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的物理知识都是人们通过观察和实验,再经过认真的思索而概括出来的,因此物理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物理基本知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初中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物理时,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加强学生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比重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曾经在学生中作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初二学生对物理这一门课是比较感兴趣的,原因是可以做很多实验,可到了初三他们就对物理不感兴趣了,原因是老师都不怎么做实验了.由此可见,重视实验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相当重要的.目前,我们实施新课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很多老师都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也积累了一定的教学资源,所以他们对实验的重视程度也没有以前高了,有些教师甚至为了怕麻烦就用视频来代替实验操作.而我们实施的新课程,目的就是要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故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要求提高了.如果不重视实验教学,我们将无法适应现在的教学.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我们物理教师必须重视每一个实验.
1重视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
初中学生学习物理时首先接触到的实验就是演示实验.整个中学物理教材中贯穿着各种各样的演示实验.这些实验大多数准备方便,操作简单,而现象非常明显,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学生也很感兴趣.因此,教师要上好物理课,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一定要重视演示实验的开展,争取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而且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基本来自于教师的言传身教,故教师演示时的一举一动都将成为学生独立操作时的依据,对学生有耳濡目染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从实验方法的设计、器材的选择、操作的顺序、观察的方法、结论的归纳等方面精心备课,并在课前反复演练,力求操作演示规范、熟练.例如,在演示用温度计测量温水的温度时应提出具体操作的步骤是:估测温度,选择温度计(看清量程和分度值),充分接触,正确读数(视线与温度计内液面齐平).这些操作要准确无误,这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教师在演示实验时马马虎虎,错误百出,不注意规范操作,那么,一来要求学生注意规范操作就没有说服力,二来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即使他记住了规范操作的要求,到具体操作时也不一定会做到.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在重视演示实验的同时,还应该注意提高自身的实验素养,做学生的好榜样.
2重视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以前的物理教材中,安排了许多学生实验.这些实验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完成并得出结论.这里比较重视实验的操作和得出的结论.自从实施了新课程,我们的教材中所出现的已不再是以往的学生实验,而代之以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学习活动.通过科学探究,可以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笔者认为一定要重视科学探究的开展与实施,尤其要重视探究过程的开展.要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的过程,要让学生大胆的猜想,大胆的设计,不要为了赶进度而在学生还没有进行足够的思考时草率得出结论,我们还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讨论和交流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例如,在研究了电流的强弱和串联电路以后,笔者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两个灯串联时,这两个灯中的电流有没有什么规律?学生就进行了思考和讨论,有些学生回忆起串联电路中电的路径只有一条,就猜想两个灯当中的电流相等;另外一些学生则根据连接串联电路时两个灯的亮暗程度不一样,就猜想两个灯当中的电流不相等.根据他们的猜想,笔者再让他们选择器材,设计电路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并且设计了记录数据的表格.最后通过实验,他们发现,不管灯的亮暗程度是否相同,串联电路中通过每个灯的电流都是相等的.有的学生还指出,两灯串联时,不论亮暗,总是同时亮同时灭,没有先后之分,这更加深了学生对串联电路的认识.做完实验,笔者又让学生讨论本次活动,他们学到了什么,有的说学到了知识,有的说学到了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有的说学到了互相合作的精神……整个活动中学生们兴致昂然,讨论激烈,学习热情很高,连一些平时不太爱学习的学生也能投入到这样的活动中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此可见,学生对这样的探究活动是比较欢迎的.作为物理教师,一定要重视每一个探究实验的开展,尤其要重视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这不仅能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学习成绩自然也就提高了.
3重视课外小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物理小实验、小制作的题材广泛,材料极其丰富,是一种激发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创新精神的有益活动.课外小实验可以在一个心理状态比较宽松的环境中,不受时间、器材、场所等条件的限制,可以反复做,反复观察,直到认为满意为止.同时由于没有明确给出实验所需器材、步骤,也不明确要观察的现象,所以实验方案均需学生自己独立设计,这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各种能力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以后,可布置学生设计制作一个小孔成像的课外小实验.又如,在学习了重心以后,可让学生制作一个不倒翁来研究物体重心的变化.实践证明,凡能坚持做课外实验的同学,不但动手能力得到了强化,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对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进行改进,例如,在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可把课本上的实验中的乒乓球改为泡沫小球,也不用系在铁架台上,而直接系在音叉上,这样,给实验准备带来了方便,而实验效果是一样的,甚至更好.课外实验是课堂学习的补充,它不仅能巩固和深化课内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知识迁移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十分重视通过课外小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活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重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既注重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又注重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体验教学的过程.这样,学习物理将会成为学生的一件乐事,物理成绩自然也就提高了.
