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难教,作文难写。”是一直以来困扰着老师和学生且挥之不去的烦恼。多年来,许多老师苦苦寻觅,但效果甚微。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将细节描写写具体、生动、吸引人,这是作文教学中的难题之一。
苏联作家安东诺夫说:“细节描写绝不是什么可有可无的东西,它是丰富和加深人物性格与个性特征的重要手段,也是作品产生迷人的吸引力的因素之一。”在文章中,要将一个人物、动物写得活灵活现靠的是细节描写,丰富表达的内容离不开细节描写,要使文章情节发展更为生动具体、真实可信,更得益于细节描写。
如何写好细节呢?我们不妨在作文教学中给学生一根写作的“小拐杖”试一试,往往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一、特写镜头法
例如,一位同学写的“老师弹琴”片段:记得有一次上音乐课,刘老师先摆摆手,示意我们坐下来。然后小心翼翼地掀起琴盖,坐了下来,轻轻地把十指放在琴键上,悄悄地闭上眼睛。随着伴奏的响起,刘老师又熟练地按起了琴键……弹到曲子的高潮,刘老师显得越来越激动,脸红红的,十分兴奋,还摇头晃脑的。
你看,这位同学抓住刘老师弹琴这一镜头进行细致的描写,特别是“摆、掀、坐、放、闭、按”一系列的动作让我们仿佛感觉刘老师就坐在我们面前一样,“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刘老师“闭上眼睛、摇头晃脑”自我陶醉在音乐之中,一边弹琴一边酝酿着音乐的情感。“小心翼翼、轻轻、悄悄、熟练”等表示神态的词语不仅渗透着刘老师对钢琴的呵护,还说明他对音乐的热爱。“越来越激动、脸红红的、兴奋”说明刘老师的情感随着曲子在不断变化。
二、服饰衬托法
成功的服饰细节描写,可以衬托和显示人物境遇经历,表明人物身份地位,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人的外形特征,包括面容、身材、表情、体态、衣着、打扮等,抓住特点而又具体细致的外貌描写,不仅能够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人物的外貌,给人以立体感,而且还可以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
家里来了一个客人,班上新转来一个新同学,路上遇到一个陌生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个人的衣着打扮。比如:老奶奶穿着一件已经褪色的蓝大褂,肩上搭着一条破毛巾,挑着豆腐桶的扁担总是一颤一颤的。
老奶奶肩头的扁担为什么会“一颤一颤的”?她为什么要穿“大褂”,搭“破毛巾”呢?细细想想,就会知道:穿“大褂”,是为了遮风挡尘,卖完豆腐回家,脱下大褂,身上仍干干净净。“褪色”二字,说明老奶奶从事卖豆腐的工作时间很长,蓝大褂都被晒褪了色。“破毛巾”方便随时擦去扁担上的污渍,“破”字还说明老奶奶用这条毛巾已非一日。“一颤一颤的”,说明豆腐担子里的豆腐多。至此,我们终于知道老奶奶的身份,而且还知道老奶奶卖豆腐的时间已经很长。
三、个性聚焦法
世界上没有一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每个人物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关键在于学生写文章时能够聚焦到这个人的个性特点上,紧紧抓住最能突出人物特征和个性的语言、表情、动作等来具体地刻画。
老师上课,学生开小差,这在学校里是常有的事,这不,在王老师的课堂上,王毛聪同学就开小差了。王老师发现后,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来看一则习作片段:
一次语文课,王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让我们思考,过了一会儿,王老师面带微笑地说:“下面请毛毛虫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同学们一听,感到莫名其妙,齐声问道:“毛毛虫是谁?”王老师摸了摸后脑勺说:“哦,对不起,我说错了,应该是王毛聪,而不是毛毛虫。”同学们一下子全都笑得前俯后仰的,接着王老师又不紧不慢地说:“如果哪个同学上课不认真听讲,坐不端正,就会真的变成毛毛虫了!”……
你看,王老师巧借“毛毛虫”称呼王毛聪,一下子就引起了全班同学的注意,这样也使开小差的人把注意力集中过来了,可见王老师的做法是多么的高明啊。除此,通过王老师的解释,我们又读出了王老师的良苦用心——如何能做到批评不露痕迹而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教育,由此我们是不是能够体会到王老师是一个富有爱心的老师呀?
王老师的高明和富有爱心是怎么体现出来的呢?是通过一系列富有个性化的语言、表情和动作展现的:给学生巧取外号,说明王老师机智而且幽默;“如果……就……”的假设,说明王老师批评学生不露痕迹,“爱心”就在字里行间被同学们深深地体会到了;“面带微笑”“摸了摸后脑勺”“不紧不慢”是王老师的表情和动作,从这些词句里,你是不是觉得王老师还有些调皮呀?
