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
喜欢涂涂画画是小学生的天性,但这种兴趣是短暂的。在美术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好奇、易兴奋、好探求的心理特征,抓住兴趣点,凭借一定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获得知识、表现艺术情感的欲望,从而主动、自觉地进入想象氛围。
1.猜谜激趣。如:在教学第十一册教材中《古诗配画》一课时,我首先以猜谜的形式揭示课题,引入新课: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不是我们语文第二册时学过的《画》那首谜语诗吗?你还记得谜底吗?一时,小手像雨后春笋般举了起来。接着,我把课前画好的示范画出示给学生,诗与画一搭配,学生思维就更加形象化了。只用几分钟时间,就帮助学生想象到了“古诗配画”的题意。
2.故事激趣。如:在教学第八册教材《字谜画》一课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唐伯虎卖画》的故事:“……唐伯虎挂出一幅水墨画来,上面画着一只黑狗。他对围观的人说,这是一幅字谜画,谁猜对了我就把这幅画送给他,可是很久都没有人猜中。突然,人群中走出一个少年学生,他说:‘我猜中了!’说完就一声不响地把画取走了。唐伯虎望着少年学生的背影哈哈一笑,说:‘多聪明的小家伙!’”故事讲完了,有不少学生也猜出来是个“默”字,这样他们很自然地沿着“故事”导向的思路想象开了。
3.儿歌激趣。如:在教学第一册教材中《我喜爱的动物》一课时,我课前编好一首儿歌,一进课堂就朗诵给学生听:“妈妈带我上公园,各种动物真好看:大灰象喷水玩,小猴子荡秋千,熊猫戴上黑眼镜,孔雀展开大花扇……”听着听看,学生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在动物园里看到的那些动物。我的话音未落,大家就抢着说开了:“我也去过动物园,有好多好多动物,我最喜欢猴子。”“我最喜欢长颈鹿!”“我最喜欢青蛙!”这样,学生就随着记忆进入了想象世界。
4.音乐激趣。如:《小鸟齐飞》是第一册教材中的一课,课前我先录好《快乐的节日》这首歌。上课铃一响,我给学生轻轻播放《快乐的节日》并随着音乐唱起来:“小鸟在前面舞蹈,春风吹向我们,我们像春天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学生也跟着唱了起来。唱着唱着,小鸟齐飞的画面自然地呈现在学生的脑海里,激发了学生学习小鸟画法的兴趣。
二、运用恰当的启发方法
进入想象氛围只是达到教学目的的基础,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才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的局限,想象范围受到很大限制。但只要通过恰当的方法去启发、引导和点拨,就不难使学生的想象展开翅膀自由飞翔。
1.直观引伸。小学生的发散思维很强,根据他们从具体到抽象的心理过程,直观引伸是培养学生创造想象的一种有效方法。如:在《小鸟齐飞》一课中新授小鸟画法时,我先用课前绘制的挂图简单地向学生介绍各种鸟的形体特征,再让学生看教材上介绍的照片《小鸟齐飞时的不同姿态》,接着运用课前制作的活动幻灯片演示飞鸟的不同姿态,一边演示一边板书:当头、身子不动时,变动翅膀的位置,看鸟的姿态发生了什么变化;当翅膀、身子不动时,变动头的位置,看鸟的姿态发生了什么变化。懂得了这些,学生在画飞鸟时想象就不那么困难了。
2. 儿歌牵引。学生大多喜欢儿歌。教学时运用这个特点,把枯燥、难以理解的知识编成儿歌,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如:在教学《我喜爱的动物》一课时,我把动物的特点归纳成生动有趣的儿歌:“小花猫,喵喵喵,蹬蹬腿,弯弯腰,又蹦又跳练功夫,乐得老猫胡子翘。”“长颈鹿,真出奇,多像一架起重机,够树梢不费力,吃着嫩叶甜如蜜”……听着听着,学生浮想联翩,自然会想象出各种动物可爱有趣的形象来。
3.故事启发。故事对学生的吸引力特别大。教学中,投其所好,可以让学生从故事中主动、愉快地获取知识。
4.典范引导。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对艺术偶像是很崇拜的。因此,我顺其童心,充分利用艺术偶像的力量为教学服务。
