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扬我国数学课程的数形结合优秀传统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wu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数形结合,博思寻解的传统。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得学科。在数学里,数与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学习的过程中,不应该把两者割裂,所以数形结合是数学的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
  数与形,本是相倚依,
  焉能分作两边飞;
  数无形时少直觉,
  形少数时难入微;
  数形结合百般好,
  隔离分家万事休;
  切莫忘,几何代数流一体;
  永远联系切莫离。 ——华罗庚
  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被转化为一个图形,那么思想就整体的把握了问题,并且能创造性的思索问题的解法。 ——斯蒂恩
  中学数学对数形结合的要求;
  从上世纪60年代起,我国对“数”与“形”的关系的教学要求,已经从“沟通形数”,认识“相互联系”,上升到“数形结合”的水平,把“数形结合”作为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也作為分析问题的思想方法。
  (1)把数学结合上升为数学教育的基本要求。
  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我国对“数”与“形”的关系的教学要求,已经从“沟通形数”,认识“相互联系”,上升到“数形结合”的水平,把“数形结合”作为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也作为分析问题的思想方法。
  (2)把“数形结合”作为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1990年《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初步了解”,“初步领会”;
  1992年,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实验修订稿)》:”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
  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特别是数形结合”
  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把数形结合方法予以具体化。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必修2:
  “解析几何是17世纪数学发展的重大成就之一,起本质是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图形的几何性质 。”
  “学生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建立直线和圆的代数方程,运用代数方法研究 它们的几何性质及其相互位置关系。”
  “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初步形成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选修2-3:
  “能用向量的方法解决线线,线面,面面夹角的计算问题,体会向量的方法在研究几何问题中的作用。”
  “在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灵活选择运用向量的方法与综合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解决立体几何问题。”
  由于数形结合的重要性,在教学上可以由浅到深,逐步渗透:以数轴上的点表示数;以数轴上的点和原点的距离表示数的绝对值;以平面的点表示有序实数偶;以平面上的直线表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集;通过学习坐标法,使能用代数法解决几何问题,或用以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借助于几何图形,研究函数的性质;最后达到以数论形,以形论数的反复,综合运用,从而解决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
  参考文献:
  罗增儒,《数学的领悟》,河南科学技术初版社。
  王林全,《中学数学思想方法概论》,暨南大学出版社。
  徐军,《寻找周围的“蘑菇” 》,《高中数学教与学》,2005,2。
  孙伟奇,《几何视角下的两种常见部等式的证明》,《高中数学教与学》,2005,6。
  苏英俊,《把数学多元化引入课堂》,《高中数学教与学》,2005,3。
  G波利亚《数学与猜想》,科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越来越强,但学生却不善于提出问题,甚至提不出问题,缺乏创新精神。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就同时得到发展,从而有所感悟。这正是新课改要求我们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素质所在。以下是对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教育学生“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提出问
预习是课堂的“前奏曲”,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是非常必要的,是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的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方法。但调查表明,学生处于“老师要求预习才预习”的占总数的40%;还有“老师要求预习也不预习”的,占总数的30%;而经常自学预习的学生只占30%。所以,我们应该把预习当成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途径,力争改变学生长期形成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和长期依赖教师的习
摘要:新课改提倡的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理念。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勤于动手等,还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关键字:课堂;学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421  传统的课堂以教师、书本为中心,不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压抑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積极性和创造性,束缚了学生主体的发展。而新
关于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最常规的环节,如何实现理想中的课堂提问,是一线教师需要认真思量的问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和高效性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热情的点燃,关系到教师科学的教学理念的运用,关系到一节课的教学质量。  具体化  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性决定了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加之结论性过强的特点,这些都使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有些困难。马克思在分析政治经济学科学体系形成过程时指出,人类认识的过程是一个“具体——
【摘要】目前如何切实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当务之急。这就要求我们“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①用充满美的语文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H319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②语文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
目的:  探讨高压氧预处理对于窒息性心跳骤停复苏后大鼠血浆活化蛋白C的影响。  方法:  首先将45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高压氧预处理组(A组),常规复苏组(B组)和空白对照组(C
我校在深入推行蔡林森校长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每位教师树立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的教学理念,从课堂、日清、周清到月清,学困生成了老师重点关照的“宝贝”,提问、检查,叫板、谈心交流样样优先。通过实践和探索我深深地感受到:转化学困生,就要与学生做朋友,关注学困生的个性特点、生活背景,充分调动他们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活动。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困生快乐地学习呢?我觉得可以采用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