想一想,如果指导学生写爸爸的严厉、妈妈的时尚、爷爷的俭朴、奶奶的勤劳,会选择哪一件事?她(他)们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要想学生笔下的人物灵动起来,那就一定要展现符合人物身份的语言、表情和动作。
四、调动感官法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校园里那一棵棵挺立的大树也焕发了青春的活力,格外引人注目,我要求同学们到校园里仔细观察观察,然后把你观察的写成一篇习作。
结果同学们在校园里围着大树转了一圈又一圈,很认真、很仔细地看了看树干,树干粗壮、挺拔,再看看树叶,绿油油的,而且非常繁茂。除此之外,好多同学再找不到还有什么值得看的了。于是回到教室就提笔开始写,可写了不到三句话,就没有什么可写的了。
发现这一情况后,我便拿出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春》,让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的片段: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读完之后,同学们豁然开朗——原来朱自清先生不仅用眼睛看——桃树、杏树、梨树都开满了花儿;还用手脚去触摸——草软绵绵的;用耳朵听——蜜蜂嗡嗡地闹;用鼻子闻、嘴巴尝——花里带着甜味儿;同时还调动了大脑去想象——像眼睛,像星星……原来观察并不只是“用眼睛看”呀!
我因势利导:“仿照这样的写法,说说你们的习作还可以增加哪些内容呢?”
同学们思维的阀门一下子就打开了,争先恐后地发表意见:可以给自己的习作添加这样一些内容——采下一片叶子,闻闻树叶的清香,感受春天的气息;当和煦的春风拂过时,展开想象,倾听树叶之间的悄悄话儿;走进回忆,梳理大树成长中的变化……”
我说:“这一下,是不是觉得有很多内容可以写呢?是的,我们只要调动所有感官,就能给校园里的大树画一张最真最美的像!”
童话般的九寨沟、甲天下的桂林山水、自己家周围那些的景物是不是都可以指导学生去观察记录呢?
细节描写是表现手段,为表现内容服务。它着眼于细小,却是刻画人物形象、描写景物特点、推动事件发展、烘托文章主题的重要手段。生活总是由一个个平凡小事组成的,人们的性格大都体现细微末节之中,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观察细节的同时,给学生一根这样的“小拐杖”,一定会使他们在坎坷的作文之路上走得更平稳更迅速。
苏联作家安东诺夫说:“细节描写绝不是什么可有可无的东西,它是丰富和加深人物性格与个性特征的重要手段,也是作品产生迷人的吸引力的因素之一。”在文章中,要将一个人物、动物写得活灵活现靠的是细节描写,丰富表达的内容离不开细节描写,要使文章情节发展更为生动具体、真实可信,更得益于细节描写。
如何写好细节呢?我们不妨在作文教学中给学生一根写作的“小拐杖”试一试,往往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一、特写镜头法
例如,一位同学写的“老师弹琴”片段:记得有一次上音乐课,刘老师先摆摆手,示意我们坐下来。然后小心翼翼地掀起琴盖,坐了下来,轻轻地把十指放在琴键上,悄悄地闭上眼睛。随着伴奏的响起,刘老师又熟练地按起了琴键……弹到曲子的高潮,刘老师显得越来越激动,脸红红的,十分兴奋,还摇头晃脑的。
你看,这位同学抓住刘老师弹琴这一镜头进行细致的描写,特别是“摆、掀、坐、放、闭、按”一系列的动作让我们仿佛感觉刘老师就坐在我们面前一样,“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刘老师“闭上眼睛、摇头晃脑”自我陶醉在音乐之中,一边弹琴一边酝酿着音乐的情感。“小心翼翼、轻轻、悄悄、熟练”等表示神态的词语不仅渗透着刘老师对钢琴的呵护,还说明他对音乐的热爱。“越来越激动、脸红红的、兴奋”说明刘老师的情感随着曲子在不断变化。
二、服饰衬托法
成功的服饰细节描写,可以衬托和显示人物境遇经历,表明人物身份地位,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人的外形特征,包括面容、身材、表情、体态、衣着、打扮等,抓住特点而又具体细致的外貌描写,不仅能够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人物的外貌,给人以立体感,而且还可以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
家里来了一个客人,班上新转来一个新同学,路上遇到一个陌生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个人的衣着打扮。比如:老奶奶穿着一件已经褪色的蓝大褂,肩上搭着一条破毛巾,挑着豆腐桶的扁担总是一颤一颤的。