喜欢涂涂画画是小学生的天性,但这种兴趣是短暂的。在美术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好奇、易兴奋、好探求的心理特征,抓住兴趣点,凭借一定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获得知识、表现艺术情感的欲望,从而主动、自觉地进入想象氛围。
1.猜谜激趣。如:在教学第十一册教材中《古诗配画》一课时,我首先以猜谜的形式揭示课题,引入新课: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不是我们语文第二册时学过的《画》那首谜语诗吗?你还记得谜底吗?一时,小手像雨后春笋般举了起来。接着,我把课前画好的示范画出示给学生,诗与画一搭配,学生思维就更加形象化了。只用几分钟时间,就帮助学生想象到了“古诗配画”的题意。
2.故事激趣。如:在教学第八册教材《字谜画》一课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唐伯虎卖画》的故事:“……唐伯虎挂出一幅水墨画来,上面画着一只黑狗。他对围观的人说,这是一幅字谜画,谁猜对了我就把这幅画送给他,可是很久都没有人猜中。突然,人群中走出一个少年学生,他说:‘我猜中了!’说完就一声不响地把画取走了。唐伯虎望着少年学生的背影哈哈一笑,说:‘多聪明的小家伙!’”故事讲完了,有不少学生也猜出来是个“默”字,这样他们很自然地沿着“故事”导向的思路想象开了。
3.儿歌激趣。如:在教学第一册教材中《我喜爱的动物》一课时,我课前编好一首儿歌,一进课堂就朗诵给学生听:“妈妈带我上公园,各种动物真好看:大灰象喷水玩,小猴子荡秋千,熊猫戴上黑眼镜,孔雀展开大花扇……”听着听看,学生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在动物园里看到的那些动物。我的话音未落,大家就抢着说开了:“我也去过动物园,有好多好多动物,我最喜欢猴子。”“我最喜欢长颈鹿!”“我最喜欢青蛙!”这样,学生就随着记忆进入了想象世界。
4.音乐激趣。如:《小鸟齐飞》是第一册教材中的一课,课前我先录好《快乐的节日》这首歌。上课铃一响,我给学生轻轻播放《快乐的节日》并随着音乐唱起来:“小鸟在前面舞蹈,春风吹向我们,我们像春天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学生也跟着唱了起来。唱着唱着,小鸟齐飞的画面自然地呈现在学生的脑海里,激发了学生学习小鸟画法的兴趣。
二、运用恰当的启发方法
进入想象氛围只是达到教学目的的基础,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才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的局限,想象范围受到很大限制。但只要通过恰当的方法去启发、引导和点拨,就不难使学生的想象展开翅膀自由飞翔。
1.直观引伸。小学生的发散思维很强,根据他们从具体到抽象的心理过程,直观引伸是培养学生创造想象的一种有效方法。如:在《小鸟齐飞》一课中新授小鸟画法时,我先用课前绘制的挂图简单地向学生介绍各种鸟的形体特征,再让学生看教材上介绍的照片《小鸟齐飞时的不同姿态》,接着运用课前制作的活动幻灯片演示飞鸟的不同姿态,一边演示一边板书:当头、身子不动时,变动翅膀的位置,看鸟的姿态发生了什么变化;当翅膀、身子不动时,变动头的位置,看鸟的姿态发生了什么变化。懂得了这些,学生在画飞鸟时想象就不那么困难了。
2. 儿歌牵引。学生大多喜欢儿歌。教学时运用这个特点,把枯燥、难以理解的知识编成儿歌,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如:在教学《我喜爱的动物》一课时,我把动物的特点归纳成生动有趣的儿歌:“小花猫,喵喵喵,蹬蹬腿,弯弯腰,又蹦又跳练功夫,乐得老猫胡子翘。”“长颈鹿,真出奇,多像一架起重机,够树梢不费力,吃着嫩叶甜如蜜”……听着听着,学生浮想联翩,自然会想象出各种动物可爱有趣的形象来。
3.故事启发。故事对学生的吸引力特别大。教学中,投其所好,可以让学生从故事中主动、愉快地获取知识。
4.典范引导。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对艺术偶像是很崇拜的。因此,我顺其童心,充分利用艺术偶像的力量为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