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班本课程的设计要基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并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打造更加适合他们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归属感和班级的凝聚力,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教育发展。
关键词:中学生;班本;课程;设计策略
过去我们不但在教学中“一刀切”,在教育中也是从上到下,从学校到班级“一刀切”,没有个性或者班级文化意识,使教育教学虽然在惯性发展的进程中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却越来越不适应新时代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发展需要了。班本课程也是在这个发展意识和进程中越来越活跃的。了解班级学生,创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兴趣培养、思维拓展的班本课程,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主要手段。那么,在中学教育教学中,如何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班级文化,设计具有班级特色的班本课程呢?笔者从以下几点展开论述。
一、设计特色课程,尊重学生的个性
一直以来,班本课程的设计,既是为辅助教学打基础,展思路,也是为德育注内容,增情感。一个学校在长期的发展中会形成自己的特色,如教学质量扎实、德育出色、文化教育深入或者某一个学科教学质量突出等。一个班级在长期的发展中也会不自觉地形成自己的特色,这种特色会进一步感染学生,让学生身上有明显的“班级标签”。作为学校、教师,为了利用学生身上的这种班级标签,就要根据班级特点、学生特点,设计具有班级个性的特色课程,拓展学生思路,挖掘学生的更多兴趣,给学生创造更丰富的学习、生活内容。如书海泛舟的设计,给学生打造丰富多彩的班本阅读课程,有选择地给他们推荐适合的书籍,如《傅雷家书》《生命是一种过程》《正面管教》《刻意练习》《逆商》《诚信是什么》等。这些书既有文学价值,又有心理教育价值,对中学生的心理塑造、品德建设都有一定的作用。教师在设计班本课程时,可根据学生的时间安排,规定他们在一定的时间内阅读完一本书。也可以教他们如何把一本书从厚读薄,又从薄读厚,如何快速获取书中自己需要的重点和关键信息等。我们知道,中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有限,让他们把每一本书从头读到尾可能有些困难。但是只要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快速阅读方法,就能摆脱从头到尾一字一句的“死读书”,而是先从目录中找到自己关注的内容、需要的重点,再有针对性、选择性地阅读,既能满足学生信息增量的需求,又能提升阅读速度,还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融入传统节日,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是从古至今的教育目标,更是新时代素质教育强烈要求实现的目标。而传统节日承载着传统文化的很多内涵,需要学生在了解这些节日的基础上走进传统文化,丰富学生思想,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以提升。所以,无论有怎样的班级特色和个性,在班本课程的设计中,一定要结合传统节日,采用趣味性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只要教师能精心选择,并结合地域人文特色,如春节贴对联、包饺子,端午节吃粽子、挂香囊、系采绳等,就能真正让学生走进传统节日,感受传统文化,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实现班本课程的教育目的。
三、结合班级文化,增强班级凝聚力
班级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经过教师的教学风格、教育特色,學生的学习态度、认知体系、经验基础、言行倾向、黑板报的特色、班级主体标识等形成的。它代表着班级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和信念及共同的目标追求等。所以,班本课程的设计,一定离不开班级文化的参与、融入。如某个班级的学生写作水平相对较高,他们的习作园地常常会有学生的习作展示,那么,教师就要结合这个特点,组织班级文学社,设计有关写作的班本课程,如文学欣赏、佳朗读、演讲竞赛、作文比赛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程设计中加深对写作的兴趣,促进其语文学习。当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设计文学课,为学生邀请一些作家来办讲座,打开学生的视野,让学生通过文学看世界,通过已成名的作家,审视自己与文学写作的距离等。这样的班本课程,既能增强学生的兴趣,又能让学生坚定或纠正自己的理想,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为学生更好地发展奠定基础。
四、结语
总之,班本课程的设计要以学生为根本,结合学生的需要、兴趣,融入班级特色、传统节日、班级文化等,为学生精心设计具有地方特色、校本特色的班本文化,从而满足学生需要,助力学生发展,推动本校教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立华.班本课程开发要立足课程文化自觉[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9(10):42-44.
[2]成尚荣.班本课程的存在价值、准确定位与合理开发[J].中小学管理,2019(11):4-7.