老奶奶肩头的扁担为什么会“一颤一颤的”?她为什么要穿“大褂”,搭“破毛巾”呢?细细想想,就会知道:穿“大褂”,是为了遮风挡尘,卖完豆腐回家,脱下大褂,身上仍干干净净。“褪色”二字,说明老奶奶从事卖豆腐的工作时间很长,蓝大褂都被晒褪了色。“破毛巾”方便随时擦去扁担上的污渍,“破”字还说明老奶奶用这条毛巾已非一日。“一颤一颤的”,说明豆腐担子里的豆腐多。至此,我们终于知道老奶奶的身份,而且还知道老奶奶卖豆腐的时间已经很长。
三、个性聚焦法
世界上没有一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每个人物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关键在于学生写文章时能够聚焦到这个人的个性特点上,紧紧抓住最能突出人物特征和个性的语言、表情、动作等来具体地刻画。
老师上课,学生开小差,这在学校里是常有的事,这不,在王老师的课堂上,王毛聪同学就开小差了。王老师发现后,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来看一则习作片段:
一次语文课,王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让我们思考,过了一会儿,王老师面带微笑地说:“下面请毛毛虫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同学们一听,感到莫名其妙,齐声问道:“毛毛虫是谁?”王老师摸了摸后脑勺说:“哦,对不起,我说错了,应该是王毛聪,而不是毛毛虫。”同学们一下子全都笑得前俯后仰的,接着王老师又不紧不慢地说:“如果哪个同学上课不认真听讲,坐不端正,就会真的变成毛毛虫了!”……
你看,王老师巧借“毛毛虫”称呼王毛聪,一下子就引起了全班同学的注意,这样也使开小差的人把注意力集中过来了,可见王老师的做法是多么的高明啊。除此,通过王老师的解释,我们又读出了王老师的良苦用心——如何能做到批评不露痕迹而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教育,由此我们是不是能够体会到王老师是一个富有爱心的老师呀?
王老师的高明和富有爱心是怎么体现出来的呢?是通过一系列富有个性化的语言、表情和动作展现的:给学生巧取外号,说明王老师机智而且幽默;“如果……就……”的假设,说明王老师批评学生不露痕迹,“爱心”就在字里行间被同学们深深地体会到了;“面带微笑”“摸了摸后脑勺”“不紧不慢”是王老师的表情和动作,从这些词句里,你是不是觉得王老师还有些调皮呀?
想一想,如果指导学生写爸爸的严厉、妈妈的时尚、爷爷的俭朴、奶奶的勤劳,会选择哪一件事?她(他)们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要想学生笔下的人物灵动起来,那就一定要展现符合人物身份的语言、表情和动作。
四、调动感官法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校园里那一棵棵挺立的大树也焕发了青春的活力,格外引人注目,我要求同学们到校园里仔细观察观察,然后把你观察的写成一篇习作。
结果同学们在校园里围着大树转了一圈又一圈,很认真、很仔细地看了看树干,树干粗壮、挺拔,再看看树叶,绿油油的,而且非常繁茂。除此之外,好多同学再找不到还有什么值得看的了。于是回到教室就提笔开始写,可写了不到三句话,就没有什么可写的了。
发现这一情况后,我便拿出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春》,让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的片段: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读完之后,同学们豁然开朗——原来朱自清先生不仅用眼睛看——桃树、杏树、梨树都开满了花儿;还用手脚去触摸——草软绵绵的;用耳朵听——蜜蜂嗡嗡地闹;用鼻子闻、嘴巴尝——花里带着甜味儿;同时还调动了大脑去想象——像眼睛,像星星……原来观察并不只是“用眼睛看”呀!
我因势利导:“仿照这样的写法,说说你们的习作还可以增加哪些内容呢?”
同学们思维的阀门一下子就打开了,争先恐后地发表意见:可以给自己的习作添加这样一些内容——采下一片叶子,闻闻树叶的清香,感受春天的气息;当和煦的春风拂过时,展开想象,倾听树叶之间的悄悄话儿;走进回忆,梳理大树成长中的变化……”
我说:“这一下,是不是觉得有很多内容可以写呢?是的,我们只要调动所有感官,就能给校园里的大树画一张最真最美的像!”
童话般的九寨沟、甲天下的桂林山水、自己家周围那些的景物是不是都可以指导学生去观察记录呢?
细节描写是表现手段,为表现内容服务。它着眼于细小,却是刻画人物形象、描写景物特点、推动事件发展、烘托文章主题的重要手段。生活总是由一个个平凡小事组成的,人们的性格大都体现细微末节之中,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观察细节的同时,给学生一根这样的“小拐杖”,一定会使他们在坎坷的作文之路上走得更平稳更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