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以及其他有关单位的违反安全生产要求的行为或者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问题所引起的生产安全事故,都发生在这个阶段,并统称为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在建筑施工中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往往是由于存在事故要素并孕育发展的结果,在未及时发现和消除存在的事故要素,或者阻止其孕育和发展的情况下,则事故必然发生,这就是由其内在规律性所决定的事故发生的必然性。在安全防范意识不强,不能警钟长鸣和居安思危的情况下,或者认为根据当时的安全工作、安全作业条件、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工作经验,“不会”、“不可能”、“不应当”出事故时,一旦出了事故,就会产生“以外”或者“偶然”的感觉。这种感觉上的“偶然性”和“意外性”,其实都是没有很好地掌握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的必然性的表现。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就是指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管理活动。通过对生产要素过程控制,使生产要素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得以减少或者消除,达到减少一般事故, 杜绝伤亡事故的目的,从而保证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强调的是认识责任、明确责任、履行责任和承担责任,主要解决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观能动性问题,包括采取行政监督和法律追究手段,以使其履职尽责.
  3.2 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的特点
   施工项目由于其生产要素、生产资源和建筑产品的特殊性,其安全生产具有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点,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作业场所的固化使安全生产环境受到局限。
   建筑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它所产生的建筑产品坐落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产品一经完成就不可能再进行搬移,因而具有固定性这一特有性质。这就导致了必须在有限的场地和空间上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机具来进行交叉作业,因而容易产生物体打击等伤亡事故发生.
   (2)建筑产品体积的庞大性带来了高空作业的挑战。
   现在民用住宅多为六层以上的多层或高层建筑,房屋一般宽均在10m以上,长在50m 左右,高则十几层乃至几十层,与其他行业的产品体积相比十分庞大,操作工人大多在十几米、甚至百米以上进行高处作业,这就很容易产生坠落的伤亡事故。
   (3)施工周期长同时露天作业使得工作条件十分恶劣。
   由于建筑产品的体积特别庞大,施工周期长,从基础、主体、屋面到室外装修等整个工程的70% 均在露天进行作业。同时要忍受春夏秋冬的风雨交加,酷暑严寒的气候变化,环境恶劣,工作条件差,容易导致伤亡事故的发生。
   (4)生产工艺复杂多变要求有配套和完善的技术措施予以保证。
   现代建筑物每个都有其特定的功能要求,形成了产品多样性的特点,导致每栋建筑物的各道工序均有其不同的特性,其中的不安全因素也就各不相同,随着工程进度的发展,施工现场上的不安定因素也在随时变化,故为了完成施工任务,就必须针对工程进展和现场实际情况不断及时地采取安全措施,这给施工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5)手工操作多,体力消耗和劳动强度大揭示了个体劳动保护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几千年来,建筑行业的大部分工种至今仍采用手工操作。即便在机械化施工的今天,施工工人在恶劣的作业环境下,劳动时间及劳动强度和其他行业相比都要大很多。因而,其体能消耗大,职业危害严重, 施工工人的劳动保护问题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企业劳动保护工作的重点。总结以上特点,项目施工的不安全因素多存在于高处作业、交叉作业、乖直运输及使用机具上,每年在这方面发生的事故占总数的75% 左右。因此施工项目流动资源和动态生产要素的管理是安全管理的重点和关键点.