[3]秦咏中.班本课程开发要顺应学生生长[J].教学与管理,2018(8):24-25.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班本课程开发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0191)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中学生;班本;课程;设计策略
过去我们不但在教学中“一刀切”,在教育中也是从上到下,从学校到班级“一刀切”,没有个性或者班级文化意识,使教育教学虽然在惯性发展的进程中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却越来越不适应新时代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发展需要了。班本课程也是在这个发展意识和进程中越来越活跃的。了解班级学生,创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兴趣培养、思维拓展的班本课程,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主要手段。那么,在中学教育教学中,如何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班级文化,设计具有班级特色的班本课程呢?笔者从以下几点展开论述。
一、设计特色课程,尊重学生的个性
一直以来,班本课程的设计,既是为辅助教学打基础,展思路,也是为德育注内容,增情感。一个学校在长期的发展中会形成自己的特色,如教学质量扎实、德育出色、文化教育深入或者某一个学科教学质量突出等。一个班级在长期的发展中也会不自觉地形成自己的特色,这种特色会进一步感染学生,让学生身上有明显的“班级标签”。作为学校、教师,为了利用学生身上的这种班级标签,就要根据班级特点、学生特点,设计具有班级个性的特色课程,拓展学生思路,挖掘学生的更多兴趣,给学生创造更丰富的学习、生活内容。如书海泛舟的设计,给学生打造丰富多彩的班本阅读课程,有选择地给他们推荐适合的书籍,如《傅雷家书》《生命是一种过程》《正面管教》《刻意练习》《逆商》《诚信是什么》等。这些书既有文学价值,又有心理教育价值,对中学生的心理塑造、品德建设都有一定的作用。教师在设计班本课程时,可根据学生的时间安排,规定他们在一定的时间内阅读完一本书。也可以教他们如何把一本书从厚读薄,又从薄读厚,如何快速获取书中自己需要的重点和关键信息等。我们知道,中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有限,让他们把每一本书从头读到尾可能有些困难。但是只要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快速阅读方法,就能摆脱从头到尾一字一句的“死读书”,而是先从目录中找到自己关注的内容、需要的重点,再有针对性、选择性地阅读,既能满足学生信息增量的需求,又能提升阅读速度,还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融入传统节日,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是从古至今的教育目标,更是新时代素质教育强烈要求实现的目标。而传统节日承载着传统文化的很多内涵,需要学生在了解这些节日的基础上走进传统文化,丰富学生思想,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以提升。所以,无论有怎样的班级特色和个性,在班本课程的设计中,一定要结合传统节日,采用趣味性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只要教师能精心选择,并结合地域人文特色,如春节贴对联、包饺子,端午节吃粽子、挂香囊、系采绳等,就能真正让学生走进传统节日,感受传统文化,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实现班本课程的教育目的。
三、结合班级文化,增强班级凝聚力
班级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经过教师的教学风格、教育特色,學生的学习态度、认知体系、经验基础、言行倾向、黑板报的特色、班级主体标识等形成的。它代表着班级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和信念及共同的目标追求等。所以,班本课程的设计,一定离不开班级文化的参与、融入。如某个班级的学生写作水平相对较高,他们的习作园地常常会有学生的习作展示,那么,教师就要结合这个特点,组织班级文学社,设计有关写作的班本课程,如文学欣赏、佳朗读、演讲竞赛、作文比赛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程设计中加深对写作的兴趣,促进其语文学习。当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设计文学课,为学生邀请一些作家来办讲座,打开学生的视野,让学生通过文学看世界,通过已成名的作家,审视自己与文学写作的距离等。这样的班本课程,既能增强学生的兴趣,又能让学生坚定或纠正自己的理想,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为学生更好地发展奠定基础。
四、结语
总之,班本课程的设计要以学生为根本,结合学生的需要、兴趣,融入班级特色、传统节日、班级文化等,为学生精心设计具有地方特色、校本特色的班本文化,从而满足学生需要,助力学生发展,推动本校教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立华.班本课程开发要立足课程文化自觉[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9(10):42-44.
[2]成尚荣.班本课程的存在价值、准确定位与合理开发[J].中小学管理,2019(11):4-7.
[3]秦咏中.班本课程开发要顺应学生生长[J].教学与管理,2018(8):24-25.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班本课程开发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0191)的研究成果。