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艺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展现探微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ghtwish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语言熟练的运用是在小学到初中这一时期培养起来的,小学时,儿童用对于语言建立了初步的认识,而这一阶段的孩子,对于知识的学习主要以听为主,还没有形成自学的能力。他们不像成人一样,能够规划自己所学的信息,所以,要求我们在小学语文的教育中重视朗读艺术的作用。本文根据当今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以及这一时期幼儿学习的特点,探讨朗读艺术应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展现,加强我国小学语文的教育,使孩子们学好汉语、用好汉语。
  关键词:朗读艺术;小学语文;展现
  朗读和默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又能使学生感受到汉语之美,带动孩子的学习热情。这需要教师同仁运用多种方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水平,给孩子起到一个模范作用,促进汉语教学的进行。一个人的语音、语调是与人沟通展现的基本技能,在课堂上关于这一方面的学习往往是通过朗读来进行的,要求我们做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工作。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现状
  在当今小于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的现状并不容乐观。首先,这一时期的孩子思维比较活跃,自制力比较差,思想上还不成熟,在朗读过程中往往对于朗读没有热情,不重视朗读这一教学内容。而教师在应对这一情况的时候,处理问题往往过于粗暴,影响了孩子对于朗读的热爱;其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朗读艺术水平往往限制着教学的质量。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要一边维护者课堂秩序,一边朗读课文,很难把精力都放在朗读上,造成教师的朗读水平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对于学生来说,朗读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语感,对课文进行熟悉,也是他们培养自信,学好语文的关键。很多学生往往在学习过程中羞于开口,大声的朗读课文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培养自信。同时,听、说、读、写,朗读就占了听和说这两项,对于语言的学习非常重要。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展现朗读艺术
  (一)教学要求
  目前,我国最新发布的新课标对于朗读这一重要的教学内容做出了明确的定义与要求,把朗读教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首先在教学进程上,把朗读教育分为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要学习普通话,有感情、流利的朗读课文;第二阶段运用普通话;第三阶段要能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以学习用、用、能用着三个词表达了不同阶段的学习要求;在教学侧重上,要求加强学生实践性的教学,使学生自己在阅读的过程汇总感受到语言之美,理解作者的意图;在教学方法上主张个性化的预读。因为每个学生的个性、思想是不一样的,对于同一篇课文理解的内容和侧重点一不一样,我们不能束缚孩子的天性,要求孩子千篇一律。新课标在这一方面明确的指出应该尊重差异性,培养孩子自主探索的能力,形成自己的思维方法;最后,新课标中还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这三者的对话,突出了文本的重要意义,教师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但是不能建立所谓的“标准答案”,要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文本精髓的领悟,激发学生的情感世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朗读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制定
  首先,我们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朗读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三个教学阶段,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第一阶段注重的是学习用好普通话,这一阶段正是幼儿阶段向小学的过度阶段,教师在这一阶段的教学应该注重音、字的正确发音,使学生能够学习普通话的用法,并介绍朗读的方法,使学生逐渐熟悉这些语文知识;第二阶段指的是用,这一阶段学生已经从幼儿阶段过度过来了,并且已经学习了普通话及课文的正确发音和读法,这是要使学生自己朗读课文,对所学知识进行熟练的运用与练习;最后一个阶段,强调能用,这时的教学重点已经转移到对学生技能的培养。
  (三)朗读艺术的展现
  展现朗读艺术,首先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朗读技巧,播放视频或者是录音终究没有教师亲自进行朗读具有直观性和生动性。所以,首先要求教师同仁对于标准的汉语发音、语调、句读等规范的进行学习与矫正,在教学活动中有所体现。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对课文进行深入的解读,了解课文的感情基调,情感主线,以及各个不同地方应该怎么展现朗读技巧。比如在《狐狸与乌鸦》中,对于旁白的地方、对于两个角色、在故事出现转折的地方,要怎么产生语气的变化。往往教师的理解程度决定了孩子对于课文的认知程度。在教师朗读完一遍后,要求学生跟读,同时纠正学生的发音。在不同的阶段对于学生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在第一阶段,以纠正学生的语音为主,规范学生们的发音。第二阶段,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的朗读,不再语音上出现大的错误。第三阶段就要求学生能够自行的朗读,教师只需给出指导性的已经就可以了。
  随着教学的深入,教师在领会课文的主体思想和中心感情之后要对学生予以指导。这一阶段,最好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也可以根据课堂时间挑选几个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读,教师在语音语调上给予纠正,在朗诵感情上予以指导。但是要注意,保持学生的独立性。比如,在《我的老师》这一课文中,要求学生进行朗读,在介绍自己顽皮,老师的善良中,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可能把握不好文章的感情思想,我们就要予以启发,而不是粗暴的硬性要求。比如询问,学生对于作者对老师的感情是怎么理解的、学生是怎么看待作者的、老师的等。如果学生喜欢这样的老师,在朗读的过程中应该如何的表达对于老师的感情等。同时,教师要加强这一阶段对于学生朗读技巧的教学,使学生正确的掌握情感表达。