  3.3 施工安全管理的作用
   施工项目安全生产是项目施工生产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是实现项目各项管理目标的基础。安全生产作为项目施工生产过程控制中的重要环节,其生产要素的不安全行为和状态对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有很大影响,生产要素的不安全后果直接影响项目工程成本。减少或消除事故隐患,实现安全生产,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企业的安全和文明在社会和市场竞争中的积极效应,将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4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低的原因分析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事故大都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因素的影响,主要的可以归为以下几个方面。
  4.1 建筑施工特点及环境条件复杂、多变
   建筑工程施工不安全因素多而复杂,主要是由施工本身的特点及环境条件等客观因素决定的。建筑工程由于用途不同、结构不同、施工方法不同等,不安全因素不相同, 即使同样类型的建筑物,因工艺和施工方法不同,不安全因素也不同。建设工程施工周期长,变化大, 不安全因素随着进度的变化在不断改变。工程施工以手工操作为主, 体力劳动繁重, 如木工、泥工、抹灰工和架子工等仍以手工操作为主, 劳动繁重。工程施工大型机械多、用电作业多、易燃物多都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施工大都是露天生产作业,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如冬季、雨季、台风和高温等气候都会对现场施工带来很多不安全因素。此外水文、地质、地理条件的复杂性都会对工程施工带来不安全因素。
  4.2 部门管理者的安全意识淡薄
   建设、施工、监理企业管理者尤其是领导者是安全管理的首要层面,是宣传贯彻安全施工方针、政策、法规的组织者,是保证企业生产安全的監督者和责任者,他们的安全意识直接影响着企业安全管理的成败。然而很多企业领导者法律意识、安全意识淡薄。安全责任是写在纸上,但没落实在行动上;规章制度很多,但形同虚设。如为了抢进度,砖胎膜还未浇筑就回土,混凝土还未到凝固就拆模;为了省投入,技术工种没培训就上岗,井子架人货一起运等,由此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屡见不鲜。其实此类事故的根源还在于工程管理者重进度轻安全、重效益轻安全的错误思想。
  4.3 安全管理体系及规章制度不完善、不落实
   建筑施工现场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条例,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安全管理保证体系,制定有关安全规章制度。但现实施工生产中,一方面,很多施工单位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表现出安全管理混乱,施工无计划,操作无标准;另一方面,已建立的规章制度流于形式,以发代管,而没有进行细化、量化、落实。这种现象给安全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4.4 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
   建筑施工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首先,管理者素质不高。很多建设、施工单位的负责人和专职安全员是一线技术工出身,技术水平很好,管理水平却欠缺,对建筑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也缺乏了解。其次,监理人员素质也不高。监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安全防范意识和主动控制意识低,监理工作常常是做资料、走程序,加上工程监理取费一直以来比较低,监理单位很难聘用到优秀的现场监理人员。再次,一线操作工人素质较低。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施工企业本单位的固定职工非常少,所用的各班组队伍基本上为外来务工人员,这些现场一线的实际操作工人,绝大部分是来自农村的打工者,他们文化素质低, 操作技能不高,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 自我保护能力差, 而且职业技能培训和安全知识教育又远远不够。
  5 提高建筑行业安全管理水平的对策
  5.1 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责任系统
   安全组织机构的建立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是一项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工作,组织机构的设置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层次清晰,责任分明,也就是说企业法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安全工作重大问题的组织研究和决策。项目经理对本工程的安全施工生产负具体领导责任。安全职能部门和专职安全员,负责日常安全生产工作管理监督和落实,安全组织机构要上下一心,发挥整体合力的优势,使安全管理工作按部就班、井然有序。
   安全组织机构的设置应体现高效精干原则,安全管理人员既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又要有一定的吃苦精神;既要有较强的法律知识和安全意识,又要有丰富的现场实际经验;既要有一定的组织分析能力,又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也就是说安全机构不能是框架,不能是迫于形式要求的一个设置机构。在安全组织机构建立完善的同时,要层层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制要落实到具体部门、岗位和人员。
  5.2 完善规章制度,确保落实到位
   施工现场安全规章、制度体系要健全。现场主要安全规章和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培训上岗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劳动保护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和安全事故处理制度等。其中,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中最基本的制度。《建筑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依法加强对建筑安全生产的管理,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伤亡和其他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筑施工企业法定代表人对本企业的安全负责”。
   安全规章制度不能成为摆设,只有狠抓落实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抓落实要在基层、在现场、在工作面和在一线工人中,这是抓安全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针对危险源, 要制订具体措施和计划,就要把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相关人,进行监督执行,不留隐患,不留死角,真正定时定量地完成好每一项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安全施工的顺利开展。
  5.3 加强安全教育,保证安全投入
   实现安全施工的关键是人,只要人的行为规范了,安全意识增强了,就可以随时发现并改进一些不安全状态,消除安全事故隐患,预防事故的发生。因此,项目各方尤其是施工单位需要大力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安全教育要从企业领导做起,项目经理必须有安全教育证书才能在施工现场任职。项目经理自身意识上增强了,思想上重视了,才能真正重视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才能使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增强安全生产意识,掌握必备的安全产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在施工生产中遵章守纪,不出现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的行为,达到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效果。