1重视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
初中学生学习物理时首先接触到的实验就是演示实验.整个中学物理教材中贯穿着各种各样的演示实验.这些实验大多数准备方便,操作简单,而现象非常明显,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学生也很感兴趣.因此,教师要上好物理课,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一定要重视演示实验的开展,争取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而且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基本来自于教师的言传身教,故教师演示时的一举一动都将成为学生独立操作时的依据,对学生有耳濡目染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从实验方法的设计、器材的选择、操作的顺序、观察的方法、结论的归纳等方面精心备课,并在课前反复演练,力求操作演示规范、熟练.例如,在演示用温度计测量温水的温度时应提出具体操作的步骤是:估测温度,选择温度计(看清量程和分度值),充分接触,正确读数(视线与温度计内液面齐平).这些操作要准确无误,这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教师在演示实验时马马虎虎,错误百出,不注意规范操作,那么,一来要求学生注意规范操作就没有说服力,二来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即使他记住了规范操作的要求,到具体操作时也不一定会做到.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在重视演示实验的同时,还应该注意提高自身的实验素养,做学生的好榜样.
2重视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以前的物理教材中,安排了许多学生实验.这些实验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完成并得出结论.这里比较重视实验的操作和得出的结论.自从实施了新课程,我们的教材中所出现的已不再是以往的学生实验,而代之以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学习活动.通过科学探究,可以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笔者认为一定要重视科学探究的开展与实施,尤其要重视探究过程的开展.要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的过程,要让学生大胆的猜想,大胆的设计,不要为了赶进度而在学生还没有进行足够的思考时草率得出结论,我们还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讨论和交流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例如,在研究了电流的强弱和串联电路以后,笔者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两个灯串联时,这两个灯中的电流有没有什么规律?学生就进行了思考和讨论,有些学生回忆起串联电路中电的路径只有一条,就猜想两个灯当中的电流相等;另外一些学生则根据连接串联电路时两个灯的亮暗程度不一样,就猜想两个灯当中的电流不相等.根据他们的猜想,笔者再让他们选择器材,设计电路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并且设计了记录数据的表格.最后通过实验,他们发现,不管灯的亮暗程度是否相同,串联电路中通过每个灯的电流都是相等的.有的学生还指出,两灯串联时,不论亮暗,总是同时亮同时灭,没有先后之分,这更加深了学生对串联电路的认识.做完实验,笔者又让学生讨论本次活动,他们学到了什么,有的说学到了知识,有的说学到了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有的说学到了互相合作的精神……整个活动中学生们兴致昂然,讨论激烈,学习热情很高,连一些平时不太爱学习的学生也能投入到这样的活动中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此可见,学生对这样的探究活动是比较欢迎的.作为物理教师,一定要重视每一个探究实验的开展,尤其要重视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这不仅能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学习成绩自然也就提高了.
3重视课外小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物理小实验、小制作的题材广泛,材料极其丰富,是一种激发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创新精神的有益活动.课外小实验可以在一个心理状态比较宽松的环境中,不受时间、器材、场所等条件的限制,可以反复做,反复观察,直到认为满意为止.同时由于没有明确给出实验所需器材、步骤,也不明确要观察的现象,所以实验方案均需学生自己独立设计,这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各种能力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以后,可布置学生设计制作一个小孔成像的课外小实验.又如,在学习了重心以后,可让学生制作一个不倒翁来研究物体重心的变化.实践证明,凡能坚持做课外实验的同学,不但动手能力得到了强化,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对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进行改进,例如,在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可把课本上的实验中的乒乓球改为泡沫小球,也不用系在铁架台上,而直接系在音叉上,这样,给实验准备带来了方便,而实验效果是一样的,甚至更好.课外实验是课堂学习的补充,它不仅能巩固和深化课内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知识迁移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十分重视通过课外小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活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重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既注重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又注重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体验教学的过程.这样,学习物理将会成为学生的一件乐事,物理成绩自然也就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