  三、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多种的文体,比如说诗歌、散文、寓言等,对于不同文体的朗读也是教学中重要的教学内容,要求教师予以把握。在教学的初级阶段,需要教师有极大的耐心,培养学生的课堂纪律,纠正学生的发音。在第二阶段,要求我们要给予孩子自主的空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三阶段,要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同时开始注重学生朗读技能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徐丽.数字故事在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
  [2]俞锦佳.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D].华中师范大学,2014.
  [3]陈国生.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08.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强,前面知识是后面知识的基础,后面知识是前面知识的发展,组成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即“体系”。前人认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础结构。”学生掌握了知识的基本结构,才便于迁移。简单地说,学习体系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联系的。”因此教师要从教学知识的整体出发,指导学生会用“衔接”的观点解决数学问题,这样才能把知识结构有效地转化为认知结构。  一、与新旧知识的
目的:观察风热方配合肺炎贴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风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探讨中医内外合治配合西药治疗是否更有利于病情的控制。方法:本课题选取厦门市中医院儿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计算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数学,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  在平常的课堂计算学习中,在计算前可进行估算,使学生合理灵活地运用多种方法去思考问题;在计算后对结果也进行估算,可以使学生获得有价值的检验。可见计算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学
目前广大农村初中,任在“应试教育”的左右下,英语教学大多是把传授知识作为主要目标,重视学生成绩高低,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教‘,而忽视”学“;重视现成结论的记忆,忽视学习过程;重视向学生灌输,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教学活动的严格划一,忽视学生的创造才能和个性差异;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听、说、读、写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些现象都无疑一有悖于语言教学规律,结果是教师把-门活生生的语
摘 要:在中职学前教育中,舞蹈教育是一门较为基础的课程,但目前舞蹈教学还处于发展阶段,本文就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舞蹈教学理念,首先简单介绍了“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舞蹈教育的价值,然后重点阐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中职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策略。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学前教育;舞蹈教学  所谓“以学生为中心”就是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树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提高学习的效率,该理念是当前教育界中较
摘 要:“学法”即学习的方法,也就是学习中采用的手段、方式和途径。研究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是现代教学论中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一个学生如果学而得法,就能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质量。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面对时代的挑战,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那种只是培养应考“宠儿”的教学观,引导他们自觉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学会如何学习,以适应当今的信息化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法指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是学习的催化剂,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学生只有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和思维,深入和刻苦的学习。目前的初中生物教学面临着巨大的危机:生物课程设置遭到排挤和冷落,学生不愿意学,生物老师难当。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成为能否取得教学成效的关键。就生物课堂教学中
要教育学生,就要先了解学生。班主任工作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学生的了解是否全面深入,每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村社,具有不同的遗传素质,这就影响到他们的认识情感、行为、意志、兴趣、爱好、习惯等各个方面。即使接受相同的教育,他们的反应也会各不相同,这样就会造成一个班级的水平参差不齐,出现优秀生、中等生和学困生的情况。  学困生,是指那些品行上有缺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做好这一群体的教育转
摘 要:初中历史教学当注重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将枯燥乏味的历史教学打造为生动形象的教学活动。教师应当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走出“口头说教”尴尬境地,体现信息手段多样功能;二是设置“讨论专题”引导探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三是带着“浓厚情感”学习历史,体现历史教学三维目标;四是结合“生活感知”深刻领悟,加深课堂教学理解效果。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教学思考  在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中,广大教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