   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离不开安全投入,管理者万万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在安全教育、安全设备等投入上节省。企业管理者要建立安全经济观,充分认识到安全就是效益,安全不仅能“减损”、而且能“增值”。为了保证施工生产的安全投入,需要在源头上就进行控制, 例如在项目的招标阶段,要投标单位提供安全生产计划和措施,工程量清单中安全措施费、文明施工措施费不得优惠, 强制投标企业实行风险抵押金等制度。
  5.4 加强安全检查,突出检查重点
   安全生产检查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国家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安全检查包括综合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和日常检查( 班前、班后检查) ,这几种检查可以结合进行。安全检查的内容是对安全措施的实施情况, 安全生产防护中的薄弱环节,安全纪律及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 操作人员的劳动安全生产条件进行检查, 重点检查有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现象。通过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时, 要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预防事故的发生。
   安全检查要吸取建筑施工易发和多发事故的经验教训,并结合工程自身特点、施工进度抓住重点。如地下工程时要重点检查基坑临边维护,基坑水位,土体水平位移值及速度、临时用电等;主体工程时重点检查塔吊、井架、人货两用升级机的状态和操作、脚手架的内外封闭、预留洞口及临边防护等,安装专修阶段重点检查井道洞口防护、临时用电、消防设施等。
  6、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安全生产法律,通过责任制的形式建立起来的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领导以及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对安全生产工作层层负责的生产责任制度,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组织措施,是最基本的一项安全生产制度,也是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
   实施安全责任制,为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和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施工单位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是保证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的重要组织手段。没有规章制度,就没有准绳。
   安全生产关系到施工企业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一件大事。各建筑企业应该根据建筑行业的客观要求,对管辖范围内的建筑企业进行安全生产上的指导和监督。建筑企业应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应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并担负起主要的领导责任。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要对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负领导责任;工程师对工程项目中的安全生产负技术领导责任;安全员要认真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违章指挥,落实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工长和施工员应组织实施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班组长安排生产任务时要认真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严格执行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有权拒绝违章指挥等。
  7 科学安全管理体系
   建筑安全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涉及系统工程学、人机工程学、心理学、环境卫生以及力学、电学、机械等学科。现代安全管理理论认为,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与任何事物发展一样具有一定的规律。通过大量事故案例的分析、整理、归纳,从中找出其规律,然后针对这些重要部位、主要事故类别和主要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进行重点防范,可以大大减少一般事故,杜绝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
  7.1 建筑施工安全科学管理的基本概念
   建筑施工安全的科学管理,就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安全施工管理。其核心是“两高三性”—高度的重视、高度的责任心和科学性、全员性、严格性。没有高度的重视和高度的责任心,就很难认真地去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科学性、全员性和严格性。而疏于对“三性”的要求,则谈不上具有“两高”。通过达到“两高三性”要求,建立起建筑施工安全的科学管理体系,将各个安全生产的工作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更明确、更有力和更有效的工作,对安全施工实行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管理。
  7.2“两高三性”的具体含义
   高度的重视:不仅要重视施工、安全,更要重视施工和施工安全的科学管理,只有高度重视施工及安全的科学管理的要求并切实去努力时,才能达到高度重视的程度.高度的责任心:责任心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是一般地尽岗位上的职务之责,第二层是将实现科学管理要求, 杜绝和最大限度地鉴赏事故的发生和最大程度地降低伤害与损失程度作应有的责任。科学性:包括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全员性:体现在3点要求上: 1)施工安全工作能够覆盖到全体施工管理人员;2)施工安全工作的各级负责人、职能部门。专职管理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3)全部工作人员遵守安全施工的各项规定并做好自我保护工作。严格性:包括各项安全施工的工作制度、技术和管理措施达到全面、细致和明确的严格要求;同时安全施工的工作制度、技术和管理措施都能得到严格的执行,并有确保严格执行的鼓励、追究和奖惩措施。
  7.3 建立施工安全科学管理的作用
   安全管理体系是为企业环境的安全状态规定具体的要求和限定, 通过科学管理使工作环境符合安全标准的要求。安全管理体系是项目管理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起循环也是整个管理系统循环的一个子系统。安全管理科学体系的建立是建筑施工安全、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 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建筑生产率,从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7.4 建立施工安全科学管理的必要性
   施工安全目前已经直接影响了我国建筑业更进一步的发展。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建筑业发展的好坏也对我国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减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已成为目前建筑企业不得不考虑的头等大事之一。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一是提高项目安全管理水平的需要;二是適应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的需要;三是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
  7.5 建立施工安全科学管理的目标
   ⑴使建筑业员工面临的安全风险减少到最低程度;⑵直接或间接地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⑶实现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⑷提升各自企业的品牌和形象;⑸促进项目管理现代化;⑹增强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能力。
  8 结语
   为了避免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各建设相关单位应充分认识安全管理的重大意义, 同时认真做好安全组织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完善, 一丝不苟地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制度的落实, 加强全员安全教育, 抓好安全的主动控制, 只有这样才能扎扎实实地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全面实现安全管理目标, 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为国家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世蓉,兰定绮,罗刚.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控制[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 杨中宣,郑慧凡.构筑建筑安全生产体系的对策研究[J].施工技术,2006(5)
   [3] 孙铭.公共建筑安全监管存在的弊端[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2)
   [4] 郑志锋.浅谈施工项目管理[J]福建建筑,2007,(06)
   [5] 吴华平;殷永刚;付红霞;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0年01期
   [6] 宋荣兵;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07期
其他文献
鉴于高大模板支撑工程的复杂性,应进行方案研讨及论证,加强施工中的过程控制。
期刊
数学教学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进入课堂,使之产生亲近感,变得具体、生动,诱发学生的内在知识潜能,使学生主动地动手、动口、动脑,想办法来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以达到对自我生活、心理需要的满足,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同时也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用于探索、创新的精神。教学时如何实现数学生活化呢?下面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课堂教学学
在高三数学复习教学中,本人和大多数教师一样,都善于或说习惯于讲一题多解或一例多变的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改革,提高教学效益。但通过自己的实践及听课体会,发现不少问题。在讲这些课时,有时教师滔滔不绝,缺少学生的参与;有时教师干脆让学生讨论,然后让学生回答,最后解法“一锅端”,全部呈现在黑板上,却缺乏总结梳理;有时一例多变是教师在表演,表面上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思维活泼,但在课堂“繁荣”的背后,却是少数思
集合,作为高中数学的第一章内容,虽然难度不大,但学生在解答时,稍不注意,就常会解答失误,造成失分。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学习集合时,要真正掌握集合的概念、集合中元素的性质、符号的表示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内容,并非易事。为此,笔者结合实例将集合中常见问题分析、总结如下:    一、遗忘空集和本身    例1.满足M?哿{0,1,2}且M?哿{0,2,4}的集合M的个数有()。  (A)1个(B)2个(C)
期刊
清水混凝土拱梁曲面结构因其结构的复杂性,使清水混凝土表面极难达到直接的装饰效果,通过对清水混凝土后期的饰面处理,利用保护剂对混凝土产生良好的保护效果,并能够尽量体现混凝
期刊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的楼房从质量到外观上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今多层民用住宅一般多是坡屋顶,甚至是造型复杂的多坡屋面,这样的屋面施工周期在整个工程的施工周期上占很大比重,因屋面全为钢筋砼现浇屋面,结构较复杂,细部处理较多,若在浇筑时细部处理不到位会直接影响屋面建筑的质量.诸如出现的渗漏现象,本文对出现的渗漏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关键词:屋面,渗漏,成因 措施等.  A
期刊
摘要:建设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过程,再加上位置固定、生产流动、结构类型不一、质量要求不一、施工方法不一、体型大、整体性强、建设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特点,因此,施工项目的质量比一般工业产品的质量更难以控制,建设工程质量不但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耐久性和经济效益,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本文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关
期刊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筑业出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好景象。各种建筑物、构筑物的形体规模也不断扩大,大体积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具有结构厚、体形大、混凝土数量多、工程条件复杂和施工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因而在施工过程中若控制不当极易产生各种结构裂缝。这些裂缝往往给工程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甚至会造成人们的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应当引起施工技术人员的高度注
期刊
工程項目实施阶段是各个项目建设过程中时间持续最长、涉及面最广、影响因素最多的阶段。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业务水平、现场协调管理能力和工作责任性、工程变更、工程索赔、工程发包及甲供材料处理等都给这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带来了许多难点,提出了更高要求,它已成为影响工程最终投资能否控制在既定的投资限额目标的最主要的阶段之一。针对目前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各类问题,笔者认为要真正有效实施对这一阶段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